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年前近五年高考生物常考点.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112458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前近五年高考生物常考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前近五年高考生物常考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前近五年高考生物常考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前近五年高考生物常考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年前近五年高考生物常考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为孩子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选摩西 冲名校 咨询热线:2864966 2864977 2864988 1高考生物必须掌握的 19 个常考热点常考热点 1 组成细胞的四大类有机物1四类有机物检测的原理:(1)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紫色。(2)脂肪+苏丹 橘黄色。脂肪+苏丹 砖红色。(3)还原糖+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4)DNA+甲基绿绿色; RNA+吡罗红红色。2碱基、核苷酸种类:(1)原核、真核细胞:含 5 种碱基、 8 种核苷酸。(2)病毒:含 4 种碱基、4 种核苷酸。3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量不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4核酸的分布:(1)DNA:真核细胞的细胞

2、核、线粒体、叶绿体;原核细胞的拟核、质粒。(2)RNA:主要在细胞质。二、失分警示1关注与“氢键”有关的两个误区:(1)误认为 RNA 中没有氢键,其实也有氢键,如 tRNA 的“三叶草”结构局部。(2)误认为 DNA 单链中连接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的是氢键,其实是共价键。2脱水缩合: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方式只有一种,但脱水缩合时,氨基酸排列方式有多种。3核苷核苷酸核酸:(1)核苷=含氮碱基 +五碳糖。 (2)核苷酸=核苷+ 磷酸。(3) 核酸=核苷酸+核苷酸+ +核苷酸4生长激素生长素:(l)生长激素属于蛋白质(多肽) 。(2)生长素(吲哚乙酸)属于有机酸。三、提分关键1高考常考的还原糖:葡萄糖、

3、果糖、麦芽糖。2判断生物遗传物质的技巧:(1)只要含有 DNA:DNA 。 (2)RNA 病毒:RNA。3同质量脂肪与糖类氧化分解:(1)结果:脂肪耗氧多、产水多、释放能量多。 (2)原因:脂肪含氢量相对多。4必记特征元素:血红蛋白-Fe;叶绿素-Mg;甲状腺激素-I;核酸-P;蛋白质-S常考热点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答题要素1各种生物膜的基本组成成分相同:蛋白质和磷脂。2生物膜的三大功能: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3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物质运输的方式:(1)Na+进入细胞、K +排出细胞(被动运输):高浓度 低浓度。(2)Na+排出细胞、K +进入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 高浓度。

4、4细胞核的功能:为孩子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选摩西 冲名校 咨询热线:2864966 2864977 2864988 2(1)细胞内遗传物质贮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遗传信息库) 。(2)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5生物膜:其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其功能越复杂。6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能直接利用丙酮酸) ,能释放 CO27细胞质基质:能直接利用葡萄糖,也能释放 CO2 二、失分警示1常考的蛋白质合成、加工、分泌的 2 个易混点:(1)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但没有加工功能。(2)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修饰蛋白质,但没有合成功能。 2水的跨膜运输:并不只是自由扩散,也有可能是协助扩散(水通道蛋白)

5、。3植物细胞并不都有叶绿体和大液泡: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和大液泡。4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功能不同:(1)直接原因:细胞含有的特定(殊)蛋白质不同。 (2)根本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核孔:虽允许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但具有选择性。6高考常考的原核细胞的 3 大特性:(1)无线粒体,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膜上) 。(2)无叶绿体,也可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质中) 。(3)无染色体,只能在 DNA 水平上产生可遗传变异。三、提分关键1 “二看法”判断物质跨膜运输方式:(1)一看是否耗能。 是:主动运输;否:被动运输。(2)二看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判断属于哪种被动运输) 。需要:协助扩散;不需

6、要:自由扩散。 2叶绿体常考结构(色素存在部位、光反应场所、合成 ATP 场所、与光反应有关的酶的存在部位):类囊体薄膜。 3细胞内物质与产生场所的对应关系: (1)蛋白质核糖体。(2)核酸细胞核。(3)性激素(脂质)内质网。 (4)乳酸、乙醇、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5)纤维素高尔基体常考热点 3 酶和 ATP一、答题要素1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2酶的性质:(1)一般性质:反应前后量不变;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平衡点。(2)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主要因素:温度和 pH。 (2)不同酶的最适条件不同。 (3) 酶失活后活性不可

7、恢复。4.ATP 的产生与利用:(l)产生: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氧呼吸、无氧呼吸。(2)场所:真核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基质和内膜、细胞质基质。原核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3)利用:各种耗能反应。光反应产生的 ATP 只能用于暗反应中有机物的合成。5低温、高温、强酸和强碱对酶活性的影响:为孩子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选摩西 冲名校 咨询热线:2864966 2864977 2864988 3(1)低温:降低酶活性,不会使酶失活,条件适宜时,酶活性恢复。(2)高温、强酸和强碱: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不能恢复。二、失分警示1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机理:(l) 温度和

8、pH:通过影响酶活性影响酶促反应速率。(2) 底物浓度和酶浓度: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并不影响酶的活性。2有关酶的实验设计中的易错点辨析:(1)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淀粉或蔗糖+淀粉酶应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物,不能选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2)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室使用的 a-淀粉酶最适温度为 60。不宜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因为温度是干扰条件。实验步骤不能颠倒,否则会使实验出现较大误差。3. ATP能量: ATP 是一种含有能量的物质,并不是能量。三、提分关键1. 常考验证或探究酶具有专一性的两大方法:方法一:同种酶+ 不

9、同反应底物; 方法二:不同酶+ 相同反应底物。2. ATP、DNA、RNA 、核苷酸的结构中“A”的辨析:(1)ATP:“A”为腺苷。 (2)DNA:“A”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RNA:“A”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4)核苷酸:“A”为腺嘌呤常考热点 4 细胞呼吸 一、答题要素 1有氧呼吸各阶段反应场所及物质和能量变化:(l)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消耗葡萄糖,产生丙酮酸,释放少量能量。(2)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分解丙酮酸,释放 CO2,释放少量能量。(3)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消耗 O2,产生 H2O,释放大量能量。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1)物质循环:C: 14CO2 14

10、C3 14C6H12O6 14C3H4O3 14CO2O:H 218O 18O2 H218OC18O2 C6H1218O+H218OH: 3H2O 3H C63H12O6 呼吸、 3H 3H2O(2)能量变化:光能 ATP CH2O) ATP各项生命活动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原理:(1)C02+澄清石灰水混浊。(2)CO 2+溴 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3)酒精+橙色重铬酸钾溶液(酸性条件)灰绿色。4影响细胞呼吸的常见因素:为孩子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选摩西 冲名校 咨询热线:2864966 2864977 2864988 4(l)温度:影响酶活性。(2)氧气浓度:氧气促进有氧呼吸,抑

11、制无氧呼吸。(3)含水量:自由水的相对含量会影响细胞代谢速率。(4)二氧化碳浓度:不常见,二氧化碳会对细胞呼吸有一定抑制作用。二、失分警示1. 与无氧呼吸有关的 3 点提醒:(1)产物不同的原因:直接原因是参与催化的酶不同;根本原因是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2)只释放少量能量的原因:其余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产物酒精或乳酸中。(3)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2关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气压的变化:(1)若实验装置中无 NaOH 溶液。只进行有氧呼吸:装置内气压不变。存在无氧呼吸:装置内气压变大。(2)若实验装置中有 NaOH 溶液。只进行无氧呼吸:装

12、置内气压不变。存在有氧呼吸:装置内气压变小。(3)设计空白对照实验的目的。排除气压、温度对实验的影响。3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不只有葡萄糖,还有脂肪等。三、提分关键判断细胞呼吸类型 6 大方法(以葡萄糖为底物):1. 产生 CO2量 =消耗 O2量:有氧呼吸。2不消耗 O2,只产生 CO2:无氧呼吸(酒精发酵) 。3释放 CO2量 吸收 O2量: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酒精发酵) 。(1)若 VCO2/VO2=4/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2)若 VCO2/VO24/3,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占优势。(3)若 VCO2/VO24/3,有氧呼吸消耗

13、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占优势。4不吸收 O2,不释放 CO2: 乳酸发酵或已经死亡。5有水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6. 有二氧化碳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常考热点 5 光合作用一、答题要素1滤纸条上色素带分析:(1)最上: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2)稍上: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3)稍下:叶绿素 a,蓝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4)最下:叶绿素 b,黄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2光合色素的 2 大作用: (1)吸收(捕获)光能。(2) 转化光能。3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 2 大重要用途: (1)分解 H2O 为 O2 和H 。(2)合成 ATP。4叶绿体的 2

14、大重要功能: (1)吸收光能。(2)光合作用的场所。5光合作用 2 大阶段: (l)光反应(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H2OO 2+H+ ATP。(2)暗反应(叶绿体基质):C0 2C 3(CH 2O)+C5。6叶绿体基质内 C3 的 2 大去向:(l)转化为糖类。(2)再生 C5。7解读真正(总)光合速率、表观(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为孩子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选摩西 冲名校 咨询热线:2864966 2864977 2864988 5(1)图示。(2)解读。A 点:只进行细胞呼吸。 AB 段:光合速率呼吸速率。C 点:称为光饱和点。二、失分警示1. 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的场所辨析:(1)参

15、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只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液泡中色素不参与光合作用。(2)参与光合作用的酶: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2光反应和细胞呼吸产生 ATP 去向不同:(1)光反应:只为暗反应供能。 (2)细胞呼吸:为其他各项生命活动供能。3光合作用影响因素中的 2 个易忽略点:(1)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因为参与暗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都比参与光反应的多。(2)CO2 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植物的细胞呼吸,进而影响到光合作用。三、提分关键1曲线图上限制因素分析:(1)饱和点以前:限制因素为横坐标表示的因素。(2)饱和点以后:限制因素为横坐标以外的因素。2高考常考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 2 大

16、方法: (1 )对照实验法。(2)同位素标记法。3最常用计算公式:净光合速率(O 2:释放量或 CO2:吸收量)= 总光合速率( O2:产生量或 CO2:固定量)细胞呼吸速率(O 2:消耗量或 CO2 产生量)4物质变化模型分析:(1)CO2 供应不变 (2)光照不变5温度和 pH 影响光合作用的实质:影响酶的活性。常考热点 6 细胞的增殖一、答题要素1细胞周期:(1)范围:连续分裂的细胞。 (2)顺序:分裂间期分裂期(分裂间期时间远长于分裂为孩子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选摩西 冲名校 咨询热线:2864966 2864977 2864988 6期) 。2减 I 中染色体发生特殊行为变化的三大时期:(

17、1)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2)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3)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数目加倍、减半的时期:(1 ) DNA 数目加倍:有丝分裂间期;减 I 前的间期。(2)染色体数目加倍:有丝分裂后期;减后期。(3)DNA 和染色体数目减半:有丝分裂末期;减 I 末期;减末期。4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制作流程: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死细胞,不能看到连续分裂过程)二、失分警示1注意 DNA 含量的不同描述:(l)细胞内 DNA 含量:含细胞核、细胞质。(2)核 DNA 含量。(3) 一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2减数分裂产

18、生配子类型的注意点(以基因型 AaBb 的个体为例):(1) 1 个精原细胞2 种精细胞。 (2)1 个卵原细胞1 种卵细胞。(3)1 个个体4 种配子。3中心体加倍时期:间期,不要误认为是前期。三、提分关键1由细胞质分配方式判断子细胞类型:(1)均等分配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第二极体。(2)不均等分配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卵细胞、第二极体。2同源染色体的判断方法:(1)形态相同:X、Y 性染色体除外,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除外。(2)大小相同:X、Y 性染色体除外。(3)来源不同: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颜色表示) 。(4)能够配对:最重要标准。3看染色体,巧记细胞分裂时期(

19、乱、间、端、边):显散乱前期,在中间中期,到两端后期,已分边末期。4 “三看法”判断细胞图像分裂方式:5减数分裂与异常配子:(l)减 I 异常。配子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或等位基因。(2)减异常。配子中会出现两条相同染色体或两个相同基因常考热点 7 细胞的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一、答题要素1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1)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2)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多,类型不变。为孩子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选摩西 冲名校 咨询热线:2864966 2864977 2864988 7(3)细胞分化:细胞数目不变,类型增多。2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1)细胞分化。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 特点:持久性、稳

20、定性、不可逆性、普遍性。结果:形成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2)细胞全能性。原因: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 特点:a全能性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b受精卵配子 体细胞,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结果:形成新的个体(标志) 。3细胞衰老的特征: 核大,色素多,体积小,酶活性低,运输慢,代谢缓。4细胞癌变的常考点: (1)实质:基因突变。 (2)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改变;膜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易分散和转移。 (3)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4)抑癌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地增殖。 (5)遗传物质:变化。而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时不变化。二、失分警示1细胞衰老个体

21、衰老:(1)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个体衰老。(2)多细胞生物:两者不同步,但是细胞普遍衰老也意味着个体衰老。2. 细胞分化 2 个易失分点:(1)发生细胞分化的细胞内核 DNA 相同。(2)mRNA 和蛋白质种类有少部分不同。3细胞生命历程的 6 个易失分点:(l)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是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而不是细胞发育的 4 个阶段。(2)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共同维持生物体内细胞的动态平衡。(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而癌细胞中两种基因已发生突变。(4)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的畸形分化,对机体有害。(5)细胞衰老和凋亡:对机体有利,而细胞坏死对机体有害。(6)细胞凋

22、亡: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不属于细胞分化。4细胞癌变的 2 个盲点:(1 )细胞癌变是多次基因突变的累加效应,而不是一次基因突变的结果。(2)癌变细胞还可以逆突变为正常细胞。三、提分关键1牢记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的 5 个条件: 离体、无菌、营养物质、植物激素和适宜的外界条件。2细胞凋亡的用途及实例:(1)清除多余无用的细胞(如蝌蚪尾巴的消失) 。 (2)清除衰老细胞(如皮肤表皮细胞) 。(3)清除体内有害细胞(如癌细胞) 。 (4)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如被病毒入侵的细胞)。3细胞分化的 2 个判断标准:(1)是否有特殊基因(奢侈基因)的表达。 (2)是否含有特殊(或特有)蛋白质常考热点

23、8 孟德尔遗传定律一、答题要素1. 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定律:为孩子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选摩西 冲名校 咨询热线:2864966 2864977 2864988 8(1)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2)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高考常考的特殊分离比的分析:(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2:1 :说明显性纯合致死。1:2:1:说明不完全显性或共显性。(2)巧用“合并同类项”推自由组合特殊比值(基因互作):9 (3+3) 1961测交后代:12

24、1 (9+3) 311231测交后代:2 119 (3+1) 3943测交后代:12 1(9+3+3) 115 1测交后代:3 19 (3+3+1)97 测交后代:13 (9+3+1) 313 3测交后代:3 1二、失分警示1. 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种类相同、数量不相等:(1)雌雄配子都有两种(Aa=11)。 (2) 一般来说雄配子数远多于雌配子数。2自交自由交配:(1)自交:强调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 (2)自由交配:强调群体中所有个体随机交配。3常考的 2 个易失误点:(1)不要误认为性状分离属于变异: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的分离所致,不是变异。(2)不要误认为环境与基因表达无关:环

25、境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三、提分关键1性状显、隐性的 2 大判断方法:(1)根据性状分离判断。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新表现出的性状:一定为隐性性状。(2)根据子代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 F2性状分离比为 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2验证遗传两大定律常用的 2 种方法:(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31 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F 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 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测交法。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1则符合分离定律。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1 11 ,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常考热点 9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答题要素1探索遗传物质的

26、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2. DNA 分子的结构:(1)DNA 片段:有 2 个游离的磷酸,在整个 DNA 分子中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三者的数目相等。 (2)氢键:配对的碱基间通过氢键相连,可用解旋酶断裂,也可用高温断裂。为孩子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选摩西 冲名校 咨询热线:2864966 2864977 2864988 9(3)磷酸二酯键:连接磷酸与相邻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的化学键,可用限制酶或 DNA酶切断,可用 DNA 连接酶或 DNA 聚合酶连接。二、失分警示1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1)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DNA 或 RNA)

27、。 (2)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DNA。(3)病毒的遗传物质:DNA 或 RNA。2. DNA 与 RNA 的组成不同:(1)DNA:含有碱基 T 和脱氧核糖。(2)RNA: 含有碱基 U 和核糖。三、提分关键1DNA 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的计算:(1)常用公式。A=T;G=C;A+G=T+C=A+C=T+C=50%.(2)“单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该链碱基数比例=“双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双链总碱基数比例。(3)某链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的该比值互为倒数。2依据碱基数判断核酸种类:(1)嘌呤碱基数= 嘧啶碱基数:一般为双链 DNA。(2)嘌呤碱基数嘧啶碱基数:一般为单链 DNA 或

28、 RNA。3.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用同位素标记的物质不同,标记元素在子代出现的情况不同:标记元素 标记对象 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32P 和 35S T2噬菌体 部分含有 32P 标记;均无 35S 标记32P 和 35S 宿主细胞 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中均有标记元素C、H、O、N T2噬菌体 部分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有标记元素C、H、O、N 宿主细胞 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中均有标记元素常考热点 10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一、答题要素1. DNA 分子复制(遗传信息的传递)的 6 个常考点:(1)时间:细胞分裂间期、DNA 病毒繁殖时。 (2)场所:细胞核(主要) 、线粒体、叶绿体(真核生物) 。 (3)

29、模板:DNA 的两条链。 (4)原料:4 种脱氧核苷酸。 (5)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 (6)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2转录和翻译(遗传信息的表达)的 4 个常考点:(1)场所:转录细胞核(主要) 、线粒体、叶绿体、原核细胞的拟核;翻译核糖体。(2)模板:转录DNA 的一条链;翻译mRNA。(3)原料:转录4 种核糖核苷酸;翻译 20 种氨基酸。(4)酶:转录RNA 聚合酶。二、失分警示1. 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中的易失分点:(1)复制和转录。并非只发生在细胞核中,叶绿体、线粒体、拟核和质粒等处也可发生。(2)转录的产物:除了 mRNA 外,还有 tRNA 和 rRNA,但携带遗传

30、信息的只有 mRNA。(3)翻译过程:并非所有密码子都能决定氨基酸,3 种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2抓准 DNA 复制中的 “关键字眼 ”:为孩子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选摩西 冲名校 咨询热线:2864966 2864977 2864988 10(1)DNA 复制:用 15N 标记的是“亲代 DNA”还是“培养基中原料” 。(2)子代 DNA:所求 DNA 比例是”含 15N 的”还是“只含 15N 的” 。(3)相关计算:已知某亲代 DNA 中含某碱基 m 个。“复制 n 次”消耗的碱基数:m. (2 n1)。“第 n 次复制 ”消耗的碱基数:m.2 n-1。三、提分关键1. 中心法则有关过程分

31、析:(1)分析模板模板是 DNA:DNA 复制或 DNA 转录。模板是 RNA: RNA 复制或 RNA 逆转录或翻译。(2)分析原料和产物。原料为脱氧核苷酸产物一定是 DNADNA 复制或逆转录。原料为核糖核苷酸产物一定是 RNADNA 转录或 RNA 复制。原料为氨基酸产物一定是蛋白质(或多肽)翻译。2. 有关碱基和氨基酸数目计算的技巧:(1)图示对应关系:DNA(基因)mRNA(密码子,64 种)tRNA(反密码子,61 种)(2)推导:基因表达过程中,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1/3mRNA 中的碱基数目=1/6 基因中的碱基数目常考热点 11 伴性遗传及相关规律一、答题要素1X、Y 染色

32、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1)XY 型:X 只能传给女儿,Y 则传给儿子。(2)XX 型:任何一条都可来自母亲也可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2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1)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世代遗传。(3) 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3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1)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2)隔代交叉遗传。(3)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二、失分警示1. 并非所有基因都在染色体上:线粒体、叶绿体、原核细胞等不具有染色体,但是存在遗传基因。2X、Y 染色体并不是不存在等位基因:二者的同源区段存在等位基因。3调查遗传病发病率与遗传方式的范围

33、不同:(l)发病率: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2)遗传方式:在某种遗传病患者家系中调查。4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 DNA 序列。三、提分关键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的 2 大方法:(1)已知性状显隐性:选择纯合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子代雌雄表现型相同,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雌雄表现型不同,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为孩子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选摩西 冲名校 咨询热线:2864966 2864977 2864988 11(2)正交、反交实验判断。结果相同,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结果不同,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2判断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存在位置的技巧:选择纯合隐性雌性个体与

34、纯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1)若子代雄性为隐性性状,则位于 X 染色体上。(2)若子代雌雄均为显性性状,则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3遗传方式判断口诀:(1)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子)正非伴性。(2)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母(女)正非伴性。常考热点 12 变异、育种和进化一、答题要素1. 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1)基因的非编码区域发生突变。 (2)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3)纯合子中显性基因突变成杂合子中的隐性基因2可遗传变异的 3 大类型: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1)真核生物:减数分裂 3 种可遗传变异类型都存在

35、,有丝分裂无基因重组。(2)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存在染色体变异,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3)病毒:基因突变是其唯一可遗传变异的来源。3真核细胞不同分裂时期发生的变异不同:(1)基因突变:发生在所有分裂过程中。 (2)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3)染色体变异: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二、失分警示1易位交叉互换:(1)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2单倍体:(1)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并非只有 1 个染色体组:多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 2 个或 2 个以上染色体组。 (2)单倍体并非都不育:单倍体

36、含有同源染色体及等位基因时,可育并能产生后代。3育种方法需注意的问题:(1)原核生物不能运用杂交育种。如细菌的育种一般采用诱变育种。(2)杂交育种:不一定需要连续自交。(3)花药离体培养:只是单倍体育种中的一个程序,要想得到可育的品种,一般还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使染色体加倍。三、提分关键1判定染色体组数的 3 大方法:(l)看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数目:有几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2)看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就有几个染色体组。(3)根据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数来推算: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2常规基因频率的 2 大计算方法:(1)基因个数(此基因个数+其

37、等位基因个数) 。(2)此种基因纯合子基因型频率+1/2 杂合子基因型频率。3特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当基因位于 X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X 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 (雌性显性纯合子个体数2+雄性显性个体数+雌性杂合子个体为孩子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选摩西 冲名校 咨询热线:2864966 2864977 2864988 12数)(雌性个体数2+雄性个体数)常考热点 13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答题要素1生长素发挥作用的实质: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2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解读: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举例: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3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1

38、)幼嫩细胞衰老细胞。 (2)根芽茎。 (3)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4常考植物激素的作用:(1)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生根,促进果实发育。 (2)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3)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促进发芽。 (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5多种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共同调节:相互促进或相互拮抗。二、失分警示1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部作用不同:(1)尖端:产生生长素;感受光刺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光侧少,背光侧多) 。(2)尖端下部:生长和弯曲部位。2极性运输横向运输:(1)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下端;主动运输,与光照无关。

39、(2)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远地侧近地侧。3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分别位于最适浓度两侧。4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成因不同: (1)无子番茄: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不遗传。(2)无子西瓜: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无性生殖遗传。三、提分关键1判断植物生长趋势小窍门:(1)长不长有没有:有生长素才生长。 (2)弯不弯均不均:分布不均弯曲生长。(3)均不均光和力:单侧光、重力会导致分布不均。 (4)感不感尖不尖:有尖端才感光。2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1)协同作用: 促进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延缓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2)拮抗作用: 器官脱落:脱落酸促进;生长素、细

40、胞分裂素抑制。 种子萌发: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常考热点 14 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一、答题要素1兴奋的产生机制:Na +内流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兴奋产生。2. 兴奋的传导方向:双向传导。1)膜外: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2 )膜内: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l)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2)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 兴奋的传递:为孩子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选摩西 冲名校 咨询热线:2864966 2864977 2864988 13(1)特点:单向传递。(2)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1、。5与神经递质的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高尔基体、线粒体、突触小泡、细胞膜。二、失分警示1产生感觉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l)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完整:能产生感觉。(2)切记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2动作电位的产生不一定是一次刺激引起的:必须达到定的刺激强度(阈值) ,才能产生动作电位。三、提分关键1兴奋传导方向的“三看”法:(1)看神经节: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2)看突触:突触前膜( 散热”是错误的:实际上,发烧时“产热=散热” 。5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体内都缺乏胰岛素:(1 ) I 型糖尿病:胰岛 B 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需终生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机体对胰岛素敏

42、感性下降,可能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 。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并没有下降。三、提分关键1下丘脑的四个功能和三个中枢部位:(l)四个功能: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为孩子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选摩西 冲名校 咨询热线:2864966 2864977 2864988 14(2)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平衡调节中枢。2激素分泌异常情况分析:(1)分泌激素的囊泡不能形成。(2)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3)激素不能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3酶、神经递质与激素的关系:(1)区别:产生部位不同;运输途径不同;酶可反复利用,激素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分解或灭活。(2)联系:具有特定生物活性;均与特定分子结

43、合起作用;都不供能,不组成细胞结构常考热点 16 免疫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一、答题要素1. 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2高考常考的两大免疫过程:3免疫细胞:(l)吞噬细胞: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一抗原结合体。(2)B 细胞: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记忆细胞。(3)T 细胞: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增殖分化为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4)浆细胞:分泌抗体。(5)效应 T 细胞:识别靶细胞,使之裂解。(6)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化为效应细胞。4关注记忆细胞和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敏感,能长期记住入侵的抗原。(2)二次免疫

44、特点。比初次反应快、强,能在抗原侵入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大大降低患病程度。二、失分警示1. 并不是所有细胞的内环境都是组织液:(1)红细胞:血浆。(2)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3)淋巴细胞:淋巴或血浆或组织液。(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2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3.T 细胞并不只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T 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缺乏 T 细胞几乎丧失特异性免疫。三、提分关键1. 浆细胞的三大产生途径:(1)吞噬细胞处理传递抗原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 细胞浆细胞。(2)抗原直接刺激 B 细胞浆细胞。(3)抗原记忆 B 细胞

45、浆细胞。2效应 T 细胞的三大产生途径:(l)吞噬细胞处理T 细胞效应 T 细胞。(2)抗原直接刺激 T 细胞效应 T 细胞。为孩子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选摩西 冲名校 咨询热线:2864966 2864977 2864988 15(3)抗原记忆 T 细胞效应 T 细胞。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判断方法:(1)据“参战”对象:由物质(抗体)参战的是体液免疫;由细胞(效应 T 细胞)参战的是细胞免疫。(2)据作用对象:作用于抗原的是体液免疫;作用于细胞的是细胞免疫4免疫细胞中的三个“唯一”:(1)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2)唯一没有识别作用的细胞:浆细胞。(3)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吞噬

46、细胞常考热点 17 种群和群落一、答题要素1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2高考常考的实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3种群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1)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一般呈正相关。(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影响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4)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4群落的动态变化:群落的演替。二、失分警示1. 人口的数量变化规律与自然界野生种群不同:人是社会成员,数量变化受社

47、会因素影响。(1)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2)人口的增长出生率 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3)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2误判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不要把“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误认为是 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竹子属于种群范畴。 (2)水体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是由光照引起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范畴。(3)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决定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属于水平结构三、提分关键1. 与样方法有关的两个关键点:(1)随机取样。 (2)求若干样方的平均值。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产生条件:(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理想条件,实验室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几个条件同时满足。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资源和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等。3. K 值及 K/2 值的应用:(1)通过提高 K 值,增加某生物的放养量(如养鱼) 。(2)通过降低 K 值,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如鼠害) 。(3)通过控制捕捞量,使种群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