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政策探究.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807760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7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政策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政策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政策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政策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政策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研究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突破纵观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政策的整体走向,其在调控技术上锁定于并购重组的主体,落实在实践中则体现了对自然人并购、外资并购、管理层收购的基本政策及其突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突破亦是并购重组制度变迁的具体体现。一、从禁止到放开自然人收购上市公司的政策突破关于自然人是否具有上市公司收购主体的资格问题,1993 年 4 月 22 日起开始施行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与目前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有所不同。根据股票条例第 46 条规定,任何个人不得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千分之五以上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即 A 股)。超

2、过的部分,由公司在征得证监会同意后,按照原买入价格和市场价格中较低的一种价格收购。但是,因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量减少,致使个人持有该公司千分之五以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超过的部分在合理期限内不予收购。外国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个人持有公司发行的人民币特种股票(指境内上市外资股,即 B 股)和在境外发行的股票(指 H 股、N 股等境外上市外资股) ,虽然不受此数额限制,但他们不能购买 A 股,因而难以成为 A 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所以,按照原有的规定,实际上任何自然人都被拒之门外,无法成为上市公司的收购主体,只有法人才能具备收购主体的资格。虽然在当时的情况下,自然人拥有收购上市公司控股

3、权的可能性很小,但限制自然人作为收购主体的规定并没有理论依据。收购上市公司的行为从法律行为的定性上说是一种民事行为,现代民事法律的关于于民事行为基本特点在于民事行为可以发生在法人之间、公民之间、以及法人和公民之间且交易双方处于平等地位。禁止自然人而允许法人作为收购上市公司的主体显然和现代民事法律的基本精神相悖。而另一方面,被禁止作为收购主体的自然人很容易找到规避该规定的途径。例如可以委托别的自然人参与收购,只要大家收购的股份比例都不超过千分之五;或者,自然人先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去收购。因此,禁止自然人作为收购上市公司的主体在实践上不具有操作性,只能是徒然增加了自然人收购的成本。今天回头分

4、析这一政策,可能与当时对经济改革的认识有限,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而 1999 年 7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则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收购的主体是投资者,也就是说,不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都可以具备收购主体的资格,都应享有同等的投资选择权。这就取消了对自然人不得作为收购主体的不合理限制,意味着上市公司收购主体的大门开始向自然人敞开,使得个人收购上市公司成为一种可能。这不但可以促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身份日趋多样化,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而且随着收购主体范围的逐步扩大,可以吸引更多的有经济实力的实体进入证券市场,从而促使二级市场上的收购活动更加活跃。2002 年 9 月

5、28 日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则进一步明确规定,任何自然人、法人和社会主体都可成为兼并收购的主体。法规的明确规定,使自然人收购从幕后走向台前。近年来自然人通过收购而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案例屡见不鲜。例如,红豆股份原控股股东红豆集团为规范工会持股问题,于 2003 年 8 月实施了股权转让手续,红豆集团全部股份转让由郭小兴等50 位自然人持有。由于受让股权的自然人包括红豆股份董事长、副董事长等高层管理人员,此次股权转让被称为“曲线 MBO(管理层收购) ”。二从政策反复到政策稳定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政策突破1、1995 年 9 月之前的政策许可期九十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政策的

6、引导下,外商投资企业受刚刚建立的我国证券市场相关政策的利好影响,开始了介入中国证券市场的热身准备,证券市场上成功引入了一批具有外资背景的公司。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肇始于 1995 年的北旅汽车案,1995 年 7 月,日本五十铃和伊藤忠以协议的方式一次性购买北京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600855) (现更名为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非国有法人股 4002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25%)。但当时关于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操作程序、披露准则、支付方式等关键性问题都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2、1995 年 9 月到 1998 年 9 月的政策禁止期北旅汽车案发生后,出于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心,1995 年

7、 9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关于暂停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转让给外商请示的通知 (48 号文) ,规定在国家有关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管理办法颁布之前,任何单位一律不准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外资被明令禁入中国 A 股流通市场。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对外资并购的有关问题做出专门规定,外资并购因此进入长达 6 年的低潮期。3、1998 年 9 月到 2001 年 11 月的政策过渡期1998 年 9 月 14 日外经贸委颁布的关于国有企业利用外商投资进行资产重组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国内企业可以利用外商投资进行收购兼并,1999 年的证券法专章规定了上市公司收购内容,1999

8、年 8 月 20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外经贸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局、国家出入境检验局的关于当前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意见的通知规定“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可申请发行 A 股或 B 股” ,表明在此期间有关外资并购的政策有所松动,但是由于 48 号文的限制并未解除,这一阶段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仍不具操作性。 4、2001 年 11 月之后的政策稳定期2001 年 11 月 5 日,外经贸部和证监会联合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 ,允许外资非投资性公司如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通过受让非流通股的形式收购国内上市公司股权。 该意

9、见受中国申请加入WTO 的大环境影响,是资本市场开放的一个必然结果,它表明了我国正在按照WTO 的规则,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施行国民待遇的政策方向。随后,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也相继发布了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决定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吸收外资参与资产重组和处置的暂行规定 、 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 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规则等一系列法规规章。这些规定虽然大多并不直接适用于上市公司并购,但是对规范外资间接并购上市公司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些规定的推动下,外资并购重新开始活跃起来。不过由于 48 号文的影响,这段时间里的并购

10、案例一般以间接并购为主,少数涉及到国有股法人股转让的,也多经过一定的特批程序。2002 年下半年起,有关部门在很短时间内出台了一系列与外资并购相关的法规规章。9 月 28 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与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对上市公司收购程序和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由于在收购主体和收购方式上没有特别限制,两个办法被认为已搭建起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程序框架;2002 年 11 月 4 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 ,允许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明确规定相应原则、条件和程序,暂停多年的外资

11、并购上市公司得以重新全面启动。该通知的发布标志着外资收购境内上市公司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 通知从政策上允许外商受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解决了收购主体的国民待遇问题。而且对外商受让的程序、外资行业政策、外汇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政策规定。如果说收购管理办法解决了外资收购的程序和权利义务问题,披露办法搭建起信息披露体系,那么通知的发布彻底解决了外资收购的市场进入问题。 通知直接对外资并购中最为敏感和关键的国有股法人股向外商转让的问题做出规定,允许外资以支付自由兑换货币和参与公开竞价的方式受让国有股法人股,并规定了相对严格的产业政策、国有股权和外汇管理等方面的审批程序。这一通知被广泛认为是向

12、外资开放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的正式宣言。在通知之后,2002 年 11 月 5 日,中国证监会又很快推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2002 年 11 月 8 日,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工商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 。前者向外资开放了 A 股的直接收购市场,并规定了详细的外汇管理程序和严格的持股比例限制,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通过托管银行投资于境内 A 股市场,A 股市场原本牢牢关闭的大门开始打开;后者规定了国有企业 (金融企业和上市公司除外) 向外资转让国有产权、股权、债权和资产,或者接受外资增资,改组为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政策,对外资通过改组国有企业

13、间接并购上市公司的某些问题做出规定;2002 年 12 月外经贸部、税务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审批、登记、外汇及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则明确规定外资并购符合一定持股比例的应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2003 年 3 月 7 日,原外经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暂行规定 ,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外资并购的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法规对外资并购的原则、程序、审批做出了相关规定,为外商收购境内企业股权或认购增资或增发股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后购买并运营境内企业资产,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后以该资产作为投资设立外商

14、投资企业等形式投资提供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它的推出,标志着一个较为完整的外资并购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以鼓励规范为主导的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政策逐步稳定。5、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产业限制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的需要,各国对准许外资进入的产业领域均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我国国务院颁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共同制定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指导目录综合体现了对外资流向的积极引导,将外商对中国的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禁止四类,并分别予以详细的规定。其中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适用于在

15、我国境内投资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项目以及其他形式的外商投资项目。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是指导审批外商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企业适用有关政策的依据。因此,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必须遵照上述规定,如果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对外商投资项目规定“限于合资、合作”的,则只允许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规定“中方控股”的,是指中方投资者在外商投资项目中的投资比例之和为 51%以上;规定“中方相对控股”的,是指中方投资者在外商投资项目中的投资比例之和大于任何一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比例。 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向外商转

16、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应当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要求。凡禁止外商投资的,其国有股和法人股不得向外商转让;必须由中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转让后应保持中方控股或相对控股地位。上述一系列外资并购法规规章的出台不仅在政策层面上明确宣示了外资并购时代的来临,使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政策逐渐清晰明朗并趋于稳定,也在操作程序上为外资并购上市公司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下表是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基本情况一览表。表 311: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基本情况一览表(截至 2005 年 3 月 1 日) 1证券名称 公告时间 并购方式 收购方 外资比例 股东地位航天长峰 95/6/17 协议收购 五十铃伊藤忠 25

17、 二赛格三星 98/8/1403/2/11协议收购外资股协议收购国有股三星康宁(韩)三星康宁21.3735.46二一深万科 00/8010 协议收购 华润(香港) 二ST 科龙 02/4/18 协议收购 格林柯尔 20.64% 一江铃汽车 95-8-2698-11-2定向增发B 股FORD 2029.96%二二华新水泥 99-3-2 定向增发 B 股 HOLCHIN B.V 23.40% 二海南航空 95-6-1899-11-25定向增(减持)B 股American Aviation Ltd.21.23%14.85%一一深国商 95-10-27 B 股 和昌父子公司(马来西亚)13.70% 二

18、江汽股份 01-7-23 B 股 安卡莎机械(马来西亚)15.67 二莱织华 01-11-10 B 股 松岗株式会社(日本) 41.66% 一耀皮玻璃 99-12-2500-6-22协议收购增持 B股皮尔金顿国际控股 16.70%18.97%一一长安汽车 96-11-1 B 股 五十铃伊藤忠 9.99% 二TCL 通讯 01-6-1502-4-16外资发起人股参股母公司TCL 通讯设备(港)等 5 家25 一上海家化 99-6-30 外资发起人股 上实日化控股有限公司28.15% 并列一亚星化学 00-1-17 外资发起人股 香港嘉耀国际投资有限公司25.90% 二北方股份 00-6-1 外资

19、发起人股 英国特雷克斯设备有限公司25.10% 二四川锦华 01-9-17 协议收购 华润(香港) 51% 一上海贝岭 01-10-24 收购上海贝尔50%加 1 股的股权Alcatel 50%加 1 股 二青岛啤酒 02-11-1 定向发行可转债 AB 4.5%(5 年后 27)二民丰农化 03-4-30 与上市公司大股东成立合资公司国泰颜料(中国)有限公司浦发银行 03-9-18 Citibank 4.63% 四东风汽车 03-4 与大股东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控股日产汽车中孚实业 03-8-30 协议收购 EVERVIDE 公司 34.81% 一ST 桦林 03-9-16 拍卖获得 新加坡佳通

20、轮胎(中国)公司44.43% 一乐凯胶片 03-10-23 协议收购 伊士曼柯达公司 20%华菱管线 2005-1-15 协议收购 米塔尔钢铁公司 37.17% 并列一三、完全停止还是规范缓行管理层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政策突破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在 20 世纪 60 年代起源于英国,70 年代起流行于欧美国家。 2 管理层收购最初是上市公司管理层以取得公司控制权为目的发动的一种股份收购,后来发展成为较为普遍的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

21、的一种收购行为。 由此不难看出,这样一个收购过程,为公司的管理层提供了一个创造和积累个人财富的机会和渠道。MBO 的主要投资者是目标公司内部的经理和管理人员,通过 MBO,他们的身份由单一的经营者变为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双重身份;MBO 主要是通过借贷融资来完成的;MBO 目标公司往往是具有巨大资产潜力或存在潜在的管理效率空间的企业;MBO 完成后,这一目标公司会寻求机会上市套现,使 MBO 的投资者获得超常的回报。还可以看出,MBO 产生的体制基础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所存在的代理成本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管理低效问题。通过管理层对公司的收购,可以实现经理人对决策控制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接管。

22、国外的实践也证明,MBO 在激励内部人员积极性、促进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地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增强企业的经营绩效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MBO 对于理清企业产权,实现所有者回归,建立企业的长期激励机制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90 年代初期,MBO 市场在国外极盛而衰,但作为我国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一种探索方式,MBO 自 90 年代末在国内出现以来,因其在运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奇诡精巧的股权腾挪、扑朔迷离的资金链条及环环相扣的操作手法令人叹为观止,MBO 大功告成之时所带来的以亿元计的财富和制造超级富豪的流水线功能令人惊诧, 3 因此,自 1998 年四通集团改

23、制打响中国 MBO 第一枪后,MBO 就在国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异议,其中尤以多具有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 MBO 为甚。但是,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时间上来看,MBO 在我国还只能算是一个“新生儿” 。1998 年底四通集团开始发起职工持股会,2000 年通过设立,总裁段永基个人持股达到 360 万股,成为国内首例 MBO 收购案例。2001 年 1 月 19 日,广东粤美的实现股权转让,由管理层控股的美托投资有限公司持股粤美的 22.19的股份,成为粤美的第一大股东,是国内首例上市公司 MBO 收购案例。 4 自此,中国上市公司不断出现 MBO 收购案,截至 2004 年 12 月 31 日,国内已有

24、超过二十家的上市公司实施了 MBO,同时有众多上市公司开始讨论和计划实施MBO。下表是截至 2004 年 12 月 31 日已经完成的上市公司 MBO 基本情况一览。表 312:国内上市公司 MBO 一览表序号 上市公司简称(证券代码) 收购完成时间 目标公司1 大众科创(600635) 1997/3 上市公司母公司2 杉杉股份(600884) 1998/11 上市公司母公司3 大众交通(600611) 1999/2 上市公司母公司4 粤美的(000527) 2000/1 上市公司5 宇通客车(600066) 2001/6 上市公司母公司6 深方大(000055) 2001/11 上市公司7

25、强生控股(600662) 2001/12 上市公司母公司8 永鼎光缆(600105) 2002/4 上市公司母公司9 胜利股份(000407) 2002/9 上市公司10 特变电工(600089) 2002/9 上市公司11 佛塑股份(000973) 2002/9 上市公司12 洞庭水殖(600257) 2002/10 上市公司13 宁波富邦(600768) 2002/11 上市公司14 创兴科技(600193) 2002/11 上市公司母公司15 红豆股份(600400) 2003/8 上市公司母公司16 海螺型材(000619) 2003/8 上市公司母公司17 江苏吴中(600200)

26、2003/12 上市公司母公司18 铜峰电子(600237) 2004/3 上市公司19 海正药业(600267) 2004/7 上市公司母公司20 康缘药业(600557) 2004/7 上市公司21 美罗药业(600297) 2004/7 上市公司母公司22 安徽水利(600502) 2004/8 上市公司母公司23 张裕 A(000689) 2004/10 上市公司母公司说明:本表系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告材料统计,以管理层直接或间接取得上市公司控股权为标准,不包括管理层直接和间接收购上市公司部分股权以及类似 TEL 集团先 MBO 后整体上市的情形。从上表可以看出,从 1997 年到 200

27、2 年,上市公司 MBO 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在 2002 年达到一个高潮,这一上升的趋势在 2003 年发生了逆转,当年实现上市公司 MBO 的仅 2 家(其中红豆股份为非国有上市公司,而海螺型材与当年众多 MBO 受阻的上市公司相比则是一个特例) ,而从 2004 年开始,上市公司 MBO 的案例又逐渐多了起来。上述不同年份上市公司 MBO 的数量分布实质上是与我国对国有企业MBO 的政策走向有密切关系,正是因为我国目前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占绝大多数,因此我国对国有企业 MBO 的政策直接影响了我国上市公司 MBO 的操作。从政策面看,国内最早涉及上市公司 MBO 收购的立法是 2002

28、年 10 月 8日由证监会发布、于 12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该办法在对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加以具体规定的过程中,明确了管理层作为收购主体时有关信息披露、操作程序等方面的内容,成为目前规范我国上市公司 MBO收购的最主要的政策指导。2003 年 3 月,财政部在发至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 (财企便函20039 号)文件中建议:在相关法规制度未完善之前,对采取管理层收购(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行为予以暂停受理和审批,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作决定。虽然这不属于正式文件,但这个便函中所传递的态度与信号还是为如火如荼的 MBO 热浪泼了一瓢冷水

29、,众多运作 MBO 的企业由于牵涉到国有股权转让问题而无法获得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的批准。此即业界所说的暂停 MBO,暂停的背景是 MBO 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由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所以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方式不够规范、产权交易程序不够透明,致使 MBO 企业出现收购价格缺乏定价依据、收购者资金来源不明、经理层还款计划不完备、收购主体合法性难以保证甚至自买自卖、暗箱操作、内外勾结、做亏再贱买等等问题。当时究竟是完全停止MBO,还是规范后再实施 MBO,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一直争论得非常激烈。但需要指出的是财企便函20039

30、 号文是对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MBO 审批的暂停,而实践中的 MBO 从来没有停止过。随后的政策走向表明当时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MBO 审批的暂停仅是阶段性的。现在看来,暂停的原因虽不排除各界质疑 MBO 对政策的影响,但更多的原因可能是中央国资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调研、提高认识、制定和完善法规的需要,还有财政部与国资委“管资产”工作交接的原因。2003 年 11 月 30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以较大篇幅对管理层收购进行了规定。“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以及本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并需按照有

31、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方案的制订,由直接持有该企业国有产权的单位负责或其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经营管理者不得参与转让国有产权的决策、财务审计、离任审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底价确定等重大事项,严禁自卖自买国有产权。经营管理者筹集收购国有产权的资金,要执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不得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借款,不得以这些企业的国有产权或实物资产作标的物为融资提供保证、抵押、质押、贴现等。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责任的,不得参与收购本企业国有产权。该意见体现了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上市公司)MBO 政策的松动。2004 年 2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国资委和

32、财政部联合发布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2004 年 3 月 8 日国资发产权2004195 号“关于做好贯彻落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和 2004 年 8 月 25 日国资发产权2004268 号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则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包括转让给管理层)的操作程序,使 MBO 的操作有了规范的行为准则。2004 年 9 月 29 日,人民日报第 6 版发表了署名为国资委政研室的题为坚持国企改革方向,规范推进国企改制的文章,文章中关于 MBO 的论述如下:“近年来,一些地方、一些企业试行了管理层收购或经营者持股的做法。作为企业改制和分配

33、方式改革的探索,对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实施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自卖自买,暗箱操作;有的以国有产权或实物资产作为其融资的担保,将收购风险和经营风险全部转嫁给金融机构和被收购企业;有的损害投资人和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引发了一些不稳定因素等。”“管理层收购作为国有中小企业改制的一种形式和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积极性的一种激励方式,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和环境。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完善,国有资产价格缺乏合理有效的发现和形成机制;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收购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政策规范;合理的融资渠道还很欠缺,管理层承担的收购风险与

34、其享有的收益不对称;企业的内外监控机制还不健全,实施管理层收购有可能加剧内部人控制的现象等等。在目前许多条件还不具备、不成熟的情况下急于搞管理层收购,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引发种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从现代企业发展的沿革历史来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大企业的普遍特征。大企业由于资本规模较大,产品种类繁多,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经营管理大企业需要具备多方面知识和专门的技能,企业所有者不一定就是合格的经营管理者。因此,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将公司委托给具有良好信誉与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经营管理者进行管理。政企不分是我国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推进市场取向的国有企业改革,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国有大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少属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推进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