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双语班汉语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比较,喀什师范学校 周奕含,一、教材结构,(一)人教版语文 1.整体结构: 按专题编排,专题即话题,每册书八个话题。,(1)小学低段:导语、识字、46篇话题相同的课文(含练习)、语文园地、6-8篇选读课文、生字表(一)、生字表(二)。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2)小学中段:导语、46篇话题相同的课文(含练习)、语文园地、6-8篇选读课文、生字表(一)、生字表(二)。(3)小学高段:导语、4-6篇课文(含练习)、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6-8篇选读课文、两个生字表。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2.各栏目的内容(1)导语简单的提示本
2、组学习的主要话题,引导学生走进话题,抓住话题的主要内容,去体验、学习,做到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2)识字用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编排该话题常用的词语,例如二年级上第一组的话题是秋天的图画,“识字”中配的四字词语: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识字配有练习:认字、写字、读词,这十六组词组描绘了秋天的美景,还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词组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识字的内容除了 “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中高段每4课后有一个词语盘点。,(3
3、)课文及练习每组至少四篇话题相同的课文,包括古诗词和现代诗歌、记述文和科技说明文等。练习简明,目的突出,数量极少。只是在精读课文后有练习,略读课文后没有配练习。练习一般只有三道题,从朗读和背诵、内容理解和体会文章词句等三个方面出题。为了让学生课外阅读,每册给学生提供了6-8篇选读课文。,(4)语文园地低段“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 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中段语文园
4、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部分。,(5)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高段每组后设有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两部分。口语交际习作通过提示和要求,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训练。回顾拓展是对本组课文学习的总结和复习;拓展部分分为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趣味语文等部分,围绕本组的话题,组织学生交流体会,阅读名言、佳句,让学生阅读背诵,增加语言知识积累。,(二)双语班汉语1.整体结构:按课题交际编排,每课一个话题,每册书十六个话题。(1)小学低段:课文一及练习、课文二及练习、词语学习、汉字学习、拼音学习、阅读短文;附生字表、生词表。(2)小学中高段:学习提示、课文一及练习、课文
5、二及练习、拓展阅读;附生字表、生词表。,2.各栏目的内容(1)学习提示专门为学生自学课文及语言知识点而编写的。主要提示本课的学习要点和学习方法。分为课文学习提示、词语学习提示、句型学习提示、话题交际提示等。(2)课文学习小学低段的课文一、课文二,一为会话,一为短文,话题相同;中高段的两篇课文为话题相同的两篇文章。课文一是重点学习的内容,学习该话题的内容,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课文二是对课文一内容的拓展,以阅读为主。,(3)练习课文一后的练习较多,分别安排有汉字、词语、拼音、句型、课文等方面的练习。课文二的练习相对简单一些,一般是阅读理解方面的练习。(4)真实交际中高段安排有交际
6、活动和写话练习,围绕本话题,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口头和书面真实交际。(5)汉字表和词语表是每课(课文一、课文二)词语和汉字的汇总,分级标示。,二、教材特点,1.语文教材(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围绕专题进行语文综合训练,特别侧重书面语学习,口语学习也是围绕专题,由学生谈体会认识,而不是从基本口语训练开始。(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材容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裁、题材多样,古今中外,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3)练习题少,目标明确练习题少,重在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扩展课内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找,动手做当中增长本领,形
7、成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练习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有些题目不作统一要求,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4)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教材导语、课文、练习、语文园地等都是提示学生自己思考学习,并结合学习实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不列出标准问题和答案。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和选学两部分,提供给老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选读课文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在
8、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教材规定了识字量,但同时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认字,超过规定的识字量。,(5)课文蕴含较深的人文精神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质兼美,语言典范,学生爱读,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2.双语班汉语教材遵循第二语言学习的规律,按任务型教学理念,本着汉语教学模式来设计。(1)以基本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为起点,逐步扩展到听说读写能力。(2)每课以课文为中心,围绕课文,以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为目标,组织练习,是典型的第二语言学习教材。(3)初级阶段
9、课文以会话为主,中高级阶段课文主要以记叙文为主,很少使用诗歌、韵文类课文。(4)为双语教学服务,增加了部分科普类课文,此外还有拓展阅读。,三、教材比较,1.语文教材的结构分为阅读系统、写作系统、口语交际系统、综合实践系统和知识系统,各系统都有相对独立的编排。汉语教材的结构分为学习指导、课文、练习、交际活动系统。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使得两套教材结构有明显的不同。,2.语文教材的内容含量大,形式多样,体裁、题材多样,涵盖面广,文化内涵较深。 汉语教材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浅显。3.语文教材的弹性大,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较大的操作余地。汉语教材相对来说弹性小一些,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不适应自主学习。4.语文教材的课程资源比较丰富,研究成果较丰厚;汉语教材的课程资源单一,研究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