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词与古字 第一节 单音词、复音词、连绵词、复合词 第二节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单音词、复音词语音发生变化后,同音字增多,故用复音词。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转换方式:1、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例1:与参加;师军队;亟屡次;恶憎恨;甲戎衣、士兵2、加上词尾词头 例2:虎老虎;杯杯子;石石头; 桌桌子;,3、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 例3:儿、子儿子;阻、碍阻碍;道、路道路;攀、登攀登;婚、姻婚姻;困、难困难;许多古代的单音词作为词素留在现代汉语里。 例4:虑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考虑、顾虑学学习、学校、教学、学徒教教学、教师、教育、教导哭哭喊、哭叫、痛哭、哭鼻子 【词素:构成词的
2、成分,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义单位。】,双音词几乎都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几个同义词自由组合,甚至颠倒: 例5:不可阻隘:左传路幽昧以险隘:离骚恐吾至阻险而还:史记可见其独立性还很强,尚处于自由组合阶段。但这类同义词的词义常常有所区别:例6:婚姻:说文解字“妇家为婚,婿家为姻。”饥馑:论语集注“谷不熟为饥,采不熟为馑。”恭敬:“恭”重在内心,“敬”重在外貌。,古代复音词,主要有下列几种: 1、同义词的临时组合(见上)2、偏义复词: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 词素,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乃该词意义,另一词素 只作为陪衬。例7: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种树为园,种菜为圃。 例8:多人不能
3、无生得失。史记人多了不能无失,“得”字无义。,例9:夫人朝夕退而游焉。郑子产不毁乡校夕退,傍晚工作完之后鲁迅: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题三义塔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连绵词古代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连绵词。连绵词不能拆开。 例10:忸怩、造次、倜傥、抑郁、徘徊、逍遥、须臾 (倜傥:卓越不凡) 连绵词由两个音节联缀而成且不能分割,此两字有的声母相同,如“慷慨”;有的韵部相同,如“窈窕”;有的同音重复,如“孜孜”;还有的两个音节无甚关系,如“嘀咕”。前三种连绵词的存在加强了汉语的音乐性。连绵词不能拆开使用,极少因修辞需要而分开(“天翻地覆慨而慷”
4、)。连绵词不能就字面进行解释,如“仿佛”不能解释为“模仿佛爷”。,复合词:其意义不可分解,若拆开来讲与整体的意义完全不同。 例11:天子、足下、君子、小人、先生、将军古代四种复音词:同义词连用、偏义复词、连绵词、复合词,第二节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形体不同的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4部书不重样的字只有4466个;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收录9353个字;2、康熙字典 (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收字47043个,修订版共收录57557个;3、中华大字典(1915年)中华书局编印,收字48000多个。,古今字(假借字): 例12:辟p171僻壁璧避嬖譬例13:责债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例14:说悦公
5、孙盘不说。墨子公孙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论语(上古没有“悦”字。),例15:此世俗之所谓知也。庄子胠箧智慧例16:大子奔宋。左传定公十四年太例17:布帛长短同,则贾gu相若。孟子滕文公价例18:千乘之国,摄于大国之閒。论语先进 间“责债”、“舍捨”、“莫暮”、“昏婚”、“益溢”为 古今字。p172,据统计,甲骨文中的通假字约占全部常用字的70。春秋战国以后,形声字大量产生,通假字逐渐减少。秦汉以后的书籍,往往是本字和借字并行,甚至同时出现于同一作者、同一部书、同一文章中。清代王念孙:“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意,破其假借之字而读其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ji鞠j为病矣。” (鞠通鞫:审问犯人。鞠:踢打玩耍的皮球),异体字在任何语言环境里都能互相代替,音义相同而写法不同的字。例19:泪涙 峰峯略畧 奸-姦 群羣(出自细说汉字p23)1955年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精简1055个异体字。,繁简字简体字可以上溯到甲骨文时代。“俗体”乃民间简 化字。 例北大方正辨识:“于”与“於” 于、於常用于地名、人名前,相当于“在、从、 到、对”;然,“於”可引进比较对象,并用于被动。 於,用于引进比较对象: 例20: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苛政猛于虎。礼记檀tn弓下 於:被, 例21:郤克伤於矢。左传成公二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