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税制改革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可编辑.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069243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制改革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可编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税制改革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可编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税制改革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可编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税制改革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节的重要手段,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应正确运用税收政策手段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且产业结构调整是有效地控制收入分配差距的关键。税收政策主要是通过税种的设置、税目的选择、计税依据的确立、税率的设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等措施,使得不同的商品、不同的经济行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业承担不同的税负,从而导致不同经济活动的原始收益或成本因差别税负而发生变化,最终对产业结构的演进构成影响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1,现代经济的产业结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加大。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大

2、调整,就业人口从事农业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服务业的大发展,是改革开放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最鲜明的特征。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等一大批现代服务业呈加速发展态势。2,三大产业内部结构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农业方面,目前中国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基础设施发展不足、加工工业水平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业选择上趋同,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投入的风险较大。第二,工业方面,目前工业经济结构明显升级,已形成分工明确、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通信

3、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加大,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供应方。但也存在不足:生产结构不够合理,地区性生产过剩,企业生产高消耗、高成本;产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各类产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分散程度较高,集中度较低;产业技术结构不够合理,高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相对落后。第三。 在服务业方面,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仍然有待发展。第四,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社会资源配置处于低效状态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表现为三个层次。东、中、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

4、与工业结构相似度高。各省(市)工业结构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重复和同构。各地所选的支柱产业大多集中在汽车、电子信息、石化、机械、生物制药等工业上。各省(市)区之间的主要产品分布均匀化。目前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是在构建一种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应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步伐。加大开放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治理生态环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式、战略,才能跳出经济社会现代

5、化发展的“困局”。 二,现行税收政策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积极作用和不足1,税收政策在产业结构上的积极作用现行税收政策,在实施产业调控时,涉及了生产、分配、消费、投资等各个环节,实施的税收优惠诸多。在税种的选择上,所得税在调节资源流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调控功能也有所发挥。诸多税收政策聚焦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现行税收政策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不足第一, 税收优惠政策区域导向突出,产业导向薄弱,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尤其是不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第二,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

6、力,在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动力不足,甚至存在阻力。因为,目前在以GDP为主导的政绩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更愿意发展那些见效快的制造业,而不愿意发展基础产业和需要长期培育的新兴产业。另外,这种体制也使得有些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地财政收入、就业的考虑,往往会容忍甚至鼓励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 三,采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政策1,逐渐弱化区域优惠政策,代之实行以产业税收优惠为主导的政策第一, 税收优惠政策要突出国家产业政策目标,强化税收产业政策的产业导向功能,引导资金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全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在确定税收优惠的大方向之后,近期重点要促进区域税收

7、优惠政策与产业税收优惠相互协调。应逐步取消对东部地区的区域税收优惠,鼓励其向高、精、深方向发展。针对西部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税收优惠政策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鼓励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应用,搞好深加工增值,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有选择地引进外资项目,减少一般性产业项目的引进,限制高能耗、高耗材、高污染项目的引进,鼓励外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第二,实施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在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应实施有差别的税收政策,使其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发展基础,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

8、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经济体系。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对资源科学的开发与合理利用。利用优势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倡减耗降污和环保的产品及扶持相关企业,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资源税等方面给予一定时期的减免。2,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税收政策制定权力,突出相关税种的产业导向第一,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各有特色,要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通过完全统一的税收政策,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要制定符合地区产业发展方向的税收政策。这就要求必须赋予地方政府足够的权力,以使其因地制宜地制定税收政策,保证和支持优势产业的发展。第二, 拓宽税基,降低税率,改革现行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取消以区域为主的税收优

9、惠,代之以鼓励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高技术风险投资为主的税收优惠。税收优惠形式由单一化向多种优惠形式转变。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并充分考虑到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调整现行税制结构,降低增值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降低企业的增值税负担,扩大抵扣范围,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具有明确产业导向的企业所得税制,增强税收优惠措施产业针对性,着眼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序列要求,对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的高新技术、环保产业及能源、交通、通信、水利、农业等基础产业实行税收优惠,对投资于一般制造业和简单加工业,应免予税收优惠。税收优惠重点是促进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对研发费用在税前加倍扣除,尽量补偿

10、和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风险,充分体现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第三,完善营业税功能、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业、金融保险业、证券业等第三产业,对这些行业的营业税率应适当降低,以降低其价格,进一步刺激消费。对一些新兴的高消费项目、高档娱乐业如高尔夫球俱乐部、夜总会和服务业的高档洗浴、美容等征收的营业税,应实行较高的税率,以调节高消费。改革现行个人所得税,在税率和税收级距设计上,实行中低收入者轻税,高收入者重税的原则,减少税率档次,加大税率级距差别。对各类奖励津贴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以形成合理的激励技术创新的利益机制。另一方面,对投资者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息、红利分配也给予一定的

11、优惠。3,对环境保护实行税收优惠激励政策,构建完善的环境税收体系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当结合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对环境加以特别的保护,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应改革现行资源税,完善税收优惠,减少使用原生资源、鼓励循环利用资源,对再生资源加工企业以及购买再生资源加工产品的生产者实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使用者多用再生物品,少用原生资源。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根据“谁受益谁负担”原则,加强征收环境保护税4,实行轻重有别的产业税收政策和灵活的税收激励政策,深化产业税收政策改革我国应逐步将税收激励由所得税转到流转税类(流转税占我国全部税收收入的70%以上),如为促进结构整,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等相应调整税收政策,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实施营业税免征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会极大地增强各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的能力和积极性,从而突破所得税方面的局限,探索更为有效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政策。我们只有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转变、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观念、道路、模式、战略,才能跳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困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