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 7 月 社科纵横 Jul, 2011总第 26 卷第 7 期 SOIAL SCIENCES REVIEW VOL. 26NO. 7一 、彩绘的范围藏传佛教寺院的佛殿 、经堂 、僧舍和藏族民居室内的梁枋 、替木 、柱头 、门窗 、墙壁等都要以各种内容和风格的装饰图案以彩绘或雕刻的形式进行装饰,将自己的住所装饰得华丽而舒适,寺院佛殿和家庭佛堂则更要装饰的富丽堂皇,除了雕刻或彩绘一些装饰图案外,还要挂上各种铜雕的装饰图案,使这些建筑更加显得金碧辉煌,但是,所有这些装饰也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图案堆积,反而很有讲究,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内容与装饰形式 。(一)柱头装饰柱头装饰包括柱头 、斗拱 、
2、托木等部位的彩绘,在藏式建筑中,柱子作为结构承重和室内空间构成的主要部分,柱子和柱头也是一个良好的装饰空间 。就拿寺庙集会大堂的柱头来讲,寺庙的柱子形状有圆有方,也有部分多角柱,装饰十分考究 。柱头与横梁之间是斗拱,斗拱分两层,上为长弓,下为短弓 。斗拱长短两弓本身形状要精心雕镂,其表面也用雕刻着色的办法加以渲染,以求良好的装饰效果 。而寺庙建筑大堂 、佛堂之类重要殿堂内的斗拱是经过精心雕镂的艺术品,尤其是斗拱长弓形状千姿百态,通常见得较多的有祥云状,如急头此外还有各种花瓣状,其装饰效果相当强 。除了斗拱形状的雕刻外,表面上雕刻各种图案,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 。长弓中心雕刻佛像,两边及边缘雕刻祥
3、云 、花卉,整个斗拱表面显得饱满 、大方 。柱子最上面的部位或雕或绘花瓣,在下是长城箭垛式图案,这两样图案的下面是短帘垂铃式图案,所有柱头装饰图案基本上按此模式制作 。除了雕镂精细的寺庙大殿柱头大梁装饰以外,大量的柱头装饰见于藏族民居室内 。民居室内柱头大梁装饰的基本走向 、风格与寺庙装饰没有大的区别,彩绘图案 、颜色运用 、布局结构除了个别外,与寺庙装饰相同,只是民居室内柱头大梁装饰大多是彩绘,几乎见不到雕刻,可能是因为经济等原因吧 。(二)梁枋装饰室内横梁是房屋或殿堂的主要承重体,一般不做雕刻处理,唯一的装饰方法就是彩绘 。梁上的装饰大多采用填充连接长方格来进行 。横梁表面划分大小等同的长
4、方格,这些链接的长方格内或填写梵文经文,或绘各种花卉,用这样的手段装饰大梁 。经过彩绘的房梁外围涂上特质的漆,光亮而圆润,而且还可以起到防水防腐的作用 。有时也用桐油进行处理 。(三)天花板的装饰藏式建筑天花板的装饰仅见与寺庙大堂和宫殿建筑,其中最有名的应属于西藏阿里古格王国遗址中的白殿 、红殿和托林寺建筑,整个建筑物的天花板上用矿物质颜料绘制了格式的装饰图案,图案数量多达几百种,此外还有佛教故事等等 。这些图案的装饰风格多受西部克什米尔影响较重 。其它常见的藏式寺庙火宫殿建筑天花板下的椽子木顶端整整齐齐地 、略有间隔地排列在大梁上方,用彩绘的办法进行装点 。椽子木至大梁之间夹着两道横杠,其上
5、道用累卷叠函凹凸方格木雕处理,下道横杠用莲花瓣依次排列的雕刻或彩绘完成,这种装饰是约定俗成的,图案不能随意调换 。民居建筑的天花板一般不做装饰处理 。(四)门框装饰大门由于其位置所在不应该列入室内装饰,但与室内装饰息息相关,连成一体,所以我们把它当作室内装饰来介绍 。门框装饰包括门框本身 、门楣 、门楣上的屋檐 、门板等 。藏族建筑大门装饰十分讲究,从屋檐到门坎都用雕 、绘的手段充分加以装饰 。门楣连着斗拱,斗拱多用蓝 、红 、绿三色彩绘,门楣上印烫金符咒 。门楣上彩绘各种图案,门框的木构件上雕刻莲花花瓣和累卷叠函凹凸方格图案 。门框边的墙体用黑漆涂绘,上窄下宽 。这是一般居民门框装饰 。寺庙
6、门藏式建筑中的彩绘图案及其审美意蕴研究刘志刚 张少泉(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30)【内容摘要 】藏式建筑彩绘艺术受藏族传统文化中的宗教思想和特定的地理环境影响,具有显著的民俗特征 。本文根据对藏式彩绘的历史 、方法和内容等几个方面入手,对藏式建筑彩绘艺术的色彩 、线条 、布局等形式的审美意蕴作一个初步的探究 。【关 键 词 】藏式建筑 彩绘 审美意蕴 彩绘的范围中图分类号: J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9106( 2011) 07- 0100- 03* 本文系西北民族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 “安多藏区美术色彩研究 ”的结项成果 。* 作者简介:刘志刚,
7、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张少泉,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项目负责人) 。100框 装饰较为复杂,门楣的间隔方木上加一层雕刻动物头像的木雕作品排成一行,装饰门楣这一板块,复杂的门框木构件一般有六 、七层,层层雕刻各种图案,可见其讲究程度 。寺庙门板大多是对开式,用铁条包装门边缘,中间分层钉铁条,涂一层单一的颜色,特殊殿堂如护法神殿大门门板上要进行绘画处理,寺庙大门讲究厚重 、庄严 。无论是民居大门还是寺庙大门,其装饰要求与室内梁柱装饰相协调,从颜色的运用到雕刻内容都要做到这一点,保持内外装饰效果统一 。二 、藏式建筑的彩绘内容藏式建筑彩绘主要以藏传佛教内容为主,最大特点就是它的象征性,每个
8、图案都有丰富内涵,佛教从印度传入藏地经过本土化形成了自己独有特色 。从印度宗教初期开始,就有许多吉祥的标志和符号流传下来,通常是一些物品 、动物 、植物,一般作为代表身份的标志,对藏族人来说,用这些象征图案来装饰宗教建筑和私人住宅,这些符号是人们精神活动和物质表现之间的联系和标志,对这些图案是藏族人将一些特定的重要意义赋予这些特殊物品 。通常用彩绘的形式表达出来,一般分为,宗教性和非宗教性的 。比如吉祥八宝(宝伞 、金鱼 、宝瓶 、妙莲 、右旋白海螺 、吉祥结 、胜利、金轮),八瑞物 (铜镜 、牛黄 、乳酪 、长寿茅草 、木瓜 、右旋白海螺 、朱砂 、白芥子 ),七政宝 (金轮宝 、神珠宝 、
9、妃子宝 、大臣宝 、大象宝 、绀马宝 、将军宝 ),六长寿(长寿岩 、长寿水 、长寿树 、长寿老人 、长寿鸟 、长寿兽),五妙欲(铜镜 、琵琶 、海螺中香水 、果实 、丝绸),和谐四瑞(羊角鸡 、山兔 、猴子 、大象)植物花卉等等 。这些图案既有尼泊尔 、古印度 、键陀罗等文化风格的影响,又有汉族民间民俗传统以及绘画装饰风格的特征 。此外,藏民族图腾和苯教的图案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这些外来艺术因素在藏族艺术家的手中被很好地融汇到藏族传统艺术当中,以至于我们很难分辨出哪些是来自于中原内地,哪些又来自于中亚或者南亚印度等等 。三 、藏族建筑彩绘的审美意蕴(一)从色彩方面藏式建筑的彩绘色彩,它与藏族
10、人的色彩审美有很大关系,特定的环境 、历史 、文化 、宗教信仰等对色彩审美影响最大 。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恶劣,在人们的眼中,一般看到的是蓝天白云 、绿草等色彩,单一的自然环境颜色,是藏族人对瑰丽的色彩有特别的吸引力,表现在衣服上,建筑上等等 。色彩表现的特点是强调对比 、色彩的主观性较强,喜欢用重色 、原色,色彩搭配上有很高的审美眼光,而且每种色彩都有特定的宗教象征意义 。在色彩的使用上,有相对固定的等级要求,黄色主要用于寺院 、宫殿等重要建筑,民居主要使用白色和黑色 。常见的藏族装饰色彩主要有白 、黑 、黄 、红 、绿 、蓝等,不同色彩的使用方法与组合都具有不同的宗教和民俗含义,尤其在宗教场
11、所,色彩具有较严格的使用规范 。从色彩的象征性来看,白色是藏人崇尚的颜色,被视为尊贵的颜色,从生活审美及宗教观念上看,白色是吉祥的象征,是纯洁 、忠诚 、正直的意思 。黄色代表大地,同时也代表财富 。红色代表护法神,是权利的象征 。黑色寓意驱邪 。蓝色代表天空,也代表天神 。绿色代表河水 。在藏式建筑彩绘中,彩绘它具有装饰性,除了加强造型 、纹样 、构图的装饰性外,还必须加强色彩的装饰性,所以在使用色彩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使用和适用;二是要有助于表现某种寓意 、情感,创造某种气氛;三是要与造型 、纹样 、构图的装饰相配合,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就如在彩绘中,画面中的色彩单纯,层次少却很有秩序
12、。藏式建筑彩绘中色彩运用的经验应该从几个方面来说:第一,注重色彩给人的视觉效果,如在吉祥八宝色彩的运用上,不管是从近或远来看,都给人很尊贵的效果;第二,善于运用对比色 。把对比色用小面积的色彩组合,给人颤动闪耀的魅力效果;第三,善于运用金色 、蓝色 、白色等颜色勾边,是图案更加清晰 、色彩调和,有些复杂的色彩,如果不勾边,给人视觉上就会显得乱而且没有秩序 。如果在周围勾边,就会把色块围起来,这样色彩会联系到一起,显得调和而且富于装饰意味;第四,我们在文章中提了线条的表情,那么色彩它也是有表情的,所以要把线条和色彩的表情结合起来,两者互相配合 。(二)从线条方面藏族装饰彩绘属于藏传绘画范畴,所以
13、线在装饰彩绘中有重要地位 。当我们对藏式建筑中的彩绘的 “线 ”作审美对象时,我们就应该了解 “线 ”的功能,藏式彩绘通过线条和色彩表现,线条起主导作用线条的好坏影响整体的审美 。用“线 ”作为装饰符号和手段是高度理性化的自觉行为,他的目的 为了美 。藏式彩绘线条主要以铁线描为主,其他线描中兰叶描占多 。从彩绘图案的构成手段来看, “线 ”是其中主要媒介 。在彩绘图案中,用线先在装饰物上勾勒出精细的图案,然后再加以彩绘 。例如:在吉祥八宝八组图案中,宝伞 、金鱼等图案的描绘过程中,线条的舞蹈,在各种曲线生动流畅的穿插 、交织和盘绕中,将流动之姿和韵律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那种飘带上的曲线
14、,及婀娜多姿有动荡不宁,把线条的张力与魅力张扬到极致 。整个物体的动态全靠线来带动 。就好像无声的音乐,精美的线条像音符跳动,显示出有节奏的旋律 。再例如吉祥结 、金轮中的那些折线,奇妙的排列组合,已经形成了某种固定的 “套路 ”。如反复 、排叠 、错综等等 。展现出一种错综复杂 、变化多端的装饰效果 。同样也表达着生机盎然的情趣,产生了韵律感和秩序感 。即装饰美 。我们也可以说 “线 ”是运动的,在平面空间里它是静止的,但在人的想象空间中,它由静止转化为运动的,时间的,前面所提到的飘带,才能产生生动和韵律 。正如在物理中解释的一样, “线 是点在移动中留下的轨迹 。”所以是有运动产生的 。运
15、动是一个过程,它存在于时间中 。不同的线有不同的情感内涵,如下垂的 “线 ”给人伤感,向上的 “线 ”则让人振奋 、欢乐,流畅的 “线 ”让人愉悦,生硬的 “线 ”让人郁结等等 。在藏族装饰彩绘中, “线 ”是具有民族性的,注重神 、韵,注重心灵的感悟 。藏族装饰中的彩绘线条凸现着鲜明的宗教意识和民族情调 。彩绘中 “线 ”的艺术与藏族的社会历史 、思想 、审美趣味以及艺术的物质媒介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是这多种合力造就了藏式彩绘艺术中 “线 ”的独立品格和个性特征 。(三)从布局来讲101藏 式建筑装饰彩绘布局即构图的特点是在有限的彩绘空间,将各种装饰图案按其绘画空间形状来设计图案 。
16、这种趋于程式化的结构形态在彩绘中体现着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意蕴和形式美的追求,它来源于现实生活和自然环境,概括而又多变的随形设计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它充满着主观意识 。建立起了非表现性又非相似性的纯客观性图像 。例如:在方形的地方绘画什么图案,且考虑色彩,而这一处的图案设计不影响它处图案效果,最终使整个彩绘统一 、多变 、比例和谐,且装饰手法新颖 。一般在柱子柱头上,这种随形设计最能体现,在大红方楞柱上披肩处有忍冬卷草纹包裹,其上为斗和替,这两者的彩绘繁华,而且不繁琐,要求彩绘图形统一 。装饰彩绘的重头放在柱头,雀替和梁枋结合的核心部位 。柱头披肩由下而上雕刻或彩绘卷草垂长纹,金色连珠等
17、 。雀替正面的边为红青卷云纹,雀替正中常为浮雕式的彩绘图案 。以此加强图案的视觉冲击力和印象,把这些图案在画面中保持完整 、无缺 。在画面的形式美的追求中注重圆满和饱满的构图,藏民族由于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在审美意识和生活的情趣中对于圆满吉祥和饱满特别崇尚 。因此,这种审美意识在绘画艺术中以各种吉祥的图案和符号以及饱满 、满密的构图形式来体现,在彩绘中的各种形体布局,不受其客观自然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事物出现在同一种画面中,在画面中不顾及自然的透视和形体前后次序的比例关系,以主观性绘画性的表现需求,对画面中的形体进行大胆的处理,任意的安排或放大或缩小 。藏族彩绘的构图布
18、局与形式是藏族彩绘的一种表现手段和传达形式,是体现藏族彩绘独特造型形式语言的重要形成因素 。(四)从视觉来讲藏式彩绘艺术是文化的产物,长期以来彩绘装饰被赋予了一定的宗教内涵,民族风格十分显著 。对于藏式建筑而言,彩绘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方面彩绘装饰给人带来审美上的愉悦和情感的震撼力;另一方面,彩绘所产生的特定形式,揭示了建筑风格和类型上的特征 。在华丽的装饰图案和神秘的造形中充分体现了藏式建筑中特有的宗教文化和生活意蕴 。在藏式建筑中,装饰彩绘艺术运用了概括 、夸张 、抽象与变化等多种表现手法,在有限的空间与环境中,有序的组合,形成了有节奏 、有韵律的形象与形体美的平面与立体造型,装饰彩
19、绘充分展现出藏式建筑的独特民族风格,体现了设计者的美学情趣与民族审美意识,也更加展现出装饰彩绘独特的艺术视觉 。藏式建筑装饰彩绘与建筑,二者是和谐统一的,装饰彩绘是将建筑和建筑构造进行美化修饰的主要手段,建筑的美就通过装饰彩绘来体现 。不仅给建筑增添了光芒,而且改善和美化了建筑环境,使其得到更好的发挥,建筑也给装饰彩绘提供了更好的展示空间 。好的装饰彩绘是来综合评价的,从颜色 、线条 、图案造型的选择 、布局等等来考虑,还要看它所处的环境 。例如:从彩绘的艺术造型中,从图案的纹样方面来说,主要采用写实图案 、变形图案和动植物图案 。写实图案更多的是抓住对象的外在形态和特征,在彩绘装饰中更多的被
20、运用 。变形图案更多的注重表现对象的神态特征和意义 。而对动植物等,更多的是采用夸张 、抽象 、添加 、寓意等大胆的手法,已达到更加视觉化和理想化的过程,重在表达特定的审美思想 。彩绘除了衬托建筑外,还有对建筑总体起到强化 、弥补 、改善 、调节等作用,能使建筑更加完美充实,从社会效益来说,建筑更能体现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对人类的生活 、信仰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彩绘中,一般材料的运用不同,也会给人的视觉带来不同的效果 。所以在好的装饰彩绘中,都会根据建筑风格 、功能 、色彩 、装潢 、用材 、尺寸 、光源等各种因素都会考虑进来,以更好地体现出彩绘和具体环境的和谐之美,达到视觉效果和艺术魅
21、力 。四 、结语藏式装饰彩绘和藏族绘画可以说是一体,从距今 4500年的卡若遗迹中就有了陶器纹的装饰纹样 。在历经石器时代 、部落时代 、吐蕃王朝 、藏传佛教形成等这几个阶段,逐渐走向成熟,并确立了自己独有的民族风格 。在藏族的发展历程中,藏族的图案 、色彩审美也在不断变化中 。装饰彩绘在藏族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几乎有建筑就有彩绘 。藏式建筑彩绘不光与建筑本身有很重要关系,而且与藏族人及他们的生活也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杨嘉铭,赵心愚,杨环 .西藏建筑的历史文化 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3- 10. 2扎雅 罗丹西饶活佛著 .丁涛 .拉巴次旦译 .藏族文化中的佛教象征符号 M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4- 3. 3陈龙海 .中国线性艺术论 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5- 12. 4杨成寅 .艺术美学 M .学林出版社 . 5于水山 .西藏建筑及装饰的发展该概说 J .建筑学报,1998- 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