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 精品.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808959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 精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 精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 精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 精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 精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服务外包是一个正在迅猛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根据国家、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战略意图,为充分发挥我市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做大做强我市服务外包产业,特制定本规划。一、 产业发展背景服务外包兴起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致力于发展核心技术,将以软件开发和数据加工产业为代表的智力知识产业中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承接服务外包的过程中,既可获得盈利,又学习掌握了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法和国际操作理念,为服务外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据美国高德纳公司(Gartner)预计,2009 年全球 IT 服务市场将达到 7000 亿美元以上,其中业务流程外包(

2、BPO)将在 1500 亿美元以上。面对国际迅猛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国家高度重视抓住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机遇。国务院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鼓励外资参与软件开发、跨境外包、物流服务等。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国家商务部和信息产业部为加快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提高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国际竞争力,于 2006年 9 月联合发文,选择一批中心城市作为开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基地城市,在三到五年内建设 10 个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基地,推动 100 家跨国公司将其一定规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并培养 1000 家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大中型企

3、业,全方位接纳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抓住国家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采取有效措施,把我市服务外包业做大做强,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二、 发展现状哈尔滨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目前已拥有工大科技园区、工程大学科技园、哈尔滨软件园、黑大软件园区等 4 个软件园区和哈尔滨市海外留学创业园、中俄信息产业园、黑龙江动漫基地和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等 4 个专项园区;全市共有 2277 家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及销售业务,其中软件开发企业 1189 家,有 242 家企业通过双软认证,2006 年服务外包营业收入近 40 亿元;已开展国际离岸服务外包的几十家企业

4、中,有 50%承接日本的服务外包业务、20%承接美国的服务外包业务、30%承接欧盟和韩国等国的服务外包业务,有 8 家已通过软件能力成熟度(CMM/CMMI)评估认证。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范围覆盖空间地理信息、通信、医疗、金融、保险、科研院所等多个领域。三、我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具有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1、知识型人力资源较为丰富。我市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等数十所著名院校,人均教育资源在全国列第五位,每年各类院校毕业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约为 1.5-2 万人,具有较为充分的人力资源优势。同时我市人才培训资源基础较好。除了在哈大学的教育培训资源丰富外,我市还具有社会创办计

5、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和外语人才培训资源基础较好的优势。整合好这些资源,都将成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培养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有利条件。2、综合成本低。我市人均收入与消费水平均低于沿海和发达地区。以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月人均收入为例,上海为 750 美元,北京为 650 美元,大连为 500 美元,而我市不足 300 美元。约是上海的 43%,北京的 46%,大连的60%。同时,我市的物业成本仅为上海、北京的 50%。较低的物价指数和人力成本,使我市在服务外包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吸引外商发包的优势。3、对日、韩地理和人文优势明显。我市与日、韩两国都位于东北亚地区,且相距较近,历史交往悠久,民俗、文化、语言、

6、经济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建立起了相互交流、合作的良好环境,尤其是我市在日语、韩国语人才培训方面,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使我市在国内外发展对日、韩服务外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城市发展环境有利发展服务外包。一是网络基础设施环境较好。作为省会城市,我市的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全市城市主干网带宽为 480G,宽带城域网出口带宽为 4 个2.5G,完全可以满足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需要。二是以冰雪文化为代表的哈尔滨是国家十大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随着“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快速崛起,我市的经济将愈加繁荣和稳定。5、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加工和处理全国领先。我市有国家四大测绘局黑龙江测绘局坐落哈尔滨的优势,地理信息

7、产业园区是目前国内第一家专业产业园区。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加工和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并有开展服务外包业务的成功经验可借鉴,必将带动我市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外包的发展。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企业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服务外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布局分散,竞争力较弱,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投资、税收、人才、资质认证等缺乏必要的扶持政策。既具有较高水平的计算机能力,又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的人才非常少,特别是从事系统工程设计的高级人才更是匮乏。人才流失等问题成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四、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8、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把服务外包业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依托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优势,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软件园区资源,以强势软件服务外包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软件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ITO/BPO)为突破口,以政府扶持政策为导向,鼓励企业按照 ISO9000 体系和 CMM/CMMI 体系实施生产、经营和管理,使服务外包企业达到国际质量管理标准,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的竟争力,尽快形成服务外包体系和服务外包企业集群,壮大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规模。发展原则:1、省市互动,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政府扶持服务外包企业的专项资金、优惠政策和高端优势,发挥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企业在全省比较集中的优

9、势,使服务外包企业率先在全省发展壮大。2、重点扶持,做大做强。选择企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通过政府引导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的支持,推动企业加速发展服务外包业务,形成一批龙头企业。3、政府引导,企业联盟。鼓励和引导服务外包通过企业联盟,扩大服务外包企业在国内外的影响,提高服务外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组织服务外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承接国际市场离岸服务外包业务。4、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整合现有的软件园区、企业、在哈大学和社会各种有利于服务外包企业发展和人才成长的各种资源,为服务外包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五、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将以开发区和平房区为核心,

10、建立服务外包核心园区,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把外包服务业培育成我市支柱产业,努力将哈尔滨建设成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之一。到 2010 年服务外包产业营业收入实现 200 亿元人民币,提供 10 万个就业岗位,入园企业数达到 600 家,吸引二十家日本、欧美跨国企业和一大批国内知名 IT 企业入驻园区,实现集聚优势。培训服务外包人才 10 万人,满足我市服务外包企业用人和发展需要。2、分阶段目标:第一阶段,到 2008 年,培育以开发区和平房区为主的服务外包核心区,吸引 50 家企业进入园区,培养承接国际、国内服务外包业务的规模企业(800 人以上)2 家

11、以上。第二阶段,到 2009 年培育 100 家具有一定基础承接国际、国内服务外包的重点企业,其中规模企业(800 人以上)8 家,大型企业(3000 人以上)1 家,入园企业数达到 300 家。吸引 10 家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将其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我市。第三阶段,到 2010 年,培育 300 家具有一定基础承接国际国内服务外包的重点企业,其中规模企业(800 人以上)15 家,大型企业(3000 人以上)2 家,入园企业数达到 600家。吸引 15 家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将其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我市。六、发展重点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要以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等市场为重点发展离岸

12、外包,以电子政务和通信、医疗、保险、银行、港口、科研院所等国内信息化应用项目为重点发展境内外包。充分发挥我市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和数据加工的优势,重点承接国内外空间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和数据加工服务外包业务。七、重点工程实施“六个一”工程。即建设一个核心园区、一个培训中心和一个技术支持平台,培育一批服务外包规模企业,培育一个示范区,建设一个服务外包公共服务网站。培育一个核心园区。利用几年时间,将哈尔滨开发区和平房区,培育成服务外包核心区,并以此为核心逐步辐射到利民开发区和哈西开发区,形成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逐步摸索、创新针对服务外包企业特殊需要的专业化服务体系,以优良的物理环境

13、和服务质量吸引跨国公司、国内知名企业入住园区,形成明显的集聚作用。建设一个培训中心。 充分利用在哈大学和现有的服务外包企业的培训能力,通过整合企业服务外包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日本、欧美等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加强对服务外包“高端”短缺人才的培训,不断提高服务外包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满足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需要。培训中心内设 4 个 300 平方米、8 个 100 平方米左右的培训和开发场所,培训和开发资源可一次满足800 人上课和 500 人上机的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紧密结合服务外包市场的需求,面向市场办学,开设服务外包市场需要的各类专业课程。同时该中心的实验室及远程

14、网络可视化教育网络平台,要同时满足 500 人规模的培训。建立虚拟软件测评中心。坚持省市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网络和软件评测中心的现有资源,在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内建设软件虚拟测评通道,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方便、快捷的测评服务。扶持一批服务外包规模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市场调节、环境改善等手段,重点扶持目前已经具有一定服务外包基础的企业,使企业在三年内服务外包业务以年递增 50%以上的速度发展。培育一个示范区。在加快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核心园区建设的同时,积极争取哈尔滨市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园)成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建设一个服务外包公共服务网站。

15、网站要开发中、英、日三种语言,通过哈尔滨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网站发布哈尔滨市鼓励和扶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信息、介绍哈尔滨市投资环境和服务外包园区建设信息、企业简介和发展动态等,提高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提升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形象,同时开发网上洽谈栏目,以方便企业与发包商的联系,增强服务外包发包商来哈尔滨市开拓市场的吸引力。八、保障措施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并统筹协调服务外包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信息产业局,负责做好服务外包产业总体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扶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推动服务外包产业重点

16、项目的落实工作。2、制定配套政策确保良性发展。制定推进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 ,推进地方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立法。并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和个人的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出台软件外包服务的政策 、 进出口关税减免政策等多项政策,对行业优势明显、规模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服务外包企业,给予重点倾斜。协调工商、税务、海关、出入境和外汇管理等相关部门在审批、管理、执行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企业以便利和扶持。3、建立哈尔滨市扶持服务外包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按照黑龙江省政府扶持服务外包企业发展资金地方配套比例和额度,建立哈尔滨市扶持服务外包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服务外包企业发展。4、构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保障体系。扩大服务外包人才的办学规模,迅速提升中、高端人才培养数量;聘请一批国际化高层人才;完善高、中、低服务外包人才的科学配置和结构优化的市场体系。5、建立专项工作考核体系。作为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和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子规划, 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要完善组织实施体系,建立全市服务外包产业统计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将服务外包发展工作纳入专项工作目标考核。6、建立服务外包中介服务体系。组建哈尔滨市服务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