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矿产资源储量讲座(严铁雄).ppt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8128827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PPT 页数:171 大小:4.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产资源储量讲座(严铁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矿产资源储量讲座(严铁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矿产资源储量讲座(严铁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矿产资源储量讲座(严铁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矿产资源储量讲座(严铁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矿产资源储量 讲座严铁雄,内 容 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国家标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矿产资源储量可行性评价 概略研究要求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矿产地质勘查和报告编写中的 若干问题 加拿大矿权,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总则,GB/T 13908-2002,(一)、历史沿革,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集中了所有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共性特征,贯彻落实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重要原则,也是矿类、矿种勘查规范编制和具体指导勘查行为的重要依据。因此,其历史沿革与分类密不可分。建国初期,全国储委决定,我国参考使用苏联部长会议1954年1月批准的固体矿产储量分类规范,包括总则和主要矿种。1959年

2、,全国储委在总结建国以来矿产勘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编制了我国第一份固体矿产储量分类分级规范矿产储量暂行规范(总则)。1966年修订为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行草案,后因“文革”没能颁发施行。同时,煤炭部和冶金部也分别制订了各自的矿产储量分类分级方案,并付诸实施。,“文革”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使我国的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矿产勘查和开发也深受“文革”的危害,“川气出川”使我国的经济受到很大损失,教训深刻。“文革”之后,百废待兴,1977年,国家地质总局制定颁布了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行)和非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行),使我国的矿产勘查行为,纳入了执行规范的轨道。随后,地质

3、部又联合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些矿种规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储委恢复之后,从总结矿产勘查的经验教训入手,狠抓了规范的制订,用近十年的时间,就将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等矿产中,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的矿产和其他主要矿产、优势矿产共数十种,都相继颁布出台实施,使矿产勘查开发有章可循,提高了矿产勘查的整体质量,在矿产开发中,至今没再出现因矿产勘查质量造成的重大“翻船”事件。,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的一些法规、规章已不适用。矿产勘查的总则和矿种规范,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需要修订。1988年,着手总则的修订工作,行业内

4、各部门共同组成编写组,经反复磋商,从各矿种地质规律的共性特征上统一认识,终于在1992年末,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首次将金属、非金属、煤炭等固体矿产融合在一个总则中,这一共识用了近五年的时间。在矿产储量分类分级上,煤炭与其它矿产还不一致。,在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发布的同年,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落实“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方针出发,向国家技术监督局申请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并得到了批准,由于种种原因一度停顿。1997年,在1996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基础上,充分参考联合国国际矿产

5、储量、资源分类框架及矿业发达国家的分类原则,重新制订了与国际基本接轨的我国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国家标准,由于有了前一次的共识,此次重新启动到批准只用了1年半的时间,这一次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国家标准颁布后,1999年12月,国土资源部储量司组织编制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国家标准,由于总则是分类的具体化,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编就了总则,2000年12月,通过了全国地标委的评审。2002年8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半个多世纪以来,总

6、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适应时代的需要,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1954年12月,全国储委决定矿产勘查工作,参照1954年苏联的分类总则执行。1959年版总则,未公开出版。1977年版总则的内容有:前言;矿床勘探和研究程度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勘探并研究矿床(区)地质特征和矿山建设范围内矿体总的分布情况,勘探并研究矿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和选冶性能,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勘探并研究矿区开采技术条件,勘探并研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产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关于勘探类型划分及勘探工程布置的原则;勘探深度;各级储量比例;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基建(生产)“三结合”;

7、关于各项勘探工作的质量要求;关于储量计算的工业指标;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等十个部份。从总结“文革”的惨痛教训出发,从严要求,强调质量,但也有时代色彩,如勘探、设计、基建“三结合”,不强调技术经济评价等。,1992年版总则是依据标准的格式编制的,内容有: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勘探的目的任务;勘探工作程度;勘探控制要求;储量分类、分级和储量计算;勘探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六个部份。体现了标准化,第一次将技术经济评价作为矿产勘查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与前一版重大的区别是,从原来的D级中,区分出“经探矿工程证实矿体(层)存在,但达不到D级储量条件的为E级储量”。,2002年版总则依据新的标准格式编制,内容有

8、:范围;引用标准;矿产勘查的目的任务;矿产勘查工作,其中包括:矿产勘查内容,矿产勘查的控制要求,矿产勘查各阶段要求,勘查工作质量;可行性评价工作,其中包括: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其中包括:工业指标,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一般原则,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等七个部份。与前有较多的不同,最重要的是观念上的不同,在后续的章节中将逐一展开讲解。,(二)、修订的基本原则,我国的矿产勘查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才蓬勃开展起来。50年来,已对150多个矿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矿产勘查工作,并提交了矿产资源储量。在这期间,矿产勘查规范总则从无到有,先后制、修订过4

9、轮,这次是第5轮。前4次的制、修订都是在总结前人历史经验、教训、探采资料对比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提高的,但都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的。,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国土资源大调查服务。此次修订,在指导思想上转变了观念,使新标准与国际惯例相容。调整了矿产勘查阶段及目的、任务;强调了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克服以往标准、规范编制中忽视矿种间横向对比造成的控制程度不均衡的问题;进一步吸取了矿产勘查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1、 坚持改革开放、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新总则是贯彻落实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将其规定的各项内容具体化,便于矿产勘查、矿山设计、建设时操

10、作的重要规范,修编中坚持改革开放、实事求是,全面贯彻新分类,促进矿产勘查矿业开发市场化。,2、 既要坚持市场优化配置矿产资源的需要,又要为政府部门制定矿产资源政策、宏观调控和监督矿业市场服务。3、 总则对矿产勘查工作中共性的技术要求,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结合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提出原则性的技术要求。不同矿种、矿类都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对各矿类的具体要求,在分矿类的规范中提出。,(三)、原总则的主要不足,原总则由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提出,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负责起草,经反复磋商,于1992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原总则最大的特点是,融合了固体矿产的各个矿种,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是矿

11、产勘查标准建设中的一大进步。原总则不适应市场经济的主要不足表现为:强调技术要求,忽视经济评价;勘探类型划分过细,工程间距要求过死;储量比例要求过严,同一级别不同用途;勘查与开发脱节,公益与商业不分;看似严密,实有不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能适应所有投资者(业主)的意愿。,强调技术要求,忽视经济评价。这是矿产勘查工作的主要弊端,各部门的勘探队,不论地区、交通、自然经济条件、工业布局、矿产规模、矿石质量、可否利用、是否需要、有无经济效益,只要找到矿就进行勘查,造成至今尚有不少的呆矿、尚难利用的矿大量存在,这是忽视经济评价的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评价逐步提上日程,一九八七年,全国储委、

12、国家计委、国家经委颁发的矿产勘查各阶段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暂行规定,是矿产勘查工作中第一份有关经济评价的规定,矿产勘查工作开始开展经济评价工作,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出台,把矿产勘查与经济评价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勘探类型划分过细,工程间距要求过死;储量比例要求过严,同一级别不同用途。在计划经济的历史条件下,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从投资到产销,不论盈亏都由国家一家承担,国家为了减少矿山建设的投资风险,就对勘查资源为工业利用的可靠程度上严格要求。这一思路对于唯一投资者来说无可厚非,但作为国家标准来要求,这对投资多元化的众多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不合适的,不能适应所有投资者的意愿。,看似严密,实有不及。自

13、然界的矿产资源千变万化,已查明的矿床不计其数,但迄今尚无任意两矿十分相似的,更不要说完全一致了。前几轮规范编制时,为了指导勘查工作,在总结以往矿产勘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的归纳,针对不同的矿种,归纳出3-5个勘探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间距用以控制矿体,反映了相应勘探类型的控制程度。因来源于探采对比,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大多数矿区或矿区的主要地段,控制程度可以满足建设的要求,但也常出现有一些矿区或矿区的主要地段显得控制程度过渡了,又有一些矿区或矿区的主要地段则显得控制不及。按现在的要求,其灵活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四)、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的主要内容,1、总则的主要特点

14、、在观念上由原来计划经济的指导思想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树立市场优化配置矿产资源的思想。计划经济时期,矿产资源从勘查、开发、销售到经济建设中利用以及盈亏等,都由国家负责。因此,在矿产资源的找矿和勘查中,常常是不论两种、不论地域分布、不考虑工业布局、不考虑经济价值、更不考虑竞争能力,只要找到矿就勘查,致使现在积压了不少呆矿无法利用。观念转变之后,首先就要面向市场,要从有无经济效益出发,由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而不是靠行政下达,更不是盲目勘查。,、将原来单一的勘探规范总则改为矿产勘查4个阶段的规范总则,增加了预查、普查、详查3个阶段工作的主要技术要求。如前所述,勘探规范总则是自上世纪五十

15、年代初就有,1987年三委规定划分为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之后,全国地标委组织编制了,普查总则和详查总则,思路上仿照了勘探规范总则,都是计划经济的思路。考虑到矿产勘查工作的连续性,尤其吸纳了联合国分类框架中地质评价阶段的踏勘(我国改称为预查)阶段之后,成为4个阶段,再编制分阶段总则会失去连贯性,而今后勘查阶段将不会那么突出,从而合并编为一个总则。,、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矿产勘查工作侧重于与矿产开发、矿山建设有密切关系且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关科研方面的内容不再提出要求,对矿产勘查的各项主要内容,据相互关系、重要性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类,便于掌握和操作。、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出发,在向社会主义市场

16、经济体制转变中,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投资已经多元化,国家只投资进行公益性的勘查工作,并向其它投资者发布预查和普查的资源信息,为商业性勘查提供依据。因此,改变以往普查重在矿点评价提交储量的作法,强调了普查区面上的资源潜力评价。有利于市场优化配置矿产资源,防止有限资金的积压。,、在勘查程度上有所调整。原总则4.2.1条规定“金属、非金属矿产的B、C、D各级储量均应有系统勘探工程控制”。普查阶段要求提交D+E级储量,普查时的D级按原总则要求就得用系统工程控制。此次修编考虑到了预查、普查属于基础性、公益性工作,结合国外普查时的勘查程度,新总则强调了只用“有限的取样工程”,无需进行系统控制。普查的目的在于

17、资源潜力评价,必要时圈出详查区。从工程部署上体现了四个阶段的不同。预查时可用极少量工程验证;普查时用有限的取样工程控制;详查时用比普查密的系统取样工程控制;勘探时用在系统工程控制基础上的加密工程控制,并明确了基本控制的要求。,、开采技术条件是矿业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新总则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都归作开采技术条件。在进行矿产勘查时将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统一考虑、统一部署,突出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综合评价,更加科学、合理,避免了以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三方面工作各自确定勘探类型,以致出现难以协调的矛盾,造成工作的重复或疏漏。,、尽可能运用多年来勘查工作中已习惯的用语,如普查阶段的

18、控制程度总体达到大致查明的程度,详查达到基本查明的程度,勘探达到详细查明的程度。从实际出发,在内涵上与前又有所区别,尤其是普查阶段,在总体上,尤其是对矿体、矿石等方面只能达到大致查明的程度,但对于1/5万 或1/2.5万地质填图,其成果符合该比例尺填图的质量要求。那么对于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应该是达到基本查明程度,而不是大致查明地层、构造、岩浆岩。不能因为是普查,在基本地质特征上也用大致查明,这是不对的。而普查阶段的开采技术条件是达不到大致查明的,只能达到了解的程度。详查阶段的基本查明也是针对矿体的控制和矿石质量而言。由于进行了1/1万甚或1/2千的填图,基本地质特征已达到了详细查明的程度

19、。详查还要处理好总体与局部的关系,对其中的局部(主要矿体)则应要系统工程控制。详查区内的开采技术条件达到基本查明程度。若要利用详查资料作矿山设计,则加工选冶试验程度应满足设计的要求。,、勘探类型和工程间距,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规范中是很重要的内容,几十年来一直沿用,现已出现了不重视对矿床自身规律的研究,急于套类型、间距进行勘查完成任务了事的依赖现象,甚至出现为了增加收入而随意提高或降低勘探类型的作法。对于当时统由国家投资勘查、投资开发的体制来说,为了减少风险,在总结以往探采对比资料基础上,对主要矿种归纳出几个勘探类型并确定工程间距,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勘探类型和工程间距是高度归纳的结果,

20、势必产生一些弊端,既使是有一定区间的工程间距,也不可能达到勘查所有矿体皆适用的程度,往往会造成对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勘查过度,而对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则勘查不足。,在市场经济多元化投资条件下,对规模、形态、品位及其它内部因素各异的矿床,统一规定工程间距更不合适,应充分发挥专家的主观能动性,依据矿床的自身特点,确定矿床勘探类型和工程间距,这样才能实现以最适宜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新总则中弱化了统一勘探类型及工程间距的作用,提倡“量体裁衣”,发挥专家的创新精神。工程间距确定得是否合理,用控制矿体的连续性来检验。这一目标只有经参与工作的所有专家共同努力,对勘查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

21、对比,不断地揭示内在规律并采用不同方法验证才能实现。考虑到删除规范中的勘探类型和工程间距后的不适应性,将在矿类规范中列出经修订后的勘探类型和工程间距参考表作为提示性的附录,供参考。而不作为验收矿体控制程度的标准。,、取消了勘探储量比例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集所有者、投资者于一身,要求勘查者按统一的储量比例对矿床进行勘查,以求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无可非议。回顾数十年矿产勘查成果,经矿山生产实践检验的结果,凡认真执行规范,提交并经储委审批的近万份勘探报告,至今尚未出现“翻船”的矿山。甚至有的矿床勘探后未达到要求的储量比例,经储委审查批准的也没有出现“翻船”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今

22、天,并不是不要储量比例。只是不要整个国家统一的储量比例。由于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投资又趋向多元化,而矿体的特征又各不相同,人们对客观地质规律的认识也不一,因此,投资者(业主)会根据各自对矿床的认识,提出勘探程度要求,或者说储量比例的要求,没有必要由政府制定统一的储量比例要求。更适用的原则应是“保证首期、储备后期、以矿养矿”。,、适当提高了勘查工作质量。勘查工作质量是矿山企业成败的关键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将更加重要。因此,新总则对工作质量不仅没有降低还适当有所提高。尤其对采样和测试工作要求更加严格。为了确保质量,在总则中提倡运用高、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在达到总则中所要

23、求的最低标准基础上,投资者若有特殊要求时,可在合同书上注明,以便作为验收成果时的凭据。,、突出了可行性评价。由于改革开放,从80年代后期开始,在矿产勘查中,增加了技术经济评价这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随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深入进行,仅仅进行暂行规定中的技术经济评价工作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将矿产勘查工作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再象以前那样截然分开了,二者是紧密结合的。在勘查的同时,及时根据最新资料进行技术经济的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不失时机的抓住机遇,建设矿山。,如若还象以前那样,勘探时只作与市场不挂钩的技术经济评价,待勘探完毕提交报告并经审批后再等工业部门进行可行性评价,将坐失良

24、机,任何一个投资者也不会这么做。因此,此次将矿山建设必不可少的程序,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可行性评价,充实到总则中并放到突出的位置,使矿产勘查和可行性评价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既为矿山建设把关,又为勘查投资把关,还能缩短建设周期,及时抓住建设的机遇。,、充实了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类型的内容。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对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及其类型作了原则规定,在总则中,从分布位置、对矿体的控制程度、对矿石的研究程度以及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开采技术条件、加工选冶试验程度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对可行性评价应达到的程度同样作了具体要求,并阐述了相互间的关系,便于根据矿产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确定矿产资源储量

25、的类型。比原总则对储量类别和级别的表述要具体,便于操作。,、增加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总则中对工业指标的确定,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作了改进,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原则都继续使用,参数的选择上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尽可能减少人为性。增加了估算方法的选择,简要介绍了使用范围。首次在规范中介绍了经专家鉴定认可的SD法,也介绍了传统的几何法及地质统计学法。规定了创新或改进的方法须经专家鉴定、认可后方可使用。,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主要内容,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勘查工作、可行性评价工作、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各

26、阶段的总体工作部署;可作为评审、验收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成果的总要求;也是制定各类(种)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规定、指南的总原则;还可作为矿业权转让、矿产勘查开发筹资、融资、股票上市等活动中评价、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从1999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以来,已经4年了,通过办班培训、储量套改,尤其是地质大调查工作,大家应该比较熟悉

2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贯彻落实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在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矿法修正案”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联合国国际储量/资源分类框架基础上制定和发布的,而联合国国际储量/资源分类框架,得到了有权威的国际采矿冶金协会委员会(CMMI)的承认。由此,我国新的分类已与国际惯例相衔接。联合国分类框架是将地质评价阶段、可行性评价阶段及评价的结果经济可靠程度,分别作为三维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并用E、F、G分别代表经济轴、可行性轴和地质轴,地质轴(G)、可行性轴(F)是据阶段名称划分的,经济轴(E)分为经济的、潜在经济的、内蕴经济的三类。,

28、我国分类的原则同联合国分类框架的原则,但结合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和传统,因此,总框架与联合国分类框架相同,具体划分上有区别。地质轴(G),我们是据勘查的结果地质可靠程度划分的,原因在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将和发达国家一样,矿产勘查阶段将渐趋模糊,而地质可靠程度则是最实际的;可行性轴(F),和联合国分类框架的划分方法一致,考虑到我国的习惯,将联合国分类框架中的“地质研究”改为“概略研究”,二者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经济轴(E),据我国矿产资源“贫、杂、不大”的特点划分,与联合国分类框架的内涵一致,部分细化了。具体地说,经济的和内蕴经济的两类完全一致,将联合国分类框架中的潜在经济的所包括的边际经

29、济的、次边际经济的两类,与经济的、内蕴经济的并列为四类,这是最大的区别。,图 4 联合国与CMMI 分类框架对比图,3 矿产勘查的目的任务矿产勘查最终的目的是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固体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4个阶段。31 预查是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初步了解预查区内矿产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参考资料。,32 普查是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开展地质、物探、化探工作和有限的取样工程,以及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作出初步

30、评价,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出详查区范围,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基础资料。 33 详查是对详查区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作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为勘探提供依据,并为制订矿山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提供资料。,34 勘探是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区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应用各种勘查手段和有效方法,加密各种采样工程以及可行性研究,为矿山建设在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矿山建设设计等方面提供依据。开展矿产勘查工作,首先要把握矿产勘查各个阶段的目的任务。近几年来,我们在评审立项申请、设计、报告中,

31、常常出现一些张冠李戴的错误和概念不清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没把握住各个阶段的目的任务。这些错误和问题,常常会误导读者,造成不良后果。,4 矿产勘查工作41 矿产勘查内容:包括勘查区地质、矿体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和综合评价等。2002版总则与前不同的是,包容了矿产勘查各个阶段的要求,它必须涵盖各阶段的总要求,文字又必须简练,因此,把矿产勘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在五大方面的内容中,又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方面。本节主要是从五个方面,罗列了不同阶段的勘查工作中,应该收集、查明的主要内容,这是为了避免文字重复,不同阶段的查明程度,在各个阶段的要求中叙述。勘查区地质的提出,是考虑到矿产

32、勘查4个阶段的工作范围相差甚大,可达数十倍,以往的术语没法涵盖,只能用勘查区地质来概括一个方面的内容。,411 勘查区地质搜集、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区域地质和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围岩蚀变等区域地质和矿区地质资料,对砂矿还包括第四纪地质及地貌特征。地层:应划分地层层序、岩性组合、岩相分带、确定含矿层位。对沉积矿产应研究含矿层的岩性组合、物质组成以及沉积环境与成矿关系等;构造:应对控制或破坏矿体的主要构造进行研究,了解其空间分布、发育程度、先后次序及分布规律等。岩浆岩:对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应了解或查明侵入岩的岩类、岩相、岩性、演化特点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等;,变质岩:对变质矿床应了解或研究

33、变质作用的性质、强度、影响因素、相带分布特点及其对矿床形成或改造的影响;围岩蚀变:应了解或研究矿床的围岩蚀变种类、规模、强度、矿物组成、分带性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勘查区地质,包括了勘查区内地质背景的基本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两部分。基本特征是区内所共有的,如勘查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的共有特征等等,而成矿地质条件则是区内由某种地质因素引起的局部特征。通过矿产勘查,收集、分析、研究这种属于局部的成矿地质条件,摸清了成矿地质条件,所寻矿产的全貌也就清楚了。,412矿体地质矿体特征:应研究和控制矿体分布范围、数量、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及形态、相互间关系及氧化带(风化带)的范围等;研究围岩、夹石的

34、岩性、产状、形态等。研究成矿后断层对矿体的破坏情况,找出矿体的对比标志,使其合理地有依据的连接。矿石特征:包括矿石物质组成和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物质组成:包括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含量、结构、构造、共生关系、赋存状态、嵌布粒度及其变化和分布特征;应划分矿石自然类型,矿石的蚀变和泥化特征,并研究各类型的性质、分布、所占比例及对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的影响。,矿石质量特征:包括矿石的化学成分,有用组分、有益和有害组分含量、赋存状态、变化及分布特征;依据矿石的工艺性质及当前生产技术条件,划分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不同类型变化规律和所占比例,非金属矿产及固体燃料矿产,可据其用途要求选择测定项目,用以确定该矿产的类

35、型、品级。矿体地质,包括了矿体的外形、空间特征和矿体内部的物质组成特征及作为某种用途的矿产的质量特征。前者称作矿体特征,它需要用各种不同的工程、不同的间距来控制;后者称作矿石特征,它又可分为矿石物质组成和矿石质量特征,需要通过采集不同的样品,经过测试来查明。,矿体的空间形态特征,对于矿山的总体布局、开采方案、生产方法、工程量以及投资等影响很大,必须按照各个不同阶段的要求,在矿产勘查的各个阶段努力实现。例如,矿体空间形态较大幅度的摆动,厚度较明显的变化,氧化带界限较明显的升降,破坏矿体断层较明显的变化等,都能对矿山建设方案造成重大影响,甚至推倒重来。矿石特征,它与矿石的采选工艺流程、投资、经济效

36、益、企业的生存等息息相关,必须严格按要求执行。任何一个矿山,要把资源变成经济效益,就必须通过采选冶将分散在矿石中的有用组份或矿物,提取出来变成精矿,或加工成矿产品,且回收率或合格率越高越好。其中的关键是矿石的物质组成,粒度、赋存状态、嵌布特征等,必须研究清楚,从而获得一个合理的工艺流程,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否则将给矿山造成被动局面。,413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研究:调查矿区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汇水边界、含(隔)水层的分布、含水性质、构造破坏与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情况,主要构造破碎带、岩溶发育带与风化带的分布及其导水性,主要充水含水层的渗透性、与矿层(体)的相对位置、连通其它含水层及

37、地表水体和老窿水的情况,地下水的水头高度、水力坡度、迳流场特征与动态变化,地表水体的分布、水文特征、连通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可能途径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确定矿床主要充水因素、充水方式和途径,建立水文地质模型,结合矿床可能的开拓方案,估算矿坑开拓水平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以及矿区总涌水量。,调查矿区及其相邻地区的供水水源条件,结合矿山排水对矿山供水问题及排供结合的可能性进行综合评价,指出矿山供水水源方向。缺水地区,应对矿坑涌水的利用价值进行评价。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研究矿床开采区矿体及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岩体结构及其结构面发育程度、组合关系,评价矿体围岩岩体质量,调查影响矿床开采的不良工程地质岩组(

38、风化层、软弱层、构造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分布及不良的组合关系,结合矿山工程需要,对露天采矿场边坡的稳定性或井巷围岩及溶(熔)腔的稳固性作出初步评价,指出可能发生工程地质问题的层位或不良地段。,环境地质研究:研究区域稳定性,矿区内历次地震活动强度及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老窿的分布范围、充填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圈定老窿(采空区)界限。查明矿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地热等自然地质作用的分布、活动性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调查矿区存在的有毒(砷、汞)、有害(热、瓦斯、游离二氧化硅等)及放射性物质的背景值,对矿床开采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价。预测矿床疏干排水影响范围,对影响区内的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可

39、能造成的影响和对生态环境、风景名胜区可能构成的危害作出评价,提出防治意见。结合采矿工程,对矿床开采可能引起的地面变形破坏(地面沉降、开裂、塌陷、崩塌、泥石流等)范围,采选矿废水排放对附近水体的污染进行预测和评价,对采矿废石的堆放与处置、利用提出建议。,适于水溶、热熔、酸浸、碱浸、气化开采的矿床以及多年冻土矿床,应针对其勘查的特殊要求开展工作,具体要求在矿类(种)规范中予以明确。开采技术条件,影响范围甚广,对矿山建设的成败有重大影响。它可分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三个方面。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中,罗列了从普查到矿勘探,在水文地质工作方面应该收集、调查、查明的主要内容,包括影响开采的

40、水文地质问题及开采所需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的供水问题;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中,列出了影响矿山开采的岩石稳固性的主要因素和具体要求;环境地质条件研究中,列出了影响环境评价和给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重要问题,并要求提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及程度要求不同,应把握好。,414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试验根据试验的目的、要求、程度、其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可靠性,矿石加工选冶试验分为可选(冶)性试验、实验室流程试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5类。非金属矿产的选矿、加工技术试验,是为了获取某些物理的技术工艺性能或特殊要求。煤的选矿加工技术试验主要是通过筛分、浮沉及工艺性能试验,了

41、解煤的可选性及加工工艺特性。试验工作应根据矿产勘查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体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储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联合颁发了矿产勘查各阶段选冶试验程度的暂行规定,它主要适用于需要选矿和冶炼的金属、非金属矿产,对于需进行加工技术性能试验的矿产,只能是参照执行。在暂行规定中,将试验程度分为五类:(由低到高)可选(冶)性试验 是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具工业意义的常规选冶流程(物理的、化学的),获得目的产品的技术指标,为判断试验对象可否作为工业原料提供依据。实验室流程试验 在可选(冶)性试验基础上,利用实验室的设备,进行多方案的流程结构及条件的试验,从中选择最佳方案的选冶技术

42、指标。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 对实验室流程试验推荐的各个流程,组合为连续的、类似生产状态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各个试验因素和指标都是在动态平衡中反应出来,具有一定的工业模拟度,成果可靠。,半工业试验 通常是在专门的试验车间或实验工厂,进行选冶的工业模拟试验,用以验证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的结果,工业模拟度强,成果更可靠。工业试验 建厂前借助工业生产装置的一部分,或多个系列,与前次试验性能相近,处理量相当的设备,进行局部或全流程的试验,具试生产性质。以上的各项试验,前三项通常由勘查单位负责编写设计和组织采样、送样,选冶试验单位负责试验,提交成果;第四项由工业试验单位与勘查单位合作进行;第五项由工业部门负责进

43、行。上一项试验成果达不到相应要求,不得进行下一项试验。上述是针对利用化学有用组份、有用矿物的矿产的选冶试验要求。对于利用物理性质的矿产的加工技术试验要求,可比照上述要求进行。,415综合评价在勘查主矿产的同时,对于达到一般工业指标要求、又具有一定规模的共生矿产或伴生的其它矿产,应进行综合评价。对同体共生矿,应综合考虑,整体勘查,运用综合指标圈定矿体;对异体共生矿,应利用勘查主矿产的工程进行控制,其控制程度,视市场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应据地质条件、产出特征、共伴生关系、价值大小、需求程度、开发利用的可能性等条件,对市场适销对路、经济价值较大、并能同时开采的共生矿,尤其是位于首采地段或露采境界内的

44、共生矿,应加强综合评价。对伴生矿产,据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确定其评价程度。,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之一,就是“杂”,即除主矿产外,共、伴生矿产较多,这看似有利,实则增加了选矿的难度,甚至造成连主矿产都无法利用。如铁锡、铜锌的分离等都是难题,需要攻关。当然,也有许多共、伴生矿产与主矿产一样,都能回收利用。综合评价必须把握的一点是区分开共生与伴生矿产。达到一般工业指标要求、又具有一定规模的称作共生矿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达标成型”,又可分为同体共生和异体共生两种,前者是共生矿产与主矿产同产于一体,而后者则是在同一矿区中,二者分作两处。伴生矿产,则是通常低于一般指标,但在工艺流程中可以顺便回收,或在尾矿

45、中可以回收等。不论通过那种方式回收,它都必须是有经济效益的,否则就不是共、伴生矿产。,条款的第二段,强调价值大小、需求程度、开发的可能性以及适销对路、经济价值、经济效益,是因为现今的科技条件下,包括岩石在内,通过加工许多都可能成为产品,但面向市场,就有一个适销对路、需求程度、经济价值及经济效益的问题。也就是说,是否共、伴生矿,尤其伴生矿,还有一个市场的需求指标,在勘查中,一定要了解市场,不能盲目评价。对于本地区蕴藏量甚大的伴生矿产,视具体情况,作适量的评价或不作评价。,416放射性检查一般矿产应做放射性检查,对于放射性矿产,在各勘查阶段均应按规范要求开展放射性测量工作。单独将放射性检查列为一节

46、,是强调放射性检查在矿产中的重要性。由于地质背景或成矿地质条件的相似,在许多矿产中含有放射性元素,其中有的构成主矿产的共、伴生矿产,有的没达到要求,考虑到放射性元素在矿产开采过程中对人体的影响,特别强调了矿产勘查中的放射性检查工作。,42 矿产勘查的控制要求,421勘查类型确定和划分划分勘查类型是为了正确选择勘查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圈定。以前的总则和矿种规范中,都称作“勘探类型”,随着矿产勘查工作的深入,运用地质规律指导找矿,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矿产勘查的全过程中,也就更加注重大量矿山实例总结出来的“勘探类型”,由于不仅用于对矿床的勘探上,也用于指导详查甚

47、至普查工作,因此,该称“勘查类型”。勘查工作应遵循: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效益的原则。矿床勘查控制程度与矿床地质条件有密切的相关性,应从需要、可能、效益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但并非越密越好。,应根据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矿石有用组份分布的均匀程度、构造复杂程度等主要地质因素确定勘查类型。以上五个方面的主要地质因素,是我国数十年矿产勘查开发经验的总结,适用于大多数矿产。有些矿种则分别将岩溶发育程度、矿体连续性、含矿率、脉岩、夹石、基岩起伏等作为主要地质因素之一,河流砂矿的矿体宽度是主要因素。,矿床勘查类型划分应以一个或几个主矿体为主,对于巨大矿体也可据不同地段勘查的难易程度,

48、分段确定勘查类型。矿体的分布、数量、规模、形态对于任一矿区来说,都没有模式。沉积(海相、湖相)矿产的勘查,以构造复杂程度、矿层稳定程度或以岩溶发育程度为主要因素来确定工程间距,山西G层铝土矿,剥蚀、侵蚀对其规模影响甚大,就应将其作为主要因素之一来考虑;风化壳类型矿床的工程间距,应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合理确定(坡顶、坡腰、坡脚),不能死扣网度;当矿体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不一致时,工程间距要适应其变化;岩浆矿床、变质矿床则另有特征。,按矿床地质特征将勘查类型划分为简单(I 类型)、中等(II类型)、复杂(III类型)3个类型。由于地质因素的复杂性,允许有过渡类型存在。以往的矿种规范,大多数矿种划分为四

49、种类型,也有划为三类或五类的,实践的结果,由于矿床特征的复杂性,划分过细并不能将矿床特征凸现出来,仍然有过渡类型存在,且常常出现工程间距交叉,难以掌握。因此,此次将各矿种的勘查类型,都分为简单、中等、复杂三个类型,允许有过渡类型,这样反而使各类型的特征突出易于掌握,对于过渡类型,因概念清楚,工程间距也好选择。对于地质条件或开采技术条件特别复杂、或规模很小的矿床,可采用边探边采的办法。,按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分类:应遵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相统一、突出重点的原则,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类型分为3类9型。即开采技术条件简单的矿床(I类)、开采技术条件中等的矿床(II类)、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的矿床(

50、III类),除I类只有I型外,II、III类中又按主要影响因素各分为4型,即以水文地质问题为主的矿床(1型),以工程地质问题为主的矿床(2型),以环境地质问题为主的矿床(3型)和复合型的矿床(4型),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以前的规范中,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是并列的,环境地质在那时还不够重视。在矿产勘查过程中,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勘查类型是分别确定的,没有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全局、总体上通盘考虑,影响了对开采技术条件的评价质量。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国储委关于开采技术条件的专题研究成果,解决了这一问题。即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三者,在勘查工作中有机的联系起来通盘考虑,统一部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办法就是,将三者分别作为确定开采就是条件类型的因素之一,综合起来通盘考虑,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3类,再据三个因素中以那个为主或是复合因素划分为9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