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新天寅(新密)煤业有限公司11 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增加探放水钻孔的请示编制单位:郑新天寅煤业编制时间:2011 年 12 月 28 日11 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增加探放水钻孔的请示11 采区运输上山经过第一次探放水以后已掘进 40 米,到允许掘进位置,迎头情况不清,现出水量 3 m3/h,为了掘进工作面的安全施工,结合该处地质资料,在已批复的探放水设计基础上,增补 11 采区运输上山探放水钻孔,具体设计如下:一、探放水巷道、钻场布置及支护11 采区运输上山采用 36U 型钢支护, 设计长度 220 米,沿煤层底板掘进,掘进方位 346,净宽 4.2 米,净高 2.8 米。本次申请探放水钻场位于
2、东回风巷,距该巷道巷道开口处(中-中) 向西 40 米 处 开 口 往 北 掘 进 5 米 (X= 3825545.679,Y=38451445.266 ,z=+82 )。钻场要求:迎头用矿工钢或道轨(型号不小于 30Kg)打设上、中、下、左、中、右三横三竖箅子,中间横杆和底杆间隔距离为 1 米,箅子四周插入两帮或顶底的深度不少于 0.2 米,并固定牢靠;箅子以里用双抗网及椽子把迎头打严闭实;迎头向外 5 米范围所有棚梁连锁加固,两棚间打上不少于 6 根撑杆,帮顶被严被实;迎头向外至临时水仓用编织袋装煤铺底,并铺设水沟。二、探放水钻孔的超前距离及预计涌水量探放水钻孔设计深度 70 米(平距),
3、探水超前距 30 米;预计单孔涌水量小于 15m3/h。三、探放水钻孔布置根据煤层厚度以及估计前面可能的积水情况,工作面钻孔选用扇形布置,共布置 4 组钻孔。钻孔号 方位角 仰(俯)角 钻孔深度1-1# 35400 +20 74.5 米1-2# 35400 +24 76.6 米1-3# 35400 +45 13 米2-1# 2000 +18 73.6 米2-2# 2000 +22 75.5 米3-1 33100 +20 74.5 米3-2 33100 +24 76.6 米4-1 30800 +18 73.6 米4-2 30800 +22 75.5 米4-3 30800 +35 16 米附表 1
4、本次设计探放水采取回次探水,均采用本设计,探水超前距 30 米,必须根据煤层变化及钻孔钻进情况,适当调整钻孔坡度和钻孔数。如果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有异常或积水量较大需增加钻孔个数时,应在保证钻孔孔口不塌孔、不串孔前提下尽可能缩小终孔平距 ;遇垂距和平距小于 10 米岩柱的废旧巷道时,应设计穿透巷道的钻孔放水。四、探水、排水设备本次探放水全部采用重庆 ZDY-550S 型钻 机,钻杆规格为42mm。排水设备采用防爆型水泵,配套 3 寸排水管路两趟,单台泵(管)排水能力达到 46m3/h。五、孔口装置及固定开孔 10 米后,应下好三寸套管,长度 10 米,套管缠绕海带或丘麻,使套管能紧密接触岩体,稳
5、固牢靠,在套管口呈井字形焊接四根不小于20mm 钢筋,钢筋在迎 头箅子内侧,与箅 子扭结牢固,防止水压将套管冲出。套管固结牢靠后,必须进行耐压试验,压力 2Mpa,并持续 30 分钟以上,以套管不松动、周围岩体不漏水为合格。然后安装好阀门,方便随时控制水压。六、风、运输、供电、疏放水系统设计探放水迎头采用 2X11KW 局扇和 600风筒独立通风,并有可靠的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风量稳定可靠。钻机运输采用人工运输。钻机供电由副井底 KBZ200 馈电开关引出电缆,送至钻机截路开关,而后供到控制开关及钻机电动机;水自流至副井主水仓;局扇由 QBZ80专用开关控制。钻孔出水后,顺迎头水沟排至副井底水仓,由副井排到地面。七、组织措施探水时严格按照 11 采区运输上山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