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完整版).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8072695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一) 实验名称: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学院: 专业: 班级: 组号: 指导教师: 报告人: 学号: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实验地点 科 技 楼 90 7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得分 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2一、实验目的a学会简单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b掌握几种测量薄透镜焦距的方法。二、实验原理: 薄透镜是指其厚度比两球面的曲率半径小得多的透镜。透镜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凸透镜(也称为正透镜或会聚透镜) ,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焦距越短,会聚本领越大。另一类是凹透镜(也称负透镜或发散透镜)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焦距越短,发散本领越大。在近轴光束(靠

2、近光轴并且与光轴的家教很小的光线)的条件下,薄透镜(包括凸、凹透镜)的成像公式为:(1)fvu1式中: 为物距; 为像距; 为焦距。它的正、负规定为:实物、实像时, 、 为正;uvf uv虚物、虚像时, 为正, 为负;凸透镜 为正,凹透镜 为负。利用上式测定焦距,可以有几f种方法,除了本实验中的方法以外,还可用焦距仪测量。利用上式时必须满足:a. 薄透镜;b. 近轴光线。实验中常采取的措施是:a. 在透镜前加一光阑以去边缘光线;b. 调节各元件使之共轴。一般透镜中心厚度有几毫米,也会给测量带来一定的误差。当不考虑透镜厚度时,会有百分之几的误差,这是允许的。1. 凸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1)物距像

3、距法由实验分别测出物距 及像距 ,利用(1)式,求出焦距:uv(2)vuf(2)自准法从(1)式可知,当像距 时, ,即当物体上各点发出的光经透镜后,变为不同方vfu向的平行光时,物距即为透镜的焦距。该方法利用实验装置本身产生平行光,故为自准法,见下图。5(3)位移法当物 AB 与像屏的间距 时,透镜在 D 间移动可在屏上两次成像,如下图所示,一次成fD4放大的像,另一次成缩小的像。由公式(1)与图中的几何关系可得:(3)fuD11(4)fd11由上两式右边相等得:(5)21Du将(5)式代入(3)式得:(6)ddf442式中: 为物与像屏的间距; 为透镜移动的距离。D2. 凹透镜焦距的测量方

4、法因实物经凹透镜后,不能在屏上生成实像,故测其焦距时总要借助一个凸透镜,使凸透镜给凹透镜生成一个虚像,最后再由凹透镜生成一个实像。6(1)物距像距法如下图所示,在没有凹透镜时,物 AB 经凸透镜 后将成实像于 ,在 和 间插入1LBA1L凹透镜 后, 便称为了 的物,但不是实物,而为虚物。对 而言,物距 。该2LBA2L2AOu虚物由凹透镜 再成实像于 ,像距 。由透镜成像公式(1)得: AOvvuf注意到这时 , ,故必有 。0uv0(2)自准法凸透镜 成像于 ,在 与 之间插入凹透镜 及平面反射镜 。移动 ,当 位于1L1OL12LM2L1O的第一焦点时,则 发出的是平行光,根据光路可逆原

5、理,最后必定在 点形成一个与原物22等高、倒立的实像。这时: 12OLf7三、实验仪器: 光具座及配件、凸透镜、凹透镜、平面反射镜。8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 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共轴调节是光学测量的先决条件,也是减少误差、确保实验成功的重要步骤。所谓“共轴” ,是指各光学元件(如光源、物、透镜等)的主光轴重合。由于在光具光具座上进行,所以须使光轴平行于光具座导轨的刻度线。具体调节分两步进行:a. 粗调。将安置于光具座上的各光学元件靠拢在一起,用眼观察,并调节它们的中心使它们处在同一高度,且连线(光轴)平行于导轨。b. 细调。将各光学元件按实验要求移开,利用透镜成像规律进一步调整,移动透镜及屏

6、时,将大小不同的像生成在不同的位置。若这些大小不等的像的中心在屏上的位置重合,则说明系统已共轴;若在移动透镜的过程中,像的中心位置不重合,则应调节透镜的高低或左右位置。2. 测凸透镜的焦距a. 用物距像距法测 6 次,每次测量应改变物距,分别代入公式(2)求 ,将结果表示成f f。fb. 用自准法测 6 次求平均值,结果以 表示。注意:在用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时,f可发现不用反射镜,透镜本身也会产生反射像,在实验中应加以鉴别。c. 用位移法测 6 次。在同一 值下测 6 次,以公式(6)分别算出 ,并将结果表示成fDdf。f3. 测凹透镜的焦距a. 以物距像距法测 6 次,每次改变物距,测像距,

7、分别代入公式(2)求 ,结果以f表示。fb. 用自准法测 6 次,将结果以 表示。f注意:在测量凹透镜的焦距时,测得的数据误差往往较大,原因主要有 4 个方面:共轴没有调节好;选凸透镜成的小像作为物;选择物距 值没有尽可能的大;没有认真判断像的清晰u位置。910五、数据记录: 组号: ;姓名 用自准法测量凸透镜焦距:测次 左 右 平均 屏位置 焦距 f123456平均用位移法测量凸透镜焦距:测次 D/cm d/cm f =(D*D-d*d)/4D123456平均凹透镜焦距的测量:测次 虚像位置/cm 凹透镜位置/cm 屏位置/cm123456平均11六、数据处理:1七、实验结果与讨论:八:问答

8、题1利用 f=(D*D-d*d)/4D 测量凸透镜焦距有什么好处?答:涉及测量量少,减少误差。2为什么本试验中利用 1/u+1/v=1/f 测量焦距时,测量 u 和 v 都用有毫米刻度的米尺就可以满足?设透镜由于色差和非近轴光线引起的误差是 1/100。答:由 ,得 。vufxDxvuf 22即 %50.2f所以总误差可以控制在 6以内,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3 如果测得多组 uv 值,然后以 u+v 为纵轴,以 uv 为横轴,作出实验的曲线属于什么类型?如果利用曲线求出透镜的焦距 f?答: uvfvuf1所以以 为纵轴, 为横轴做出的曲线应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曲率为 。fk1故 。kf11指导教师批阅意见:成绩评定:数据处理及思考题(40 分)预习(20 分) 操作及记录 (40 分) 数据处理25 分结果与讨论5 分思考题10 分报告整体印 象 总分注: 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时间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间后 10 日内;3、教师可根据实验报告整体情况酌情扣分(10 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