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新课标,第2课时 中考示例,中考示例, 类型一 词义理解型,“精彩”“带劲”“很棒”等均可,“有作用”“有成效”“得力”等均可,“加油”“努力”等均可。,新课标,第2课时 中考示例,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新兴词语的关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由于词语大多都是多义的,所以在判断词义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推断其意思,如中结合“西班牙队”,中结合“举措”,中结合“队员”来推断。,新课标,第2课时 中考示例,指有人事关系,尤其指与权贵之间有联系。,没有责任,不必承担责任,不必在意。,新课标,第2课时 中考示例,思路分析 此题
2、考查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这里的“有关系”“没关系”不是词语的本义,而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引申义,需要结合材料内容进行推断和思考。,新课标,第2课时 中考示例, 类型二 语境运用型,例3 2011盐城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人生要学会选择。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_、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跳、以牙还牙,还是_、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_、淡定超然? A冷静运筹 振作精神 谦虚谨慎 B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谦虚谨慎 C谦虚谨慎 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D振作精神 谦虚谨慎 冷静运筹,B,新课标,第2课时
3、 中考示例,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和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需要学生对词语的意思有较好的掌握,并能根据具体语境作出正确判断。根据语境判断,每一句话中所填写的词语应与前面的构成反义词,与后面的是同义词。,新课标,第2课时 中考示例,例4 2011天津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_;文学如茶,越品越知_;文学如酒,越品越感_。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A醇厚 幽香 清冽 B清冽 醇厚 幽香 C醇厚 清冽 幽香 D清冽 幽香 醇厚,D,新课标,第2课
4、时 中考示例,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需要结合句子中“泉”“茶”“酒”各自的特点进行辨析判断。,新课标,第2课时 中考示例,例5 2011大连 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句连贯的话。 呼朋引伴 草长莺飞 回味无穷 抑扬顿挫,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词语运用到具体语境中的能力,它对学生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在作答时,需要设置一定的语境,并且发挥联想和想像,恰当地选择词语,做到准确连贯。 _ _ _ _,示例一:春天来了,草长莺飞,鸟儿呼朋引伴,唱出宛转的歌。 示例二:语文老师在朗读课文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令我们回味无穷。,新课标,第2课时 中考示例, 类型三 近
5、义辨析型,例6 2011东营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我们以隆重_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契机,热情_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功伟绩。 接连出现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_我们,必须积极推进道德文化和法律法规的建设,以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并从根本上_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滋生的土壤。,C,新课标,A祝贺 歌颂 警告 剔除 B庆祝 赞颂 警告 铲除 C庆祝 讴歌 警示 铲除 D祝贺 讴歌 警示 剔除,第2课时 中考示例,A祝贺 歌颂 警告 剔除 B庆祝 赞颂 警告 铲除 C庆祝 讴歌 警示 铲除 D祝贺 讴歌 警示 剔除,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近
6、义词的理解和辨析能力。需要从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前后搭配、使用范围的大小、具体意思的细微差别等角度,结合具体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新课标,第2课时 中考示例,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在语境中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凝望”“眺望”“仰望”这三个词语都表示“看”的意思,但是观察的角度不同,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C,B,A,新课标,第2课时 中考示例, 类型四 成语辨析型,D,新课标,第2课时 中考示例,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辨析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样也需要结合语境从其具体意思、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前后搭配等细微差别去考虑。,解析 A项中“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此处宜用
7、“目不暇接”;B项中“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不能修饰“摧毁”;C项中“歇斯底里”形容因情绪过分激动而举止失常,不能修饰“聚会”。,新课标,第2课时 中考示例,例9 2011余姚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不少学者认为,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C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D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C,新课标,第2课时 中考示例,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运用能力。需要
8、从成语自身意思、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具体的语句入手,尤其是注意古今区别,不可望文生义,想当然地作出判断。,解析 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等着敌人发动攻击。用在这里不合适。,新课标,第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中考关于词语(成语)的考点主要有: 1理解常用词语或成语的含义。 2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或成语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辨析与运用。 3辨析常见的近义词、反义词和多义词的不同意义与用法。 4常用的关联词语的使用。,新课标,第2课时 答题指导,答题指导,词语(包括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是中考考查的基本题型。主要考点有:词义的解释,同义词或近义词的辨析,具体语境中词语不同含义的理解,关联词的使用,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等。要想做好此类题型,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要仔细辨析词语的细微区别,可从使用的范围、场合、程度以及固定搭配等方面考虑。 2对于成语,一要了解其意思,二要从其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使用范围、前后搭配、比喻义、具体语境等方面思考使用的正确与否。,新课标,第2课时 答题指导,3对于关联词,要注重其固定搭配,如掌握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就”“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等。,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