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配电线路规范.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8094580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电线路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配电线路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配电线路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配电线路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配电线路规范第一节连接与线路1. 所有配线的连接,须防止意外松脱。2. 接地线严格要求一端子仅配接一导线。3. 专供焊接用的端子才可以焊接处理。4 在端子台上的端子应提供与图面上相同的清楚标示。5. 可挠性导管与电缆线的安装应可防止液体的侵入。6. 配接到其它装置的导线的末端应提供合适的固定方法;不可焊接。7. 配线的末端须防磨损、防拉。8. 导线或端子应提供适合于周遭环境、清楚且永久性的标示。9. 无论外部或内部配线都不可横越端子或端子台。10. 导线或电缆线的配线整条线须完整,不可有接合或中间接点。11. 电缆线末端应提供合适的支撑以防止作用在导线末端的机械应力。12. 不同电压的电路导线

2、应尽可能加以区隔。13. 电气箱(柜)内外的电气走线必须做到动力线和控制线分离,做到动力线独立布线,变频器动力线不但要和控制线分离,还要采用屏蔽线,外套金属软管。14. 所有电气设备或器件必须有可靠的接地。屏蔽线必须接地,接地线端子采用 OT 端子15. 操纵板和控制板连接线的备用线不能低于总根数的 10%,最少要保留 2 根线以上。16. 电线末端采用与电线截面相符的冷压端子并用专用压钳压接。17. 电线和接线端子上的线号标识必须电脑打印,而且线号标识必须与电气原理图上一致。连接动力线时要使用 OT 接线端子,并且要有防松措施。另外,连接到每个接线端子上的电线最多 2 根。18. 采用的变频

3、器驱动的电机要使用屏蔽电缆,如电缆还要移动,需采用屏蔽抗拉电缆。动力机构上走线,需根据实际情况,安装桥架、异形管等走线装置,保证整体整齐、美观,进出线孔需增加护口(胶圈胶条等) ;各电气元件引线及分线盒出线需排列整齐、捋顺,不能交叉,动力机构上未穿保护软管的电线电缆,都需采用耐油型。19. 电磁铁、行程开关等电气元件采用耐油护套线连接,护套不能剥离过多,内部芯线不能在电气元件外面。20. 接近开关、编码器等电气元件,如自带线不够长时,需加接时,通过焊接加以连接,外套热塑管,最外层热塑管颜色尽可能与电缆护套颜色一致。21. 所有电缆电线都要处于自然弯曲状态,不能绷紧。22. 主机走线尽量不走明线

4、,如必须走在机身外侧,需加护罩,但要保证容易维修。第二节导线的辨认1. 每一导线的末端应能清楚辨认,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2. 为避免与接地线混淆,配线不使用绿色或黄色线。3. 接地线严格规定使用黄+绿线(单一颜色至少须占 30%,但不超过 70%,而另一颜色占有其它部份),且须遍及整条导线。4. 淡蓝色仅可用于中性线。5. 电路颜色使用的建议:(1)黑色交流及直流电力电路;(2)红色交流控制电路;(3)蓝色直流控制电路;6. 多条单芯线的电缆线,其颜色的应用可不受以上的限制(黄+绿色线除外)。第三节电气箱内配线1. 面板上的配线须加以固定。2. 非金属导管须使用防火绝缘材料。3. 安装在电气箱

5、内的电气设备应可由电气箱前面加以修改配线;若实际不可行且控制装置自电气箱后面配线,则应有可供接近的门或可拉开的面板。4. 所有配线皆须有适当的固定。5. 不安置于线槽内的导线及电缆线须有适当的支撑。第四节电气箱外配线1. 配线进入电气箱的电缆线或导管,若使用特殊的固定头、护线套等,不可降低其 IP保护等级。2. 外部导线应使用合适的导管加以保护,不可有单芯导线布于电气箱外;电缆线视为具足够的保护,但特殊重要元件也需要加以保护,如编码器的电缆。3. 吊架式按钮台须使用可挠性导管或电缆线;且此按钮台重量的支撑不可依靠导管或电缆线。4. 可挠性电缆线及导管应避免承受过度的弯曲及扭转。5. 须经常性移

6、动的电缆线其连接处应有不受机械扭力及任何剧烈弯曲的支撑。6. 电缆护套应能承受正常状况下移动造成的磨损及外来的污染。7. 若电缆线须移动接近其它移动性组件,则电缆线与移动性组件间须有至少 25mm 的距离;假使实际不可行,则须提供固定式的阻挡物。8. 当电缆被布线进出鼓轮及导引装置时,为避免过大的扭力,电缆线侧面角度不可超过5 。9. 提供适当的方法以确保至少有 2 圈的可挠性电缆线保留在鼓轮内。10. 电缆线 S 型弯曲上两个曲折间的直线段或弯曲进入其它平面的曲折至少须大于 20 倍电缆线线径。11. 假使可挠性导管邻近移动组件,应提供适当的结构与支撑方法以避免在正常操作情况下伤及导管。12

7、. 建议安装在机器上并接或串接的开关装置(如:极限开关),其连接应使用端子以形成一中间的测试点;且此端子应便于安置,具合适的保护,并表示在相关图面上。15. 插头/插座组合应防止在任何时间与导电组件意外的接触。16. 当有多个插头/插座组合使用在同一电气设备上,则应有清楚的标示加以区别。17. 符合 IEC60309-1 或家用的插头/插座组合不得用于控制电路。18. 若有预留的导线,应将其连接至端子台,并且要求有标识(如 B1,B2 等)。19 软管的两端必须要有标识,如从 62 操纵箱到 60A 一号分线盒的软管,两端标识为:62TO60A;60ATO62。第五节导线槽、接线盒及其它接线箱

8、1. 导线槽应提供至少 IP33 的保护等级。2. 所有会与导线绝缘接触的尖锐边、毛片、毛边、粗糙面、螺纹,应移离导线槽及其配件;必要时提供防火、防油绝缘材料。3. 用以排除集结的油或湿气的排泄孔允许使用在电缆干管系统、接线盒及其它接线箱。4. 导线槽及电缆线槽须有坚固的支撑,且位于与移动组件有足够距离的地方以降低磨损的可能性。5. 在人员须通过的区域,导线槽及电缆线槽的安装应留有至少 2m 的间隙。6. 导线槽仅作机械性的保护。7. 填充百分比的考虑,依据导线槽的垂直度与长度及导线的挠性决定,建议为 70%;建议导线槽的尺寸及排列以易于导线和电缆线的置入为原则。8. 电缆线主干系统:(1)电气箱外的电缆线主干系统须有坚固支撑且与机器的移动或污染隔离;(2)若有分段,则分段间的接点须紧密接合;(3)只可有供配线进出或排水的开口;(4)须与冷却液槽或油槽隔离;9. 接线盒及其它接线箱:(1)供配线用之接线盒或其它接线箱应易于接近及维修。(2)考虑外在环境影响,提供适当的 IP 保护等级,建议 IP43 等级以上。10. 马达接线盒内仅可有与马达相关之配线(如:刹车、温度传感器、转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