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人文精神的 起源与发展,专题六,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起源,复兴,成熟,公元前5世纪,公元1417世纪,公元17、18世纪,专题六分析,阅读专题导语,请思考,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什么?,什么是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核心内涵,人文主义,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思考,这里的“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世界”被发现指的是15世纪末的新航路的开辟; “人”被发现指的是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拉斐尔
2、的圣母子,中世纪圣母子,名画鉴赏,谈谈这两幅画的不同之处?,西方人文精神的 起源与发展,之,专题六,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神光笼罩下的中世纪,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苦。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总之,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为信仰而生活,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
3、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不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请回答:材料中的“纱幕”指的是什么?“烟消云散”指的是什么?,走近史料,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神学世界观的束缚被冲破,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文艺复兴为什么最早在意大利兴起?,意大利的城市工商业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书籍,汇聚了很多人才。,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宣传自己的文化主张。,但丁 (1265-1321),薄伽丘(1313-1375),彼特拉克 (1304-1374),意大利文艺复兴前 三杰,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但
4、丁,意大利诗人。神曲原意是神圣的喜剧。但丁原来只取名为喜剧,后人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敬而加上“神圣”一词。起名喜剧是因为作品从悲哀的地狱开始,到光明的天堂结束,带有喜剧的因素。神曲全长14000多行,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与神曲,“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薄伽丘和十日谈,1348年,鼠疫(人称“黑死病”) 肆虐欧洲,意大利、法国、英国等 国人口锐减,大有世界末日来临之 感。教会借机用禁欲主义的说教攻 击人文主义者个性解放的要求,形 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一次逆流。 此时,薄伽丘的十日谈问世, 它以对现实幸福的大胆追求,给
5、禁 欲主义神学以迎头痛击,受到市民 群众的热烈欢迎。,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薄伽丘十日谈 (1)材料歌颂了绮思梦达的什么精神?(2)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冲破封建教条,追求爱情幸福的精神。,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的人文主义思想,感受名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形式 是从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
6、然的人性 开始的。,达 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后三杰,最后的晚餐,达 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意大利米开朗琪罗广场 大卫塑像,西斯廷圣母,“画圣” 拉斐尔,莎士比亚,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大文豪,他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代表作 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等,莎士比亚 (1564-1616),四大悲剧:,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哈姆雷特,喜剧代表作:,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 理想是多么高贵, 力量是多么无穷, 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 多么出色。 论行动,多么像天使,
7、 论了解,多么像天神!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英国莎士比亚,剧情再现,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有哪些不同?,莎士比亚注重人的理性,而薄伽丘集中于人的本能方面,文艺复兴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探究深入,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人性,人性的高尚 和尊严,十日谈,哈姆雷特,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莎士比亚,文艺复兴的发展,人文主义的内涵?,人文主义的核心就是肯定人、注重人性, 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自主探究,有一位死心塌地皈依天主的教徒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以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 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着父亲下山进城,路遇
8、一群漂亮的姑娘。青年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把妇女看作洪水猛兽,吓唬说她们都是祸水,叫“绿鹅” 。 谁知儿子却说:请思考:作者通过这则故事主要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反对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说明人的自然天性无 法阻挡; 以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人性。,“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第一天故事第二):第二则故事. 一个叫亚伯拉罕的犹太人来到罗马教廷,凭着他亲眼所见、以及从别人那儿听来的种种情形,目睹了教会的腐败,发现“罗马教廷中教皇、红衣主教、主教这一伙,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是寡廉鲜耻,犯着贪色的罪恶,甚至耽溺男风。” 他再考察时,又知道他们个个都是爱钱如命、贪得无餍,甚至人口也可以当牲口买卖,至于各种神圣的东西,不论是教堂里的职位,祭坛上的神器,都可以任意作价买卖。甚至借着“委任代理”的美名来盗卖圣职。,无情的讽刺和揭露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权威天主教会的虚伪和腐败。,请思考:这两个故事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的什么状况?,发源地,文艺复兴(1417世纪),基督教的神权统治,经济复苏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大利(发展到整个西欧),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基督教神学,概况了解,城市兴起,改变态度,追求乐趣,历史条件,性质,表达形式,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