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师范大学第二家属区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河南师范大学第二家属区是河南师范大学为解决该校教职工日益严重的住房问题,拟采用职工全额集资方式建设的经济适用房生活园区,该家属区选址于河南新乡市开发区内,南二环以南,东干道以西,正阳路以北,振中路以东地块,规划用地 20.67ha。该地块东部、西部和北部的城市道路标高比场地内高,场地内地势总体上比较平坦。现状用地以农田为主,北部有部分杨树林,有一条废弃的河渠自西南向东北贯穿整个用地,东侧中部紧邻东干道有一小型加油站,对本居住区及城市沿街景观影响较大,场地开发难度不大。依据新乡市城市规划要求,南二环与东干道道路红线退道路中心线50 米,正阳路与振中路
2、道路红线退道路中心线 15 米,沿南二环、东干道与正阳路建筑红线退道路红线 10 米,振中路退 8 米。该地块 9.0 米左右以上土层属软弱土,并见上部浅层饱和粉土或粉砂有轻微液化点,场地内及附近不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其它不良地质现象。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土类别为类。二、设计依据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计规范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5.河南师范大学第二家属区总体规划设计招标邀请书6. 国家及省市有关设计规范与规定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本规划总的原则是:“以
3、人为本、立足环境、突出特色、求精求美”。以人为本-以关怀人为出发点,从住区的整体布局到单体建筑的建筑设计到住区的场地设计都处处以人的活动、思维、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满足人的生活需求,符合人的行为特征,配置完善的各类服务设施、活动健身场地,创造一个供高校教职员工居住、交流、健身、休息等多功能为一体现代高尚社区。立足环境-本住区规划要立足环境观念,公共绿化环境、建筑、活动设施及小品要相互呼应,形成建筑、绿化、人和谐统一的人居环境,步行道内加强景观环境、小品设施及休闲设施的处理,为步行绿化景观通廊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景观,居住建筑结合绿化,创造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居住环境。同时各种设计应充分考虑与
4、绿化环境的协调统一,以形成高校教职员工的绿色家园。突出特色根据本住区为高校教职员工家属区的特点,规划中除了融入现代住区规划理念和环境观念以外,需要充分发挥河南师范大学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河师大的文化资源、我国传统的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特色,并根据高校处于全社会科技前沿的特点,积极引入现代规划理念、建筑设计理念与环境设计理念,力求创造文化气息浓郁的、高标准的高校教职员工社区。求精求美-建筑、景观小品、服务设施、绿化环境及市政小品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提倡精品意识,只有每栋建筑、小品、景观设施和绿化环境建成精品,才能在总体上使整个居住区成为精品。居住区内加强环境
5、设计、绿化种植及配套服务设施的配置,住宅设计结合地方特色,融入新的设计理念,形成城市高尚住区。四、规划设计原则1. 文化性、个性、明确性与合理性的规划结构体系设计综合考虑规划结构、景观结构、住区特色乃至建筑单体风格的独特性塑造,以提高整个住区从空间上到形态上的可识别性。规划结构上强调功能分区的明确性与合理性。2. 层次性与均好性并重的环境概念充分考虑人工和自然、地域性和整体性的融合,将环境观念放在重要位置,并将环境的层次性加以明确,强调住区环境的均好性,以求营造一个现代、人文、高尚、自然的花园式居住空间。3. 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将汽车对人们悠闲的生活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加以对整个住区的便
6、捷程度的考虑来组织人流和车流。4. 现代科技与人文融合建筑风格以一种全新的建筑语汇来体现现代科技为人们带来的便捷,同时又不失地域、文化特色,为高校教师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空间和精神家园。五、总体规划结构依据用地条件和设计要求,规划采用“小区组团”式的组织理念,住区规划结构上结合机动交通环线和绿化景观通廊的设置组织整个小区,形成“一心、一廊、两环、五片”的总体规划结构:“一心”为小区南部的公共绿化活动中心;“一廊”为贯穿小区南北的绿化休闲健身通廊;“两环”分别为小区主干道环线和小区次干道环线;“五片”为小区主干道和小区绿化景观通廊将整个住区划分而成的五个居住组团。1. 交通主轴机动交通环路环绕整个
7、住区规划“折线型”的机动交通主环路,贯穿小区西部和南部的三个组团,规划设计小区次干道。小区主干道结合道路绿化和建筑布局构成本住区的交通、绿化景观内环线,折线型布局打破原有方正地块的规则性,为整个住区注入了活力,结构清新、明朗、严谨。主干道将整个用地比较均衡地划分为五片用地,形成本方案的五个居住组团。小区的北部、东部、西部各规划一个机动车出入口,南部规划步行主入口,另在东北角规划步行出入口,将城市道路绿化改造为入口绿化广场,结合错落布置的三栋点式高层和两层商业店面,共同形成整个居住区的入口形象区和建筑、景观标识。作为本住区配套修建的幼儿园位于小区北部的主干道沿线,临近小区步行入口和绿化通廊尽端,
8、方便教职员工顺路接送幼儿。小区的商业、医疗、管理及其它的公建配套设施沿城市道路和南部步行主入口处的商业步行街布置,方便教职员工和外界使用,最大限度到发挥其潜在的商业价值,同时将商业布置在住区外围,可有效地减少商业活动对生活居住产生的干扰。2. 景观主轴山水绿化通廊由南部公共绿化活动中心起,止于东北角步行入口内的绿化景观节点广场,为住区的景观主轴山水绿化通廊。该绿化通廊由南至北贯穿整个住区,形成富有特色的带形公共绿化走廊,使尽量多的住户可以直接享用山水绿化环境,保证整个住区绿化环境的均好性。公共绿化景观通廊内结合小的水系景点布置休闲健身活动场地设计的步行道可以便捷的将教职工送达每一栋楼前和外围组
9、团内,同时绿化通廊内的流水采用“曲水流觞”的设计理念,配合蜿蜒的步行道,共同体现住区环境对自然的回归,营造现代绿色氧吧的人居环境。绿化通廊内沿步行道设计休闲交流广场、景观节点、曲水湖面、绿化山丘、体育运动场地、健身活动场地等绿化景观和健身活动设施,共同营造自然特色鲜明、文化底蕴丰富的健康住居环境。3. 公共绿化活动中心在小区南入口商业步行街北端规划设计规模较大的公共绿化活动中心,设计中心广场、湖面、草坪、体育运动场等设施,构建开敞的住区公共绿化活动空间,形成大尺度的绿化景观活动中心。4. 五个居住组团主干道将整个用地比较均衡地划分为五片用地,形成本方案的五个居住组团。小区西部和南部的三个组团,
10、用地完整,规模适度,采用“小区组团”式的组织理念,力求形成严谨的组团空间;主环线以内的用地和小区东部的用地比较狭长,采用“小区院落”式的组织理念,力求形成活泼的院落式居住组群,两种组织手法相结合,形成空间层次丰富的人居环境。环线以内的区域以“绿化景观”、“文化底蕴”、“康体交流”为主题,强调整个住区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其间的两个居住组团规划为多层大户型住宅区,结合良好的公共绿化环境和绿化走廊营造回归自然的现代山水人居环境。环线以外的三个居住组团规划布置中小户型,沿街规划底商住宅,并在东北角布置点式高层。三个组团都有独立的组团中心和道路体系,相对完整,自成体系。机动车主干道与山水绿化通廊将整个住区
11、有机组织起来,达成小区的有机性与完整性。六、空间形态规划1. 住宅部分通过对整体空间形态把握,将“组团概念”和“院落概念”蕴含其中,形成“小区组团院落”和“小区院落”相结合的住区空间组织结构,并将不同住宅类型分区域组织,使之与住区公共开敞空间和道路空间相得益彰。考虑到居住空间采光、通风及视线景观等的要求,多层住宅采用“行列式错位”布局的设计方法,使每户都有最好的日照、通风条件,同时为了避免“行列式”布局易产生的呆板的空间感受,住区主干道采用折线型,住宅建筑顺应主干道线型布置,形成通而不透的、节奏感韵律感明显的、空间灵活的住宅院落空间。山水绿化通廊通而不透,两侧建筑错落有秩,落花、流水、小桥、古
12、树相衬,小径蜿蜒其间,形成活泼的建筑与绿化场地环境。小区南入口为住区主要入口实行进出分流的原则,重点设计进出口区环境与建筑形象。小区的东北角步行入口处依据规划要求布置六栋点式高层,形成小区的建筑标志,结合六栋高层的布置形式,将小区沿南二环的住宅规划设计为二十七层的板式点式高层住宅,形成住区北部边界围合感明确的、整体的建筑空间序列,同时用地北部布置高层、可以有效地阻挡冬季的寒风,有效地避免冬季住区内部风洞的形成。2. 商业部分商业部分着眼于商业价值的提升和住区城市界面整体形象的营造,只在正阳路与东北角沿街两层底商采用骑楼空间模式,商业活动与城市道路绿化相结合,以亲切的尺度、宜人的空间创造体验商业
13、的氛围。七、交通体系规划交通系统的设计充分依据“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合理组织人流和车流,实现人车分流,兼顾社区物业封闭管理模式及统一智能化管理设计,并与小区景观设计和消防要求相结合,从而在交通组织上形成一个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交通系统,以提高机动性和可达性,满足住区教职员工出行和生活的便捷、安全、安静的需要。住区人流:住区人流可分别由南部步行主入口和东北角步行入口进入,南部人流经过入口段的步行商业街,经由公共绿化活动中心,进入山水绿化通廊内的步行道;北部人流经过入口内的滨水广场直接进入山水绿化通廊内的步行道,人流由山水绿化通廊内的步行道向住区内部引流,并通过与步行主路相连的林荫道和林荫小径向两
14、侧住宅院落分流,形成安全独立的、便捷的、步移景异的、树枝状的步行人流体系。住区车流:主要机动交通流线为贯穿基地的折线形小区主环路,东部、西部和北部规划三个机动车出入口,使之与人流交通相分离,贯穿小区西部和南部的三个组团,规划设计小区次干道。住宅院落入口处设计地面停车场,避免机动车辆进入院落内部,破坏居住空间的安静、安全。各组团分区规划独立的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设计于院落绿化和体育运动场下面,地下车库出入口布置在住宅院落之间,最大限度地减小车流对小区的影响。地下车库结合绿化环境设计开车教师的出入点和采光井,很好地解决大型车库的采光、通风和便捷性要求。八、绿化景观体系规划整个住区的绿化景观环境本
15、着生态的原则,挖掘用地特征和周边景观条件,通过“外借内造”手法,将小区住宅环境的均好性最大化。“内造景观”以绿色、奇石、水体和康体设施为主,配以颇具现代人文气息的铺地、座桥、灯饰、雕塑及环境小品等构成精致生活空间的艺术配置,烘托现代高品味文化社区的人居氛围。住区内部绿化景观体系以公共绿化活动中心和山水绿化通廊为核心,以环形道路绿化景观和组团中心绿化为补充,向各院落空间内辐射,在各视线交汇点设计景观节点,形成处处有景、处处景不同的山水园林式居住环境。“外借景观”主要通过将城市道路绿化进行改造,形成绿色的住区周围环境,提高社区的环境品质。九、建筑体系设计1. 住宅单体建筑设计(一)根据标书要求,我
16、们做了:120m2、140m 2、160m 2、180m 2、200m 2、220m 2的套型设计。我们认为住宅设计的核心问题即是住宅的套型结构问题。套型结构布局的合理与否是真正直接关系着居住人是否舒适健康的主要问题。套型设计实际上是一种人的生活方式的设计,建筑师的职责就是为居住者创造适合于他们生活方式所需要的各种空间形状、大小及各房间之间的空间相互关系的设计,套型内的平面和空间布局是住宅套型设计的灵魂。住宅设计其实是一项复杂又是要求极其仔细地设计;是真正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设计。如果条件允许,套型平面不应是一个终结的平面,而是能让住户可改变、可创造、可再设计的套型平面。我们的理念是让住宅能适
17、应不同人的需求,而不是让人来适应住宅。(二)合理的房间尺度。住宅的设计首先要建立在合理的空间尺度上,这就要求仔细地研究各个不同功能房间的最起码的尺寸要求,因为住宅的面积不可能一味的大,如何分配好各个不同功能的房间面积,使得这个房间达到居住最合理、最舒适的尺度。按照健康住宅的标准,设置不同的功能房间尺度。如起居室设计根据现在大屏彩电和音响组成的家庭影院和高级沙发。我们结合人体尺度和视觉适应尺寸,起居室开间 4.54.8 米最为合适,下限 4.2 米,上限 5.4 米,面积 2040 平方米为宜,最小不要低于 16 平方米,但也不易过大,起居室过大最主要的是会失去温馨感、亲和感,还会自我感觉冷漠、
18、孤独。餐厅设计根据现代家庭吃饭宴客的需要,开间以 3.3 米为宜,不宜小于 3.0 米。由于现在卧室已逐渐成为人们的重要的生活空间,根据健康性的标准要求,面积也适当加大,双人卧室不应小于 12 平方米,1620 平方米较为合适。厨房应根据炊事操作流程排列设计,操作面不应小于 2.1 米,3.0 米最为合适,开间 2.12.7 米为宜,卫生间开间 1.82.4 米为宜,面积 37 平方米为宜,厨房、卫生间都应设置独立的排油烟、换气系统。(三)合理的功能分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的要求也开始从生存型向健康型发展了。作为未来健康住宅平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各功能分区要明确,要塑造家庭健康的生活环境,恰当的空间划分使居住生活空间和生活行为适得其所,从而获得最佳的居住空间环境。由起居室、餐厅、厨房组成的公共活动区和由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