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浮力结合的计算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104332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浮力结合的计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浮力结合的计算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浮力结合的计算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浮力结合的计算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浮力结合的计算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14 页)2018 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浮力结合的计算题典题欣赏:1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 0.1m 的正方体物块 A,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40cm 时,物块 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 B 控制的出水口,打开阀门 B,使水缓慢流出,当物块 A 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即恢复原长没有发生形变) ,此时关闭阀门 B弹簧受到的拉力 F 跟弹簧的伸长量L 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 g 取 10N/kg,水的密度为 水 =1.0103kg/m3,不计弹簧所受的浮力,物块 A 不吸水) 。求:(1 )打

2、开阀门前物块 A 受到的浮力;(2 )物块 A 的密度;(3 )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2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 5.0103m2 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体积为 5.0105m3 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求:(1 )物块受到的浮力;(2 )物块的质量;(3 )如图乙所示,用力 F 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物块被下压前增加了多少?3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 100cm2 的圆柱体容器(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容器中装有 10

3、00g 的水。将一个重 3N 的实心长方体 A 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竖直浸入水中,当 A 有一半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2N (g 取 10N/kg)第 2 页(共 14 页)(1 )此时,A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多少?(2 )物体 A 的体积是多少?(3 )当物体 A 浸没在水中时(容器中的水并未溢出)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多大?4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 75cm2 的柱形物体 A 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15N:底面积为 120cm2 且足够深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物体 A 放入容器中且与容器底接触但对容器无压力,慢慢向容器注水,待液面稳定后物体 A 上

4、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h=5cm,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F2=7.5N;然后,将物体 A 竖直向上移动 8cm(忽略绳重和附在物体表面上水的重力。水 =1.0103kg/m3,g=10N/kg )求:(1 )物体 A 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 )物体 A 的密度; (3 )物体 A 竖直向上移动 8cm 前后,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5边长为 0.1m 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从水中取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并在木块表面上放一重 2N 的石块。静止时,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取 g=10N/kg,已知水的密度 水 =1.0103

5、kg/m3求:(1 )图甲中木块受的浮力大小;(2 )图乙中液体的密度;(3 )图乙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第 3 页(共 14 页)6某同学制作了一个” 浮子“他用质量为 2m、高为 h、横截面积为 2S 的质地均匀实心圆柱体,将其中间挖掉横截面积为 S、高为 h 的圆柱体,做成”空心管“;然后用另一个不同材质、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将管的空心部分恰好填满,做成”浮子“,如图 1 所示。将”浮子“放入盛有足量水、底面积为 S0 的圆柱形薄壁容器中。 ”浮子“ 刚好悬浮在水中,如图 2 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0,请解答下列问题:(1 )该“浮子”的平均密度是多少?(2 )实验中,组成“ 浮子

6、”的“空心管”和“ 填充柱体”在水中完全脱离,致使容器中水面高度发生了变化,待水面恢复稳定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7底面积为 100cm2 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 500cm3,重为3N 的木块 A 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 8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 6N 的物体 B 用细绳系于 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 ,不计绳重及其体积,求:(1 )图甲中木块 A 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2 )物体 B 的密度;(3 )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8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7、为 800g,杯的底面积为100cm2,现将一个质量为 600g,体积为 400cm3 的实心物体 A 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厚度不计,水未溢出) 求:(1 )物体 A 所受到的浮力;第 4 页(共 14 页)(2 )物体 A 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压强增大了多少?(3 )物体 A 一半浸入水中后,烧杯对台秤表面的压强。9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 A 重 3N,底面积是 200cm2,内装有一些水,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 B 重 5N,边长为 10cm,被一体积可以忽略的细线拉住固定在容器底部,如图所示,拉直的细线长为 L=5cm,受到拉力为 1N (g 取 10N/kg

8、, 水 =1.0103kg/m3)求:(1 )木块 B 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3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10在水平台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 100cm2 的圆筒形容器,容器内水深 20cm,将一个长方体用细线拴好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从水面开始逐渐浸入直至浸没到水面下某处停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长方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h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g=10N/kg ,容器厚度、细线重均不计,容器内的水未溢出) 求:(1 )长方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 )长方体浸没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11如图所示,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总体积的 露出水

9、面,不可伸长的悬绳处于松弛状态。已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5N,木块边长为 0.1m,容器底面积为 0.04m2,容器中水足够多,容器底有一阀门 K,求:第 5 页(共 14 页)(1 )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kg/m3?(2 )打开阀门使水缓慢流出,当细绳断裂前一瞬间关闭阀门,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 m3?(3 )在细绳断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与绳断前的瞬间相比改变了多少 Pa?12某实验小组在研究某种物质的属性时,经常需将物体浸没在煤油中保存,将体积为 1103m3、重 6N 的该物体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 250cm2 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物体浸没在煤油中,如图所示。(g=1

10、0N/kg, 煤油=0.810 3kg/m3)求:(1 )物体所受的浮力:(2 )细线受到的拉力;(3 )若细线与物体脱落,待物体静止后煤油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多少。第 6 页(共 14 页)参考答案:1.解:(1 )打开阀门前,物块 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 V 排 =VA=(0.1 m) 3=1103m3,所以,F 浮 = 水 gV 排 =1.0103kg/m310N/kg1103m3=;(2 )当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物块 A 是处于漂浮状态,由 F 浮 =G,即: 水 gV 排 =AgVA,所以, 水 VA=AVA,则 A= 水 = 水 = 1.0103kg/m3=0.6103k

11、g/m3;(3 )漂浮时,物块受平衡力,由题意知:G=F 浮 = 水 gV 排 =1.0103kg/m310N/kg(1 )1 103m3=6N;全部浸没时,根据物块 A 受平衡力作用可知:弹力 F=F 浮 G=10N6N=4N,由图象可知此时弹簧伸长了L=2cm,所以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水深 h=40cm 10cm2cm=34cm=0.34m,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 水 gh=1.0103kg/m310N/kg0.34m=3.4103Pa。答:(1)打开阀门前物块 A 受到的浮力为 10N;(2 )物块 A 的密度为 0.6103kg/m3;(3 )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为

12、 3.4103Pa。2.解:(1)已知 V 排 =4.0105m3,则 F 浮 = 水 gV 排 =1.0103kg/m310N/kg4105m3=0.4N。(2 )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则物块的重力 G=F 浮 =0.4N,则质量 m= = =0.04kg;(3 )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化:V=V 物 V 排 =5105m34105m3=1105m3则水的深度变化为:h= = =0.002m,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中增加:第 7 页(共 14 页)p=gh=1.010 3kg/m310N/kg0.002m=20Pa。答:(1)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0.4N;(2 )物块的质

13、量为 0.04kg;(3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物块被下压前增加了 20pa。3.解:(1 )当 A 物体有一半浸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 浮 =GF=3N2N=1N;(2 )由 F 浮 =gV 排 可得,A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V 浸 =V 排 = = =1104m3,因 A 有一半浸在水中,则长方体的体积:VA=2V 排 =2104m3;(3 )根据 = 可得,物体 A 浸没在水中前水的体积:V 水 = = =1103m3,则水的深度:h 原 = = =0.1m,物体 A 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V 排 =VA=2104m3;水面上升的高度:h= = =0.02m,则水的总高度:h=h 原

14、+h=0.1m+0.02m=0.12m ,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水 gh=1103kg/m310N/kg0.12m=1200Pa。答:(1)此时,A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1N;第 8 页(共 14 页)(2 )物体 A 的体积是 2104m3;(3 )当物体 A 浸没在水中时(容器中的水并未溢出)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 1200Pa。4.解:(1)由题可知,物体的重力:G=F 1=15N,则物体 A 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浮 =GF2=15N7.5N=7.5N;(2 )根据 F 浮 =gV 排 可得,物体的体积:V=V 排 = = =7.5104m3,物体的质量:m= = =1.5k

15、g,则物体的密度:= = =2103kg/m3;(3 )物体的高度 h 物 = = =0.1m=10cm,则原来的液面高度 h1=10cm+5cm=15cm,物体上移 8cm 后,物体上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 10cm+8cm=18cm,物体和水的总体积不变,如果设后来的液面高度为 h2,那么 S 容 h2+S 物 (18cm h2)=S 容 h1,解得 h2=10cm,所以h=h 1h2=15cm10cm=5cm,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p= 水 gh=1 103kg/m310N/kg0.05m=500Pa。答:(1)物体 A 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7.5N;(2 )物体 A 的密度为 21

16、03kg/m3; (3 )物体 A 竖直向上移动 8cm 前后,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为 500Pa。5.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 浮 = 水 V 排 g=1.0103kg/m3(0.1m) 3(1 )10N/kg=6N;(2 )木块的重力:G 木 =F 浮 =6N,木块表面上放一重 2N 的石块,当它静止时,F 浮 =G 总 ,即 液 V 木 g=G 木 +G 石 ,液体的密度: 液 = = =0.8103kg/m3。(3 )图乙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 乙 gh=0.8103kg/m310N/kg0.1m=800Pa。第 9 页(共 14 页)答:(1)图甲中木块受的浮力为

17、 6N;(2 )图乙中液体的密度为 0.8103kg/m3;(3 )图乙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 800Pa。6.解:(1)因为浮子悬浮在水中,所以 浮子 = 水 =0;(2 ) 若空心管漂浮,水面高度的变化为 h;F 浮 =G0g(ShhS 0)=mgh=所以p= 0gh= 。若“ 填充柱体” 漂浮,因为 浮子 = 水 =0;所以填充柱体的质量 m=20Shm;0g(ShhS 0)=mg=2 0Shm,同理可得:h=由 p=gh 可得,p= 0gh= 。答:(1)该”浮子“的平均密度是 0;(2 )待水面恢复稳定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 或 。7.解:(1 )因为 A 漂浮在水中,所

18、以 F 浮 =GA=3N,根据 F 浮 = 水 gV 排 得V 排 = = =3104m3(2 )图 A、B 共同悬浮:F 浮 A+F 浮 B=GA+GB公式展开: 水 g(V A+VB)=G A+GB第 10 页(共 14 页)VA+VB= = =9104m3其中 VA=500cm3=5104m3,故 VB=4104m3B 的质量为:m B= = =0.6kg;B 的密度为: B= = =1.5103kg/m3;(3 )当 AB 浸入水中后,所增加浸入水中的体积为:V=V A+VBV 排 =9104m33104m3=6104m3液面升高h= = =0.06m,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19、水 gh=1.0103kg/m310N/kg(0.06m+0.08m )=1400Pa。答:(1)图甲中木块 A 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3104m3;(2 )物体 B 的密度 1.5103kg/m3;(3 )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1400Pa。8.解:(1 )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浮 = 水 gV 排 =1.0103kg/m310N/kg 400106m3=2N;(2 )物体的重力:GA=mAg=0.6kg10N/kg=6N,细线对物体 A 的拉力:F 拉 =GAF 浮 =6N2N=4N,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 A 有向上的浮力,物体 A 对水有向下压力,所以水对

20、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力:F=F 浮 =2N,所以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强:p= = =200Pa;(3 )烧杯对台秤的压力等于烧杯和水的重力、物体 A 对水向下的作用力之和,即:F=G 杯和水 +F 浮 =8N+2N=10N,第 11 页(共 14 页)烧杯对台秤的压强:p= = =1000Pa。答:(1)物体 A 所受到的浮力为 2N;(2 )物体 A 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压强增大了 200Pa;(3 )物体 A 一半浸入水中后,烧杯对台秤表面的压强为 1000Pa。9.解:(1 )木块受向上的浮力、向下的重力和向下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木块 B 受到的浮力:F 浮 =GB+F 拉

21、 =5N+1N=6N;(2 )由 F 浮 =gV 排 可得,排开水的体积:V 排 = = =6104m3,木块的底面积 S 木 =0.1m0.1m=1102m2。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 = =0.06m=6cm,则水的深度 h=h+L=6cm+5cm=11cm=0.11m,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水 gh=1.0103kg/m310N/kg0.11m=1.1103Pa;(3 )容器内水的体积:V 水 =S 容 hV 排 =200104m20.11m6104m3=1.6103m3,由 = 可得,水的质量:m 水 = 水 V 水 =1.0103kg/m31.6103m3=1.6kg,水的重力

22、:G 水 =m 水 g=1.6kg10N/kg=16N,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木块和水受到的总重力,即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 A+GB+G 水 =3N+5N+16N=24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 =1200Pa。答:(1)木块 B 受到的浮力是 6N;(2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 1.1103Pa;(3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 1200Pa。10.解:第 12 页(共 14 页)(1 )由图象知,当 h=0 时,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圆柱体的重力,所以 G=9N;当 h10cm 时,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此时浮力不变,圆柱体完全浸没,此时 F 示 =5N;所以长方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

23、力:F 浮 =GF 示 =9N5N=4N;(2 )由 F 浮 = 水 gV 排 得排开水的体积:V 排 = = =4104m3,容器内水的体积:V 水 =100cm220cm=2000cm3=2103m3,长方体浸没时,水和物体的总体积:V=V 水 +V 排 =2103m3+4104m3=2.4103m3,容器内水的深度:h= = =0.24m,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gh=1103kg/m310N/kg0.24m=2400Pa。答:(1)长方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4N;(2 )长方体浸没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2400Pa。11.解:(1 )因为木块漂浮,所以 F 浮 =G 木 ,因为 F

24、 浮 = 水 V 排 g,G 木 = 木 V 木 g,所以 水 V 排 g= 木 V 木 g,因为木块总体积的 露出水面,所以 V 排 = V 木 ,所以 木 = 水 = 1103kg/m3=0.8103kg/m3;(2 )当细绳断裂时,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 浮 +F 最大 =G 木 ,设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V 排 ,则:第 13 页(共 14 页) 水 V 排 g+F 最大 = 木 V 木 g,即:110 3kg/m3V 排 10N/kg+5N=0.8103kg/m3(0.1m) 310N/kg,解得:V 排 =3104m3;(3 )绳断前的瞬间木块受到 5N 的拉力,绳断后绳子的拉力

25、不存在,则浮力的增加量等于拉力的减小量,大小为 5N;在细绳断后木块再次漂浮时,与绳断前的瞬间相比,排开水的体积增加量:V 排 = = =0.0005m3,水面上升的高度:h= = =0.0125m,容器底受水的压强增大量:p=gh=110 3kg/m310N/kg0.0125m=125Pa。答:(1)木块的密度为 0.8103kg/m3;(2 )当细绳断裂前一瞬间关闭阀门,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3104m3;(3 )在细绳断开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与断绳前的瞬间相比,容器底受水的压强增大了 125Pa。12.解:(1 )由题知,物体浸没在煤油中,则 V 排 =V=1.0103

26、m3,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 = 煤油 gV 排 =0.8103kg/m310N/kg1.0103m3=8N;(2 )因为 G+F 拉 =F 浮 ,物体受到的拉力:F 拉 =F 浮 G=8N6N=2N;(2 )若细线与物体脱落,待物体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此时的浮力 F 浮 =G=6N,由 F 浮 = 煤油 gV 排 得此时排开煤油的体积:V 排 = = =7.5104m3,排开煤油的体积变化量:V 排 =1103m37.5104m3=2.5104m3,第 14 页(共 14 页)液面降低的高度:h= = =0.01m,煤油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p= 煤油 gh=0.810 3kg/m310N/kg0.01m=80Pa。答:(1)物体所受的浮力是 8N;(2 )细线受到的拉力是 2N;(3 )若细线与物体脱落,待物体静止后煤油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 80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