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理综:物理部分(满分 11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14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 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 180m,第 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 360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0.01m/s 2 B0.05m/s 2 C36m/s 2 D180m/s 215如图所示,粗糙木板 PQ,其 Q端放有质量为 m的滑块。当木板以 p端为轴,缓慢地由水平转
2、至竖直的过程中,滑块受支持力 N,摩擦力 f的情况是:( )AN 一直减小 Bf 一直减小 Cf 一直增大 Df 先增大后减小16如图(俯视图)所示,以速度 v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 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由 A向 B运动.则由此可判断列车(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1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 m1和 m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 k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 F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B C DkmF
3、L)(21 kmL)(21 kmFL21kmFL1218. 如右图所示,质量为 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 的光滑木板 AB托住,30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 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A0 B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下 gC大小为 ,方向垂直木板向下 D大小为 ,方向水平向右g32 319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计放在电梯的地板上,并将一物体放在体重计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计的示数(表内时间不表示先后顺序)时间 t0 t1 t2 t3体重计示数(kg) 45.0 50.0 40.0 45.0若已知 t0时刻电梯
4、静止,则 ( )At 1和 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Bt 1和 t2时刻物体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了变化Ct 1和 t2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Dt 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220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 M的斜面,质量为 m 的木块在竖直向上力 F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A无摩擦力 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支持力为(M+m)g D支持力小于(M+m)g21如图甲所示,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力 F拉物体,在 F从 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又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 a随外力 F变化
5、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标出的数据可计算出( )A物体的质量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在 F为 14N时,物体的速度最小二、非选择题:第 22题第 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22 (7 分) (1)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是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的一段,计数点序号(按打点顺序计数)是 1、2、3、4,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印点.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m/s 2,小车做_(填“匀速” 、 “匀加速”或“匀减速” ).只带过点 3点时的速度_ _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23 (8 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记下 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 F1和 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 F/的图示;F比较力 F/和 F的
7、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和_;(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和_.324 (13 分)如图所示, A、 B两个物体间用最大张力为 100N的轻绳相连, mA= 4kg, mB=8kg,在拉力 F的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为使轻绳不被拉断, F的最大值是多少?( g取 10m/s2)25.(19 分)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 v=120 km/h。假设前方车辆因故障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 t=0.50s。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 f为汽
8、车重力的 0.40倍。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 s至少应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 g=10ms 2)26 (15 分)在海滨游乐场有一种滑沙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 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坡底部 B点后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 C点停下来,斜坡滑道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滑板与两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50.2/10smg(1)若斜坡倾角 ,人和滑块的总质量为 ,求人在斜坡上37k6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 )6.sin8.037cos(2)若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A 点到 C点的水平距离为 ,为确保人s5身安全,假如你是设计师,你认为在
9、设计斜坡滑道时,对高度应有怎样的要求4参考答案:14答案:A 由 可以得到2165aTs,所以 m/s2=0.01m/s2.2aTs60518315.D16答案:A 小球向西运动,向北转弯,是列车运动状态变化引起的,根据惯性,小球向西运动车速减小,小球向北偏转车向南转弯.17答案:B 对两木块整体进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然后再隔离甲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18答案:C 未撤去 AB前,小球受重力、弹簧的弹力和 AB对小球的支持力,当撤去 AB瞬间,弹簧弹力不变,则弹力和重力的合力不变.因此分析 AB对小球的支持力,然后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解决.19答案:AD 由超重和失重的物理意义可知,当物
10、体的加速度向上时,支持力 N大于重力 G,发生超重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向下时,支持力 N小于重力 G,发生失重现象.可见发生超重和失重时,物体的重力 G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加速度方向相反,A 正确,B 错误.由表格知,t 1时刻超重,t 2时刻失重,t 3时刻仍为重力,但 t3时刻电梯可匀速运动,也可能处于静止.20答案:AD 木块匀速下滑,斜面静止,斜面和木块均处于平衡状态,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可知支持力与力 F的合力与整体重力大小相等,水平方向无作用力.21答案:ABC 由图可知,当 F=7N时物体开始滑动,所以最大静摩擦力为 7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图中可读出外力 F和加速度 a的
11、值,因此代入两组数据即可求出物体的质量和物体受到的滑动maf摩擦力.22 (1)答案:1.90 (3 分) 匀减速 (2 分) 1.18 (2 分) ; 提示:根据 即可.2aTs23答案:(1)C (2 分) E (2 分) (2)C 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2 分) E 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位置 O(2 分)24解:要使轻绳不被拉断,则绳的最大拉力 FT=100N,先以 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T mBg = mBa 再以 A、B 整体为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同理列方程 F( mA+mB) g =( mA+mB) a 由解得 F=(
12、mA+mB) ( g+a)=1212.5=150(N)25解: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作匀速运动,运动的距离 s1=vt 设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a,汽车的质量为 m,有 f = ma 自刹车到停下,汽车运动的距离 vs2所求距离 s=s1+s2 代入数值解得 s=155.6m 526解析:(1)在斜坡上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分)mafgsin(2 分) (1 分)0cosmgNNf解得, (1 分)2/cosinmga(2)设斜坡倾角为 ,斜坡的最大高度为 ,滑至底端时的速度 (2 分)hsin2hav沿 BC段前进时的加速度 (2 分)/沿 BC段滑行的距离 (2 分)avL为确保安全要求,则 (2 分)Shcot联立解得 ,故斜坡的高度不应超过 .(1 分)m5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