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 丁光明 2006.9.23,E环境下的教师素质提升,为什么要进行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如何看待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对教师素质提升有何作用?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怎样进行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课程介绍,整个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共有四门课程 重点课程 新时期中小学教师道德与修养 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 一般课程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外部背景社会发展的转型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 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全球化、信息化 促使信息的交流更加容易 知识的更新加快学习的方式变化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
2、何对象、学习任何内容(5A) 终身学习 学会学习,一、浙江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提出的背景,内部背景:省政府提出四项工程: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这也是基于:教育部近期工作重点:要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倾斜农村;浙江经济强省提出教育均衡发展;人民群众追求优质教育的需要。,一、浙江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提出的背景,教师需要关注的两件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纷纷推进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我国最新一轮的基
3、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1999年启动,2001年开始实施。二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已成为新世纪时代的“主旋律”,它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带来了强劲的冲击,也日益向教育领域全面渗透。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于2000年开始推进。,一、浙江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提出的背景,(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它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背景、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教学理念和策略、课程和教材评价、新课程和教师成长作了全方位的阐述。,一、浙江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提出的背景,(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2001年9月1日开始在全国42个国家级基础教
4、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展开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验。教育部从2001年秋季开始,用大约五年的时间,在全国推行义务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到2007年全国高中进入新课程实验。 2、我省的义务教育改革实验 (1)从2002年秋季开始,余杭区、北仑区、义乌市全面进入国家级义务教育改革实验; (2)2003年秋季开始,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到达35%; (3)2004年秋季开始,在总结国家和省级课改实验区的经验基础上,更大面积级推广新课程使用范围,达到65%; (4)2005年秋季开始,各起始年级的学生都使用新课程。,一、浙江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提出的背景,(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
5、)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在总结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有效经验基础上: (1)2004年秋季,山东、广东、宁夏、海南等四个省(区)开始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2005年秋季,江苏省加入新课程的实验;(3)2006年秋季,福建、浙江、安微、辽宁和天津等5个省(市)加入高中新课程的实验。,一、浙江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提出的背景,(二)教育信息化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
6、深入实施。 1、教育部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报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2000年月11月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一、浙江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提出的背景,(二)教育信息化 3、2004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为贯彻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
7、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中提出的实施以“新理念、新技术、新课程、新师德”为重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要求而制订的。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一、浙江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提出的背景,(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什么是信息?知识与信息关系?物质、能量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在瞬息万变的世界,如果没有信息的交换和处理,就不会有今天的人类文明。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知识就是力量。”那么什么是知识呢?辞海对知识的解释是:“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
8、或结晶。依反映对象的深刻程度,可分为生活知识和科学知识;依反映层次的系统性,可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按具体的来源,知识可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但是,从总体上说,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后天社会实践中获得和形成的。知识可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或物化的某种形式,交流和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由此可见,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涉及许多信息的采集、处理、交流方面的技术。信息是用语文、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内容的。,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2、什么是信息技术?(1)古代信息技术从一般意义上说,信息技术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人类在远古就利用信息资源,只是利用能力和水
9、平较低而已。在遥远的古代,人类主要通过手势、声音和各种形体动作来沟通信息。语言和文字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大事件。大约距今四五千年前,人类就在陶器上刻画各种符号。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出现了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就是著名的甲骨文。商代以后,中国人开始使用竹片、木片和丝织品作为记录文字图画的载体。到了汉代,信息技术史上的伟大发明造纸术问世。造纸术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到了隋唐年间,印刷术诞生,也是信息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使世界上的书籍数量激增,促进了知识和文化的广泛传播。视觉和听觉,原本是人类较原始的通信手段。在中国西周时期,烽火成为一种通信手段,被用来传
10、递紧急军情,此外古人还使用驿站和信鸽等其他方法来传递信息等。,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2、近代的信息技术以蒸汽机的出现为标志,工业革命在物质和能量的使用方面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由于电的使用,人类发明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如电报、电话、摄影、电影、广播和电视。这些技术与设备使用人类在信息交流方面有了突破性时展。3、现代信息技术以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科学技术、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已将地球呈现为世界村,使得整个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到底什么是信息技术呢?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
11、和方法,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表达和使用的技术。,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1、教师的信息意识和搜集能力教师的信息意识能力是指教师对信息的敏锐度,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教师的信息意识关系到教师教学水平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水准。培养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的信息观,自觉地将各种信息工具应用于教学中,并能善于使用因特网上的信息资。例如:教育最新发展动态能否观注;教师之间是否经常开展交流;其实网络上提供了许多信息,大家是否关注过:例如:手机信息查询、天气预报查询、电视节目预告等。股票行情查询、人才交流查询、房屋交易查询等。搜索:可以通过搜索软件:BAIDU
12、GOOGLE等,也可以直接进入相应网站搜索。,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1、教师的信息意识和搜集能力,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2、教师的的信息处理能力想要有效地利用所获得的的信息就必须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因而掌握一定的信息加工处理方法和技能是很重要的。(1)文字处理能力A、通常用到的文字处理工具是记事本和WORD软件。现在我们最多获取的文字信息是从网上,而直接从网页上复制文字,会附带许多格式,复制到WORD中很不美观。其实利用记事本,可以很方便去掉除文字外的其他附带内容。有时,网页上的文字没办法选择和复复制,其实只需要查看
13、他的源代码,全选复制到记事本中,保存后,改变其文件类型为HTM即可利用。,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B、文字识别技术也有的网页,提供的是图片文字,即文字是通过扫描与拍照,以图片的形式上网的。 介绍:MiniOcr软件。,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C、电子图书互联网上的图书和杂志又称为电子图书,通常提供在线阅读和下载阅读等方式。在线阅读:按网页方式阅读,简单方便。下载阅读:由网站将图书制作成一个文件,一次性下载,再慢慢阅读。文件有的是非压缩的文本(.txt)文件,也有的把图书和阅读工具做成一体的可执行(.exe)文件,而最常用的是电子图书格式文件(如PDF、PS等格式),需要下载并安装阅读工具后才能
14、阅读。PDF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文件格式是电子发行文档的事实上的标准,Adobe Acrobat Reader是一个查看、阅读和打印PDF文件的最佳工具。目前最新的版本是Acrobat Reader 7.0(中文版),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也可以在各主要综合网站上下载。,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C、电子图书 例如,打开中国青年报电子版: http:/ 操作步骤:第一步:建立相册分类 第二步:配音或背景音乐第三步:增加特殊效果 第四步:导出相册文件 第五步:打开浏览,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3)声音和视频处理能力声音和视频媒体,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着很
15、重要的作用。我们能从因特网上下载最新的音乐、收看电影和配乐诗(散文)朗颂,并把它们存放到本地电脑(网络)上,以备使用。 A、声音处理为了获取音频数据,我们可以使用声卡和音频(audio)处理软件录制语音和音乐,也可以直接从音频文件中裁取。 数字音频:数字音频的概念,它是指一个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的数据序列,由模拟声音经抽样、量化和编码后得到的。简单地说,数字音频的编码方式就是数字音频格式,常见的数字音频格式有: WAV 、MIDI 、CD、MP3等格式。,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A、声音处理WAV格式: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也叫波形声音文件,是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被Windows平台及
16、其应用程序广泛支持。WAV格式支持许多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采用44.1kHz的采样频率,16位量化位数,跟CD一样,对存储空间需求太大不便于交流和传播。MIDI格式: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又称作乐器数字接口,是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它定义了计算机音乐程序、数字合成器及其它电子设备交换音乐信号的方式,规定了不同厂家的电子乐器与计算机连接的电缆和硬件及设备间数据传输的协议,可以模拟多种乐器的声音。MIDI文件就是MIDI格式的文件,在MIDI文件中存储的是一些指令。把这些指令发送给声卡,由声卡按照指
17、令将声音合成出来。,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A、声音处理 CD格式:大家都很熟悉CD这种音乐格式了,扩展名CDA。其取样频率为44.1kHz,16位量化位数,跟WAV一样,但CD存储采用了音轨的形式,又叫“红皮书”格式,记录的是波形流,是一种近似无损的格式。MP3格式:MP3全称是MPEG-1 Audio Layer 3,它在1992年合并至MPEG规范中。MP3能够以高音质、低采样率对数字音频文件进行压缩。换句话说,音频文件(主要是大型文件,比如WAV文件)能够在音质丢失很小的情况下(人耳根本无法察觉这种音质损失)把文件压缩到更小的程度。,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A、声音处理 举例:将英语磁
18、带录音,转换成MP3格式,存放在电脑或网络上可方便使用。设备:. 磁带播放机 (录音机、或复读机等). 电脑(带声卡). 转录线(两头接口一样),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B、数字视频以前的视频素材都是存储在磁带上,要将它转换到电脑成为数字视频,需要在电脑中安装一块视频采集卡,通常视频采集卡自带一套简单的视频采编软件。如果要将多个视频源(如课堂实录,两台掇像机)合编辑成一个数字视频,那还需要非线性编辑机。现在大多数课堂实录都是采用数字摄像机(DV摄像机),数字视频大都是彩用IEEE1394接口向计算机传输数据的,方便多了。输入电脑后的数字视频可以方便地刻录成VCD或DVD光盘,与别人分享,或转换
19、成流媒体格式,直接在网络上输出。 举例:怎样将网络上的课堂实录视频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中?,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B、数字视频网络上常见的视频格式有两种:1、WMV和ASF格式: Microsoft公司推出的网络流媒体格式。 2、RM和RMVB格式:是RealNet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流式视频文件格式,并提供一套完整的网络视频系统:RealServer、RealEncoder、RealPlay。目前网上提供的视频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将视频文件作为附件形式上传,供用户下载;二是通过网络点播形式供用户观看,不提供下载。,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B、数字视频网上视频协议:我们以前经常接触过两种
20、网络协议:http: 和 ftp:网上视频协议相应常见有两种:1、mms: 微软的实时流协议,asf或wmv格式电影基于这种协议; 2、rtsp: real的实时流协议,很多rm电影都是基于这种协议。 举例:怎样将网络上视频(不提供下载)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中?工具:Streambox VCR; Project URL Snooper 使用:先在浏览器找到想要下载的流节目,复制期网址,然后运行 Streambox Vcr ,按 添加按钮,加入要下载的网址即可。,二、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低下,不受重视。其原因尽管有多方面,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低,教师没能像医生、律
21、师、工程师那样,被看成专业人员(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教小学甚至教初中,换言之,只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就可以当老师;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完全没有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则是教师社会地位低下的最根本原因。可见,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这是因为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桥。这就表明,教育技术能力是任何学科老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也就是“如何进行教学的能力”(它相当于医生“如何进行治病的能力”、律师“如何帮人打官司的能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正是从“如何
22、教”的角度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规范的要求。,二、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1、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标准”借鉴了美国、英国、日本的教育技术标准,也沿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教育技术概念2、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三个模块: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等三部分。标准把引导中小学教师具备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探索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的途径及方法,并使中小学教师明确在应用教
23、育技术过程中的社会责任作为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二、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3、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四个能力维度 :一、意识与态度:主要包括重要性的认识、应用意识、评价与反思、终身学习等内容;二、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内容;三、应用与创新:主要包括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合作与交流等内容;四、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公平利用、有效应用、健康使用、规范行为。,二、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4、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与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二者虽有较密切的联系,但
24、却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1)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信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加工、变换、传输与评价;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研究范畴则是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这里所说的合适技术,包括现代技术、传统技术、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是指信息技术,但是决不应把这里的“合适技术”仅仅理解为信息技术)。,二、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4、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与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培训是围绕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而展开,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则是围绕教学设
25、计和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而展开。尽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也会涉及大量信息技术的内容,但其目的是利用这类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而且不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这一种有形的物化技术,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有形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这和信息技术培训中完全以学习、掌握信息处理技术为目的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信息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获取信息。当信息极大丰富后,人们最需要的不再是获取信息,而是不断地整理、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知识比信息重要,需智慧比知识更重要,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研修,(1880-1985),(1955-2000),(1995年后),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研修,1、参加各类
26、专题研修,计算机应用等级证书,英特尔未来教育,信息化研究型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培训,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行动学习与研究,教师专业化成长共同体,信息化平台,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研修,(1)、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研修,(1)、英特尔未来教育妙决: 理念融合于行动 学生主体性 教师主导性 技术适用性 体验重于说教/训导 动手设计 多样活动 评价改进 内化迁移 文化体现于过程 个体自觉性 群体和谐性 系统开放性 管理规范,(1)、英特尔未来教育宝贵经验: 教法研讨 信息搜集 头脑风暴 案例学习 角色扮演 教案设计 作品创作 评价反思 信息技术作为: 信息获取工具 问题探究
27、工具 知识建构工具 交流协作工具 学习评估工具,(1)、英特尔未来教育 新理念,新教法,新感受 我的头脑经受了一次洗礼,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形成,我会把这些新的思想带给我的同仁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我很累,但我的学生将会学得很轻松,值得! 短短6天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给我极大的震撼,全新的教育理念、宽松而和谐的教学氛围、不同凡响的教学模式使我经历了痛苦、折磨、顿悟、新生的过程。 这是我参加过的最有价值的培训。一位学员的体会。,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研修,(2)微软“携手助学”项目 如何尽可能地缩小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带来的数字鸿沟?如何让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中得以充分的应用,让更多的人,
28、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们,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益处?为解决这一命题,微软在教育部的指导下通过“携手助学”项目,携手相关的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合作伙伴和广大学生,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理念的改革和教学法的创新,推动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共同实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潜能。 提供了网络环境下的在线系列课程: 有信息技术教师的初中高级在线培训;有在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专题学习等。 http:/ http:/ “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是中国教育部与美国IBM公司继大学项目、幼儿教育项目合作之后共同商定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合作项目。该项目以师资培训为切入点,邀请国内外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传授创新教育的教与学方法
29、和技能,将国内外新型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特别是围绕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引入试点学校的课堂实践。项目主要在数学等个别学科进行创新教育的研究并开展培训。 http:/ 1 :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智慧 一、教师的课程智慧(导读) 案例1:调整教材“不按教材顺序讲”的何文浩老师 案例2:补充教材韩军老师的“新语文教育” 案例3:开发教材王泽钊老师的“新语文” 讨论:教师为什么需要课程智慧?二、教师的教学智慧(导读) 案例1:有效:“目标教学”怎么啦 案例2:传道:“不跪着教书” 案例3:引起主动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讨论:什么是教师的教学智慧?三、教师的管理智慧(导读) 案例1
30、:民主: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 案例2:技巧: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 案例3:爱心: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 讨论:教师需要具备哪些管理智慧?,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研修,2、自我专题研修专题 2 :教师应具备哪些人格魅力 一、教师的主动精神(导读) 案例1:学会创造性执行:“同学的差别” 案例2:学会拒绝与决策:“行使拒绝权” 案例3:善于生涯设计:“赐予我控制感吧” 讨论:教师如何规划自己的一生?二、教师的乐观心态(导读) 案例1:宽容“龙应台的难题” 案例2:赏识“渴望得到赏识” 案例3:激情“我永远追求激情与思想” 讨论:如何成为乐观的教师?三、怎样成为快乐的教师(导读) 案例1:
31、有情趣从“优秀教师”到“快乐教师” 案例1:爱人与被别人爱情绪不好怎么办? 案例2: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谁是哈佛大学最火爆的教师 讨论:如何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有希望?,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研修,2、自我专题研修专题 3 :“教师学习”有哪些有效的途径 一、专业引领:向历史学习(导读) 案例1:顾泠沅老师的“三位师傅” 案例2:干国祥老师的“阅读史” 案例3:“教育电影”推荐 讨论:教师如何获取专业支持?二、同伴合作与团队学习(导读) 案例1:陆霞:“听闫学老师教冬阳 童年 骆驼队” 案例2:杨先武:“评干国祥的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案例3:“好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奥立佛的故事 讨论:教师同伴互助为
32、什么是重要的?三、自我反思:向自己学习(导读) 案例1:沈旎:“教研,前方是什么?” 案例2:魏智渊:“我的成长之路” 案例3:闫学:“长成一棵树” 讨论:教师如何总结自己的经验,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研修,2、自我专题研修专题 4 :教师如何通过“行动研究”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校本课程开发(导读) 案例1:黄玉峰老师的“文化旅游” 案例2:张思明老师的“数学建模” 案例3:邓倩倩老师的“和学生一起写日记” 讨论:教师怎样开发校本课程?二、课例研究(导读) 案例1:“一堂失败的好课”赵光平、罗星凯老师的课例研究 案例2:“教案在下课之后完成的故事”任英老师的教学反思 案例3:“斑羚飞渡”
33、干国祥老师的教学实录 讨论:教师怎样做课例研究?三、准实验研究(导读) 案例1:“八字教学法”实验段力佩校长的探索 案例2:“青浦实验”顾泠沅老师的探索 案例3:“化解张英同学对历史学习的恐惧”王乐平老师的行动研究 讨论:“教育实验研究”为什么是行动研究?,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研修,2、自我专题研修专题 5 :教师如何利用“教师博客”与他人交流经验 一、利用教师博客做“读书笔记”:我今天读了什么(导读) 案例1:“半生多事”:陈鹏程老师的读书笔记 案例2:“真的不是孩子的错”“一丛新绿”老师的读书笔记 案例3:批判反思型教师ABC:沈旎老师的读书笔记 讨论:怎样做读书笔记?二、利用教师博客做
34、“观察笔记”:我今天看到了什么(导读) 案例1:“听孙双金老师讲我的战友邱少云”张华老师的观察日志 案例2:“蔡红霞老师”邓健林老师的访谈日志 案例3:“回到教学实践原点看目标教学”蒋敦杰老师的观察日志 讨论:怎样做观察笔记?三、利用教师博客做“行动日志”:我今天做了什么(导读) 案例1:“带孩子们到社区考察”徐莉老师的行动日志 案例2:海口市龙华区第26小学网络教研总结余志君、许鸿慧老师的行动日志 案例3:“学生给师弟师妹上课”周萍老师的行动日志 讨论:怎样做行动研究日志?,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研修,信息时代展望: 人们常常低估了历史:,1899:该发明的都已经发明了。美国专利局局长 Ch
35、arles H. Duell 1943:我认为世界范围的市场上只需要六台计算机。IBM公司,Thomas Watson 1949: “未来的计算机也许只有1.5吨重” 美国大众机械学期刊 1957:我敢说人们对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热情不会超过一年。 Prentice Hall. 1981:640KB应该对任何人都够用了。 比尔 盖茨 1992:Windows NT能够管理2GB物理内存,我们无法想象还会有什么应用软件需要更大的空间。 比尔 盖茨 2003:我不认为Blog会有多少教师正确使用。 毛向辉,1945-,1985-,1995-,2006-,计算机发明,个人计算机(PC时代),因特网 (.NET时代),Google-Win Live服务 (.Live时代),200?-,信息时代展望: 人们常常低估了历史:,信息时代展望: Live 时代的特点:,全面网络化 高度集成化 服务个性化 信息多样化,网络即计算机 网络即学习 网络即工作 网络即生活,信息时代展望: 来断变化的GOOGLE:,信息时代展望: 来断变化的GOOGLE:,谢谢大家!,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 丁光明 2006.9.23 TEL: 13857325925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