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沙礼白果园与化龙池的保护与研究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是城市新陈代谢的基本方式以大规模改造为特征的西方城市更新运动以北京旧城的国子监地区为例,该地区位于北京旧城安定门内,是现存不多的北京城占老街道之一,它形成于元朝初年,距今已有 800 多年的历史。国子监地区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变化,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也更换了不知多少代,但整个长沙白果园与化龙池的保护及更新研究街坊从空间格局到城市肌理,甚至到院落形态都未发生大的变化。但是,如果对单个建筑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就会发现,该街坊内几乎所有现存房屋在每一代居民手中都曾经历过或多或少的更新改造,这就说明该地区的更新过程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这种更新基本上是在原有
2、私人地产边界,院落尺度范围内进行的一种小规模改造,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是一种寓于整体一致中的丰富多彩的个体变化,也就是 E沙里宁所说的“有机的城市生长” 。小规模的改造是城市新陈代谢的一种基本的方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造方式,以“大拆大建”的大规模城市改造相比小规模的改造在改造资金的筹措上,规划设计等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多样化”是城市的天性, “多样化”同样是历史街巷的天性,而历史街巷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正是适合历史街巷“多样化”天性的改造方式。最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对历史街巷的保护与更新不同于一般的旧城改造,更不同于城市新区的建设。既要保护历史街巷的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保持城市的个
3、性魅力,同时也要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使之与现代生活相协调,对城市中历史街巷采用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改造方式是一条适宜的途径。从城市设计层面对历史街巷与旧宅的保护与更新的理论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格局、城市保护和邻里环境三个方面。3.2.2 在历史街巷与旧宅中关于城市空间肌理保护的基本原理(1)区域应具有某些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这些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从外部也可以看到并作为参照。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是其主体的连续性,它可能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比如纹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建筑形式、使用、功能、居民、维护程度、地形等。25(2)细部丰富的立面赋予街道以视觉上的更大变化,加强街道的特征。这类细
4、部使建筑立面和质地更合乎人的尺度,使街道成为更令人愉悦的去处。(3)在历史性的旧区,为了保护重要的设计特征,在细部、尺度,比例、质感、材料,色彩和建筑形式方面应保持某种统一性。如果在小尺度与大尺度要素之间缺少过渡,大建筑就要损害和削弱古老的、小尺度建筑地区的特征。新的光秃秃的立面引进古老的、细部处理较多的建筑群中,会减损邻里特征。新建筑如果运用有质感的材料并具有合乎人体尺度的比例,与细部、尺度良好的旧区就会较好的融合。(4)在旧城建筑的更新与修缮设计上,如果尊重原建筑设计的用材和细部处理,就能保存街景特征和情趣。商业建筑上的招牌如果与建筑立面相匹配,就不会模糊建筑整体感。(5)历史性建筑具有与
5、文化和传统相联系的作用,保存下来有利于教育、游憩、文化和其它活动。历史性建筑常作为里程碑和趣味或导向的焦点,并给邻里增添一种视觉形象。具有建筑艺术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相对均匀、成组布局,更是不可多得、难以取代的。(6)历史性的建筑通常要开阔的视觉空间或静态的游憩用地。城市旷地的不足通过加强历史性地区的关游憩功能可以得到补充。历史性建筑和场地向公众开长沙白果园与化龙池的保护及更新研究放就成为游憩资源。(7)街道空间是重要的公共旷地,特别是在那些缺乏安适条件的密集居住区更是如此。街道提供光线、空气,公用事业管线空间和私人房地产出入口。街道空间内或上部的建筑开放会减少光线和空气。(8)传统的街道格局和空
6、间是历史建筑保持适当环境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在毗连历史建筑的街道空间中开发将破坏环境。123民国时期有种专供租赁的民房称小型公馆,多木质结构,仅前门和毗邻的外墙为砖砌,砖墙可以防火,俗称“风火墙” 。小型公馆纵深为二至四进,每进有堂屋,左右分三开间或四开间。有的公馆开始修建多层楼,打破了清代民房不得高于抚台衙门和文庙规定。当街型商店的铺房全部裸露,入夜时用木板嵌合封闭,俗称“关板子夕。摆设样品的玻璃柜俗称“宝笼” 。鱼行、日杂分架摆设,不用宝笼。当街店铺要选择交通方便或人烟稠密场所,特别以街道拐角处最佳。店铺招牌讲究醒目,以引起行人注意。有的招牌用横幅悬于街心,或用布帘竖挂,有的木招牌矗立于人行
7、道上,当时叫“坐牌” 。茶楼、酒店、当铺则挂一面大旗,旗上写“茶” 、 “酒” 、 “当”字样。当街型店铺多为中、小型商店,约占当时商店的 80%。4.2.2.2 小摊贩长沙小摊贩历史久远,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摊担型和叫卖型。摊担型:在街道两旁隙地或寺庙门口的小商,一般经营香烟、水果、日杂、副食,俗称“摆摊子”;另外,菜农、鱼肉贩多在早晨聚集摆摊,正午星散。饮食摊贩聚营于火宫殿的习俗始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约 300 余年历史。平日说书卖艺者及零食摊担糜集庙内空坪,逐渐形成了以猪血、油炸臭豆腐为代表的著名风味小吃市场。叫卖型:民国时期,叫卖商贩穿街走巷,叫卖声各有特色,其叫卖商品主要有:饮食:白糖
8、热豆腐脑、刮凉粉、白粒丸、麻油猪血、馄饨、玉米爆花、炒米糕、烤红薯、结蚕豆、杯子糕、糖油耙耙、笔根子糖、姜汁它(姜汁糖) 、甜酒冲蛋、盐茶鸡蛋等。特别是农历七月初一天不亮时即呼叫“卖扯麻糖” ,为长沙独具特色的应时食品。日常生活方面的:有在街头巷尾叫卖河水、沙水(白沙井水)、黄泥和补碗、修伞、修整烂橡皮套鞋、修锁配钥匙、丝线扣子针、皮鞋擦油、卖擦牙灰、卖报、补锅等。其他:收买破铜烂铁和卖大红金鱼、小儿玩具、外地特产等。4.2.2.3 招牌店铺招牌的定名,讲究吉祥、发达。采用的字眼可概括成下列诗句:“国泰民安福永昌,兴隆正利同吉祥,协益长裕全美瑞,和合元亨金顺良,惠丰成聚润发久,谦德达生洪源强,
9、恒义万宝复大通,新春茂盛庆寿康。 ”连号招牌有两个字相同,如裕源长” 、 “裕源益” 、 “裕源通”钱庄,称“裕源”连号;有的连号冠方位词,如中药店有 “东协盛、西协盛、南协盛、北协盛” ,铜器店有“南天成、西天成、北天成”等。招牌末尾一个字称“庄”的表示有分店在外地,或外地在长沙所设分店,前者叫“坐庄” ,后者叫“行(Xing)庄” 。经纪商称“牙行” ,粮食业一律称 “粮行” 。称“号”的夸耀资金雄厚,如利生盐号、永安纱号、余太华金号、李文玉金号、友联银号。其他如“堂” 、 “斋” 、 “社” 、 “阁” 、 “园” 、 “楼”等,以表高雅。民国时期法律规定招牌不许同名,但招牌前面加一两字
10、则不违法。如董同兴(刀剪) 、老董同兴、真老董同兴;陈力新堂 (力曲)、老陈力新堂;杨明远眼镜、老杨明远眼镜等。还可以加“合记” “刘记”等字样,以示区别。招牌的质量和书写极为讲究,常用整块楠木、紫檀木制成,多年亦不变形。字形夔赤金粉,俗称“金字招牌” 。如请名家书写,一经品题,则声价十倍。古城内还有一种竖向书写在封火山墙内侧的招牌,店铺两侧均有,类似悬挂的幌子,这样从街上走过,远远地就可看到店铺的名字。264.4 白果园、化龙池历史街巷简介白果园、化龙池均位于芙蓉区古城区南部。街巷内建筑以民居为主,体现的是清末民初近百年来的民居建筑风貌,对反映长沙民居的典型特色,具有一定代表性,规划范围包括
11、街巷路面及两厢各 30 米宽度范围,以房屋产权线为界,规划总用地面积 1.56 公顷。街巷现存历史遗迹:白果园南起织机街,北止苏家巷,至今保留麻石路面。原湖省省长程潜曾居住在此街,留有程潜公馆。化龙池南起大古道巷,北止织机街,至今保留麻石路面。原为善化县学宫前一条横路,名玉带街,外渠玉带沟,为长沙旧城八大公沟之一。街中留有善化县4.5.1 用地情况 4.5.2 建筑风貌 4.5.3 建筑年代调查与评估 4.5.4 建筑质量调查与评估 4.5.5 建筑高度调查与评估4.6 街巷存在的主要问题4.6.1 房屋密度高、缺乏足够的公共空间 4.6.2 建筑质量低下.风格凌乱长沙城市公共空间变迁研究城市
12、空间包括:城市道路,城市公园绿等(一)手工业推动的商业公共空间从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太平街可以看出这种传统街道发展的痕迹。太平街就是古城的核心地带,楚汉时街区的支巷太傅里即为长沙城的灌锦坊,至清朝嘉庆年间,太平街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已经定型,历经 2000多年没有改变。长沙目前能见到最早的志书明嘉靖长沙府志和最早的城区地图清嘉庆善化县城图记述和描绘太平街地段的街巷名和走向(图 4 一 9)。这里的居民沿街摆摊设点、供应生活用品、吃饭、住店、方便过路的客人,然后开起店铺,后面办起作坊,里面生产外面供应,或是下面开店上面住家。街区临近湘江码头,商贾云集,商脉悠久,老字号店铺比比皆是,是当
13、时长沙城内最繁华的地区。在那个没有汽车的时代,太平街是属于人的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游玩、购物、图片来源:长沙市志第一卷闲聊交往、欢愉寻乐。的从长沙当时的地图和现在太平街保留的建筑形式,可以看出当时太平街地段是前店后坊式、下店上坊式的商业公共空间的典型发展(图 4 一 10)。并随着商业和人口的聚集发展,部分节点空间扩大形成了早期广场空间的雏形。当大部分是由于使用的需要自发形成的,广场上进行的活动也多集中于商业交易,且活动也具周期性,图 4 一 10 长沙太平街图片来源:作者自摄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长沙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变迁没有政治性、公众参与的集会活动,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们只是准广场或是“市
14、”场。如太平街由于商业空间的发展,人们聚集量较多,街中心还有戏台,供人们休闲娱乐,在它周围便形成了一个节点公共空间(图 4 一 11)。(二)宗教与商业相结合的城市公共空间宗教在长沙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宗教的发展,大量寺院在长沙被建造。这些寺庙除了作为人们求神拜佛的场所外,还由于它对人口的汇聚特点,从而成为综合性的公共活动场所,是最为独特的城市公共空间,它图今 fl 太平街戏台图片来源:作者自摄能吸引众多的商家,并形成了特殊的商业与宗教相结合的地域特点。古城长沙的“庙会”就是利用大型庙宇的集市。它们起初是为满足一些宗教庆典活动而设,后来随着社会经济、世俗文化的发展,其功能有
15、了一定的改变。平日里,它营造的还有一种严肃的气氛,但每逢庙会,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做买卖、算卦、理发、耍猴、看戏热闹非凡。例如长沙的陶公庙会(图 4 一 12),它是长沙规模大、影响远的庙会之一,另外还有火宫殿、辖神庙、城陛庙等。坡子街上著名的火宫殿(图 4 一 13),它实为火宫庙,是祭奠火神的地方。旧时图 4 一 12 陶公庙会图片来源:作者自摄长沙火灾特别多,来火宫殿谢火神的人川流不息。每逢六月三十举办庙会,同时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久而久之,便有零食、小饮、相面、卖艺、说书等出现,逐渐形成独具风味的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长沙这种宗教与商业相结合的公共空间很多,如:大古道巷的城陛
16、庙、陶公庙等。同时,宗教建筑高耸的建筑物与城市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丰富而美丽的城市公共空间轮廓。(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空间在中国封建社会,造园从殷周开始,一直是王宫显贵、士大夫、官吏们追求的目标所在。中国园图 4 一 13 火宫殿图片来源:作者自摄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长沙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变迁林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中国古典园林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顺其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长沙古典园林始于西汉定王宫之廖园。唐代有戴氏堂、湘水亭、裴休草堂,五代有碧湘宫、葵园、文昭园、会春园,宋代有八景台、春晖亭、熊湘阁、梅园、明代有吉王
17、府的紫荆园,清代有抚署花园和私家花园多处,其中位于丝茅冲的朱家花园(又称徐园)占地 27 公顷,系清咸丰十年长沙巨商朱昌琳为修养徐年而建。园内筑有众多亭台楼阁,回环错列;池塘环绕、假山嶙峋;奇花斗彩,风景宜人,是长沙园林之首。值得一提的它是对外开放,供市民游览。这可以说是长沙最早的属于公共空间的园林。但它并不是政府为市民修建的公园,虽然对市民开放,它仍然属于统治阶级个人所有。长沙古典园林在空间布局上,通常为不规则的平面,园林融于山水中,辽阔疏朗与紧凑迂回相结合,构成许多曲折而富有变化的风景,具有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图 4 一 14、图 4 一 15)。长沙近代公园建设是在二三十年代起步的
18、。长沙公园的建设,首先是天心阁改建为公园。天心阁本是长沙城墙东南角的一座角楼,1924 年省长赵恒惕委派省委会警察厅长刘武将拆除城墙时保留下来的天心阁城墙一代划为公园。这是长沙的第一1904 年长沙开埠,城市建设迈上了近代化旅程。从保留至今的民国初期建筑,如湘雅医院门诊楼、基督教永恒堂以及粉墙青瓦民居、石库门公馆等,可窥视当时长沙建筑的独特风格。它们介于江南传统古典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之间,既延袭古风古韵,又展现时代特色,体现了湖湘文化传承与兼容的有机融合。在长沙现代私宅俗称的大门、庭院和主的过洗漱之地。临街公馆都是独门独户,但又户户相连,所以分户墙便演变成了具有长沙传统特色的马头封火山墙。清代
19、封火墙富于变化,有波浪形、大弧形、翘角形等等,但到民国时期一般已简化为“一”字形或梯级形。3.2.4 主要建筑类型长沙地处湘中地区,无论从平面布局还是建筑造型、色彩都具有典型湘中地区建筑特点。1、公馆:长沙城镇官员的“公馆” ,一般都是由单独体建筑构成的独立住宅(图 3.9) 。长沙近代公馆多为砖木结构,少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砖、瓦、石灰、花岗石多为本地材料,基础处理习惯用花岗石鼓形墩作木柱基座。早期公馆外墙多为青砖清水墙,后期多为机制红砖。正屋所用屋架常用五柱、七柱落地。屋面一般用小青瓦、机制筒瓦。院墙挑出檐口用方椽,不做封檐与沿沟。主体建筑挑出檐口用钉挂楼板,并加沿沟。出于治安和人身
20、安全的需要,院墙较高,一般高于 4 米。沿街及沿院墙一般布置辅助用房、人院大门和天井。大多数公馆都设置前后天井。前天井实际上成为巷内公共空间与户内居住空间之间2、店铺:店铺是城镇民房的一个重要类型,一般都是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宅有的一层作铺房,二层作住房,有的则是店、坊、宅三结合。长沙城的店铺大致有分为公馆型和当街型两种类型。公馆型店铺为砖石墙壁、黑漆木制大门,井大门正中有香案财神,条屏书画,厅上方摆茶几靠椅,陈设富丽堂皇。正厅的一侧为铺房。规模大的店铺设有花厅,厅内置水池假山盆景花卉。这类店铺多经营绸缎布匹、金银首饰、中药材、南货食品等,如八角亭的介昌绸布店、养天和药局九如斋南货号等便是这种类型
21、。当街型店铺一般为两层坡屋顶、小青瓦民房。一嵌合封闭,俗称“关板子” 。二层为住房,多设临街走廊,用木栏杆围护(图 3.10) 。店铺招牌讲究醒目,横竖不拘一格,茶楼、酒店当铺则挂一面大旗,旗上写上“茶” 、 “酒” 、 “当”等字样。当街型店铺多为中小型商店,如三兴街李富春故居原系其祖父所开“李福星扇店,便属这种当街型小型店铺。洋楼:1904 年长沙开埠后,洋行、外侨蜂拥而至,建起了一栋栋“洋楼”加之沪、苏等沿海地区商人人湘,长沙民居逐步融人了西方的建筑元素。民众开w3-27-长沙历史街区中商业街设计的地域性表达始模仿洋式建筑的一些手法。但湖湘人开发与保守并存的性格特征导致形成了特定历史时期带有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时代特征。纯粹的西式建筑却很少见,许多公馆都是中西合璧的。这类建筑所作的改进主要有:天井平面布局更为自由,人口大门采用西洋古典的拱券式样,一、二层采用“券廊式”风格,壁柱柱头、墙面线角、楼梯扶手、栏杆花样等采用西式做法。住房讲究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分别建有起居室、书房、餐厅、卫生间、储藏室等。如唐生智、何键、李默庵、李觉等达官贵人的公馆都属于这种类型23。4、书院建筑和庙宇建筑是民间建筑之外最重要的建筑类型。由单个建筑组成规模较大的封闭的群体空间格局,也强调轴线空间布局,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体现一种“集体”的美。 (图 3.12)a)开福寺鸟瞰 b)岳麓书院鸟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