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数学广角 -集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104 页的内容1、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3、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经历集合产生的过程,理解直观图所表示的集合意义。教学准备白纸、多媒体课件、彩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游戏导入(脑筋急转弯)师:小丽说她家有两个妈妈,还有两个女儿,可她又说她家有3 个女的,你知道这是
2、怎么回事?谁的身份最特殊?为什么?2(围绕本课教材内容,让学生猜一个有重叠问题的脑筋急转弯,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2、谈话解凝(加深对重叠问题的理解)(1)师:原因是妈妈比较特殊,且有双重身份,既是妈妈又是女儿。(2)生活中提炼数学;师: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具有双重身份的人或事,你能说说咱们班上谁有双重身份?(预计:既是少先队员,又是班长)二、探究新知(一)巧妙设题,直观感悟。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体育项目?生:跳绳、跑步、踢键子,(请几名学生说说)2、展示数据师:我从某班了解到了一些信息参加跑步 杨 浩 马 景 王 一 李 佳 张 涛 李 可参加跳绳 唐 亮 李 佳 周 祥 陈 烂 杨
3、 浩师:根据这个统计表,你知道了哪些数字信息?学生的信息可能有:参加跑步的有 6 人; 参加跳绳的有 5 人; 1 2两种都参加的有 2 人; 参加跑步的比参加跳绳的多几人? 3 43、发现问题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学生的问题:参加跑步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预设:A 、学生可能说一共有 11 人, (这时,教师引导:有不同意见吗?)学生可能会说有 10 人。 (为什么?引出:有 2 人重复了两次。)B 、学生可能说一共有 9 人, 这时,教师故作奇怪的样子提问:“一共有 9 人还有 2 人哪里去了?”引出:有 2 人重复了两次。 )(二)引出集合图,加深理解师:说得很好,那
4、么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张图,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哪些是两项活动都参加的人数,哪些是只参加跑步的人,哪些是只参加跳绳的人?先自己想想、画画。然后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说说你的想法。1、学生初探(老师巡视,并挑几副有代表性的展示)(同学们真有创意,老师选了几副有代表性的,给大家看看。请你告诉大家你看懂了什么?如果有出现韦恩图最好,并且直接问各部分的意义。没有的话用课件直接出示韦恩图,讲述故事)2、介绍韦恩图,并揭题。师:在很久以前也有一个人和我们同学一样会动脑筋,他就是英国的逻辑学家韦恩。韦恩最早想出了用这样的图来表示重叠,于是后人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称为韦恩图。如果你们比韦恩早出世,4周 祥陈 烂唐 亮那
5、这副图就要用你们的名字来命名了。老师也要向你们介绍一张由英国逻辑学家韦恩发明的韦恩图,也就是人们学说的集合图。 (并板书:集合)(课件演示)先出两个独立的集合图:参加跑步 参加跳绳杨浩 马景 王一李佳 张涛 李可 唐 亮 李 佳周祥 陈烂 杨浩参加跑步 参加跳绳马景 王一 杨浩张涛 李可 李佳两种都喜欢3、说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这中间重叠的部分表示什么呢?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15反馈:指名 2、3 个说说。 2质疑:老师有上疑问,除去两种都喜欢的这部分表示什么? 3(三)掌握算理,优化算法1、列式计算,自探自写既然我们已经清楚了各部分的含义,那谁能用列式的方法计算出参加跑步和跳绳
6、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出四种方法:7+5-2=10(人) 7-2+5=10(人) 1 25-2+7=10(人) (7-2)+(5-3)=10(人) 3 42、讨论归纳,优化算法大家各有不同算法,你们觉得哪种容易理解?学生归纳可得(6+5-2=9)3、小结:同学们今天表现真好,想出了那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后当我们碰到此种题时,也画图帮助理解。三、拓展应用,巩固提高1、P105 做一做。 (课件出示)2、以某班课余实践为例,请求出三(1)班有多少人?(别忘了还应加上缺席的两人)3、以教师活动为例,求具有双重身份的人数。(培养学生的变式思维)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你有什么收获?(可让学生谈6收获、谈感受、评价别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