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研究 海安丝绸,高一十二班,海安丝绸之丝绸起源,大约在5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已经开始了丝织业生产。丝织业起源以后,直到殷商和西周时期才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个时期丝织业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上游地区以及淮河流域。春秋战国时期丝织业生产遍及黄河流域,各诸侯国都把发展农桑生产放在经济生活中的首要位置,蚕丝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丝织业的重要产地有齐、鲁、卫、郑、魏、秦等国,齐、鲁、卫是全国的丝织业中心,齐纨、鲁缟、卫锦被誉为最珍贵的丝织品。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作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地位得到巩固,丝织业生产基本上都在黄河流域进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主要生产麻织品。西汉丝织
2、品的主要产地是临淄、襄邑、长安、洛阳。东汉时,成都也成为丝织业中心。,海安丝绸,海安现有鑫源丝绸、等一批实力雄厚的生产企业。其生产的丝绸远销海内外,赢得了广大赞誉。,欣赏,欣 赏,丝绸布料,优雅 华丽无限美感,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丝织业生产收到战乱破坏较大,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后,丝织业才逐渐恢复起来。位于黄河下游地区的定州是北齐的丝织业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丝织业得到迅速发展。隋代和唐代前期黄河流域丝织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河南、河北二道是主要产地,巴蜀地区的丝织业也比较发达。安史之乱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丝织业迅速发展起来。越州(今浙江会稽)是丝织业中心,荆州(今湖北江陵)和宣州(今安徽宣城)的丝织
3、业也很发达。黄河中下游地区丝织业逐渐衰落,关中地区尤为严重。北宋时期,开封、洛阳、真定(今河北正定)、成都、江宁(今江苏南京)润州(今江苏镇江)等地设有规模巨大的官营丝织工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和河北东路是其主要产地。宋室南渡以后,南方丝织业发展更快,临安(今浙江杭州)、平江(今江苏苏州)、婺州(今浙江金华)、常州、湖州等地成为新的丝织业中心。全国的丝织业中心已经完全转移到江南地区。,海安丝绸之丝绸起源,海安丝绸之丝绸起源,元代的丝织业仍然是南盛北衰,地是建康(今江苏南京)、平江(今江苏苏州)、杭州、成都等地。福建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丝织业中心。明代期长江下游的丝织
4、业有了更大的发展,苏州、杭州、湖州、松江(今上海松江)、常州、南京都是丝织业的重要城市。清代丝织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重要丝织业城市有江宁(今江苏南京)、苏州、杭州、广州、佛山等。成都平原的丝织业则在明末清初的战争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丝绸贸易的发展,出口数量 民国以前,丝绸类商品仍属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物资,其中尤以蚕丝为出口大宗,绸缎及绣品类次之。1860年生丝出口量及总值均居出口商品首位,占全国出口商品总值66。19121937年间,丝绸出口数量经常保持在年平均lOkt(10万公担)以上的水平。1928年最高时为出口225kt,其中家蚕丝绸101kt、柞丝绸2
5、8kt、废丝96kt(引自孙伯和民国经济史民元来我国之蚕丝业)。 。,丝绸贸易的发展,抗战时期出口量急剧减少,1941年减为6kt左右,1949年蚕丝出口仅为720t(这阶段海关统计数据不全,1945年为224t,1946年为1780t,1947年为2188t,1948年为1420t,1949年为720t,录供参考)。表12为19121937年我国丝绸出口数量表。,丝绸贸易的发展,出口品种 由于工业发达国家对我国长期采取“引丝扼绸”政策,丝绸出口仍以蚕丝原料输出为 主,丝织品出口量逐步减少。外销绸缎品种主要为坯绸,其余有电力纺、斜纹绸、双绉、织锦缎、古香缎、乔其纱、塔夫绸等。主销国家 在丝绸外
6、销地区中,民国初期主销英、美、法、日、印度、埃及等国家。到战前统计:欧洲以英国最多,约占销欧总量30;其次是美国和日本。丝绸类中的丝织品主销香港,转销欧美各国,其他有朝鲜、安南、缅甸、泰国、印度、俄国及南洋各国。,丝绸贸易的发展,海关关税 鸦片战争后,我国关税受到不平等条约限制和外方操纵。外销港口主要为上海及广州两地,多数贸易由各国洋行委托绸缎行庄代理收购,然后统一报关出口;小宗贸易则可在完税后以邮包汇寄出口。在1842年订立的南京条约第十款中,规定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从价征收关税5,英商并有协定之权;1858年天津条约第26款中,又重申进出口货税均以价值为率,每价百两征税五两,子口税为25。
7、,丝绸贸易的发展,以后并对俄、蒙、法等国贸易均有关税减免之例。我国海关税则规定:丝绸类出口征正税银每担为12两,丝兼棉类征税55两。到1929年1月起关税实行自主,国家才能正常行使此项进出口关税权利。,丝绸贸易的发展,但有关国家立即先后调整对我国的丝绸进口税率,进行限制。如日本由原征税率5,自1930年5月起改征70;美国原征45,1931年改征65;韩国原征10,后调整到75100;印度由15改征30;菲律宾由15改征50等。从此我国丝绸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丝绸贸易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以后,丝绸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到1952年的经济恢复阶段,全国丝绸出口已达4121万美元。经过国民经济第1第4个
8、五年计划的发展过程,丝绸出口贸易逐步扩大,1957年为9371万美元,1970年为13897万美元,1975年达到31123万美元。,丝绸贸易的发展,1978年国家经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1980年丝绸出口贸易创汇74797万美元。1981年出口厂丝5226t,真丝绸59150km,共创汇722亿美元。,丝绸贸易的发展,到1986年出口厂丝9000t,真丝绸99020km,创汇1132亿美元。1994年出口丝绸创汇共达375亿美元;1995年出口桑蚕丝9694t,坯绸154130km,真丝印染绸2482km,丝绸服装21408万件,共创汇3118亿美元。1995年从国外进口合纤绸2388kin,耗用外汇约25亿美元,丝绸贸易的发展,现在海安已是名符其实的丝绸之乡。拥有雄厚的技术支持和广阔的市场,海安的丝绸多次获得省级奖项、国家级奖项。2011年,鑫源丝绸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合作伙伴极大的提升了海安丝绸的知名度。不久的未来海安将凭借丝绸响彻神州。,高一十二班 历史课题小组,鸣谢:制作者胡钰洁、组长陆晨飞以及组员们的支持。 感谢各位同学及老师的捧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