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责声明:文档在线网中所有的文档资料均由文档在线网会员提供,该文档资料的版权属于提供者所有。文档在线网会对会员提供的文档资料进行筛选和编辑,但是并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合法性和正确性。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集电极调幅院 (系):专业班级: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起止时间:任务及评语院(系): 教研室: 免责声明:文档在线网中所有的文档资料均由文档在线网会员提供,该文档资料的版权属于提供者所有。文档在线网会对会员提供的文档资料进行筛选和编辑,但是并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学 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集电极调幅课程设计(论文)任务要求:
2、1用 EWB 仿真,能够观察输入输出波形。2三极管工作在丙类状态3采用单调谐做为负载4采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器参数:输入信号频率 15000HZ,电压 500mV 左右输入直流电源电压 12V采用单调谐做为负载设计要求:1 .分析设计要求,明确性能指标。必须仔细分析课题要求、性能、指标及应用环境等,广开思路,构思出各种总体方案,绘制结构框图。2 .确定合理的总体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以电路的先进性、结构的繁简、成本的高低及制作的难易等方面作综合比较,并考虑器件的来源,敲定可行方案。3 .设计各单元电路。总体方案化整为零,分解成若干子系统或单元电路,逐个设计。4.组成系统。在一定幅面的图纸上合理
3、布局,通常是按信号的流向,采用左进右出的规律摆放各电路,并标出必要的说明。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目 录第 1 章 集电极调幅设计方案 11.1 调幅器11.2 集电极调幅11.3 集电极调幅的要求及技术指标1第 2 章 集电极调幅的工作原理及分析.22.1 集电极调幅的工作原理 22.2 集电极电流脉冲的变化情形32.3 集电极调幅波形图32.4 集电极调幅的静态调制特性4第 3 章 集电极调幅设计仿真 .63.1 设计电路63.2 输入载波信号波形63.3 输入调制信号波形73.4 输出波形7第 4 章
4、 设计总结.8器件附表 .8参考文献 .8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1第 1 章 集电极调幅设计方案论证11 调幅器使受调波的幅度随调制信号而变化的电路称为调幅器。调幅器输出信号幅度与调制信号瞬时值的关系曲线叫做调幅特性。理想的调幅特性应是直线,否则便会产生失真。调幅器主要由非线性器件和选择性电路构成。非线性器件实现频率变换,产生边带和谐波分量;选择性电路用来选出所需的频率分量并滤掉其他成分,如高次谐波等。常用的非线性器件有晶体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等。选择性电路大多用谐振回路或带通滤波器。按照电平的高低,调幅器可分为高电平调幅和低电平调幅。大功率广播或通信发射
5、机多采用高电平调幅器。这种调幅器输出功率大,效率高。载波电话机和各种电子仪器多采用低电平调幅器。它们对输出功率和效率要求不高,可以选用调幅特性较好的电路。1.2 集电极调幅所谓的集电极调幅,就是用调幅信号来改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直流电源电压,以实现调幅。集电极调幅的特点:(1)因过压工作, 高(与 m 无关)用于大功率调幅发射机。(2)要求 v 提供较大的驱动功率。(3) m 较大时,调幅波非线性失真1.3 集电极调幅的要求及技术指标要求:1用 EWB 仿真,能够观察输入输出波形。2针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分析,并计算输出功率。3三极管工作在丙类状态4采用单调谐做为负载5采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器参
6、数:输入信号频率 15000HZ,电压 500mV 左右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2输入直流电源电压 12V采用单调谐做为负载采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器第 2 章 集电极调幅的工作原理及分析2.1 集电极调幅的工作原理集电极调幅是利用低频调制电压去控制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通过集电极电压的变化,使集电极高频电流的基波分量随调制电压的规律变化,从而实现调幅。实际上,它是一个集电极电源受调制信号控制的谐振功率放大器,属高电平调幅。调幅管处于丙类工作状态。集电极调幅的基本原理电路如图 21 所示:图 21 集电极调幅原理电路 图中,设基极激励信号电压(即载波电压)为: tV
7、00cos则加在基射极间的瞬时电压为 tVBE0cs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32.2 集电极电流脉冲的变化情形调制信号电压 加在集电极电路中,与集电极直流电压 VCC串联,因此,集电极有效电源电压为 式中,V CC 为集电极固定电源电压; tmVtVaCCC cos1cos0为调幅指数。aVm由式可见,集电极的有效电源电压 VC 随调制信号压变化而变化。由图 22 所示,图 22 同集电极电压相对应的集电极电流脉冲的变化情形图中,由于-V BB与 b不变,故 为常数,又 RP不变,因此动态特性曲线的斜率也不变。若maxBv电源电压变化,则动态线随 VCC值的
8、不同,沿 c平行移动。由图可以看出,在欠压区内,当VCC由 VCC1变至 VCC2(临界)时,集电极电流脉冲的振幅与通角变化很小,因此分解出的 Icm1的变化也很小,因而回路上的输出电压 c的变化也很小。这就是说在欠压区内不能产生有效的调幅作用。2.3 集电极调幅波形图当动态特性曲线进入过压区后,V CC等于 VCC3、V CC4等,集电极电流脉冲的振幅下降,出现凹陷,甚至可能使脉冲分裂为两半。在这种情况下,分解出的 Icm1随集电极电压 VCC的变化而变化,集电极回路两端的高频电压也随 VCC而变化。输出高频电压的振幅 Vc=Icm1Rp,R p不变,I cm1随Vc而变化,而 VCC是受
9、控制的,回路两端输出的高频电压也随 变化,因而实现了集电极调幅。其波形如图 23 所示。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4t00(t)vt0(t)vt0(t)v图 2-3 集电极调幅波形图2.4 集电极调幅的静态调制特性当没有加入低频调制电压 (即 =0)时,逐步改变集电极直流电压 VCC 的大小,同样可使 ic 电流脉冲发生变化,分解出的 ICO或 Icm1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称集电极高频电流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5Icm1(或ICO)随 VCC 变化的关系线为静态调制特性曲线。根据分析结果可作出静态调制特性曲线如图 24 所示
10、。图 24 集电极调幅的静态调制特性静态调制特性曲线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的调制过程,因为没有加入调制信号,输出电压中没有边频存在,只有载波频率,不是调幅波。通常调制信号角频率 要比载波角频率 o低得多,因此对载波来说,调制信号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可以认为在载波电压交变的一周内,调制信号电压基本上不变。这样,静态调制特性曲线仍然能正确反映调制过程。我们可以利用它来确定已调波包络的非线性失真的大小。由图 24 可知,为了减小非线性失真,当加上调制信号电压时,保证整个调制过程都工作在过压状态,所以工作点 Q 应选在调制特性曲线直线段的中央,即 VCCQ=1/2VCCO处,V CCO为临界工作状态时的集电极
11、直流电压。否则,工作点 Q 偏高或偏低,都会使已调波的包络产生失真。在本实验中会得到证实。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6第 3 章 集电极调幅设计仿真3.1 设计电路3.2 输入载波信号波形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73.3 输入调制信号波形3.4 输出波形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8第 4 章 设计总结我感觉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了实际的课程设计中,感觉收获很多。虽然有些地方不是很懂,也不能很好的运用,但通过去图书馆查资料和经过同学的帮助,终于把完成了。也对相关集电极这方面的了解加深了。参考文献1 李东生.信号与电子系统原理及 EDA 仿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 年2 陈尔绍. 电子控制电路实例.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年3 李新平.实用电子仿真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年4 杨宝清. 实用电路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年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9器件附表器件名 个数变压器 1电压源 2电容 3电阻 2示波器 1滑动变阻器 1三极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