收藏 分享(赏)

第五章 工作动机.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8138158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工作动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五章 工作动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五章 工作动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五章 工作动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五章 工作动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五章 工作动机:行为背后的秘密,2019年6月10日星期一,2,有些员工为什么绩效不高?,理由一:能力问题 反应的快慢 理由二:认识问题 不知道 理由三:动机问题 想不想提高绩效,3,第一节 需要理论,4,一、需要概述,所谓需要,就是有机体缺乏某种物质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需求的反映。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5,自然性需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这种需要主要产生于人的生理机制,是与生俱有的; (2) 这种需要以从外部获得一定的物质为满足; (3) 这种需要多见于外表,容易被人察觉; (4) 这种需要是有限度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反而有害。,6,社

2、会性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这种需要不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是由社会的发展条件决定的; (2) 这种需要比较内在,往往蕴藏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容易被人察觉; (3) 这种需要大多是从人的内在精神方面获得满足; (4) 这种需要的弹性限度很大,并且带有连续性。,7,“饥寒生盗心” “衣食足而后知荣辱”,8,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9,(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图,10,(二)各层次需要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1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五个层次的需要是逐步上升的。 2这五种需要不时每个人都能满足的。 3人的需要具有主导性。,11,12,三、阿尔德佛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3、,ERG理论 :“生存、关系、成长理论”,13,(1)ERG理论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 (2)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而未能得到满足时,会产生挫折-回归现象 (3)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14,四、成就需要理论,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莱兰 提出的一项植根于文化的动机理论。,15,(一)成就需要 第一,他们喜欢接受挑战性的任务,希望独立地完成工作。 第二,他们总是具有明确的行动目标,并富有一定的冒险精神。 第三,他们希望个人负责解决问题,并经常注意对自己工作成就的反馈。,16,(二)权力需要 权力需要就是影响和控制别人的愿望。

4、 (三)合群需要 合群需要即为一种相互交往、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的欲望。,17,第二节 动机概述,18,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很大潜力,在工作中,一个人通常只要发挥出2030的能力就足以应付。但是,当他的动机处于被激励的状态下,他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这就是说,人们通常的工作水平和激励下的工作水平相差34倍之多。可见人的动机强度对人的行为结果的影响是巨大的,管理者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抓住了动机这一环,就抓住了关键。,19,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

5、过外部行为间接推断。动机要有目标,目标转化为内在动力,指明个体行为的方向。 例如:小明为了在自己生日时,父亲能给买辆自行车而努力学习,争取考100分。,20,(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体现了个体的能动性。 如:为了消除饥饿,寻找食物; 为了摆脱孤独,结交朋友。,21,2、指向功能 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 例如个体在学习动机支配下,去图书馆和教室学习;在成就动机支配下,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22,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的维持功能表现在行为的坚持性方面。 例如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动机使他能够坚持下去,而不会

6、轻易放弃。,23,动机的调整功能表现在个体通过行为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与更接近目标。 例如:某学生一直在努力学习,但是成绩却始终没有提高,于是试图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向别人请教,或仔细思考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吸取教训等。,24,二、动机与需要 需要转化为动机的条件 1、需要必须有一定的强度 2、要有诱因的刺激,25,26,三、动机与行为效率,动机与行为 同一行为可有不同动机;同一动机产生不同行为。 同一个人行为动机多种;良好动机不一定良好结果。,27,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28,主要观点: 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形

7、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9,四、动机理论,(一)本能理论 詹姆斯: 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有生物本能和社会本能。如“爱、同情”。,30,其他代表观点 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31,麦独孤: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有18种本

8、能。 觅食、母爱、逃避、好奇、合群、争斗、性驱力、创造、服从、获取、支配、排斥,32,劳伦次:印刻现象,33,印刻现象(imprinting) 是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现象。 印刻现象首先由英国自然主义者斯波尔丁(D.A.Spalding,1873)在刚孵出的鸡雏身上发现,并且还观察到这种反应不管所追逐的能活动的生物是否自己的同类。后来,澳大利亚动物学家劳伦兹(K.Z.Lorenz,1937)把动物的这种行为称作印刻,并曾用鸭子做实验,验证了这一事实。 劳伦兹发现在刚孵化出的小鸭面前,象鸭子那样摆动自己的双臂,摇摇摆摆地走路,小鸭子象爱母鸭

9、那样地爱他,在幼小时跟在他身后走,到了性成熟期,则向人类而不是自己的同类求爱。 印刻现象和一般的反应不同,它只在一定的时期内发生,小鸡“母亲印刻”的发生是在出生后的10-16小时,小狗则是在出生后的3-7周。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作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形成的印刻行为作为动物的习性保存下来,并且是不可逆的,即一旦形成就不能修正和还原。倘若幼小动物的印刻过程遭到阻碍和中断,母亲与幼小动物就不会相互认识。,34,(二)驱力理论(赫尔) 又称驱力还原论 需要满足论,观点 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

10、机体的力量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35,(三)诱因理论,观点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诱因与驱力分不开,它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其成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36,(四)认知理论,心理场存在着一致性或平衡倾向,在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关系,这种差距产生了失调。认知失调将引起心理上失调的体验,推动人们做出减小失调的行为,37,(五)麦克莱兰的成就动机理论,1 成就动机是个人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工作所欲达到的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 2成就动机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期望:对特定结果的期待;二是诱因:产生某种结果的

11、可能性;三是需要:一种要达到目标,获得满足的倾向。,38,3人有两种不同的成就动机:一种是希望成功,另一种是害怕失败。 4成败各半的任务最能激起人们去取得成就,即动机最强。,39,5具有高度成就动机的人有三个共同的特征:(1)敢于承担工作,尽量依靠个人的努力把工作做的尽善尽美;(2)敢于从事适度的冒险,并善于在工作中调整取得成就的目标,能在切实可行的目标中,获得成就需要的满足;(3)及时了解自己工作的情况和上级的评价,总结经验、以利再干。,40,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1成就动机的高低与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 2教师的言行影响到学生的成就动机的强弱。 3经常参加社会竞争和带有冒险性活动的人

12、比一般人的成就动机强。 4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成就动机成正比, 5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影响成就动机。,41,一位退休老师无意中翻开一叠保存了几十年的学生作文本,其中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理想,同学们充满憧憬地写着长大后要当医生、律师。作家、科学家等等。老师忽发奇想,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请这些学生前来领回他们的作文本,借此了解他们是否已经实现了他们的理想。同学们纷纷领回了自己的本子,而且他们大多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有一个本子始终没有人来领,这个本子上赫然写着:我的理想是当内阁部长。老师想,也许这个本子再也没人来领了,因为内阁部长毕竟不是那么好当的。 但是,有一天,一个风度翩翩的人出现在老师面前,他说

13、:“老师,我早就看到了您的广告,但在取回本子前,我得先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就是现在的内阁部长。” 这些学生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理想赋予他们强大的动力。如果我们能够穿越时空,去看看十多年后的我们,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光景呢?,42,第三节 挫折理论,43,所谓挫折,就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需要和动机不能满足,因而产生焦虑和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44,当你不小心掉进池塘,说不定屁股口袋里会装进一条鱼。所以,请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45,一、产生挫折的原因,(一)外在因素 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二)内在因素 包括个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种,46,二、对挫折的

14、容忍力,(一)生理条件 (二)过去的经验和知识 (三)对挫折的知觉判断,47,三、挫折后的表现,(一)理智性反应 贝弗里奇:“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很多杰出的伟人都曾遭受心理上的打击及形形色色的困难。若非如此,他们也许不会付出超群出众所必需的那种劳动。” “忍受痛苦而不气馁,是青年科学家必修的严峻的一课。”,48,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49,(二)非理智性反应 1攻击。 2 固执。 3 倒退。 4妥协。,50,四、应付挫折的方法,(一)提高思想认识,正确对待挫折 (二)树立远大目标 (三)改变情境 (四)采用精神发泄法 (五)变消极为积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