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姜传奎毕业论文-2.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8101465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姜传奎毕业论文-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姜传奎毕业论文-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姜传奎毕业论文-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姜传奎毕业论文-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姜传奎毕业论文-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基本技术的差异摘要:目的:通过对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基本技术的观察,发现两者在基本技术上存在的差异。能够避免轮滑训练模仿全套滑冰的训练技术,根据二者特有技术特点采用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效果。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文献比较相结合的综述研究方法,综述了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各自的技术特点,结果:通过对轮滑和滑冰的基本姿势和技术特点分析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关键词:运动; 速度轮滑,速度滑冰中图分类号: 文献识码:前言: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的技术中主要包括直道滑跑技术、弯道技术在这些技术中都涉及到基本技术的问题。目前有些人认为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的基本技术是相同的,但做为理论依据这

2、是不可靠的,因此本文对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基本技术的差异做了比较和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可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并可以在训练中加以借鉴。1.1、速度轮滑直道的基本技术速度轮滑的基本姿势的三个主要关节的角度,是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角度。上体前倾大约呈 60 度到 70 度左右,大腿与小腿的夹角呈 100 度到 120 度,大腿与躯干呈 140 度,踝关节呈 55 度到75 度,背部放松,稍含胸,臀部稍像后坐。身体重心应落在鞋的正中处两臂配合两腿协调运动。轮滑直道技术的特点。轮滑每个动作周期都是由左右两个单步组成,每个单步又由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滑进构成,其中单脚支撑滑进又包括惯性滑进和单脚支撑蹬地滑进

3、。这是支撑腿的动作。与之相对应的浮腿动作则由收腿、摆腿和着地动作组成,并与支撑腿协调配合。1.2、速度滑冰直道的基本技术 上体放松呈流线型姿势,上体应倾至几乎与冰面平行或肩背略高于臀部,与冰面呈 10 至 25 度,上体要充分放松,团身,两肩下垂力求接近流线型,头部略抬起,目视前方 10 至 20 米。大腿深屈,膝关节角度在 90 度到 110 度,踝关节角度在 55 度到 75 度,髋关节角度屈至 45 度到 55 度,并使身体中心线落在脚的中部。1.3 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直道的基本姿势的比较与分析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在基本姿势的选择上,最大限度的考虑力学原理,使得其能够用较少的体力获得较快的

4、速度,两者在直道的基本姿势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速度滑冰基本姿势中膝关节角度为 90 度到 110 度。而速度轮滑膝关节角度为 100 度到 120 度,速度滑冰的基本姿势中要求躯干与大腿夹角大约呈 45 度到 55 度左右。而速度轮滑的基本姿势中大腿与躯干夹角位 140 度左右,速度滑冰的身体重心应落在整个冰鞋的后三分一处,而速度轮滑则是落在鞋的正中处,滑冰主要注意的是每一次做功的质量,而速度轮滑则是需要相当强的连贯性。结论: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直道的差异性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在基本姿势的选择上,最大限度的考虑了力学原理,使其能够用较小的体力获得较快的速度,两者在直道基本姿势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膝关节

5、角度不同,因而影响到姿势的高低不同,重心位子不同,导致身体重心落在冰鞋的位子不同,躯干从垂直位置向前弯曲的角度不同。2.1、速度轮滑弯道的基本姿势上体放松成背弓的流线型姿势,上体应倾至几乎与冰面平行或肩背略高于臀部,与冰面呈 10 度至 25 度,上体要充分放松,团身,两肩下垂,力求接近流线型,头部微抬起,目视前方 10 至 20m。大腿深屈,膝关节角度在 90 度至 110 度,踝关节角度在 55 度至 75 度,髋关节角度屈至 45 度至 55 度并使身体重心线落在脚的中部。轮滑弯道技术的特点。一个动作周期也是由左右两个单步所构成。弯道滑跑速度很快,身体必须向圆心方向倾斜,同时两腿一直处于

6、不断交替蹬地的过程。因此,没有惯性滑进阶段。弯道上每个单步动作都是由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两个阶段构成。而单脚支撑阶段又由单脚支撑蹬地与浮腿的摆腿组成。双脚支撑阶段也是由双脚支撑蹬地与浮腿的着地动作组成。2.2、速度滑冰弯道的基本姿势上体前倾程度要比直道更接近水平状态,上体放松,团身背弓,呈流线型并朝着滑行方向,身体成一线向左倾斜,保持平稳流线型状态,头部要与身体的其他部位在一个平面,并始终要处于整个身体在弯道滑跑中的领先位置,两肩始终保持平行稳定状态。在弯道滑行过程中不能出现自由滑进的过程中,因为离心力是始终存在的,只有不断地蹬冰才能形成合力对冰面不断地施加压力,克服离心力向前滑行,因此无论是左

7、腿还是右腿在承接体重的同时马上开始蹬冰动作是弯道蹬冰的最佳时机,正确处理重心点则是制造合理蹬冰时机的基础,在冰刀着冰时身体的重心应落在支撑冰刀的中后部,蹬冰最初肌肉的做功是完全向着正侧方向的,骨盆后倾形成稳定的支点,在膝关节稳定的前提下,由髋关节发力推动重心移动,最后以展踝来结束蹬冰2.3、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弯道的基本姿势的比较与分析轮滑中普遍用到的弯道技术是肩部主动偏向圆心内侧,此时的肩部与弯道圆心的距离小于髋关节与弯道圆心的距离,而髋关节的离心力将小于肩部的离心力,以致髋关节的向心力减小髋关节向弯道内侧挤的幅度减小,继而身体倾斜幅度也会相应减少,这样一来,在避免轮子滑脱的同时,也会减少髋关

8、节挤向道带来的体力损耗。滑冰是将髋关节挤向弯道内侧,髋关节到弯道圆心的距离将小于肩部与弯道圆心的距离,以致髋关节的离心力大于肩部的离心力,此时保持动态平衡的条件是髋关节向内倒挤的力量大于肩部向弯道内侧侧压的力量,创造了以髋关节主动控制身体平衡的弯道技术条件。结论: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的差异: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二者在的基本姿势不同,速度滑冰要求上体前倾程度要比直道更接近水平状态,上体呈流线型并朝着滑行方向,身体呈一线向左倾斜,弯道保持平稳流线型状态,头部要与身体其他部分呈一平面向左倾斜,并始终要处于整个身体在弯道滑跑中的领先位置,两肩始终保持平行稳定状态,并与离心力方向呈一直线。而速度轮滑中要求:

9、躯干应从直立位置向前倾斜 60 度,膝关节的蹲曲角度应与直道一样,呈 100 度至 120 度。身体倾斜的角度要适宜。速度轮滑采取这种基本姿势的优越性在于:能减小滑行中身体的空气阻力,促进上下肢的协调配合,提高蹬动的效率。臀部的高度受膝关节的角度影响,低姿势能使双腿侧蹬的距离增加,并且可以最大限度获得加速度,但这样会加快乳酸在体内的堆积速度,在长距离比赛中是不必要的。臀部也不能上下起伏和左右摆动,臀部肌肉力量的大小能直接影响弯道滑行技术的稳定。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查新报告姓名 姜传奎 学 号 40510087 专业 体育教育一、论文题目:轮滑若干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二、查新的主题

10、词:轮滑,速度轮滑,速度滑冰三、查新路径及文献数据:路径:主题词检索;关键词检索;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四、查新结果:1、以“轮滑”为一次检索词,以“ 运动”为二次检索词,以主题词为路径,查到 47 篇文献,主要反映轮滑运动的开展及个别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 ;2、以“速度轮滑” 为一次检索词,以“ 运动训练”为二次检索词,以关键词为路径,查到8 篇文献,主要反映速度轮滑的开展及个别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 ;3、以“速度滑冰” 为一次检索词,以“ 运动训练”为二次检索词,以关键词为路径,查到6 篇文献,主要反映速度滑冰运动训练方法。 ;5、在 2,3 搜寻的结果上,分别以“大强度运动”为检

11、索词,以主题词为路径,共检索到3 篇文献,反映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的借鉴与差异。五、查新的结论:通过对“轮滑若干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这一题目所涉及内容的查新显示,目前对轮滑的的双蹬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速度滑冰和速度轮滑的比较也有了很深的比较,但对轮滑的基本动作尚欠缺文献的报道,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轮滑的一些基本动作练习方法,从而提高轮滑的运动效果。六、导师意见:轮滑,运动速度轮滑 速度滑冰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学院(系)体育教育专业 05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 姜传奎 学 号 40510087论文(设计)题目 轮滑若干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一、选题的意义:轮滑是冰雪项目的

12、演变。很多人认为轮滑技术是依附于速度滑冰技术,本文是结合轮滑技术和滑冰技术的训练方法和要点,总结和对比。再根据轮滑的技术特点和规律而总结出的轮滑若干技术动作的训练方法,从而提高速度轮滑的运动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研究综述(前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前人对该项目运动技术结构、运动生物力学基础、比赛形式、运 动供能方式、同异性比赛研究认为二者在一些训练基础和一些训练方法可以相互借鉴。同时又认为二者的主要不同为摩擦力不同,导致的一些技术动作,滑行姿势等方面不同,在这一些方面又不能相互借鉴。本文是根据一些滑冰技术的借鉴和一些轮滑特有的技术动作特点,设计的几个轮滑技术的练习方法。从而加强速度轮

13、滑的训练及方法。为提高速度轮滑的运动 成绩作出参考。三、论文(设计)写作提纲(除题目外,具体到三级标题):第一部分(1)速度轮滑的发展现状(2)速度的轮滑与速度滑冰的相同之处(3)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的差异第二部分(1)对速度滑冰的几个技术动作训练方法的分析(2)对速度轮滑同样几个技术动作训练方法的分析(3)两者结合对比分析第三部分找出二者的相互借鉴之处,根据运动学习理论结合轮滑的技术特点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四、特色与创新之处:根据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技术动作的同异性比较分析。来选择适合轮滑的训练方法。五、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综述法 通过对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同异性比较分析,找出轮滑和滑冰的相互借鉴之处。再根据运动技能学 习理论结合轮滑的技术特点,找出合适的训练方法。六、研究工作进度安排:2009 年 1 月2 月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2009 年 2 月4 月 两者相互对比、讨论、研究2009 年 4 月5 月 得出结论、完成论文七、参考文献目录:曹梦宇、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的技术动作的异同性分析陶玉晶、常丽英、彭迪、速度 轮滑与速度滑冰基本姿 势的差异性分析戴登文、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直道技术的比较与分析李巧玲、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技术及训练相互借鉴的思考八、指导教师意见:签 名:年 月 日九、教研室主任意见:签 名: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