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新年物理学界的新星王新年物理学界的新星2011年04月27 日王新年,男,1962年,安徽霍丘县人。1978年入山东大学物理系学习,1982年考入中科院高能所研究生,1985年出国读博士,现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核理论部主任,高级研究员。王新年教授是国际高能物理界近年来影响较大的杰出的青年科学家。2000年7月,通过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三批讲座教授评审,受聘为山东大学讲座教授。 八十年代以来,在山东大学物理系的毕业生中,王新年教授是出类拔萃的一颗新星,是国际高能物理界近年来影响较大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他具有深入的 物理 洞察力和卓越的才能,在相对论重子碰撞和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理论研究中
2、做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工作。他已发表论文110多篇(均被SCI收录),出版学术专著2部,被他人引用次数达2100余次。他有很高的天赋,而又业精于勤;他基础扎实,又思维敏捷,善于吸收新的事物;他谦虚谨慎,又不随波逐流,敢于开拓创新。他是一个幸运者,却又来之不易 从一张简历看拔尖人才 王新年,男,1962年2月生,安徽霍丘县人。1969年至1974年在霍丘县第四小学上学;1974年至1978年,在霍丘县第一中学读书;1978年至1982年,在山东大学物理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6年至1989年,获美国俄里冈(Oregon)大学博士学位;
3、1989年至1991年,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读博士后;1991年至1992年,任美国Duke University助教、讲师;1992年于1997年,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立实验室研究员、高级研究员;1998年迄今,任该实验室核理论部主任。2000年7月,通过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三批讲座教授评审,现兼任山东大学“粒子 物理 与核物理”岗位讲座教授。 从以上王新年的求学简历表中可以看出,他小学读了5年,初中读了2年,高中读了2年,却以全县第一名的高考成绩,考入了山东大学物理系,那时他才16岁。由于这是“文革”后第二次招生,学生入学年龄参差不齐,年龄偏大的三十多岁,而王新年才是16岁的少
4、年,他第一次背井离乡来到济南。1981年夏,王新年刚上完山大物理系三年级,老校长吴富恒教授非常开明,有远见卓识,在王新年还没有按期毕业的时候,便破例地让他参加了研究生的考试。后来还批准补发了他的学士学位证书及山大毕业证书。至今王新年对吴富恒校长,深怀敬意和感谢之情。他确实很争气,没有辜负老校长对他的期望,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黄涛教授的研究生,1985年毕业。1986年出国深造。1989年获美国俄里冈大学博士学位。从7岁上小学到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文凭,一般需22年,而王新年包括出国考试、办理出国手续等时间在内,到获取博士后学位,只用了20年。王新年在学习阶段习惯于和时间赛跑
5、,他像优秀运动员的三级跳那样,连蹦带跳步入了科学殿堂。在告别母校20年后的1997年10月,全班同学聚会时,年轻的王新年教授回忆往事,无限感慨地说:“我在求学路上走了20多年,第一张毕业证是山东大学给我的。”因为他(连续跳级)小学、中学没有拿到毕业证,至今忆及,还颇为感慨。 再看看王新年简历中的工作经历。1989年他到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读博士后,任助教、讲师、研究员、高级研究员,1998年任国家实验室核理论部主任,9年内连续上了六个台阶,他当时才36岁!美国在高能物理方面专家云集,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就有九名。这六个台阶,越高越难。美国是个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社
6、会,王新年36岁就荣升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核理论部主任,说明他具有高超的科学研究水平,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具有令美国科学家信服的奋进精神。王新年最近通过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三批讲座教授的评审,兼任母校山东大学“粒子 物理 与核物理”岗位讲座教授。从王新年的导师和专家们对他评价中可以看出,王新年是高能物理学方面涌现出的一颗新星!也正如他自己告诉我们的:“不管怎样,我现在工作一直很努力,而且比一般人都努力。”由此可见,王新年教授的成绩凝结着多少汗水和心血。 出色的成就 良好的声誉 王新年教授在高能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主要表现是他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和夸克胶子等离子全理论
7、研究中做了世界领先水平的工作。我们在荧光屏上看到了这种高能原子核碰撞所产生色彩斑斓的闪光一霎那,好像变魔术那样奇妙,让人回味,正是这种大自然神奇的诱惑,促使像王新年这样的科学家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强子和原子核碰撞的强相互作用;量子色 动力学 提供了研究高能重离子碰撞的初始条件;快速部分子在高密度介质里的传播和辐射能力损失;用量子色 动力学 的硬过程探测高温和高密度介质的性质。”笔者只能简单地引述以上的标题,让一般读者有所了解,要详细引述,外行人读了如同“天书”,不知所云。因此,下面还是介绍一下国内外高能物理方面的专家、名流,以及王新年教授的导师对他的评价。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雄勤教授
8、和王新年相识已十多年,工作领域相同,因而对王新年的迅速成长相当了解。他在1998年向国家教委、长江计划评委会所写的推荐书中说:“我郑重地推荐王新年为山东大学物理系粒子 物理 岗位特聘教授。”“自1989年美国俄里冈(Oregon)大学获取博士学位后,他先后与该领域国际最著名的学者BMueller和MGyulassy两位教授合作,获得出色的成果。因此,他于1992年就获得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的职位,并很快成长为学术骨干,新近又就任核理论部主任。作为一位不满四十岁的中国青年学者,得到美国国家实验室核理论部主任的职位,已经清楚地说明了他的学术水平。” 山东大学物理系谢去病教授的推荐
9、信中,认为王新年“已是国际高能物理新兴领域(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国际权威”。“他非常关心和支持祖国的科教事业”,同意作为与山大合作的候选人,山东大学物理系“很需要一个像王新年这样已有相当国际地位,年富力强,又能尽心尽力,从实验与理论的结合,国内与国际高层次合作,进行统一、长远的规划与组织的人才。” 再请看美国俄里冈大学华家照教授1999年8月的推荐意见书。“王(新年)博士曾是俄里冈大学的研究生,并在我的指导下作博士论文。我一直极为满意地注视着他事业的发展。我觉得很有资格来评论他的成就。”“六年前,当王博士申请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固定职位时,他是同时代人中最好的,因此他从1992年起就得到并
10、一直保持这一职位。我毫不含糊地说,从那时起,与他同代人相比,他一直是他研究领域里最胜任的物理学家。他的潜能被许多资深物理学家认识到,并在这些年里得到充分的展现。”他任国家实验室核物理理论部领导,“对一位不到40岁的青年物理学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显要和光荣的职位。”关于王新年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和影响,华家照教授说:“王博士与实验家和理论家都有很好的交往。实验家们非常欣赏他的专长,这一点很容易从耶鲁大学、南特大学及欧洲粒子 物理 中心等单位的人员与他交往中发现,而这些人都是设计下一代实验的科学家。他在理论界的重要地位可以从他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受邀请所作报告的数量上得到印证。此外,他还是硬探测合作组的
11、领导人之一。”“作为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家,他成功的原因可追溯到他深入的 物理 洞察力,卓越的数学技能,写长而复杂的计算机程序的能力和意愿,粒子 物理 方面很好的理论背景,能迅速学习新思想,善于合作,天赋及辛勤工作的自觉性。”“毫无疑问,在很多资深物理学家的心目中,王博士已经是高能物理界的一位领袖人物,并将继续在其领导岗位上发展与成长。”王新年的导师华家照教授,对王新年的成就感到骄傲与自豪,并期待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留给人们自始至终的印象是非常的聪明,执着的投入与追求,踏踏实实的学风,还有那张永远都充满自信的笑脸。 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王新年的少儿时期,从环境到家庭,并没有给他铺好一条
12、充满阳光的平坦的道路。1962年2月,他出生于安徽霍丘县一个普通劳动家庭,排行第三。父亲从小丧母,靠当学徒维持生活。父母都没有读过书,但他们为人正直,靠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抚养三个子女长大成人。王新年4岁的时候,就遇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从小耳濡目染的是“造反有理”,“知识越多越反动”、“读书无用论”等等。1969年王新年7岁上霍县第四小学,尽管他天资聪明,但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大环境如此,他也学不到多少东西。1973年教育界出了两大奇闻,一是小学生黄帅起来反对“师道尊严”,二是中学出了张铁生这个“白卷英雄”。这对学校冲击很大,王新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读小学的。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
13、中,王新年的善良慈祥的父母,却坚持要小新年好好学习,不准他在“文革”中荒废学业。为了孩子的学习,新年的父母和霍县第一中学的老师始终保持联系。当时仍在“文革”中,学校很不重视学习,有时去工厂、农村劳动锻炼。有一次,新年在学校参与了一点“文革”的胡闹,父母知道了,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罚他在家读书反省,几天不上学,确实难受,以后在学校就老实了,尽管初中时成绩不理想,但有时读点课外书,开阔点眼界。幸好他的班主任利用可能的时间,给他们补课,使他们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小新年自己也不甘寂寞,自学素描绘画,免得荒废时间,并锻炼自己的耐心和心理承受能力。1976年“文革”结束,他刚初中毕业。1977年恢复高考,
14、他对上大学萌发了热切的梦想。 随着时代氛围的变化,改变了王新年的成长道路,使他逐渐梦想成真。当时学校的学习空气逐渐浓厚起来,老师也开始摆脱“臭老九”的困境,敢于抓学生的学习。王新年开始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感兴趣,注意寻根究底,独立思考。但真正对学习兴趣浓厚起来是在高二第一学期。当时学校“文革”后举办第一次数学 物理 竞赛。王新年抱着一试的心理去参赛,竟然获得第二名。从此,他的自信心加强了,学习也更加自觉和努力。等到全县竞赛时,王新年在数理化三项上获得前三名。在霍县一中至今给王新年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他的班主任朱长久老师,他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这位朱老师后来被评为全国劳模,当了副县
15、长。在班主任老师的不断启迪和自己努力学习求索的过程中,迎来了1978年的高考。王新年高中还没毕业,学校便选送他参加高考,他那年的高考成绩全县第一名,被山东大学物理系录取。 进入山东大学,王新年虽年仅16岁,还未成年,却是他人生道路的一次飞跃。首先,大环境变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国家向四个现代化迈进必须弥补十年浩劫的人才断层,加速人才的培养,这就为大学生将来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其次,学校的优良校风逐渐恢复,读书不再无用,而是大有作为,教师的地位提高了,敢于身教言教,抓学生学习。第三,学校的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不断充实,扩大了人的视野,使人脑变得更加聪明。这些,使王新年如鱼得水
16、,他的天赋和勤奋,有了用武之地。他没命地学习、思考和探索,贪婪地翻阅大量书籍,充实自己。每天清晨,他就在校园里背英语单词,晚上夜深人静才就寝。他十分重视英语这一世界上通行的交流工具。在大三的时候,物理系请来美国教授讲解热力学统计 物理 ,由于语言障碍和东西方文化表达的差异,不少同学听来味同嚼蜡,食之无味。王新年则全神贯注,心领神会,他这门功课的成绩高达100分,这也是他后来出国深造、在美国能立稳足跟,并青云直上的优势之一。 王新年在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时说:“我想,人的成功,仅靠聪明不行,要靠刻苦;打好扎实的基础很重要,但又要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未知的东西,这才能有所创新;人要有理想,但好高骛
17、远不行,要踏踏实实做好应做的每一件事,这就是我的人生价值。当然,人要有机遇,机遇来了,也不要放过。我上大学的时候,并没有一开始就想成为硕士、博士,但机遇来了,有自信,也不放过。人生道路,正是一步一个脚印迈过来的。”这是成功者的箴言。 年轻的王新年教授,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在那张始终都充满微笑的面孔上衬托出他一双仿佛会说话、富有智慧神韵的眼睛,他善于谈吐,又不乏幽默的风采,令人一睹难忘。他在美国有一个美满的小家庭,太太是上海人,现在美国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工作。大女儿,今年10岁,在美国读小学,聪颖可爱,与老师跟同学相处得很融洽。小儿子3岁,天真活泼。王新年成家立业了。像雄鹰展翅遨游于茫茫无际的长空。母校期待着他继续攀登科学的高峰,为人类进步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山大百年校史犹如浩瀚的夜空,那莘莘学子在夜空中群星闪烁,王新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山东大学培养出来的一位英才,是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当人们抬头瞻望夜空时,谁都会认出那颗 物理 界年轻而有为的新星往日的山大学子,而今的岗位客座教授,国际上高能物理学界卓有影响的青年科学家。 山大为有你这样一位优秀的学子而欣慰,师长、学兄、朋友为能与你相交、相知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