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章 矿井概况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旧街煤业有限公司位于阳泉市西约 18.5km,行政区划隶属阳泉市郊区旧街乡管辖。井田东距阳泉市区约 18.5km,太旧高速公路、307国道及石太铁路紧邻井田南界通过,工业广场距太旧高速公路阳泉西坡头入口1.5km,距石太线坡头车站 1.5km,工业广场与上述交通线均由水泥、柏油硬化路连接,交通极为便利。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旧街煤业有限公司于 1979年开始筹建,1984 年竣工正式投产,生产能力为 90kt/a。2007 年经技改扩建后,生产能力提升至300kt/a。2009 年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中确定为单保矿井,现进行600 kt/a改扩建。目前生产能
2、力为 300kt/a。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71 号文件关于阳泉市市营及郊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批复 ,2009 年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中确定为单保矿井,由山西煤炭运销集团进行兼并重组,兼并重组后更名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旧街煤业有限公司,2011 年 11月 16日换发新采矿许可证,有限期为2011年 11月 26日至 2012年 11月 26日,井田面积 1.5046km2,批采煤层为3、89 号煤层。第一节 矿井煤层地质一、 地形地势井田位于太行山西翼,系舟山南侧,属侵蚀型中低山地貌,地表经长期风化侵蚀,沟谷纵横,梁岭绵延,地形比较复杂,其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地形最高点为
3、北部山梁处,标高 1035m,最低点为东南角桃河北岸,标高 805m,地形最大相对高差 230m。二、地层井田内大面积基岩出露,局部黄土覆盖,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现据钻孔资料结合区域资料,井田内发育的地层自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 2f)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 2b) 、上统太原组(C 3t) 、二叠系下统山2西组(P 1s) 、下石盒子组(P 1x) 、上统上石盒子组(P 2s) 、和第四系(Q) 。自下而上分述如下:(一)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 2f)埋藏于井田深部,为煤系之基盘,主要为厚层海相石灰岩,岩性坚硬,致密,顶部常因铁质浸染而呈淡红色,区域厚度大于 100m。(
4、二)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 2b)井田内及临近钻孔很少揭露该组。据区域资料,本组底部平行不整合于下伏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之上,岩层为灰黑色、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灰白色细中砂岩、灰色的铝质粘土岩以及 23 层石灰岩组成,夹薄煤层,大致分两个层段,下部层段以铝质岩为主,上部层段以砂泥岩为主,总厚度36.2068.40m,平均 48.50m。(三)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 3t)为海陆交互相沉积,以其底部 K1砂岩底与本溪组分界,本组由砂质泥岩、泥岩及砂岩组成,中夹 3层海相石灰岩。含煤 6层,成煤环境稳定,沉积回旋明显,可分为三层段:1. K1砂岩底至 K2石灰岩底。岩性以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为主,底
5、部 K1砂岩为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砂岩,其厚度和岩性不甚稳定,厚度4.9510.00m,平均 8.45m,有时相变为砂质泥岩。其上为黑灰色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再上为 15 下 号煤及 15号煤层,系泻湖潮坪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泥炭沼泽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稳定煤层,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其上为黑色泥岩,及砂质泥岩。K 2灰岩下偶见不可采的 14号煤,本岩层段厚度 20.2533.40m,平均28.10m。2. K2灰岩底至 K4石灰岩顶。岩性以石灰岩、泥岩、砂质泥岩为主。K 2灰岩(俗名四节石)全井田普遍发育,厚度 9.2012.30m,平均 11.03m,该灰岩较其它灰岩为特殊,由 24 个分层组成,其间由泥
6、岩、砂质泥岩相隔,灰岩含泥量较高,局部为泥灰岩。K 2石灰岩之上为砂质泥岩,细砂岩及 13号煤层。13 号煤层之上覆盖有 K3灰岩(俗名钱石) ,厚度 3.009.80m,平均 5.16 m,该灰岩较太原组其它灰岩为纯。K 3灰岩之上为泥岩、细砂岩、砂质泥岩及312号煤层,该煤层在本井田为不可采煤层。再上 10余米为 K4灰岩(猴石) ,中间为泥岩及细砂岩。本段厚度 44.5858.20m,平均 54.18m。3. K4灰岩顶部到 K7砂岩底,以中细砂岩为主,夹泥岩,粉砂岩及煤层,为三角洲相沉积,发育 8号、9 号两层稳定可采煤层,本段一般发育有两层砂岩,其中下部的较为稳定,旧称第一砂岩,中部
7、的砂岩旧称第二砂岩,发育不稳定,常相变为砂质泥岩。本层段厚度 36.7049.86m,平均 43.22m。井田内太原组厚度 105.00118.00m,平均 112.00m。(四)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 1s)本组为三角洲平原环境下一套碎屑岩和煤层组成的含煤岩系。与太原组地层整合接触,底部 K7为深灰色中细粒砂岩,该砂岩发育稳定,旧称第三砂岩,厚 4.5021.00m,平均 11.80m, 。其上主要为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组成,厚度为 52.0066.50m,平均 60.70m。含煤 6层,编号为1、2、3、4、5、6 号,其中 3号为稳定可采煤层,2 号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其余
8、均为不可采煤层。(五)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 1x)井田内及临近钻孔该组及其以上多为无岩心钻进,因此根据区域资料对该组进行描述:与下伏山西组呈连续沉积,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主要由灰、灰黄、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灰白、黄绿色砂岩组成,下部有时含 12 层薄煤线。顶部夹一层浅灰、红紫等杂色铝质泥岩,俗称“桃花泥岩” 。底部以一层灰白色厚层中粗粒砂岩(K 8)与山西组分界。本组厚度 115.00182.0m,平均 138.65m。(六)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 2s)连续沉积于下石盒子组之上,井田内广泛出露。主要为灰、黄绿、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间灰白、黄绿色中粗粒砂岩组成,其中部砂岩带称“狮脑峰
9、砂岩” ,厚度可达 3550m,因坚硬不易风化,常形成砂岩陡坎,野外极易辨认。本组底部以一层灰白色厚层中粗砂岩(K 10)与下石盒子组分界,其上部多被风化剥蚀,最大残留厚度 370m左右。(七)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 2+3)4不整合覆盖于二叠系地层之上,厚度 015.00m 左右,主要为中上更新统马兰、离石黄土及近代山坡堆积,黄土中富含钙质结核,垂直节理发育。(八)第四系全新统(Q 4)主要分布于桃河河床及其两岸阶地上,由各粒度级的砂、砾及粉砂土组成,厚度 030.00m,平均 15.00m。三、煤层特征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地层。太原组地层平均厚 112.0
10、0m,含煤 6层,分别为 8、9、12、13、15、15 下 号煤层,其中 8、9、15 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13 号为较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其余煤层为不可采煤层。全组煤层平均总厚 13.42m,可采煤层平均总厚 12.12m,含煤系数 12.0%,可采含煤系数 11.0%,含煤性好。山西组地层平均厚 60.70m,含煤 5层,分别为 2、3、4、5、6 号煤层,3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2 号煤层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其余均为不可采煤层,本组煤层平均总厚 3.73m,可采煤层平均总厚 3.61m,含煤系数 6.1%,可采含煤系数 5.9%,含煤性一般。1. 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部,上距 2号煤
11、层 12.05m左右,煤层厚度 2.053.12m,平均 2.62m,为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顶板为泥岩 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 砂质泥岩,该煤层结构简单,含 02 层夹矸。井田内大面积采空,未采部分基本为煤柱。2. 8号煤层该煤层位于太原组上部,上距 3号煤层 47.95m左右,为井田内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煤厚 2.403.60m,平均 2.67m,结构简单中等,含夹石 03层。顶板岩性为泥岩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该煤层井田东部8101、8102、8103 三个工作面和中部 8201、8202 两个工作面已全部采空,井田西部 8301工作面正在回采。3. 9号煤层5该煤层位于太原组上部,上
12、距 8号煤层平均 4.69m,局部(主井附近)与8号煤层合并,为井田内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煤厚 1.713.30m,平均2.77m,结构简单。顶板岩性为粉砂岩泥岩,底板为泥岩细砂岩,井田内没有进行开采。可 采 煤 层 特 征 表 煤层号煤厚(m)最小-最大平均间距(m)最小-最大平均结构(含矸数) 稳定性 可采性 顶板岩性 底板岩性2 0.701.590.99 02 较稳定 大部可采 泥岩细砂岩 泥岩粉砂岩7.2515.2012.053 2.053.122.62 02 稳定 井田内可采 泥岩 砂质泥岩 泥岩 砂质泥岩43.7751.4747.958 2.403.602.67 03 稳定 井田内
13、可采 泥岩粉砂岩 泥岩 粉砂岩9 1.713.302.770.1910.604.69 02 稳定 井田内可采 粉砂岩泥岩 泥岩细砂岩四、煤尘和煤的自燃本矿井通过煤尘爆炸性及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鉴定所采 8#煤层为煤尘无爆炸性且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五、地质构造根据钻孔及井下采掘控制,井田构造形态为一轴向北东的向斜(簸箕掌向斜)构造,向斜表现为宽缓褶曲,北西翼地层倾角 610,南东翼地层倾角 811。井田内目前未发现断层和陷落柱,没有岩浆侵入现象,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第二节 矿井瓦斯赋存情况1、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由于煤层变质程度深,覆盖层厚且致密,瓦斯逸散条件不好,煤层瓦斯含量高,是瓦斯富集地带。
14、根据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旧街煤业有限公司 8号煤层开采矿井瓦斯涌出量6预测报告旧街煤业公司在开采 8号煤层时,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6.16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 45.65 m3/min,预测结果为高瓦斯矿井。2、近五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年度 绝对瓦斯涌出量(m 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m 3/t)鉴定结果2007 年 31.75 37.06 高瓦斯矿井2008 年 31.88 45.95 高瓦斯矿井2009 年 44.81 68.55 高瓦斯矿井2010 年 41.39 高瓦斯矿井2011 年 45.57 46.84 高瓦斯矿井第三节 矿井生产情况我公司现开采煤层为 8#煤层,矿井
15、采用单一水平开采,立井开拓。本矿井属机械化开采,资源开发技术条件较好,矿井实现了生产集中,以“一井一面”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采煤方法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工作面走向长度为600m,工作面长度为 142m。矿井准备巷道及回采巷道均布置在煤层中,并沿煤层掘进,机械化程度 100%。一、二采区以回采完毕,现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三采区。2011年矿井完成原煤产量 35万 t。2012年矿井完成原煤产量 30万 t。采掘工作面作业方式为“三八制” ,两班生产,一班检修。第二章“一通三防”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一节“一通三防”现状7一、矿井通风1、通风系统旧街煤业公司在工业场地内建设进、回风井两个井筒。采用中央并列
16、机械抽出式通风。主立井布置在 9#煤层下部。回风斜井布置在 8#煤层上部。井下采用一进两回的通风方法进行通风:进风系统主要有东翼轨道运输大巷、东翼皮带运输大巷、西翼轨道运输大巷;回风系统主要有综采采区回风巷、西翼采区回风巷、回风全部归入 1号、2 号暗斜井回风巷。2、通风设施地面所有通风设施全部按 30万吨/年设计要求建设完成,主要通风巷道全部采用立体交错形式布置。在布置采面时,进、回风巷道才互相实现连通,联络巷道在完成通风服务后及时构建了永久闭墙或行人风门,8#煤开采巷道范围集中在东西翼两侧,系统调节通风采用人工风桥。现矿井建设有 4座人工风桥,各顺槽掘进巷道联络巷全部采用双道永久闭墙进行封
17、闭。局部风量调节设施为回风巷道内带风窗行人风门,为各地点调节风量。3、矿井风量地面主扇风机房安装有两台 FBCDZ60-No19型主扇,风机功率 2185kw,额定风量 5200 3min,现矿井总进风量 4100 3min,总回风量 4400 3min,各开掘,回采工作面采用独立通风系统进行通风。8301 回采工作面供风量2100 3min,两条综掘巷供风量共 1900 3min。现在各地点用风量满足生产需要,不存在微风、无风、循环风作业地点。二、瓦斯抽采系统1、瓦斯抽采现状旧街煤业公司在工业场地北侧修建了地面永久抽放泵站,安装 2台 2BEC-408型水环式真空泵(一用一备) 。抽放泵功率
18、 90kw,额定抽放量 81 3min,2台 2BEC-52型水环式真空泵(一用一备) 。抽放泵功率为 220kw额定抽放量为167m3/min。分别承担高、低负压两套抽放系统,高负压抽放系统承担掘进顺槽巷道本煤层瓦斯预抽与回采工作面本煤层瓦斯抽放,低负压抽放系统承担邻近层与采空区瓦斯抽放工作。2BEC-52型抽放系统主管道全部选用 400 铁管,2BEC-40 型抽放泵系统主管道全部选用 219 铁管抽放泵站管道经回风井送入井下,至 8#煤回风巷,由 8#煤回风巷延伸至 8301综采尾巷、回风巷,安装总长度达 2500m。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及尾巷顺槽设分支管道。分支管道选用 219 钢管垫高
19、安装。全部延伸至工作面对本煤层瓦斯预抽和邻近层采空区抽放,现预抽钻孔达 300个。2、抽采措施(1) 、我公司计划顺槽工作面采用一掘一抽交替掘进的方式进行掘进,掘进停掘工作面设置钻场,打 29个超前预抽钻孔,设计钻孔深度 17-72m,钻孔孔径 89mm。成孔后连接抽放系统对掘进前方的瓦斯预抽允许掘进 50m,留 20m安全距离。(2) 、掘进巷道形成后,由通风科抽放队及时对回采工作面煤体打钻。工作面采长 140余米,钻孔深度 80m,两侧钻孔重叠 20m,孔径 89mm。成孔后对采面煤体瓦斯进行预抽,减少工作面开采时的风排瓦斯量。(3) 、在综采尾巷向工作面顶部每 7m打 1个邻近层瓦斯抽放
20、钻孔,钻孔深60m深入工作面长度平均 30m。工作面每过一个贯眼,贯眼密闭后全部接瓦斯管,对采空区进行抽放。3、抽采效果地面抽放泵站运行两台抽放泵,预抽本煤层、邻近层及采空区瓦斯的抽放9纯瓦斯量为 17m3/min,占全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的 40%左右,抽放泵运行负压为200mmHg。三、监测监控1、监测监控系统公司监测监控系统于 2008年 5月升级改造,系统名称为 KJ99N,监控数据与监测监控局域网联网上传。于 2009年 3月份经阳泉市郊区煤炭工业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并以阳郊煤【2009】23 号文件批准投入使用。升级改造后监测监控系统名称为 KJ99N,到目前为止,井下
21、安装了监控分站 15台,地面 5台。安装了瓦斯探头 21个,一氧化碳探头 7个,风速探头 5个,温度探头 3个,烟雾探头 5个,风门开关传感器 12个,设备开停传感器 22个,监测监控系统干线光缆由副井引至地面监控中心站。中心站配备有主、副机 2台,采用双回路供电,并配备有供电不少于 2小时的不间断电源。各种参数不间断进行监测监控,出现故障能够报警和记录,并且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存储功能,报表打印格式任意编排。监测监控系统每班设有 2人值班,值班人员全部经阳泉市煤炭职工培训中心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值班期间对各种异常情况认真记录,并及时通知井下维护工进行检查、修复,汇报值班领导。每班填写运行日志
22、,打印报表及时报公司主要负责人和主要技术负责人审阅。2、监测监控数据监测监控系统可随时显示监测数据、图形、曲线和报警、断电及数值,可完成数据的查询、统计、历史曲线显示、报表打印、故障报警,数据系统分级管理,报警故障记录,完整的事件记录等功能。各种操作不影响系统的传输,保证系统的检测实时性。103、监测监控效果监控系统可以检测瓦斯、风速、负压、一氧化碳、温度、风门开关等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参数。各分站具有风、电、瓦斯闭锁等功能,分站、传感器及执行器组成的工作单元可独立工作,系统可实现中心站远程监控或受到强行控制异地断电,分站和传感器断电及分站区域断电,声光报警功能。4、系统维护井下监控系统维修工每
23、班安排 1名,每班检查监控系统及电缆的运行情况,核查探头显示数值是否误差超过规定值。如发现读数值误差大于允许范围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在 8小时内将探头调校或更换,每 7天循环一次,并对井下所有两闭锁进行测试,发现不能实现闭锁功能的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确保闭锁功能的可靠。瓦斯探头每七天进行井下标校一次,每半年送市质检中心进行标校一次,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及时检查各类仪器仪表及探头、控制器,有超过使用期的进行更换,确保了监测监控数据真实有效,控制设备灵敏可靠。四、人员配置矿 井 有 “一 通 三 防 ”专 门 管 理 机 构 , 建 立 有 矿 、 科 、 队 三 级 责 任 制度 。
24、矿 长 为 “一 通 三 防 ”第 一 责 任 者 、 矿 总 工 程 师 对 “一 通 三 防 ”业务 技 术 负 总 责 , 矿 井 设 立 有 通 风 科 、 通 风 队 。 通 风 科 配 备 有 3 名 工 程技 术 人 员 , 通风科配备人员 84人,全部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其中:科级干部1人,技术员 5人,测风员 3人,瓦斯员 18人,放炮员 6人;井下监控维护工3人;监控组值班人员 6人;主扇值班人员 6人;抽放泵站值班人员 9人;抽放队人员 27人。从事“一通三防”方面工作人员共 8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中级职称 3人,初级职称的 5人)。第二节 瓦斯治理状况目前,矿井主要采
25、用掘进工作面迎头布孔一抽一掘交替进行,回采工作面11提前进行本煤层预抽、尾巷内布置邻近层钻孔抽放和采空区抽采等抽采方式,进行瓦斯抽采。(1)掘进工作面一抽一掘交替抽采在掘进巷道中采用功率较大的 ZDY-1900S与 6500S型钻机,向工作面正前方向分层打扇形钻孔覆盖前方掘进区域进行预抽,在掘进巷道两帮向相邻采面布置区域施工钻孔,进行长时间抽采。两条掘进巷道采用一抽一掘进行交替作业。 (2)回采工作面抽采在回采工作面进回风顺槽中垂直向工作面打孔,回采工作面长 140米进回风顺槽各打 80-120米深的钻孔,进行本煤层预抽。在综采尾巷向工作面顶部每 7m打 1个邻近层瓦斯抽放钻孔,钻孔深 60m
26、深入工作面长度平均 30m。工作面每过一个贯眼,贯眼密闭后全部接瓦斯管,对采空区进行抽放。第三节 “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近 年 来 , 我 矿 认 真 开 展 了 瓦 斯 集 中 整 治 , 投 入 了 大 量 资 金 和 人 力 在矿 井 “一 通 三 防 ”各 系 统 以 及 矿 井 生 产 、 运 输 、 供 电 、 排 水 、 安 全 教 育培 训 等 方 面 作 了 大 量 工 作 , 取 得 了 较 好 效 果 。 但 在 瓦 斯 治 理 方 面 还 存在 如 下 一 些 问 题 :1、 矿 井 回 风 断 面 积 小 , 通 风 阻 力 高 , 系 统 需 进 一 步 优
27、 化 。一 是 由 于 矿 井 8 号 煤 层 与 9 号 煤 层 层 间 距 小 , 在 开 采 8 号 煤 层 期间 , 造 成 9 号 煤 层 瓦 斯 大 量 涌 出 , 致 使 “一 通 三 防 ”管 理 难 度 加 大 。二 是 矿 井 通 风 阻 力 偏 高 。 由 于 利 用 原 两 支 斜 井 并 联 作 为 矿 井 总 回 风斜 巷 , 断 面 仅 9.0m2, 断 面 过 小 。 为 此 , 矿 井 通 风 系 统 需 要 进 一 步 优 化 ,以 降 低 通 风 阻 力 。12三 是 我 矿 现 在 回 风 井 安 装 的 两 套 FBCDZ-6-NO19 型 对 旋 式
28、 轴 流 风机 其 工 作 风 量 4596m3/min, 负 压 2600Pa, 已 不 能 满 足 矿 井 生 产 的 需 要 。2、 防 尘 系 统 还 不 完 善采 煤 工 作 面 的 防 尘 措 施 还 达 不 到 要 求 , 尤 其 是 采 煤 工 作 面 割 煤 、 掘进 割 煤 期 间 粉 尘 浓 度 偏 高 , 机 组 割 煤 时 防 尘 水 雾 化 效 果 差 , 达 不 到 降 尘要 求 ; 个 别 队 干 对 防 尘 工 作 重 视 程 度 不 够 (主 要 是 设 施 的 使 用 和 粉 尘 的冲 洗 )。3、 瓦 斯 管 理 还 存 在 薄 弱 环 节由 于 受 9
29、 号 煤 层 影 响 , 采 煤 及 掘 进 工 作 面 如 割 煤 速 度 过 快 , 可 能 会使 工 作 面 及 上 隅 角 出 现 瓦 斯 超 限 ; 瓦 斯 检 查 工 的 业 务 技 能 有 待 提 高 ;矿 井 瓦 斯 基 本 参 数 测 定 工 作 刚 刚 起 步 , 治 理 瓦 斯 基 础 数 据 特 别 是 采 区瓦 斯 涌 出 规 律 急 待 探 明 。4、 管 理 机 构 还 不 健 全通风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少,未按有关规定配置齐全各专业人员,现有人员已多年未进行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特别是瓦斯抽采、瓦斯突出治理等方面技术管理经验十分缺乏,不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通风
30、特种作业人员业务素质还需提高。第三章 瓦斯治理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规划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坚持“优系统、强抽放、细管理、严问责”的瓦斯治理理念,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围绕瓦斯“不积聚、不超限、不突出”目标,落实“宁可不达产、不可不达标”的工作方针,强理念、精业务、严标准、抓落实,依靠技术创新、装备更新、管理革新,全面提升矿井“一通三防”管理水平,杜绝“一通三防”事故。13第二节 发展思路加强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坚持区域防治为主、局部防治为辅,坚定“瓦斯可治、突出可防”的信念,加快通风、抽采系统建设和调整,强化区域预抽,着力提升矿井“一通三防”安全
31、保障能力,实现“抽-掘-采”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煤炭生产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第三节 规划目标20132015 年 , 瓦 斯 治 理 工 作 要 达 到 以 下 目 标 :1、 杜 绝 重 特 大 瓦 斯 事 故 , 杜 绝 “一 通 三 防 ”事 故 , 建立瓦斯防治的长效机制,建成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2、 完 善 通 风 、 防 尘 、 安 全 监 控 三 大 系 统 , 杜 绝 瓦 斯 积 聚 和 煤 尘 堆积 , 杜 绝 瓦 斯 超 限 , 全 面 提 升 矿 井 防 灾 治 灾 综 合 能 力 ;3、 杜 绝 瓦 斯 超 限 作 业 , 消 除 或 减 少 采 煤 工
32、 作 面 上 隅 角 、 回 风 巷 尾 巷瓦 斯 超 限 ; 消 除 采 煤 工 作 面 及 回 风 巷 在 爆 破 、 回 柱 放 顶 、 采 煤 机 割 煤 工 序中 瓦 斯 超 限 ;4、 优 化 矿 井 通 风 系 统 , 进 一 步 降 低 通 风 阻 力 , 到 2013 年 通 风 阻力 力 争 降 至 2000Pa 以 下 。5、抽采多措并举,实现“抽-掘-采”平衡6、 年 度 瓦 斯 抽 采 量 、 抽 采 率 及 抽 放 钻 孔 进 尺 指 标纯瓦斯抽放量万 m3 煤层抽放钻孔进尺 m 矿井瓦斯抽采率2012 年下半年338 14400 大于 40%2013 年 700
33、16960 大于 40%2014 年 550 25280 大于 40%2015 年 550 大于 40%7、 强 化 “一 通 三 防 ”管 理 , 严 格 落 实 岗 位 责 任 , 健 全 通 风 、 防 尘 、监 控 和 瓦 斯 抽 采 机 构 , 配 备 足 够 的14专 业 技 术 人 员 。 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达企业一级。第四章 矿井三年生产规划第一节 开拓开采布置1、风井建设预计 2012年 10月份新系统与旧系统贯通,2013 年 9月联合试用转。2、水平开拓2012年下半年至 2013年完成 8#煤三采区准备工作面巷道布置;2014 年开始利用原 8#煤采区大巷,完成 9#煤
34、一、二、三采区准备工作面巷道布置。3、采面布置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为双 U型通风方式。规划期内采面布置为 8#煤层两个综采面和 9#煤层四个综采面,规划期末实现 9#煤层三个工作面的生产格局。第二节 采面接替规划队别 工作面名称 可采长度 (m) 可采煤量(万 t) 回采起止日期8301 206 21.07 2012.6.26-2013.3.258302 512 31.08 2013.6.25-2014.1.258303 512 25.17 2014.2.5-2014.7.59101 333 20.22 2014.7.25-2014.11.259102 312 18.94 2014.12.10-
35、2015.4.10综采队9201 590 35.82 2015.7.1-2016.1.20第三节 生产规划年份 2012年下半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产量 14.87 45 60 60回采煤量(万 t) 12.69 38.13 49.46 50.22其中掘进煤量(万 t) 2.18 6.87 10.54 9.78掘进进尺(m) 1200 3683 5724 5308后附:2012 年下半年至 2015年采掘计划表152012年下半年至 2015年采掘计划图第五章 三年瓦斯治理规划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规划20132015 年 , 矿 井 生 产 系 统 不 会 发 生 大 的 改
36、变 , 矿 井 通 风 系 统 改造 以 降 低 通 风 阻 力 为 重 点 。 依 据 通 风 系 统 优 化 方 案 和 采 掘 部 署 , 安 排进 行 的 通 风 系 统 改 造 工 程 项 目 有 :1、 新 掘 一 支 回 风 立 井在矿井南部新掘一支 7m 的回风立井,作为回风井,形成矿井“三进一回”的通风系统。以解决矿井总回风阻力大的问题。2、 综 采 工 作 面 实 现 双 U 型 通 风 系 统在 8302工作面切眼巷外侧布置一条尾巷配风巷,实现综采工作面的双 U型通风系统,以有效解决尾巷瓦斯偏高问题。3、 我 矿 现 在 回 风 井 安 装 的 两 套 FBCDZ-NO1
37、9 型 对 旋 式 轴 流 风 机 其工 作 风 量 4596 m3/min, 负 压 2600Pa, 已 不 能 满 足 矿 井 生 产 的 需 要 ;为了满足矿井未来发展的需要,风机最大工作风量不低于 8000m3/min,负压为不低于 2000Pa。为此我矿拟 选购 FBCDZ-NO23型轴流式风机。20132015 年 矿 井 通 风 系 统 改 造 工 程 项 目 见 表 7。表 7 通 风 系 统 改 造 工 程 项 目 表序号项目名称 工程目的 工程内容及工程量 规划年度1 新掘回风立井满足 60 万吨/年通风能力要求断面 38m2,长度 425m,砼支护。 2013 年2 回风
38、暗斜井扩巷 降低采区回风阻力。断面 12m2,长度 220m,锚网喷支护。2012 年3综采工作面双 U型通风系统 解决尾巷瓦斯偏高平均断面由 7.7m2扩大至 14m2,扩巷长度为 600m,扩巷后锚网喷支护。 2012 年16序号项目名称 工程目的 工程内容及工程量 规划年度4 风机更换 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选购 FBCDZ-NO23 型轴流式风机 2012 年5 整修东区大巷 准备 9 号煤开拓大巷 扩巷 2100 余米 2013-2014 年上 述 工 程 完 成 后 , 矿 井 通 风 系 统 得 到 进 一 步 优 化 和 简 化 , 矿 井 通 风 系统 更 加 合 理 可 靠
39、 , 风 量 调 节 容 易 , 边 远 采 区 通 风 状 况 得 到 根 本 改 善 , 矿 井通 风 阻 力 会 逐 年 下 降 , 常 年 维 持 在 2000Pa 以 下 。第二节 矿井瓦斯抽采系统规划根 据 矿 井 三 年 采 掘 接 替 计 划 , 到 2014 年 前 , 矿 井 生 产 采 区 前 期 为8 号 煤 3 采 区 , 准 备 采 区 为 9 号 煤 1 采 区 ; 后 期 为 9 号 煤 2 采 区 。 我们 将 严 格 按 照 “先 抽 后 掘 、 先 抽 后 采 ”的 原 则 , 合 理 安 排 采 掘 衔 接 , 加大 抽 放 力 度 , 杜 绝 瓦 斯
40、超 限 现 象 的 发 生 。按 现 掘 进 工 作 面 布 置 29 个 孔 , 预 抽 十 天 , 则 掘 进 巷 道 正 常 情 况 下瓦 斯 涌 出 量 不 大 , 局 部 通 风 机 风 排 瓦 斯 可 以 解 决 瓦 斯 问 题 。 如 遇 局 部 瓦 斯积 聚 的 巷 道 高 冒 处 、 低 风 速 巷 道 顶 部 附 近 , 一 般 通 过 设 置 三 通 、 导 风 板 可解 决 。 如 遇 裂 隙 瓦 斯 时 , 可 采 用 大 功 率 局 部 通 风 机 解 决 。8302 工 作 面 位 于 背 斜 轴 部 , 瓦 斯 涌 出 量 相 对 较 大 。 必 须 坚 持 临
41、 近 层和 本 煤 层 联 合 进 行 抽 放 , 避 免 上 隅 角 、 回 风 巷 及 尾 巷 附 近 瓦 斯 超 限 。 因 此 ,20132015 年 主 要 围 绕 购 置 钻 机 及 附 属 设 备 , 更 换 抽 放 管 路 等 方 面 加大 瓦 斯 抽 采 力 度 , 真 正 实 现 “先 抽 后 掘 、 先 抽 后 采 ”的 工 作 目 标 。( 后 附 : 年 度 钻 孔 进 尺 计 划 表 ) 更换抽 放 设 备 见 表 8。表 8 矿 井 瓦 斯 抽 放 设 备 更换表序号设 备 名 称 型 号 数 量投 入 年 度 及 完 成时 间1 履 带 式 钻 机 1 台 20
42、12、 2014 年2 注 浆 泵BFZ-10/2.4注浆泵2 台2012、 2014 年各 一 台17序号设 备 名 称 型 号 数 量投 入 年 度 及 完 成时 间3 高 浓 度 红 外 线 瓦 斯 传 感 器 KGJ27A 6 台 每 年 更 换 二 台4 负压传感器 GP80 6 台 每 年 更 换 二 台5 流 量 计 GF100 6 台 每 年 更 换 二 台6 抽 放 管 路 400 800m 2012、 2014 年第三节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规划 矿 井 安 全 监 控 系 统 2010 年 底 按 标 准 进 行 技 术 升 级 , 并 于 2010 年通 过 验 收 。 矿
43、 井 20132015 年 主 要 是 对 原 KJ99N 系 统 进 行 维 护 和 扩 容 ,逐 年 计 划 见 表 9。表 9 矿 井 安 全 监 控 系 统 配 件 计 划 表主 机(台 )分 站(台 )监 控电 缆(m)甲 烷传 感器 (个 )开 停 传感 器(个 )语 音 风门 传 感器 (个 )烟 雾 传感 器(个 )CO传感 器(个 )温 度 传感 器(个 )馈 电传 感器 (个 )2013 2 1 5000 10 5 3 2 2 1 52014 0 2 5000 20 5 3 2 2 1 52015 2 3 5000 10 5 3 2 2 1 5合 计 4 6 15000 4
44、0 15 9 6 6 3 15对 矿 井 安 全 监 控 系 统 进 行 扩 容 、 升 级 和 维 护 , 已 经 完 全 达 到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标 准 和 “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 的 基 本 要 求 , 能 及时掌握井下瓦斯含量和瓦斯浓度,在瓦斯超限等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化解风险,杜绝事故。第四节 防尘系统改造计划计划 2013年在掘进工作面安装完成除尘风机,回采工作面实行煤层注水,每年应更换防尘管路(500m,108)。18第五节 重点治灾科技攻关课题计划20132015 年 , 科 技 攻 关 主 要 是 进 行 通 风 系 统 优
45、 化 、 顺 层 ( 层 ) 瓦斯 预 抽 实 验 、 瓦 斯 抽 采 利 用 可 行 性 研 究 、 瓦 斯 地 质 研 究 、 9 号 煤 首 采煤 层 瓦 斯 治 理 研 究 、 采 空 区 瓦 斯 分 布 规 律 研 究 、 粉 尘 综 合 治 理 研 究 、 新 采区 开 采 煤 层 瓦 斯 参 数 测 定 和 推 广 应 用 “一 通 三 防 ”新 设 备 。1、 矿 井 主 要 运 输 大 巷 兼 行 人 , 原 有 喷 雾 装 置 行 人 通 过 时 十 分 不 便 。准 备 将 原 有 喷 雾 装 置 改 为 自 动 控 制 , 即 有 人 通 过 时 喷 雾 暂 时 停 喷
46、 , 行 人 通过 后 自 动 恢 复 喷 雾 。 2013 年 已 在 轨 道 巷 安 设 四 组 进 行 试 运 行 , 2013年 在 采 区 及 顺 槽 巷 道 、 各 煤 仓 下 风 流 、 进 行 安 装 运 行 。2、 瓦 斯 地 质 研 究 。3、 瓦 斯 抽 放 利 用 可 行 性 研 究 。第六节 机构及人员配备计划由总工程师负责瓦斯治理技术管理工作。设立有通风科、技术科。通风科人员 6人,技术科人员 6人,由通风科长管理通风科,由技术科长管理技术科。形成了我矿的瓦斯治理机构垂直管理体系。目前,通风科配备人员 84人,全部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其中:科级干部1人,技术员 5人,
47、测风员 3人,瓦斯员 18人,放炮员 6人;井下监控维护工3人;监控组值班人员 6人;主扇值班人员 6人;抽放泵站值班人员 9人;抽放队人员 27人。总计:从事“一通三防”方面工作人员共 8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中级职称 3人,初级职称的 5人)。计划 2012年至 2014年三年内引进技术、通风专业人员 6人。矿 井 设 有 通 风 科 、 队 等 通 风 专 门 管 理 机 构 , 通 风 科 配 备 有 6 名 工程 技 术 人 员 , 通 风 、 抽 放 队 配 备 有 4 名 队 干 。 人 员 配 备 基 本 能 满 足 矿 井瓦 斯 治 理 需 要 。 但 矿 井 采 区 部
48、署 进 入 三 采 区 后 , 开 拓 整 修 巷 道 偏 多 , 须 有专 门 抽 放 技 术 人 员 , 20132015 年 作 好 人 才 储 备 , 在 2013 年 应 配 备191 名 瓦 斯 抽 放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 2013 年 应 配 备 2 名 瓦 斯 抽 放 工 程 技 术 人员 , 实 现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跟 班 作 业 。矿 井 现 已 设 两 个 瓦 斯 抽 放 班 组 , 抽 放 工 程 紧 时 两 个 组 开 展 工 作 , 不紧 时 , 一 个 班 组 可 安 排 其 它 工 作 , 但 应 定 期 组 织 培 训 提 高 技 能 。201
49、32015 年 分 批 组 织 通 风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进 行 继 续 教 育 和 知 识 更 新 ,主 要 学 习 内 容 : 瓦 斯 煤 尘 治 理 新 技 术 、 瓦 斯 抽 放 技 术 、 防 治 煤 与 瓦 斯 突 出技 术 。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学 习 计 划 : 2013 年 送 外 学 习 1 名 , 2014 年 送 外学 习 2 名 , 2015 年 送 外 学 习 2 名 。 到 2015 年 后 达 到 对 技 术 人 员 现 有 知识 进 行 一 次 更 新 , 全 面 提 升 通 风 技 术 管 理 水 平 。 每 年 组 织 对 通 风 队 干 进 行一 次 强 化 培 训 学 习 , 引 进 淘 汰 制 度 , 促 使 加 强 业 务 理 论 学 习 。健 全 以 总 工 程 师 为 核 心 的 技 术 管 理 体 系 , 设 立 由 总 工 程 师 直 接 管 理 的科 研 、 设 计 、 地 测 、 生 产 技 术 、 “一 通 三 防 ”等 技 术 部 门 和 机 构 ; 按要 求 设 立 通 风 、 安 全 监 控 、 抽 放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