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鉴 赏 古 代 诗 歌 的 语 言 炼 语 句 ( 一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参考答案】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试题分析】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踏莎行贺 铸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
2、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21有人认为上阕最后两句是全词的着力之笔,也是将咏物、拟人、托寓结合得天衣无缝的工巧之笔,请就这一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两句感情内涵丰富,你认为这两句中蕴含有哪些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齐安早秋赵 嘏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此日沾襟念歧路,不知何处是前程。注:此诗作于赴长安科考过齐安时,作者早年曾数去塞北。3诗中哪些内容写出了“早秋”的特点?4前人认为“流年堪惜又堪惊”一句“发语挺拔,力振全篇
3、”,请简要分析。5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1“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表明该词所吟咏的对象是荷花。“红衣”“芳心”将荷花拟人化,形象地突出荷花盛衰特点。“幽香”形容荷花的高洁, “红3衣脱尽芳心苦”显示了荷花芳华零落的景象,以荷花盛衰托寓人的处境命运。是指莲心有苦味。在荷花方面说,是设想其盛时虚过,旋即凋败;在自己方面说,则是虽然有德有才,却不为人知重,以致志不得行,才不得展,终于只有老死牖下而已,这些都是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的。将花比人,处处双关,而毫无牵强之迹。2桃杏一类的花,竞相在春天开放,而荷花却独在夏日盛开, “不肯嫁春风”显示荷花不愿趋时附俗的幽洁贞静品性,又暗含作
4、者孤芳自赏的个性。然而秋风一起,红衣尽落,芳华消逝,荷花由盛而衰,故说“被秋风误”既表达了对秋风的怨恨,又暗含作者才华不得施展、自怨自怜的感情。这两句明咏荷花,隐含作者年华虚度、失时零落的悲哀,为命运所拨弄、郁郁不得志的嗟叹。可谓句句双关而不着痕迹。 (意思对即可)【 解 析 】 题干问的是“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两句感情内涵丰富,你认为这两句中蕴含有哪些情感” ,这是考查诗歌中的情感。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两句,以文言,是想象中荷花对骚人所倾吐的言语;以意言,则是作者的“夫子自道” 。行文至此,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合而为一了。 “当年不肯嫁春风” ,是反用张先的一丛花令
5、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一看即知,而荷花之开,本不在春天,是在夏季,所以也很确切。春天本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时候,诗人既以花之开于春季,比作嫁给春风,则指出荷花之“不肯嫁春风” ,就含有她具有一种不愿意和其他的花一样地争妍取怜那样一种高洁的、孤芳自赏的性格的意思在内。这是写荷花的身份,同时也就是在写作者自己的身份。但是,当年不嫁,虽然是由于自己不肯,而红衣尽脱,芳心独苦,岂不是反而没由来地被秋风耽误了吗?这就又反映了作者由于自己性格与社会风习的矛盾冲突,以致始终仕路崎岖、沉沦下僚的感叹。 二、3秋风乍起,候鸟高飞。【 解 析 】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首先把诗歌中的
6、景物找出来,然后分4析哪些是属于早秋这个时节的。“砧杵风来满郡城”,砧杵: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一般来说秋天到来,是准备寒衣的季节,妇人们多在秋天制成衣服寄往边地。所以诗句中的“风”当然指的是秋风。“高鸟过时秋色动”。诗句中的“高鸟”也是秋天典型的意象4“堪惜”“堪惊”:直抒胸臆,凸现主观感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解 析 】 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句技巧。“流年堪惜又堪惊”让人想到似水流年,想到“流光容易把人抛”,一个“惜”一个“惊”,确实“发语挺拔”,把自己对时光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力振全篇”就类似于现在说的“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5对时光流逝的哀伤,对家乡的思念,对塞北行迹的追怀感慨,对前程的迷惘。今 日 收 获 如 何 ?总 结 一 下 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