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拍好广角人像(转) (2009-12-01 16:24:04) 在从事人像摄影活动时许多人都钟情于中 长焦距 这是因为中长焦距尤其是中焦拍出的人物更加接近人眼的透 视习惯。而中长焦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虚化作用。通过对前景及背景的虚化突出人物特征,给人以唯美感。但是中长 焦也有自己的局限。就是 视野不够宽广而且风格较为单调当这样的风格拍多了之后就会产生雷同感。所以具有强烈视觉夸张和新鲜感的广角人像就受到人们的青睐了。广角镜头视野宽阔可以 纳入镜头里的内容比中 长焦多出许多可真要用它拍好人像 许多人都有无所适从之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是画面内容一多,就失去了重点;其次,广角具有较大的
2、畸 变,比之中焦而言控制起来自然也就不太容易:其三,对光线的要求更高否则画面更加纷乱。那么,要用广角拍好人像需要掌握哪些要点呢?(镜头通光轴与人物身体轴线夹角小则人物变形严重相机离人物近,A 和 B 比例悬殊,透 视变形严重相机离人物较远,镜头 通光轴与人物轴线 垂直,可以 较好避免变形。一、有选择地使用构成元素拍摄广角人像最为困难的就是如何选择定格在镜头里的诸多元素许多时候摄影者看 见眼前众多美景都舍不得割舍希望把 见到的景物尽可能多地装入镜头之中这就使拍出来的画面很纷乱。其 实不 仅长 焦是在做减法广角更需要做减法进入 镜头的景与物都需要形成一个完美的视觉中心或者是可以为画面的主题服务否
3、则进入画面里的景物越多视觉效果就会越加混乱,影响画面的整体感。因此必 须 将进入镜头的景物进行分类决定其是否对构成画面的主题具有帮助将之分为 主要景物与次要景物如果属于次要景物而又较为纷杂或是色彩混乱的都 应该减去这样的画面才具有说服力。虽然采用较低机位,由于合理控制相机与主体人物的距离,人物肢体匀称健美、构图合理,三角翼飞机也体现一种欲飞冲天的状态。二、变形夸张的利用与控制广角最利的矛就是透视变形 变形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因 为变形可以通过对 画面中某一部分进行夸张形成有冲 击力的视觉中心将人们的眼光吸引到这个中心上来。但是变形一旦利用不当就会造成画面或者人物的严重失衡使画面的冲击力变成没
4、有美感和视觉中心的畸变。最为常见的就是近距离拍摄像被拍对象面 对镜头侧身而立这样前面的手臂匀称 优美,而后面的手臂却变细很多。拍集体像时这种透视变形就更为明显相机如果没有放在正中或者人物排列有倾斜角度,那么拍出来的照片。人物比例就会完全失控。广角存在较大的透视变形 边缘部分的变 形更为厉害 这在拍摄花草等题材时问题 不大但在拍摄人物时就需要分外小心否则会造成人物脸形严重畸变所以控制广角的构成元素和畸变是广角人像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在实际运用中许多人都 觉得广角人像难 于控制。大多是因 为广角镜头的视角大,广阔的视觉空间带具有极大冲击力的新奇感,这种新奇感使得使用者忘记了在由于透视变形带来夸张的视
5、觉效果的同时必须控制其变形的程度以及变形的位置。如非主观创意要求而造成人物肢体比例严重失调这样的照片不会给观看者带来美感。应该怎么控制变形呢?人像摄影中适当的夸张可以突出和美化人的肢体但是, 这种夸张又不能过分,尤其是脸部广角的桶形失真造成的畸变会使得人物面目全非就如看哈哈镜一般所以人物脸部,要尽量放在镜头较中间位置这样变形就相 对较小。其次如果构图需要将人物安排在 较为靠 边的地方,那么就需要注意机位既不能 过高,也不宜太低。当然,也可以合理利用 变形,比如人物被安排在画面中间部分,透视变形而形成腿部的适当拉长使人物肢体显得更加修长。以低机位从较远距离拍摄,人物没 变开形,大面积天空使画面更
6、简洁。三、机位的控制,广角人像中,机位的控制非常重要镜头 的可视角度越大,其 产生的变形就越大,往往只是机位的轻微位移就造成整个画面的严重变形。这在以横竖线条为参照的建筑摄影上显得格外严重。入像 摄影中人物的躯体有较为严格的比例所以需要一重视通过控制机位来保持适当的人物比例关系。是当镜头在靠近拍摄的主体人物时机位的高低会使变形更加严重如拍 摄坐姿人物 时,本想突出人物腿部。使人物腿部与肢体显得较为修长,如果机位选择过低,就会使得腿部过长,比例失 调 这样也就损 害了画面的美感。由于广角在拍摄人像时具有近大远小的特征。如拍摄的是人物的侧面脸部特写 镜头靠近脸部一侧的眼睛就会较大,而处于另一 侧因
7、为透视关系眼睛就而 变小。因此在用广角拍 摄人物面部 时,非特殊情况,尽量不要采用侧面构图,以免面部严重变形控制机位避免产生严重变形的方法一是尽量不要太靠近模特儿这样模特身体各部位到镜头的距离的比例比较小身体就不易发生变形:二是在机位较高或较 低的情况下,被拍摄人物不要与 镜头的通光轴夹 角太小,而 应该尽量使人物与镜头表面平行。这样就可能使人物的变形隆军最低程度。一次用广角拍人像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用广角拍人像,并且拍出点样来。广角人像的欣赏方法虽说以人物为中心的人文摄影广角镜头被大量使用着,那主要的目的是夸 张人物的表情,或是要尽可能多地交代主题环境。然而用广角镜头拍摄人像的的确不多,这可能
8、和一般的人像摄影的目的有关系,要表 现完美的一面,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头像被拍扭曲了,变形了,都希望拍的很周正、端庄。广角镜头由于透视的关系,显然违反了我们观察世界的习惯,局部被拉近,大部被推后,表 现在人像上使得人的五官 错位,肢体拉 长或缩短,位置倾斜等。既然广角人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客 观实在的反映,也不是我们从儿时起所受的一般美育教育所示范的 标准,那么我 们 在欣赏广角人像的时候一定不可以按照常规的审美眼光,端详、观察、 评判,而是要调动我们身体里的其他器官,或潜藏在我肢体里 许久没有被击活的那一群一直在酣睡的 细胞。 这就是广角人像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乐趣:一、不是用眼睛欣赏 ,是
9、用 脑子大家平日里随眼所见,随耳所 闻的端庄、严谨、赏心悦目的影视作品、平面作品一定不少,满大街的广告、满电视的美女、俊男,这证明,我 们不是缺少眼福,而是打的我们眼睛痛了、累了,更危险的是我们见到这些时,已经没有初见时的惊艳所带 来的心房颤动了,甚至开始 怀疑天下的美女都是从手术台上制造出了的,病态到要探究她没手术时的本来面貌的欲望异常的冲动。其实这个美女从胎里就是美丽,只是我们千篇一律地看她的端庄、周正和协调的一面太多,使我们开始乏味、 厌倦从而去怀疑。请不要怀疑美 丽的存在,在你看的昏昏欲睡的时候,你不防把这张美丽的图片弄皱,撕裂(强调一下:我指的是图片),再来端 详,并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10、,在脑 海里复原那美丽。二、用加法表现,要读,而不是去看人表露感情一般用眼睛,这就是人们常说 的,眼睛是心灵的窗 户。但这只是一般而言,也是浅层次的表露方式,比 较初级。基本上表露方式有以下几个层次:1、直接的,用语言表达, 这应该算是最初 级的,特点是直接,明了,易于 让别人明白接受,同时具有欺骗性,谁不会说赞美话呀, 谁不会客气两句呀,多是违心的和应景的。但也有人可以把语言表达表演得生 动传神, 评书艺术离不开这一表达手段,是其基本要求。2、间接的,用表情表达,一个微笑,一个目光可以把 对方醉倒三日。影视艺术离不开这一表达手段,也是基本的手段。在人像摄影上也广有使用,现在大街上杂志封面基本
11、都是这些,追求面部表情和目光传 神。3、暗示的,用肢体来表达。虽说在影视作品中也有表 现,但很少有恰当的,而往往看了 让人恶心。在生活中到是广泛地存在。比如,妻子今天晚上要使用一下丈夫,她更多地不是用语言,也不用眼神,而是用肢体语言,她的走路的姿势变了,抬胳膊的方式变了,变的不是生活的了,而是情欲的,进而对丈夫来说就是艺术的了。当然当妻子发怒、吃醋、厌恶的时候也同样可以用肢体来表达。人像摄影的表现,显 然语言用不上,表情虽说也有丰富的表现力,但我们为什么不拓展一下。人们说摄影用减法,我 们用加法怎么样?把人物的肢体保留下来,把周围的环境含盖 进来。所以在欣赏广角人像的时候,我 们不要省略了其他
12、元素。就象看一部多部头的长 篇小说,不要轻易跳过某个环节,某个章节,要 细读,而不要用浏览的方法(最好带上笔记本和笔)。所以广角人像是要读的,而不是看。明天放假,今天还上班,又没什么事, 还是 码字吧三、在适当的距离、保持适当的视角观赏任何艺术品都要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一幅精美 绝伦的人体油画, 3 米高 2 米 宽,挂在展览大厅里,你要是在一尺的距离观赏,旁人肯定 说你心理变态,同样尺寸的风景画、人物肖像画也是这样。 观赏 广角人像更是如此。但具体要说在多少距离观赏合适,也是相当的困难。因 为许多平面作品需要结合周围的环境来评价他的艺术价值,比如在卧室里,你可能还要考虑主人的身份、所从事的
13、职业和性格,以及房屋的装饰风格、采光情况等,这些以后再说。我们这里只是单纯地说一幅画、 图片,具体到广角人像图片,剔除其他因素。我感觉应尽量近一些,以保持 图片里固有的冲 击力。但要 强调,也不是无限的近距离,基本原则是:你的视角将好完全覆盖整个画面,用眼睛的余光,而不是靠转动眼球,可以看到画框 为好。 这样既可以全面地领 略整幅作品的面貌,也保持了作品本身具有的冲击里,使人物有呼之欲出的动感,使你在心灵上和作品里的人物产生交流,再 强调 一下,不 仅是神态的交流还有肢体的。观赏者要达到这种境界才算合适:听到人物脉搏在跳动,看到人物血液在流淌,感到人物口鼻在呼吸,触到人物心灵 发出的目光, 闻到人物肌肤的气味,猜到人物的梦想。咳!图片中的人物要不是年 轻漂亮 MM 那真的让我很把心伤。静物也不能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