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类型2013学年五校联考.doc

  • 上传人:nacm35
  • 文档编号:8096307
  • 上传时间:2019-06-08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630.1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3学年五校联考.doc
    资源描述:

    1、2013 学年第二学期五校联合汇百川教学调研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纸的规定位置准确填写、填涂学校、姓名、准考证号。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1恒星是有寿命的,每一颗恒星都有其诞生、存在和死亡的过程,一颗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A 质量 B. 温度 C. 体积 D. 亮度2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 ) A. 原子不可再分 B. 原子的核式结构C. 原子核还可再分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3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

    2、 O,乙分子位于 x 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 表示斥力,F0 表示引力,a、b、c、d为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 a 处由静止释放,则( )A乙分子由 a 到 b 做加速运动,由 b 到 c 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 a 到 c 做加速运动,到达 c 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 a 到 b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D乙分子由 b 到 d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4.两波源 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12S、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A 点的振动始终加强aB 点的振动始终减弱C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D在

    3、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5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电场中 a,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已知和 ,电势分别为 和 ,则( )aEbabA , B ,ababEabC , D ,6教室两个门都安装有锁,同学早晨到校时,只要打开其中一扇门,同学们就可以进教室这里的“ 打开两扇门” 和 “同学进教室”之间体现了某种逻辑关系,下列门电路中也具有这种逻辑关系的是( )7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的弹簧支持着一倒立气缸的活塞,使气缸悬空而静止。设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可以在缸内自由移动,缸壁导热性良好使缸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弹簧将压缩一些B若外界大气

    4、压增大,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C若气温升高,则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D若气温升高,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8. 如图所示,物块 A 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改变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发现当 =30o和 =45o时物块 A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恰好相等,则物块 A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 )A B. C. D. 21223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9许 多 科 学 家 在 物 理 学 发 展 过 程 中 做 出 了 重 要 贡 献 , 下 列 叙 述 中 符 合 物 理 学 史 实 的 是(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

    5、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B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0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即所谓“夸克”组成的两个强作用电荷相反(类似于正负电荷)的夸克在距离很近时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称为“渐近自由” ) ;在距离较远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很强的引力(导致所谓“夸克禁闭” ) 作为一个简单的模型,设这样的两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F 与它们之间的距离 r 的关系为:102 , , rF BA C D1A Z1AB ZAB Z1AB1 Z1.3.5式中 F0 为大于零的常量,负号表

    6、示引力用 U 表示夸克间的势能,令 U0F 0(r2r1),取无穷远为势能零点下列 Ur 图示中正确的是( )11质量均匀的木板,对称地支承于 P 和 Q 上,一个物体在木板上从 P 处运动到 Q处,则 Q 处对板的作用力 N 随 x 变化的图线是( )12如图所示,斜面上固定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另有一截面为 圆的光滑柱状物14体甲放置于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从球心 O1 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向下移动,移动过程中甲、乙始终保持平衡。设乙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 F1,甲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F2,在此过程中(

    7、)(A)F 1 逐渐增大,F 2 逐渐增大(B)F 1 逐渐减小,F 2 逐渐减小(C)F 1 逐渐减小,F 2 不变(D)F 1 不变,F 2 逐渐增大13人用绳子通过动滑轮拉A ,A 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 v0 匀速地拉绳使物体 A 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求 A 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是( )A cos0 B sin0vC cos0v Din0v14.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各电阻阻值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a 端滑到b 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读数 U 先减小,后增大RR baPEAV r 2RDU OU 0 r

    8、r1 r2A.U OU 0 rr1 r2BU OU 0 rr1 r2CU OU0 rr1 r2O2图中插入文字乙甲 O1图中插入文字F图中插入文字B电流表的读数 I 先增大,后减小C电压表读数 U 与电流表读数 I 的比值 U/I 不变D电压表读数的变化量 U 与电流表读数的变化量 I 的比值 U/I 不变15如图所示,倾角 =37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长 L=3.0 m,质量 m=1kg 的物块从斜面顶端无初速度释放,已知sin37=0.6,cos37=0.8 ,g =10m/s2,则( )A. 物块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 30WB. 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

    9、功率为 36WC.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48WD. 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 30J16一个“”形导轨垂直于磁场固定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a 是与导轨材料相同、粗细相同的导体棒,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在外力作用下,导体棒以恒定速度 v 向右运动,以导体棒在如图所示位置的时刻作为时间的零点,下列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三多项选择题(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每小题有二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17. 甲、乙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相等,它们都近似看成作匀速圆周运动

    10、,若甲的运动周期比乙小,则 ( )A甲距离地面的高度比乙小 B甲的加速度比乙小C甲的角速度比乙小 D甲的动能比乙大18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波第一次传播到 x=10m 处时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则( )A. 此时刻 x3m 处质点正沿 y 轴正方向运动B. 此时刻 x6m 处质点的速度为零C. 此时刻 x8m 处质点的已经运动了 1/4 周期 D. x8m 处质点的开始振动的方向沿 y 轴负方向 x/my/cm1 2 3 4 50 6 77978710v719. 重为 60N 的均匀直杆 AB 一端用铰链与墙相连,另一端用一条通过定滑轮 M 的绳子系住,如图所示,绳子一端与直杆 A

    11、B 的夹角为 30,绳子另一端在 C 点与 AB 垂直,AC=0.1AB。滑轮与绳重力不计。则( )A绳对 B 点的拉力是 50NB绳对 C 点的拉力是 25NC轴对定滑轮 M 的作用力是 75N,方向竖直向上D轴对定滑轮 M 的作用力是 50 N,方向与竖直方向3成 300 角向上20如图所示,一轻绳吊着粗细均匀的棒,棒下端离地面高 ,上端套着一个细环。棒和环的质量均为 m,相互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kmg(k1)。断开轻绳,棒和环自由下落。假设棒足够长,与地面发生碰撞时,触地时间极短,无动能损失。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空气阻力不计。则( )A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

    12、止的过程中,环相对于棒有往复运动,但总位移向下B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止的过程中,环相对于地面始终向下运动C棒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弹起上升过程中,棒和环都做匀减速运动D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止,摩擦力做的总功为 - 2kmgHk-1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21光传感元件可用来测量光屏上光强分布。分别用单缝板和双缝板做了两组实验,采集到下列两组图像,则甲图所示为 现象;乙图反映了 现象的光强分布。22甲、乙两人在同一点 O,分别向竖直墙壁 MN 水平投掷飞镖,落在墙上时,飞镖 A 与竖直墙壁夹角为53,飞镖 B 与竖直墙壁夹角为37,两者 A、 B

    13、 两点之间相距为 d,如图所示。则射出点 O 离墙壁的水平距离 S ;甲、乙两人投出的飞镖水平初速 v1、v 2 的大小之比为 v1v 2 。23如图所示电路,R 1R 331,安培表 1 的示数为1A。在外电路中每移动 1C 电量电场力做功为 6J,在电源内部,30MCA B棒H环把 1C 电荷从某一极移到另一极,非静电力做功 8J,该电路的电源电动势是 V,内电阻是 24如图所示,质量为 m、边长为 L 的正方形线圈 ABCD 由 n 匝导线绕成,线圈中有顺时针方向大小为 I 的电流,在 AB 边的中点用细线竖直悬挂于轻杆一端,轻杆另一端通过竖直的弹簧固定于地面,轻杆可绕杆中央的固定转轴

    14、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图中虚线的下方,有与线圈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 B,平衡时,CD 边水平且线圈有一半面积在磁场中,忽略电流 I 产生的磁场,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弹簧受到的拉力为_。25如图所示水平轨道 BC,左端与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圆周 AB 光滑连接,右端与四分之三圆周 CDEF 光滑连接,圆心分别为 O1 和 O2。质量为 m 的过山车从距离环底高为 R 的 A 点处,由静止开始下滑,且正好能够通过环顶 E 点,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则过山车在通过 C 点后的瞬间对环的压力大小为_,在过环中 D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五实验题.(共 24 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横线上的空白

    15、处或括号内。 )26.(5 分) 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 ”实验中,(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改正其中的错误: (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 ,一滴溶液的体积为 ,其形成的油膜面0.1%34.810ml积为 ,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240cm27 (6 分) (1)用多用表的欧姆档测量阻值约为几十 k的电阻 Rx,以下给出的是可能的操作步骤,其中S 为选择开关,

    16、 P 为欧姆档调零旋钮,把你认为正确的步骤前的字母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 P 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档的零刻度,断开两表笔A O1 E R F O2 D B C b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 Rx 的阻值后,断开两表笔c旋转 S 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1kd旋转 S 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100e旋转 S 使其尖端对准交流 500V 档,并拔出两表笔 _。根据图示指针位置,此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_。(2) (多选题)下述关于用多用表欧姆档测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大,应将选择开关 S 拨至倍率较小的档位,重新调零后测量(B)测量电

    17、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则会影响测量结果(C)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D)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28 (6 分) 如图所示,在“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调节力矩盘使其平衡,弹簧秤的该数为_N 。此时力矩盘除受到钩码作用力 F1、F 2、F 3 和弹簧拉力F4 外,主要还受_力和_力的作用,如果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 0.1kg,盘上各圆的半径分别是 0.05m、0.10m、0.15m、0.20m(取 g=10m/s2),则 F2 的力矩是_Nm。有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发现顺时针力矩之和与逆时针力矩之和存在较大差距。检查发现读数和计算均无

    18、差错,请指出造成这种差距的一个可能原因,并提出简单的检验方法(如例所示,将答案填在下表空格中)可能原因 检验方法例 力矩盘面没有调到竖直 用一根细线挂一钩码靠近力矩盘面,如果细线与力矩盘面间存在一个小的夹角。说明力矩盘不竖直。答 29 (7 分)关于做“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1)有同学按图(a)电路进行连接,他用到的 6 根导线是 aa、bb、cc 、dd、de 和 bf ,由于其中混进了一根内部断开的导线,所以当他按下开关后,发现两个电表的指针均不偏转,他用多用表的电压档测量bc 间的电压,读数约为 1.5V(已知电池电动势约为 1.5V) ,根据上述现象可推得,这 6根导线中可能哪

    19、几根内部是断开的?答:_(写导线编号) 。(2)排除故障后,该同学通过改变滑动变阻的电阻,测得了 6 组 U、I 的数据,根据第1、2、3、4、5 和 6 组的数据,他在 U-I 图上标出了这些数据点,并且按照这些数据点的分布绘制了相应的 U-I 图线如图(b)所示,由这一图线,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 E 为_V,内电阻 r 为_。如果他不利用这一图线,而是利用任意两组 U、I数据,那么当他选择哪二组数据时求出的 E、r 值误差最大?答:_(写数据组编号) 。六计算题(共 50 分)30.(12 分) 如 图 所 示 , 开 口 处 有 卡 口 、 内 截 面 积 为 S 的 圆 柱 形 气 缸

    20、开口 向 上 竖 直 放 置 在 水 平 面 上 , 缸 内 总 体 积 为 V0, 大 气 压 强 为 p0, 一 厚 度不 计 、 质 量 为 m 的 活 塞 ( m 0.2p0S/g) 封 住 一 定 量 的 理 想 气 体 , 温 度 为T0 时 缸 内 气 体 体 积 为 0.8V0, 先 在 活 塞 上 缓 慢 放 上 质 量 为 2m 的 砂 子 , 然后 将 缸 内 气 体 温 度 升 高 到 2T0, 求 :(1) 初 始 时 缸 内 气 体 的 压 强 P1(2)在 活 塞 上 放 上 质 量 为 2m 的 砂 子 时 缸 内 气 体 的 体 积 V2(3)最 后 缸 内

    21、气 体 的 压 强 P431 (12 分)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可在 090之间任意调整的木板向上滑动,设它沿木板向上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 x, 若木板倾角不同时对应的最大位移 x 与木板倾角 的关系如图所示。g 取 10m/s2。求: (1)物体初速度的大小 v0。(2)物体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当 =60时,物体达到最高点后,又回到出发点,物体速度将变为多大?30x( m)01.2590AaVa bbccdde f图(a)0 0.5 1.0 1.50.70.91.3I/AU/V1.11.5 1234 5 6图(b)32 (12 分)在动摩擦因数 0.2 的粗糙绝缘足够长的水平

    22、滑漕中,长为 2L 的绝缘轻质细杆两端各连接一个质量均为 m 的带电小球 A 和 B,如图为俯视图(槽两侧光滑)。A球的电荷量为2q,B 球的电荷量为 3q(均可视为质点,也不考虑两者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 。现让 A 处于如图所示的有界匀强电场区域MPQN 内,已知虚线 MP 恰位于细杆的中垂线,MP和 NQ 的距离为 3L,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1.2mg/q,方向水平向右。释放带电系统,让A、B 从静止开始运动(忽略小球运动中所产生的磁场造成的影响) 。求:(1)小球 B 第一次到达电场边界 MP 所用的时间;(2)小球 A 第一次离开电场边界 NQ 时的速度大小(3)带电系统运动过程中,

    23、B 球电势能增加量的最大值。33 (14 分)如图所示,两根光滑水平导轨与一个倾角为 的金属框架 abcd 连接(连接处呈圆弧形) 。磁感应强度 B 跟框架面垂直,框架边 ab、cd 长均为 L,电阻均为 2R,框架其余部分电阻不计。有一根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金属棒 MN 平行于 ab 放置,让它以初速度 v0 冲上框架,在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框架边 ab 发出的热量为 Q. 试求:(1)金属棒 MN 刚冲上框架时 ab 部分的发热功率。(2)金属棒 MN 上升的最大高度。(3)金属棒 MN 到达最高点后,在外力作用下匀加速滑到框架边 ab 处且速度也为 v0,则外力随时间的关系式,并讨

    24、论外力的方向。MN bBa cdL v0 bM E N B A 3L P Q 高中物理小刘老师,上海暑假物理补习班。参考答案1A 2C 3B 4D 5C 6A 7D 8B9C 10B 11D 12C 13A 14D 15B 16D17AD 18AC 19AD 20BCD21、单缝衍射 ; 双缝干涉22、24d/7、4323、8V,0.524、 2BLnILmg25、6mg, g1026、 (1)在量筒中滴入 N 滴溶液(1 分) 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 粉 (1 分)(2) (3 分9.227 (1)c、a、b、e 2 分, 30k 1 分, (2)A 、C 3 分28各 1 分 1.9(1.92

    25、.0 均可),重,支持,0.1可能原因 检验方法答 转轴摩擦力太大 安装力矩盘后,轻轻转动盘面,如果盘面转动很快停止,说明摩擦太大。或 力矩盘重心没有在中心 安装力矩盘后,在盘的最低端做一个标志,轻轻转动盘面,如果标志始终停留在最低端,说明重心在这个标志和中心之间。29 (1)bb、cc (2 分,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2)1.45(或 1.46、1.44) (2 分);0.5(或 0.51、0.49) (2 分);2、3(1 分)30、 ( 10 分 ) 解 ( 1) p1 p0 mg/S 1.2p0 ( 2 分 )( 2) p2S p0S mg 2mg, p2 p0 3mg/S 1.6

    26、p0 ( 2 分 )等 温 过 程 , 由 p1V0 p2V2 得 V2 0.6V0 ( 2 分 )(3)设 温 度 升 高 到 Tx 时 活 塞 上 升 到 卡 口 , 此 时 V3 V0,该 过 程 气 体 做 等 压 过 程 ,由 V2/T0 V3/Tx 得 Tx 5T0/3 ( 3 分 )由 Tx 5T0/3 2 T0, 可 以 判 断 此 后 温 度 升 高 到 2T0 的 过 程 为 等 容 过 程 则 p2/T1 p3/T2 得 p3 1.92p0 ( 3 分 )31、 (12 分)(1) (3 分)当 =90时,x=1.25m (1 分)(1 分) (1 分)25.020gxv

    27、 smv/50(2) (4 分)当 =30时,x=1.25m(1 分)(1 分)2220 /5.1ssmxa(1 分) ( 1 分)30cosing3(3) 当 =60时(1 分) (1 分)21 /6cssi sma mavx0825.3210(1 分) (222 /30cos0sinsg sxv/4.32分)32 (共 12 分)(1)带电系统开始运动后,先向右加速运动;当 B 进入电场区时,开始做减速运动。设B 进入电场前的过程中,系统的加速度为 a1,由牛顿第二定律:2Eq 2mg2ma 1 即 a1=g (2 分)B 刚进入电场时,由 L a1t12 可得 (1 分)Lgt(2)当

    28、A 刚滑到右边界时,电场力对系统做功为 W12 Eq2L(3EqL )EqL 摩擦力对系统做功为 W2 0.8 mgLLmgW 总 = EqL0.8 mgL=0.4 mgL 故 A 球从右端滑出。 (1 分) 。设 B 从静止到刚进入电场的速度为 v1, 由 2a 1L 可得 v1 (1 分)2 gl2设 B 进入电场后,系统的加速度为 a2,由牛顿第二定律 2Eq3Eq 2mg2ma 2 a20.8g (2 分) 系统做匀减速运动,设小球 A 第一次离开电场边界 NQ 时的速度大小为 v2; 由 =2 a2L 可得 (1 分)2v1 20.4gvL(3)当带电系统速度第一次为零,此时 A 已

    29、经到达右边界 NQ 外,B 克服电场力做的功最多,B 增加的电势能最多,设此时 A 离右边界 NQ 的距离为 x 由动能定理:2Eq2L 3Eq(Lx) 2L+x)=0 (2 分)(mg可得 x=0.1L所以 B 电势能增加的最大值W 13Eq1.1L3.3EqL =3.96mgL (2 分) 33、 (14)解:(1) 总电阻 (1 分)0Lv RRcdabZ2(1 分) (1 分) BRIZ20 BLvI4021(1 分)vLIPabab8201(2) ab 棒发热为 Q,则 cd 棒也为 Q,MN 棒为 2Q,根据能量守恒有:(2 分) (2 分)mghv420mgvh280(3)ab 棒在外力 F(设向下为正方向)的作用下匀加速度运动,则加速度为(1 分)QvgsihSacb82sin20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 分) ; ; (1 分)maBILFmgsinZRBLvIatRZ2(1 分)QvgtvR8sin)8(2si2002讨论:当 ,F 的方向沿框架向上。(1 分)2016LBt当 ,F 的方向沿框架向下。 (1 分) 20vt本文由汇百川教育()亲情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3学年五校联考.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809630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