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邱园记事__伍尔芙.ppt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8084994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6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邱园记事__伍尔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邱园记事__伍尔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邱园记事__伍尔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邱园记事__伍尔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邱园记事__伍尔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邱园记事,弗吉尼亚伍尔芙,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 内心真实” 。主要作品有墙上的斑点海浪到灯塔去雅格布的房间达罗卫夫人,散文集普通读者两部。,生平经历,1882年,伍尔芙出生于英国伦敦。父亲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和传记家。 1895年母亲去世后,她第一次精神崩溃。1904年2月,父亲去世。5月,伍尔夫第二次精神崩溃,并试图跳窗自杀。 伍尔芙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她每完成一部作品常会出现病兆,值得庆幸的是每一次都有丈夫在身边无微不至地照料。” 当疯癫和幻听等精神分裂的症状重复来袭,最终不堪

2、忍受时,伍尔芙还是想到了自杀,在给丈夫伦纳德的遗言中她这样写到:“我不能再毁掉你的生活了。我相信,再没有哪两个人像我们在一起时这样幸福。 ”,概述,短篇小说邱园记事于 1919年发表 。这部小说是在西方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危机感日趋严重的历史条件下创作的。在这部作品中,情节的跌宕退居其次,读者看到的是在邱园中出现的一组组人物的画面 ,小说看似零碎散乱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人物的意识活动 、人物的情感 、思想的真实表露 。,Part 1 : 1以椭圆形花坛开始(由花到地面又及人);Part 2 : 2一对已婚夫妇(丈夫漫不经心;妻子目的明确); 3 丈夫想到前女友、银扣和蜻蜓; 4 丈夫 和妻子

3、各自对于过去的回忆; 5 妻子关于画画、初吻的记忆; 6 结论在光中走开; 7 蜗牛和青虫,蜗牛的视点; 8 老人和年轻人; 9 老人关于精神世界的言论; 10 老人收音机用来联系精神世界; 11 老人对乌拉圭的记忆; 12 两个妇女注意到了疯癫的老人; 13 妇女之间抽象的对话; 14 大个妇女沉迷于花; 15 蜗牛:在叶下爬行;以一对恋人出现继续;Part 3 : 16结尾。,邱园记事的结构安排,1、艺术视角 2、人物对话与主题的关系 3、时空叙事技巧,主要内容,艺术视角 一幅流光溢彩的后印象主义画卷,大肆地渲染、一再强调鲜艳和明亮的色彩,是后印象派绘画手法的一大特点。文章的开头,具有人的

4、特征、栩栩如生、有着很浓的生命色彩的描写,表达了作家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伍尔夫用生动的色彩进行描述,使读者感受到邱园里色彩斑斓的画面。,1、小大由之的美感 2、静动相宜的美感 3、深浅映衬的美感,1、小大由之的美感,在邱园记事中,伍尔芙反复指明花坛花丛的花瓣色彩是红蓝黄三种基色,而花瓣上的斑点则是“五颜六色,显眼极了”,于是,读者必然要设身处地地去遐想:是大朵的三色基调的“花瓣 ”美呢 ,还是不可名状的 “ 五颜六色 ” 的 “ 显眼极了”的微小“斑点”更美呢? 很明显,斑点美就是微尘美的放大, 就是人的印象中诸多美的元素的起点。仍是为了强调斑点美, 作家又让读者去注意只有三种基色的花瓣,

5、迎风一动,“光彩便交叉四射,底下褐色的泥土每一寸都会沾上一个水汪汪的杂色的斑点。 ”这里的“杂色的斑点”很显然是三种基色花瓣“交叉四射”的结果,它们虽然是泥土沾上的斑点,可比花瓣叶子上的斑点,难道不是更美吗?,2、静动相宜的美感,在邱园记事的头两句话中,描写了花坛花丛中的花枝、花叶、花瓣、花盘、花柱以及花下的泥土,这些静态物质的美,主要来自它们的动态。它们是rose(伸展)spreading(簇拥),unfurling (冒出 ),marked (显眼 ),raised (凸显 ), e-merged ( 伸起 ), rough ( 乱沾着 ), voluminous ( 张开 ),stirr

6、ed (掀动),moved,(吹动 ),passed one over the other(交叉四射), staining(沾上)的。,3、深浅映衬的美感,明眼人很容易看出,文本中最先写到的斑点美,是为了深化后面的光亮美。 后面写到花彩色的闪光落在褐色泥土上、灰白色的鹅卵石上、蜗牛棕色的螺旋形的壳上。 水珠被光线照射,幻化成彩色的水光之墙,再向上折射到叶脉和叶片上。 透过大片的绿色,反射到广阔的空间,一幅光、色、形交织的夏日景色便跃然纸上。 这里是在逐步展开映衬美。 其实,这种映衬变化在读者心里还可以继续延伸下去,它在读者心智上能产生触目皆是,交互作用的整体美。,人物对话与主题的关系 (前景化

7、的角度),在邱园记事这部小说中,作者共描写了4对人物和他们的对话。第一是一对带着孩子的夫妇。在这组对话中,夫妻两个看似一问一答,配合默契,但仔细推敲,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对话的情景语境,我们总是期待问题的后面紧跟着的就是答语。然而在这组对话中,妻子并没有直接回答丈夫提出的问题,而是两次反问:“你为什么要问呢?”“我为什么要介意呢?”,然后说了些与问题毫不相干的话。而丈夫对这种回答似乎并不介意,继续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这种问答方式与我们通常所见的情景语境中的问答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构成了前景化现象。作者想要通过这种有反常规的对话方式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各自在想着自己的事情,现实世界的一切人和物

8、(包括他们自身)对于他们来说似乎都是不存在的。他们彼此之间漠不关心,迷失在自己对往事的回忆中,分不清现实回忆和幻觉。,第二对人物是一个青年和一位疯疯癫癫的老人。在这两个人的对话中,绝大多数时间是老人在自言自语。老人的行为和话语看似疯疯癫癫,反复无常,但却反映了老人真实的内心世界 孤独。对于这一主题思想的体现,作者正是运用了前景化的表现手法。它不仅反映了老人混乱的思维,同时反映了他以及当时社会人们的精神状态 孤独。这种孤独感来自于战争和死亡所引起的人们精神世界的恐惧和迷茫。就像这位老人,无视现实中人和物的存在,却喋喋不休地和天堂中的鬼魂交谈。在战争和死亡阴影的笼罩下,人们的精神就像是“在山峦之间

9、翻滚的雷鸣”,彷徨不定,备受煎熬。,第三对人物是一对中下层社会的老妇人。由于社会地位和精神状态的限制,她们的谈话更是支离破碎、复杂难懂。在这段对话描写中,作者运用语法结构上的前景化主谓搭配的语法错误和不成句子的单词罗列,说明两位老妇人出身于中下层社会,没有受过教育,因此难以说出语法正确,符合逻辑结构要求的句子;同时从这些杂乱无序、错误百出的话语中,我们也看到了两位老妇人的精神状态迷茫与混乱。第一位老妇人一直在“他”、“她”和“我”之间进行选择;而第二位老妇人在考虑着“sugar”、“flour”、“kippers”和“green”等一些廉价食品。她们看似在交流,而实际上却根本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10、,更无法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她们虽然一问一答,然而这些问话和答语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表明这两位老妇人只是在各自想着自己的事情,沉溺于自己混乱的思想中。,最后出现的是一对正值青春年少的恋人。他们之间的谈话在这四对人物的谈话中似乎是最具有逻辑性,最容易理解的。然而我们仍能从这看似流畅的交谈中发现人物飘忽不定的内心世界。这是一对热恋中的青年,通常他们应该是彼此了解,甚至是心有灵犀的。然而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并不真正知道当时对方在想什么。这种对真实的现实世界的无视以及凌乱无序、毫无目的的精神世界导致了两人之间的谈话总是有“长长的停顿,语气单调,毫无起伏。”这里作者以青年男女反常规的表现将人物

11、之间反常规的关系推到了前景的地位,从而使读者透过这种人物之间反常规的关系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其精神状态。,小结,作者通过一系列前景化的描写,一方面说明了人物的精神状态对现实生活中人的冷漠,总是迷失在虚无的幻想和对往事的回忆中;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与人间不和谐的人际关系。透过人们的这种行为,作者想告诉读者的是造成人们这种精神状态的原因,那就是战争和社会工业革命。 战争带来的死亡恐惧使人们的精神受到重创,继而发生的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动荡和巨大变化又使人们突然间不知所措。因此,人们无法认清周围的世界,无法确定生活的目标,从而反映出精神世界的混乱和迷茫 。这就表现了西方工业化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的“异化

12、”,即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淡漠和隔离。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真实面貌和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烘托了“人的异化”这一主题。,时空叙事技巧,1、小说的现实时空和空间并置四组人物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不约而同地来到邱园,并非随机选取,而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因为他们的内心世界是相互关联的。这些人物,无一例外地展现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缺乏沟通的状态。他们表面看似和谐,但各自的内心都有着难以言状的孤寂感和疏离感,表现了西方工业化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的异化,即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淡漠和隔离。围绕着这一主题,伍尔芙通过空间并置的手法,将这四个经过精心选取的生活碎片并置于夏日邱园这一空间场景中,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真实面貌和

13、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烘托了“人的异化”这一主题,令读者感到震撼并引发思考。,2、人物的心理时空在邱园记事的叙事过程中,作者淡化情节,紧紧围绕人物的内心联想和内心体验进行描写,从而改变了传统小说线性单一的时间空间叙事方式,突破了现实时空的阻碍和桎梏,通过对人物心理空间的深入和刻画,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在一起,从而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广阔的人生画卷。,时空叙事技巧,3、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的交织除了将心理时空并置于同一物理时空的叙事手法,小说中另一意象“蜗牛”的反复出现,也是连接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的重要纽带。,时空叙事技巧,前景化,前景化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将需要表达的事物或现象突出地表现出来。通常

14、前景化通过对标准常规的系统违反来达到,是引人注目的、新颖的。意识流小说往往描写人物混乱流动的意识,因此在语篇上常常表现为词汇组合、句法结构、语篇结构、叙述模式等多层面上偏离常规的前景化特征。,意象“蜗牛”,在这出戏中,蜗牛是旁白,将戏中零落的片断串了 起来,使邱园记事成了耐人寻味的佳作。蜗牛的出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蜗牛第一次出现在起始段落,提示我们蜗牛(即物理时间)的存在。随后,在第一组人物离开邱园,蜗牛再次出现;然后,第三组人物离开,第四组人物登场前,蜗牛又一次出现。蜗牛的反复出现,不仅丰富了文章的细节描写,承接上下文,而且蜗牛的爬动也暗示读者时间在流逝,在心理空间描写的间隙强调现实时间的存在,从而使现实时空和心理时空不露痕迹地结合在一起。此外,小说在蜗牛出现的几处场景中都刻画了蜗牛的内心独白,人的内心独白和蜗牛的内心独白交织在一起,“从人的眼中看自然,再从蜗牛的眼中看人,妙趣横生,颇有深意。”这种独特的视角转换,也为现实时空和人物心理时空的相互融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邱园记事 、 弗吉尼亚伍尔芙,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