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口结合打通 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关联,纲要,1.接口:“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2.结合:语言学视野中的文学 3.打通:走向“文学语言学” 4.结语:走出“语言乌托邦”,1.接口:“语言”和“文学”的关系,1.0. 语言的概念 1.1.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 1.2.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 1.3. 语言-诗-存在的同一性 1.4. 语言变迁引发文学变革,1.0.语言的概念,-B布洛克,L特雷杰:“语言是一个社会集团内部协调一致的任意的有声符号系统。”(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译本1986:238) -H斯威特:“语言是概念的表达,它通过语音组成词,再由词组成句子。这种组合与形成思想之诸概念的组合
2、相适应。”(238) -徐通锵语言论:“从语言的性质来说,它是现实的一种编码体系;从功能来说,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997: 21),1.1.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1)语言符号。语言直接指人的说、写、听、读行为及其产品,即狭义的“语言符号”(linguistic sign)。文学正在这一意义上是“语言”。 (2)非语言符号或拟语言。这是二十世纪特有的“语言”概念。狭义语言的特性被类比和扩展地去概括种种“非语言符号”(nonlinguistic sign)。,“拟语言”,-列维-斯特劳斯:文化现象就是一种“拟语言”(quasi-language)。如文学、神话、音乐、电影、电视、
3、绘画、建筑、舞蹈、时装、香水、广告、婚姻规则、亲属关系、汽车系统等。 -小松左京、高阶秀尔:“绘画是语言。画中有语法和辞书。” -巴赞:“电影是一种语言活动。” -麦兹:“电影是没有语言的言语。” -柯林伍德:“艺术必须是语言。” -克丽丝蒂娃:“心理分析学把所有症候都看成是语言。”,1.2.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十九世纪后期,文学家希望通过语言来拯救文学的危机。反对浪漫主义的情感至上或直抒胸臆,强调以“象征”(即暗示)去间接表达诗人意图,全力追求语言的音乐美、绘画美。 -波德莱尔、马拉美和魏尔伦深信语言具有神奇的创造魔力: -“给我粪土,我用它掘出黄金;给我地狱,我用它发现天堂。” -马
4、拉美:“人们不是用思想来写诗的,而是用词语来写的”。,王尔德,-“语言是思想的父母,而不是思想的产儿”。 -他把语言当作“艺术的最高形式”,“形式都是万物的起点。形式就是一切”。 -与其说艺术摹仿生活,不如说生活摹仿艺术。,1.3.语言-诗-存在的同一性,-维柯德:原始历史是 “诗意历史”、“原初语言即是诗”; -赫尔德尔: “诗是人类之母语”。 -在卡西尔,艺术使语言的隐喻本质获得“再生”。在艺术中,“语言复活了全部的生命;但这已不再是被神话束缚着的生命,而是审美地解放了的生命了。” -语言的隐喻本质正是艺术的本质。而艺术的权力也正在于隐喻的权力。,海德格尔,-“当人思索存在时,存在就进入语
5、言。语言是存在的寓所。人栖居于语言这寓所中。用语词思索和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寓所的守护者”。 -“语言的本质必得通过诗的本质来理解”。 -“语言本身在根本意义上是诗。诗在语言中产生,因为语言保存了诗意的原初本性”。 -“原始的语言就是诗,在诗中神思存在”。,巴赫金,-诗学应当“依靠语言学,但它不是语言学研究。” -作为语言学对象的语言不可能具有“诗意特性”,它“只有在具体的诗意结构中才具有诗意特性”。 -“诗的特征不属于语言及其成分,只属于诗意结构”。,1.3. 语言变迁引发文学变革,-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
6、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2.结合:语言学视野中的文学研究,2.1.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文学研究 2.2.结构主义语言学与文学研究 (1)雅各布逊:隐喻与转喻 (2)普罗普:民间故事形态 (3)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结构分析 (4)格雷马斯:叙事模式分析 2.3.转换生成语言学与文学研究,2.1.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文学研究,a.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的独立 b. 马克思缪勒的比较神话学研究 C. 帕里-洛德理论与历史比较语言学,a.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的独立,从琼斯(1786)最早对梵语和拉丁语的亲缘纽带予以揭
7、示开始,经过施莱歇尔(1808)、佛兰兹葆朴(1816),拉斯克(1818)和雅各格林(1822)为首的学者们的长期探索,历史比较语言学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研究方法体系。,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第一,收集、鉴别材料,剔除那些于历史比较无用的偶然同音现象,借用现象;第二,在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有差异的形式中找出语音对应关系,并据此确定同源成分;第三,确定那些有差异的形式的先后年代顺序,以便弄清语言发展的时间层次;第四,拟测原始形式,并利用各种可能的办法来检验拟测的可靠性。” (徐1996:72),b. 马克思缪勒: 比较神话学研究,-“比较语言学成为我们中的显微镜,这种显微镜性能卓越,使我们在以前只
8、能看到朦胧乌云的地方,现在却发现了性质截然不同的形式和要则;不仅如此,它还使我们得到了我们称之为当时证据的东西,这些证据向我们展现了在梵语还没有成为梵语,希腊语还没有成为希腊语的那个时期的思想、语言、宗教、文化的状态。”( 比较神话学中文版, 1989:17)。,从比较语言学到比较神话学,-(1)以乍露端倪的印欧语言谱系为基点重构印欧系神话,力图寻找到印欧语诸民族神话的原型。“宙斯是起点,也是中点(milddle);万事万物都是从宙斯那里派生出来的”(P15);“吠陀是雅利安种族的真正神谱,而赫西俄德的神谱则是原初形象之变态的漫画”(P80)。,2-3,-(2)以语音表层的“多名同义”(syn
9、onymy)和“一名多义”(polynomy)为突破口,通过跨文化比较来溯本追源,在语义的原初出发点来阐释神话的真义。 -(3)以“语境复原”为基本手段,通过由“神名”的现代语境向原生语境的逆推,在语词生成的具体文化背景中完成对神话神秘性的理性消解。,c.帕里-洛德理论与比较语言学,-“帕里-洛德”理论亦称口头程式理论。它旨在通过程式、主题或典型场景,故事型式或故事类型这三个核心概念解释口头诗人的现场创作能力。 -帕里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大师安托万梅耶的高足。后者的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集中阐述了历史比较法的基本法则,系历史比较语言学的集大成之作。,弗里的评价,-“在导师梅耶的著作中,帕里接触到了
10、这样的判断荷马史诗是彻头彻尾的程式的,更进一步说,构成诗歌的语言是传统的,并经艺术加工过的,是一种艺术语言(kunst sprache)”(弗里2000:20)。 -弗里指出,语言学家们给帕里“提供了考察和透视步格和语言的方法”,人类学家的工作“及时为他提供了佐证,并推动了他与洛德合作发展起来的比较方法”(2000:38)。,2.2.结构主义语言学与文学研究,-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始,结构主义的浪潮迅速席卷西方学术界,甚而一度引发了西方世界价值体系的全方位转型。 -特伦斯霍克斯断言:“要成为人,就必须成为结构主义者”(1997:6)。 -布洛克曼:“一个人要么是结构主义者,要么就不是”(
11、1980:7)。,袁可嘉,“60 年代以来,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在西方文学批评界相当活跃, 并已产生显著的国际影响。结构主义作为文学思潮, 几乎影响到文学艺术的所有领域, 从理论到创作, 从小说、戏剧、诗歌到电影。这个思潮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 以法国为中心, 迅速扩大到英、美、西德、意大利、丹麦, 并对苏联及东欧国家产生了影响”。,结构主义语言学,a.语言和言语。索绪尔把“言语行为”(language)分为两种:语言(langue)是一套既定的语言交际规范系统,言语(parole)则是这一系统在个人的具体交际行为中的体现。语言结构是语言交际中无形的而又决定性的力量,正是它赋予言语行为以意义。,b
12、.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任何符号都包含两个成分:语音形象,即能指;概念内容,即所指。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联系,但又是约定俗成的。符号与外部现实并无必然联系,它并不直接参照或指向现实世界。,c.二元对立,-语言是一个由各种关系构成的系统,它的任何一项要素的意义都只能在关系中确定。而这种关系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方式是对立。 -结构语言学对文学研究而言最独特的贡献:重要的是找出关系中的基本要素,并按对立模式加以重新排列,以便获得关系模型支配符号系统的普遍逻辑程序。,d.历时和共时,-历时指语言的历史演变特性,共时指某一时代内语言
13、的稳定特性。前者显出变化、发展,后者体现稳定、秩序。 -结构语言学为追求语言科学的精确性,宁愿抛弃“历时”而只问“共时”。,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到结构主义诗学,其一、用语言学模型去分析文学。 -在巴尔特:“无论从哪方面看,文化都是一种语言”。结构主义则是“一种分析文化现象的方式,这种方式起源于当代语言学的各种方法”。 -这就需要凭借结构语言学去找出构成文学的符号系统,探明这一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运作方式。,其二、关注隐藏在文学深层的普遍逻辑秩序,-结构主义关心的不是文学的特殊性,而是文学与其它文化形态的普遍性。 -它要寻找的是不仅支配文学、而且也支配整个文化现象的普遍的逻辑程序。,索绪尔的例子,-“
14、我们以为每天晚上825 从日内瓦开往巴黎的快车总是同一列车,尽管列车的机车、车厢、乘务员及乘客可能不同。其原因在于,我们关心的不是它的特殊实质,而只是它的普遍形式,这种形式是由它与其它列车的关系确定的。即便它晚点发车20 分钟,它与725 和925的列车的差异存在,它就仍然是825 的列车。”,(1)雅各布逊:隐喻与转喻,-Roman Jakobson(1896-1982) -诗学著作:俄罗斯现代诗歌(1921) 、捷克诗歌与俄罗斯诗歌比较(1923 ,捷文版1926) 。他又发表过论文韵文的翻译、诗是什么?、韵律学、论古希腊韵律。 -从分析诗歌开始研究音位学。,a.语言学与诗学,-“作为语言
15、家,涉及语言的一切东西对我都不是界外之物。” -诗学要解决“语言信息怎样成为艺术品”这一难题,答案只有到语言结构之中去寻找, 要找到体现美学功能的经验性语言学标准;诗与非诗文体可以凭纯粹的语言学标准来区分;高度重视诗中常见的对等和比喻手法;从组合和选择之运作来看待隐喻和转喻。 - 语言学与诗学(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1960),b.语言学的定位,c.语言的功能,d.隐喻和转喻,当我们想描述一件事物时,不直接说出这件事物本身,而是用另外的东西来描述这件事物的方式。 隐喻和换喻都是一种表达的替换方式,不直接表述一件事物,而替换成别的事物。 隐喻替换根据的是相似性原则。
16、如:“这人是头狮子”。 转喻替换根据的是毗邻性原则,不直接描述人,而是描述和这个人有关的想临近的事物或局部。霍克斯:“甲壳虫在街上爬行”,是一个隐喻,其实在街上爬行的是小汽车。“白宫作出一项新的议案”,其实作出议案的是美国总统(霍克斯, 76)。 戴维洛奇:“上百条龙骨耕耘着海浪。”龙骨是转喻,指船,依据的是船与龙骨的毗邻性和连接性,龙骨是船的一部分。“耕耘”则是隐喻,依据的是船的航行和梨的耕耘之间的相似性。,隐喻和转喻的概念来源,句段关系/组合/共时/毗邻性/转喻,联想关系/聚合/历时/相似性 /隐喻,“美学功能把对等原则从选择轴投射到结合轴。对等被提到(语言) 序列构成手段的地位上。”,-
17、对散文来说转喻是捷径,而对诗歌来说隐喻是捷径。 -在俄国抒情歌谣里,隐喻结构居于支配地位;而在英雄史诗里,转喻方式则占有优势。诗歌中存在着交替采用这些手段的多种动机。 -在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流派中,隐喻方式具有首要地位; 现实主义作家以转喻方式离开情节而导向环境,离开人物而导向时空背景,并喜欢提喻式的细节。,(2)普罗普:民间故事形态,-1928,民间故事形态学(中文译本故事形态学,中华书局,2006年) 普氏确信:研究者一向视作中轴的各种故事“母题”间界限含混不清,相互渗透,是一种“可变项”。故而只有从“母题”深层的“功能不变项”着手,具体分析人物行为在文本中的作用,才能最终发现“故事”的真
18、正结构。,二重性,-“童话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千奇百怪,五彩缤绘;另一方面,它如出一辙,千篇一律。”(民间故事形态学) -结构主义诗学的宗旨:发现“千篇一律”如何支配“千奇百怪”,恒久不变的“功能”如何推演出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 -“向适合于小说艺术的诗学迈出了一大步”(霍克斯)。,普罗普的发现程序,-(1)确定故事的总 “回合”(人物行为的阶段流程)数; -(2)将故事分解为句段,并将相关句段归结为“功能单位”,每一单位有一符号予以代表; -(3)将故事中所有的“功能单位”的对应进行组合,最终形成一套叙述公式。 (朱立元1996:363-365;俄罗斯民间故事形态学英译本1968:26-6
19、5):,功能,-“功能指的是从其对于行动过程的意义角度定义的角色行为。”(p18) -“一、角色的功能充当了故事的稳定不变因素,它们不依赖于由谁来完成以及怎样完成。它们构成了故事的基本组成成分。”( p18 ) -“二、神奇故事已知的功能项是有限的。”( p19 ) -“三、功能项的排列顺序永远一致。”( p19 ) -“四、所有神奇故事按其构成都是同一类型。”( p20 ),三十一种“功能”,(1)一个家庭成员离家外出;(2)对主人公下一道禁令;(3)打破禁令;(4)对头试图刺探消息;(5)对头获知受害者的消息;(6)对头试图欺骗其受害者,以掌握他或他的财物;(7)受害人上当并无意中帮助了敌
20、人;(8)对头给一个家庭成员带来危害或损失;(9)灾难或缺失被告知,向主人公提出请求或命令,派遣他或允许他出发 ;(10)寻找者应许或决定反抗 ;(11)主人公离家 ;(12)主人公经受考研,遭到盘问,遭受攻击等等,以此为他获得魔法或相助者做铺垫 ;(13) 主人公对未来赠与者的行动做出反应;,14-31,(14)宝物落入主人公的掌控之中 ;(15)主人公转移,他被送到或引领到所寻之物的所在之处;(16)主人公与对头正面交锋 ;(17)给主人公做标记 ;(18)对头被打败;(19)最初的灾难或缺失被消除 ;(20)主人公归来 ;(21)主人公遭受追捕 ;(22)主人公从追捕中获救 ;(23)
21、主人公以让人认不出的面貌回到家中或到达另一个国度;(24)假冒主人公提出非分要求 ;(25)给主人公出难题 ;(26)难题被解答 ;(27)主人公被认出 ;(28)假冒主人公或对头被揭露 ;(29)主人公改头换面;(30)敌人受到惩罚 ;(31)主人公成婚并加冕为王。,(3)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结构分析,列维-斯特劳斯深受普罗普影响: -神话与童话异形同构:一来“没有逻辑”,“没有连贯性”,“任何东西都有可能发生”,二来具有“相似性”和稳定性。而这种相似性和稳定性正可以由神话的语言性去说明。 -神话与语言本身具有明显的同一关系:神话要为人所知,必须被人讲述,因而它是人的言语活动的一部分。,发掘
22、二元对立关系,-关键是,神话作为人的言语活动,其深层无意识的普遍逻辑程序是什么?也就是说,言语“下面”的语言结构是什么?。 -二元对立关系是支配各种语言系统的普遍模型。神话研究的目标应当是发掘故事深层的二元对立关系。,分析程序,其一,神话和语言同样由“构成单位”组成; 其二,这些“构成单元”同样应当在“音素、词素和义素的层次上”进行分析,但它们比语言序列更复杂; 其三,结构分析的基础原则是“解释的简约性、结论的一致性、以及从断片中重建整体和从前阶段推论后阶段的可能性”(1995:226);,分析程序(续),其四,真正的神话构成单元是“神话素”,而且神话“时间系”亦兼具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特点; 最
23、后,通过提炼“神话素”,“把一个神话的所有已知的不同说法组织到一个形成一种变换组合的系列中去,并使置于最远的两头的不同说法,处于一种虽然相反,然而相互对称的关系中。”(1995:240)。,俄狄浦斯神话-1,宙斯劫欧罗巴,卡德摩斯寻妹。杀死毒龙,种下龙牙;武士跳出,自相残杀;剩余五武士,共建忒拜城。拉伊俄斯继位,神谕其子将杀父娶母;遂刺穿幼子脚踝,弃之荒野。牧羊人救弃婴,名俄狄浦斯,送科任托斯王为子。王子得知神谕,仓惶出逃。路遇生父,发生争执,失手杀父。斯芬克斯为祸忒拜,俄狄浦斯猜谜除害。俄狄浦斯继位,娶母伊娥卡斯忒。,俄狄浦斯神话-2,天降瘟疫,神谕告知真相,母亲含羞自尽,俄狄浦斯刺瞎双眼,
24、自逐他乡。厄忒俄克勒斯与波吕厄刻斯为争位自残,双双死去。克瑞翁严禁为波吕厄刻斯收尸,安提戈涅违禁葬兄遭囚,旋即自杀,未婚夫海蒙(克瑞翁子)闻讯自尽,终致其母相随自杀。,音乐总谱,将神话看作一份“音乐总谱”。它总在两方面展开其意义:既历时性地沿横轴线一页接一页地横读,同时又共时性地沿纵轴线纵读。而所有垂直地写出的音符就给成一个总的组合单位,即一束关系。,如果遇到以下一系列数字:,l,2,4,7,8,2,3,4,6,8,1, 4,6,7,8,1,2,5,7,3,4,5,6,8,,把所有的1,2, 3分别排列在一起,1 2 4 7 82 3 4 6 8 1 4 5 7 8 1 2 5 73 4 5
25、6 8,提取十一种基本神话素,(1)卡德摩斯寻找欧罗巴;(2)卡德摩斯杀死毒龙;(3)土生人相互残杀;(4)俄狄浦斯杀死其父拉伊俄斯;(5)俄狄浦斯杀死斯芬克斯;(6)俄狄浦斯娶母伊俄卡斯忒;(7)厄忒俄克勒斯与波吕尼刻斯相互残杀;(8)安提戈涅违反禁令安葬其兄波吕尼刻斯;(9)拉布达科斯瘸脚;(10)拉伊俄斯左拐子;(11)俄狄浦斯肿脚。,按同一性、相似性原理对11种神话素加以排列,解读,-横着读(自左至右),便可以获得历时性故事;纵着读,则会发现共时性的同一或相似现象,即神话素之间的有规律联系; -让第一与第二栏、第三与第四栏分别加以比较,就能获得两组二项对立关系;这两组二项对立关系之间本
26、身又形成更高一级的二项对立。,第一栏,-三项事件共同表达亲属关系的重要性:只有排除万难才能维护亲属关系的牢固性。 -但对亲属关系的维护都带有过度的倾向,尤其是俄狄浦斯无意娶母为妻。,第二栏,-共同显示相反趋向:亲属之间不是相亲相敬,而是自相残杀。 -显露出对亲属关系的轻视或无视。 -把一、二栏相联系,获得第一组二项对立:过高估价亲属关系与过低估价亲属关系。,第三栏,-涉及人与怪兽的关系。毒龙和斯芬克斯分别是穴生动物和敌视人类的怪物,它们必须被除掉才能让人类顺利从大地诞生和发展。 -这里涉及人类从大地起源这一古老传说中的问题。既然怪兽(非人类)是人类的敌人,被人类征服,那么,这就等于否定人类起源
27、于大地。,第四栏,-三人名有共同含义:直立行走的困难和笔直站立的困难。 -暗示:人类从大地诞生之初,行走不便。因而第四栏则与第三栏相对立,坚持人类由大地起源。 -联系第三、四栏,获得第二组二项对立:否定人起源于大地和肯定人起源于大地。,更基本的二项对立,-把最初的问题(从一人还是从二人产生?)和派生的问题(从异族还是从同族产生?)联系起来。 -通过这种联系,过高估价血缘关系之于过低估价血缘关系,就如企图回避人类土生土长的问题之于根本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一样。 -尽管经验和理论相矛盾,但社会生活根据自己结构的相似性证明宇宙论是正确的。因此宇宙论是真实的。,最根本和原初的宇宙论问题,-人生于一(大地)
28、还是生于二(男女)? -神话本文在此提供一个可以不断回溯的必要的“逻辑工具”。 -“神话思维总是从对立的意识出发,朝着对立的解决而前进。” -神话的功能:通过与社会结构的相似性证实宇宙论的有效性和真实性的“逻辑工具”。,普罗普和列维-斯特劳斯,-其一,普氏关注的是“民间故事”的形式特征,基本构成单位和组合法则;莱氏关注的则是蕴合在神话中的一种逻辑形式或观念体系。 -其二,前者探求的是连续性的文学表层直线结构,后者探求的则是非连续性的潜在二元心理结构。 -Scholes:“普罗普探讨的是牡蛎如何养育出珍珠的过程,而列维-斯特劳斯所要说明的是那些赋予结构以意义的最原始的沙粒”( 叶1988:183
29、)。,(4)格雷马斯:叙事结构模式,-在格雷马斯,列维-斯特劳斯的二项对立模型过分简略和过于机械,而普罗普的31 种功能的归纳又过分琐细和缺乏概括性,因而需要找到一个详略适中的逻辑模型。 -提出六种行动素和符号矩阵模型,以便建立文学的叙述语法并阐明其实质。,(1)叙述的本质和语法,-沿用列维-斯特劳斯的二项对立模型,但强调:从一个行动素到另一个行动素的运动、转化即“交换”,构成文学叙述的本质。 -赞成普罗普的叙述语法,在这种语法中,一定数量的行动素会转换为一定数量的方式,从而演化出故事的各种结构。把故事看作和句子相似的语义结构,可以象分析句子那样加以分析。,(2)六种行动素,六种行动素源出普罗
30、普的七种神话角色(反面角色、捐献者、帮手、被寻找者及其父亲、接信者、英雄和假英雄),但又按二项对立模型调整并简化为六种三组对立行动素:(a)主体对客体;(b)发信者对收信者;(c)帮手对敌手。格雷马斯符号矩阵有助于清晰地梳理人物关系,并揭示他们之间复杂的矛盾情势。,2.3.转换生成语言学与文学研究,-乔纳森卡勒的结构主义诗学把乔姆斯基视为结构主义者,认为转换-生成语法的重要就在于它透彻地点明了语言学研究的本质:其任务不是描写某一组素材,而是把对一种语言的全部了解建构起一种再现形式,从而对语言事实给予解释。 -乔纳森卡勒还特别强调,运用语言学模式最恰当最有效的方法,是把语言学作为一种明确无误的方
31、法论参照,而不是各种比喻术语的来源。与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这一概念相呼应,乔纳森卡勒提出了“文学能力”(literary competence) 的概念,即文学的“语法”,使读者能够把语言序列转换为文学结构和文学意义的文学知识。,从转换生成语法看李贺诗歌,冯巍,乔姆斯基语言学与对文学理论的结构分析,社会科学辑刊 2008.1 蒋春红,李贺研究的语言学实践李文彬从转换生成语法看李贺诗歌 述评,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4,3.打通:走向“文学语言学”,-文学语言学亦称“文学文体学”(Literary Stylistics),或称“语言学批评”(Linguistic Criticism)。文学语
32、言学运用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学分析的传统问题,也以文学批评的方法来分析语言。 -文学语言学的国际性杂志主要有文体(Style)、语言与文体(Language and Style)、文学语义学杂志(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诗学(Poetics)和今日诗学(Poetics Today)。,3.1.文学语言学的语言学源头,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萨丕尔(Edward Sapir) 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 雅各布逊(Roman Jacobson) 特鲁别茨科伊(NTrubetzkoy),3.2.文学语言学的
33、分支,(1)文体学(Stylistics) (2)诗 学(Poetics) (3)叙述学(Narratology),(1)文体学(Stylistics),哈特曼和斯托克语言与语言词典:“风格学、修辞学:应用语言知识去研究风格()的学问。”(、,现译文体、文体学)并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分支学科:语言风格学、语音风格学、统计风格学。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风格学:对于表达风格的语言手段(如修乎格和句法模式)的研究。自古以来,风格就是一种研究对象。”,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有人试图把文体学仅仅看做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但是,文体学不论算不算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自己明确的问题要讨论。其中的一部分问题看来属于
34、所有(或实际上所有)人类的口语的范畴。从这一广义出发,文体学研究一切能够获得某种特别表达力的语言手段,因此,比文学甚至修辞学的研究范围更广大。所有能够使语言获得强调和清晰的手段均可置于文体学的研究范畴内:一切语言中,甚至最原始的语言中充满的隐喻;一切修辞手段;一切积压法结构模式。”,“语言的美学运用”,包括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纵横关系、语言形式的“可感觉性”、语言的音乐性。主要理论如雅各布森(Roman Jacbson)的“投射原则”(projection principle)、Michael Riffaterre 的“多因素决定”(overdetermination)的“矩阵模式”(matr
35、ix-model)、系统文体学的“显著”(prominence)和“语义沿流”(semantic drift)、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布拉格结构主义的“前景化”(foregroungding)。,(2)诗学(Poetics),研究“什么因素促使语言信息变成文艺作品?”(Roman Jakobson) 分析文学作品的文学性(literariness)或诗学性(poeticity)。 狭义的诗学可分为诗学语音学、诗学词法学、诗学语义学和诗学语用学。 核心思想:文学语篇的的文学性来自特定的语言特性。,(3)叙述学(Narratology),法文中,“叙述学”
36、(narratology),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而构成的。 大拉霍斯法语词典:“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 罗伯特法语词典:“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 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它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最近的趋势是从形式主义语言模式向交流模式(communication modles)转移。,叙事学经典,普罗普:民间故事形态学 托多洛夫:十日谈的语法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 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方法研究 布 思:小说修辞学 乌本斯基:创作的诗学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 苏珊兰塞:
37、叙述行为,3.3.文学语言学在中国,3.3.0. 梅祖麟: 从语言史到文学史 3.3.1. 竺家宁: 语言风格学 3.3.2. 鲁枢元:超越语言-文学言语学刍议 3.3.3. 李荣启:文学语言学 3.3.4. 高 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 3.3.5. 吴晓峰: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 3.3.6. 祝克懿: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 3.3.7. 潘华琴:文学言语的私有性 3.3.8. 张 瑜:文学言语行为研究,3.3.0.梅祖麟:从语言史到文学史,1,-1933年生于北京。 -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文学和哲学教授。 -主攻汉语语法史和汉藏语言比较研究。,从语言的结构入手, 研究句法的演变及其规律,-
38、刘跃进,在语言学与古代文学之间徜徉-访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系梅祖麟教授,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 -“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最初即是从语言的结构入手, 研究句法的演变及其规律。众所周知,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心就是语言学问题。用什么样的话语来讨论, 或者来描述各种现象, 来表达我们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体认, 这些都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语言是文学最基本的要素,在文学理论中, 抓住语言的某一部分作为中心, 即形成不同的批评流派。重视语言的多义性, 以文论文, 以诗论诗, 形成新批评方法。这与剖析社会背景、诗人生平的传统的批评方法迥然有别。但是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批评方法,总要通过语言分析
39、作为媒介。语言是文学最基本的要素。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必然有什么样的文学表达方式。”,半路出家,我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纯属半路出家, 说不上哪个老师系统教过我第一是汉语声律学研究。陈先生在其名文四声三问中提出四声源于梵文的命题, 我以为是不刊之论。在此基础上, 我又尝试做了更深细的探讨, 对经叹新声传入中土的时间, 梵语诗律理论对中土诗歌律化的直接影响作了比较具体的界定。第二是语言文学研究的区域性问题。,语言史与文学史研究的打通,文法与诗中的模棱, 台湾, 史语所集刊,1968。 中古汉语的声调和诗律兼论上声的来源, 哈佛亚洲学报第30期, 1970。 四声别义中的时间层次, 北京, 中国语文, 1
40、980。 说上声, 台湾,清华学报, 1982。 从诗律和语法来看焦仲卿妻的写作年代, 台湾,史语所集刊, 1982。 从语言史看几本元杂剧宾白的写作时期, 北京,语言学论丛, 1984。,3.3.1. 竺家宁: 语言风格学,-台北市: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3月初版。 -文学家用的是印象的、唯美的、主观的、综合的方法,语言学家用具体的、求真的、客观的、分析的方法。他们观察的方向和视点不同,目标却是一样的。他们都把这项研究称为“風格”。为了区别这两种不同的视点,我们把后者称为“语言风格”。,語言風格學,-語言風格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是語言學和文學相結合的產物。換句話說,它是利用語言學的觀
41、念與方法來分析文學作品的一條新途徑。 -廣義的語言風格學:包含一切語言形式的風格,既涵蓋口頭語言,也涵蓋書面語言,既處理文學語言,也處理非文學語言,而風格也包含了體裁風格(或文體風格)、時代風格、地域風格、個人風格諸方面。 -狹義的語言風格學:文學作品的個人風格。,語言風格學的特點,在文學家的觀念裡,作品材料的分析是機械而刻板的,會使“美感”完全喪失掉。因此,認為這個路徑是沒有意義的。這就是長久以來,文學家和語言學家思考方式上的分歧所在。文學家所關心的,是作品的“價值”問題,語言學家所關心的是“客觀的分析”,事實上兩者不是不能交會的。語言風格學總是避免對文學作品下價值判斷,而是“如實地”反映作
42、品語言的面貌。它不品評作品的優,不談“美”的問題,不談“藝術”如何,只客觀的描寫作品語言。,语言风格的类型,-音韻風格:韻的音響效果、平仄聲調的交錯、頭韻的運用、雙聲疊韻的安插、音節的解析。 -詞彙風格:擬聲詞的應用、重疊詞的應用、方言俗語的應用、典雅語或古語詞彙的應用、外來詞的應用、詞彙結構狀況、虛詞的狀況、詞彙的情感色m、新詞的創造力、詞類活用狀況、熟語的應用、共存限制的放寬。 -句法風格:造句類型的狀況、句子擴展的狀況、歐化句法的狀況、句子省略的狀況、文言或白話句式、句法的偶化狀況、韻散使用的狀況、對話的安插狀況、詩歌重沓反覆的形式、走樣句的狀況、對偶句的假平行。,语言风格学的研究方法,
43、可以分語言描寫法、比較法、統計法三途。 -語言描寫法是把作品組成的材料語音、詞彙、語法,進行分析描寫,看看語音是由哪些音素建構起來?篇章中的音韻搭配規律如何?用詞偏向如何?造句習慣如何?走樣變形的程度如何?和自然語言的差異有多大?這個方法就像語言學者對一個陌生的語言進行調查描寫一樣,只不過對象由自然語言換成文學語言罷了。 -比較法是透過兩篇作品的比較,或兩位作家的比較,而突顯其間的語言風格特徵。許多事物都是在相互對比中,才能看出它們的同與異。,統計法,-統計法是提出精確的數據,來說明某個風格現象。 -我們還應注意兩點: 第一、統計法應用時一定有個清楚的目的,顯示一些我們想要知道的事情,妥善的用
44、於需要之處,不可為統計而統計,形成無目標的濫用。 第二,要從結構中看問題,儘量避免打散了作計算。例如音韻上統計全篇共用了多少1-聲母的字,意義不大,應當看一個句子單位裡,用了多少1-母字,因為在一個緊密的結構單位裡,它才能造成頭韻的效果。同時,我們還應觀察這句中的1-母字是怎樣搭配起來的?是連續出現?還是間隔出現?由此,可以找出其韻律模型。如果打散來統計,就看不出作者結構的心思,驅策語言的特色了。,語言風格學的研究步驟,分為三方面:分析、描寫、詮釋。 -分析是把一個語言片段進行解析,這需要具備語言分析的技術和訓練才有可能做到; -其次是描寫,就是把語言片段各成分之間的搭配規律說出來; -最後是
45、詮釋,就是把為什麼是這樣的所以然說出來,例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統計結果?為什麼運用這樣的音響方式?,3.3.2.鲁枢元: 超越语言-文学言语学刍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伍铁平、孙逊,评鲁枢元著超越语言中的若干语言学观点, 外语学刊1993年, 第2期。 -“遗憾的是, 书中涉及语言学的部分有不少常识性的错误” -(1)混淆字与词、语言与文字、语言与思维;(2)误读索绪尔;(3)贬低汉语。,伍铁平的批评,-至于说“ 汉语缺少科学、严格、精致的语法” , 这不仅不符合事实, 而且是对我们祖国语言的贬低。说汉语“ 缺乏句段分析的标准化” , 这种不知所云的外行话, 只会令稍为有点语言
46、学常识的人捧腹, 不值一驳。 -遗憾的是鲁枢元同志并不象白烨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 具备“ 真诚的治学品格” 。在语言学方面, 作者缺乏基本功, 以致信口开河, 错误百出。这件事促使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作为国家科学殿堂的社会科学院, 其下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 是否将这本书送语言学家审阅过, 为什么作为该书责任编辑的白烨对这本书要那样推崇备致呢这是不是反映了我国学术界的某种不正之风呢?,“打通”二字谈何容易,-鲁枢元,语言学与文学-答伍铁平、孙逊对超越语言 的批评,中山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这篇文章却很有些使我失望, 也有些惊诧。其原因有三:一、身为语言学家的伍铁平先生与文学竟如此隔膜;
47、二、身为国内知名语言学家的伍铁平先生治学态度如此专断;三、按照伍铁平先生的猜度, 超越语言的出版竟是我国学术界不正之风的产物。 -伍铁平衡量一种语言价值的标准是“ 科学” , 而我的标准是“ 诗” ,3.3.3.李荣启:文学语言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 -文学语言的观念 -文学语言的性质 -文学语言的结构与特征 -文学语言的类型 -文学语言的形式美 -文学语言的风格 -文学语言的接受,3.3.4.高玉: 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东西, 不是涉及到民族的生存问题, 不是迫不得已, 这一根基是很难动摇的。” (29页) -“ 某
48、种意义上说, 文化的定型正是语言的定型, 文化的转型正是语言的转型。” (34页) -所以“ 从发生学上来说, 中国现代汉语形成了, 中国现代文化就形成了, 现代文化的现代性从根本上可以归结为现代语言的现代性。” (56页),主题,-五四文学运动是从语言变革入手的,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 八事” 有“ 五事” 是纯语言问题, 主张以白话代替文言, 主张“ 有什么话, 说什么话话怎么说, 就怎么写” ,五四文学运动中因此集结了太多的语言学问题,例如, 为什么要用白话取代文言, 文言的本质是什么, 五四白话文的本质又是什么, 现代白话与古代白话是什么关系, 五四白话文运动与新文学运动乃至新文
49、化运动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为什么从语言变革的角度入手, 新文化运动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3.3.5. 吴晓峰: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12月; -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互动关系的历史研究 -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互动关系的个案研究 -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3.3.6.祝克懿: 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样板戏”的修辞学研究 “适者生存”法则观照下的中国戏曲 ;话语生成的语境 ;音乐体制;的语言体制;话语诗化的语言特征 ;话语既俗且雅的语言特征 ;话语的表现风格特征 ;话语的个体风格特征;话语对传统戏曲话语的偏离 ;话语的时代风格特征 ;话语语言风格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