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七章 第二语言学.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8130069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第二语言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七章 第二语言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七章 第二语言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七章 第二语言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七章 第二语言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 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总结成果 启示教学,三个问题 三个视角,What? 习得什么 How? 如何习得 Why? 为什么学习者之间在程度上存在差异 全书的探究目标为二语习得研究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对这三个问题的探究有三个重要的理论视角:语言学视角,心理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对二语习得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整合就是沿着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的。,语言学视角:二语学习者究竟要学什么(what),1 二语知识体系 特别是语言共享的原则和语言表达的意义潜势(能用语言做什么,实际运用语言,而不是懂什么语言结构规则)。二语的知识系统不完全等同于一语的知识体系,也不完全等同于其母语者的知识体系。 2 二语中反复出

2、现的词汇、词法、语音、句法和信息的结构。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环境较大程度上影响习得效果。 3 特殊概念的表达,如时、数、语义角色等的表达 4 语用知识 在人际交往时,如何运用得体的语言传达信息。,5 使用二语进行交际时的途径 听、说、读、写。 6 双语者如何在两种体系中作出选择 7 二语交际能力 以上所有知识加上社会背景文化方面的知识及运用。,分歧,语言学视角内尚存的分歧焦点在何为二语知识体系上: 1 从语言共有的原则中抽象出来的系统 2 语言形式与结构的系统 3 构建信息的方式和交流的系统 分歧产生的原因:在各自的理论指导下,对语言本质和语言学习的本质提出的假设不同,不同的假设产生不同的待

3、解决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发现成果也就有不同的解释。,以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期待着神经语言学家从生理角度揭示二语者大脑构造的变化,现代脑功能成像技术应用到很多二语习得者身上,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广阔的前景。,心理学视角:学习者是怎么习得第二语言知识的(How),1 天生的能力:人类具备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的能力。 2 二语习得涉及对已有知识的运用:已经具有的第一语言知识,先天知识,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社会经历。 3 二语习得离不开二语输入和对输入的加工和处理(信息加工理论 连通理论),4 交际互动有助于或导致二语习得:第二语言输入相互之间的影响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有重要的意义。(影响主要表现在:词组合成

4、句子、修改已有的输入、权衡词所表示的意思) 不能仅仅学习语言知识要利用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多说句子用学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5 二语习得是二语知识系统的重构过程:第二语言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体系,这个系统是从中介语不断发生变化的。重组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由已经所具有的语言知识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中对所形成的体系进行改进。,6 二语习得主要涉及二语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之间的匹配:语言具有功能和形式,第二语言的词汇的学习开始依靠上下文和词汇义来理解词的意义,慢慢转向依靠语法形式的学习来理解这样就可以将形式和内容很好的联系起来,更准确地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7 提高二语加工自动化程度:通过加强

5、二语输入的频度和二语实践来实现。第二语言习得者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的输入和输出,使习得者具有了自动的处理和加工能力。这种自动化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习得者向目的语更近一步。,尚存的分歧为二语习得过程的性质 今后的研究需要探索上述不同学习过程之间是如何互补的,从而揭示二语习得过程的本质。,社会学视角:为什么学习者之间在程度上存在差异(Why),1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学习者的一语和二语在全球和本国的地位,语言的凝聚力和排斥力影响下的自我归属和自我认同,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等类社会机构的影响力和制约力。这些宏观的社会因素影响了学习者的态度和机会,也决定了学习者把二语作为第二语言、外

6、语、辅助语或特定用途的语言来学习。 2 社会经历 社会经历决定了二语输入的数量和质量,而二语输入的数量和质量显著地影响了二语习得的成功与否。由于社会变量非常复杂且难以控制,所以很少有试验性的证据来证明这个结论,但是有很多有说服力的相关证据及实例。,3 学习者的一语和二语之间的联系 所有的语言都是可以学会的,但对于说特定一语的学习者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二语都一样容易习得。在二语习得的初级阶段,一语知识是二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语与二语之间的遗传的、典型的以及历史的关系会屈服于一语与二语之间的参数设置及表面特征的积极转换。(正迁移负迁移)这为二语习得提供了一个有待探索的领域。 4 学习者的年龄

7、 研究者普遍认为儿童能更好地习得二语,但是像我们在第四章提到的,这个论据并不确定。年轻的学习者在大脑的可塑性上更胜一筹,他们在最终能力判定之前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年长的学习者在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实用技能、一语知识以及现实世界知识方面都更优秀。所以,年长的学习者可以达到近母语者水平,只是可能不大。,5 语言学能 学习者辨别和处理听到的语言输入、识别结构并概括、记忆储存言语元素的能力是不同的。根据语言学能可以预测二语习得的成功与否,但它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二语时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它往往决定了二语习得的最终水平。 7 教学方式 没有一种最好的方

8、式能够适应所有的情况,不同方式的有机结合无疑是一种最明智的方式,现存分歧涉及不同理论框架对二语习得是否成功的界定标准不同。判断二语习得是否成功及相关因素的影响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下展开,同时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环境等因素。,近母语者水平,要求二语学习者达到母语者语言水平是不现实的,因为第二语言系统不可能完全和学习者的母语一样 。实际上,只有部分学习者达到近母语者的水平,(大山的汉语很纯正),他们之中的成年学习者几乎无一不是从广泛、多样的二语输入、得到的反馈、对语法形式的关注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中获益。然而还有许多聪明、勤奋、十分想学好二语的学习者无法达到近母语者水平。,二语习得研究成果对二语教学的启示,1 要考虑学习者个人的目标,使教与学的目标相一致。 2 完成教/学的任务需要积累多种方面的知识,包括: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 3 了解学习者个人的资质(潜在的优势和局限性)、学习环境,并且利用他们适应教/学的步骤。 4 重视各教学法的特点,做到综合利用,扬长避短。没有一种“最佳”的途径去学习或者教授第二语言。 5 认识到语言的习得需要日积月累,是长期的过程,要有耐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