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0111550109 韦春莉一、教材内容分析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本节课为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三课时,以物质的量浓度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主要教学内容。物质的量浓度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涉及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及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等知识,所以说物质的量浓度是对物质的量的综合应用,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则是物质的量知识体系的延伸与发展。此外,物质的量浓度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学生知道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浓度的一
2、种表示方法,并学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浓度,甚至能够解决如何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成为教学的基本要求。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等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 “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三、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1. 通过对比采用不同溶液浓度表示方法的 NaCl 溶液,理解学习物质的量浓度这一物理量的必要性,并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及其相关计算。2. 通过讨论如何准确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 溶液,理解容量瓶对于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必要性。3. 通过观看视频演示如何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 溶液,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配制溶液的原理和步骤。(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讨论如何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NaCl 溶液,养成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观看视频演示如何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 溶液,养成严谨的学习作风,提高运用所学的实验操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对如何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讨论和分析,体会定量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分析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
4、要性。2. 初步培养学生通过演绎推理、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3. 了解从微观角度学习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4. 通过实验演示,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严谨的学习观念。5. 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及其相关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二)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五、 教学设计思路及流程图本节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及相关计算的学习,属于理论知识的构建。第二部分是物质的量浓度在实验中的应用,即配制
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其中例举了实例,在区分和巩固相关概念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结合物质的量浓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同学们对概念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从认知水平来看由低到高逐步加深,从内容构成来看是从理论到实际,从原理到应用层层推进。并让学生与原有知识进行联系对比,尽快形成知识的迁移。如学习物质的量浓度时,与学生学过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对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对于易混淆的概念最好通过具体的应用进行对比,指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个概念。具体教学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六、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 1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师初中
6、化学课中我们已经学过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数,我们都知道,它不涉及溶液的体积。但是,化工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往往是量取溶液的体积,而很少称量溶液的质量。此外,在进行有关化学反应计算时,利用前几节课所学的物质的量计算比用质量计算更方便。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引入一种新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只要我们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就可知道所取溶液中含有多少摩尔的物质。根据这个设想,人们就找到了“物质的量浓度”这种新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可用【思考、回忆】上节课学习过的关于物质的量的知识。尝试理解学习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的原因。对课堂产生兴趣。导入新课的目的在于让学
7、生初步感知新知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导入新课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总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量浓度。 环节 2物质的量浓度【讲述定义】1、板书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2、溶液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3、定义:(由同学们看着书本大声念出)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4、数学表达式:C B= nB / V5、单位:mol/L 【深化定义】板书 数学表达式的两个变形式: nB=CBV V=nB/CB
8、【课堂练习】投影 将 4gNaOH 固体溶于水配成 50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mol/L B0.5mol/L C1mol/L D2mol/L【思考、回答、计算】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由基本到深入的过程。课堂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环节 3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导入】师我们知道,许多知识之所以要学习它,就是为了利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利用物质的量浓度这个概念不仅给我们的计算带来许多方便,而且在操作上也有很大的便利,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你们准备从哪儿着手呢?板书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思考、回忆】 通过讨继续引导
9、 在初中,我们学习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那时用到些什么仪器?是如何操作的呢? 师生共同回忆(过程略) 师那么,现在要配制 500mL 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的 NaCl 溶液,首先该干什么呢? 学生讨论 (教师应及时抓住部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出所需内容)师生归纳首先得计算所需固体 NaCl 的质量。 学生计算 (巩固所学的物质的量浓度内容) 板 书 步骤:1.计算 2.称量师生共同分析现在我们知道的是溶液的体积是500mL,也知道 NaCl 的质量是 2.3g,那么水的体积应该要多少 ml 呢?生(可能的回答)要 500ml师 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如果你往一只装满
10、水的杯子里加盐,会有怎样的现象呢?生水会溢出来师是的,水会溢出来,这说明加了盐之后溶液的体积比原来的大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往 500ml的水里加 NaCl,溶液的体积会怎么变化呢?还是500ml 吗?生体积会变大,大于 500ml师水是溶剂,所以“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不相等。所以要配制 500ml 的 0.2mol/L 的 NaCl 溶液能不能直接取 500ml 的水呀?生不能,那样配出来的溶液就不是 500ml 了。师那该如何确保配出来的溶液是 500ml 呢?板书仪器和药品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和使用的仪器。【讨论、思考】应该先计算所需的 NaCl 的质量【思考、猜测】
11、溶剂的量就是溶液的量【思考、回答】水会溢出来【对比、分析】体积会变大,大于 500ml【思考、回答】不能,那样配出来的溶液就不是500ml 了。论如何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NaCl 溶液,养成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识到“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的区别,在具体实例中感受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过思考1 容量瓶 实物展示并讲解讲述同学们看我手上拿的这个容量瓶,瓶子上写着 500ml,整个瓶子只在细长的颈部有一根刻度线,如果容量瓶里溶液的液面最凹处恰好与刻度线相切,那么就说明这个容量瓶里的溶液的体积恰好是 500ml。所以配制 500ml 的 0.2mol/L 的 N
12、aCl 溶液时就要靠它帮咱们确定体积啦。容量瓶有各种不同的规格,常用的有100mL、 250mL、500mL 、1000mL 等几种。在配制溶液时,可根据所配溶液的体积,选用合适的容量瓶。 教师承转 通过容量瓶这种仪器,就把困扰我们的难点解决了,下面的步骤,同学们借助录像能否自己总结一下呢? (观看有关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操作录像)【小结】总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学生讨论归纳 老师板书3 溶解 4 移液 5 洗涤 6 定容 7 摇匀 8装入试剂瓶 9 贴标签承上启下 这样,我们就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全部总结出来了,同学们想想在我们动手操作之前,还应考虑哪些细节呢? 讨论
13、得出1 托盘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2 溶解时应注意的问题。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解时往往因溶解的放热而使溶液的温度升高造成体积的膨大,故溶解后需冷至【聆听、观看】如果容量瓶里溶液的液面最凹处恰好与刻度线相切,那么就说明这个容量瓶里的溶液的体积恰好是 500ml。【观看、分析、讨论、总结】【分析、讨论】“如何确保配出来的溶液是500ml”发现问题,并意识到学习和使用容量瓶的必要性。培养严谨的学习习惯。通过观看有关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操作录像,掌握配制溶液的一般方法。通过讨论深化同学们对溶液配制方法的理解,提高运用所学的实验操室温)3 移液时为什么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为什么要伸到容量瓶刻度线下?
14、 (用玻璃棒是防止液体流出,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因为配溶液时,加水只加到刻度线,如果先加入的溶液部分在刻度线以上,那么溶液的浓度就会偏低。)4 为什么必须用蒸馏水洗涤杯内壁 23 次? 为什么要将洗涤烧杯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将内壁残留的 NaCl 洗出来,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否则溶液浓度会偏小) 5 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容量瓶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的方法?(注入自来水至标线附近,盖好瓶塞,将瓶外水珠拭净,用左手按住瓶塞,右手手指顶住瓶底边缘,倒立半分钟左右,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渗出,如果不漏,将瓶直立,把瓶塞旋转约 180再倒立过来试一次,如不漏水即可使用。 ) 如何观察液面和刻度? (注意
15、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 为什么在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避免加水超过刻度线造成溶液浓度偏小。定容一旦加入水过多,则配制过程失败,不能用吸管再将溶液从容量瓶中吸出到刻度) 应该如何摇匀?(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指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 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什么用磨口塞?容量瓶上为何刻有温度? (容量瓶是用来配制溶液的,定容后需要上下颠倒将溶液摇匀,磨口塞与瓶口结合紧密,可以防止摇匀过程中漏液。 )能否注入热的溶液或在瓶内进行溶解?(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如果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放热,
16、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转移,因为一般的容量瓶是在 20的温度下标定的,若将温度较高或较低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容量瓶则会热胀冷缩,所量体积就会不准确,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不准确。 )巩固提问从配好的 500mL 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的 NaCl 溶液中取出 10mL,其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略) 小结 物质的量浓度是一个强度单位,不随量的变化而变化。【思考、回答】 巩固并加深同学们对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环节 4物质的量浓度的应用【思想渗透】物质的量浓度在生产生活中,都是被人们广泛利用的。【举例】举例:物质的量浓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投影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维持在 3.36.1mm
17、ol/L,餐后半小时到 1 小时之间一般在 10.0mmol/L 以下,最多也不超过 11.1mmol/L,餐后 2 小时又回到7.8mmol/L【聆听、认识】认识到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中的用途。使学生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环节 5总结本课内【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物质的量浓度【回忆】本节课学习的知通过整节课学习,进行容 及其相关计算,也知道如何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还学会了容量瓶的使用方法。【承上启下】同学们思考一下,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过程中,有哪些操作会造成溶液浓度配制的不准确呢?为什么会
18、不准确呢?咱们下节课将要来探讨这些问题。识。【思考、回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过程与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识的总结,并为下节课作了铺垫。板书设计 第 3 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 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以单位体积中所含溶质 B 溶液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数学表达式的两个变形式:叫做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浓度。 nB=CBV V=nB/CB符号:C B 常用单位:mol/L 或 mol/m3数学表达式:C B=n/V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步骤: 1 计算 2 称量 3 溶解 仪器和药品 : 1 容量瓶 2 烧杯 3 玻璃棒 4 移液 5 洗涤 6 定容 4 胶头滴管 5 药匙 6 托盘天平7 摇匀 8 装入试剂瓶 7 滤纸 8 氯化钠 9 蒸馏水 9 贴标签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