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送礼时的各种礼仪常识探病送礼:有些人喜欢给病人送滋补品或保健品,其实,这很不恰当,因为病人正在治疗期,每日要按时服药或进行针剂注射,并不适合服用补品。送给病人的礼物以鲜花或小小的盆景为宜。但是,送鲜花是十分有讲究的,有些花并不适于送给病人。一般来说,下列花卉是不错的选择:玫瑰、康乃馨、满天星、百合、天堂鸟等。结婚送礼:作为参加喜宴的朋友,应事先选购一份礼物前往,礼物最好有意义,如送99 朵玫瑰代表“天长地久” ,或送具有纪念价值的金贺卡及结婚蛋糕,向新郎新娘表示感激之情和祝福之心。祝寿送礼:祝寿其实是庆贺生日。在给长辈祝寿时,“礼数” 稍多一些。给同辈朋友过生日,则不必拘于形式送礼品最容易。给
2、长辈祝寿,除了衣服要讲究之外,还必须带有一份含有健康长寿意义的物品,如设计精美的蛋糕,或有纪念性的金贺卡。习俗送礼:一般说来,对家贫者,以实惠为佳;对富裕者,以精巧为佳;对恋人、爱人、情人,以纪念性为佳;对朋友,以趣味性为佳;对老人,以实用为佳;对孩子,以启智新颖为佳;对外宾,以特色为佳。 商业问候的各种礼仪 谈到日常的社交问候或商业问候,大部分北美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会:在与人相见互相问候时应该紧握对方的手,同时还要直视对方。反之,如果握住的是一只软绵绵的“死鱼” 似的手,还有一双回避的眼睛,就会感到很不是滋味,同时还会觉得“这人不懂得怎样与人握手”。事实上,当你的父母训练你“ 紧握和直视”时
3、,很可能另外一些父母则在教育他们的子女“如果你必须采用西方人的握手习惯,不要握得太紧,因为那样是粗鲁的表现;而且也不要直盯别人的眼睛,因为那样很不礼貌”。在亚洲的许多地方,还有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地方,直盯别人的眼睛,尤其是直盯比你年长的人的眼睛被认为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而对于我们自己本国人来说也一样,直接和长辈对视表示对长辈缺少尊重,这也是美国本土的传统。在日本,传统的日常问候是鞠躬。许多美国人认为鞠躬是一种很失体面的行为,他们往往会大声地宣布:“我不会向任何人鞠躬! ”而在日本,鞠躬则被视为尊重和谦虚的行为。大多数有经验的从事国际商务的人都明白“尊重别人” 和“谦虚”的好处,所以他们在这种
4、情况下是会毫不犹豫的向别人鞠躬的。在东南亚,“wai”就表示问候。在印度,同样的这种问候被称作合十礼。合十礼就是以祈祷的方式双手合掌于胸前,同时微微把头低下。对于美国人来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此最合适的回应应该是礼貌地点头,不需要 wai.在新西兰,毛利部落中人们相互问候的方式是互相磨擦鼻子;而在中非的部分地区朋友之间互相问候时就互相吐唾沫于对方的脚上;在中国西藏,传统的问候方式是要伸出你的舌头。对于初次来访的客人来说,人们往往不会期望他们使用任何类似的问候方式。但如果是第二次来来访,或者以后和招待你的主人熟悉了,为了表示尊敬,效仿当地人的问候方式则可能更受当地人的欣赏。穿西装的各种讲究 -
5、礼仪频道 西服产生于欧洲,造型优美,做工考究,无论男士还是女士穿着后都显得典雅大方,所以深受各国各界人士的喜爱。西服,作为西方普遍穿着的服装,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这种服装最早是中世纪欧洲马车夫的一种制服。而西服中最为庄重的黑色燕尾服,其开叉处正是当年马车夫为便于上马而留下的痕迹。西服于清朝末年传入我国,成为西方文化的一种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普及、流行,大有取代中山装,成为丛标准礼服的趋势。因此,在礼仪活动中,中学生也应该懂得西服的着装要求。西服的式样较多,各类西服看似大同小异,其实细部多有不同。从纽扣看,西服有双排扣、单排扣、三粒扣、两粒扣、一粒扣;从领型看,有大翻领、小翻领、平翻领等
6、不同式样。人们可依据自己的审美眼光,选择款式新颖、适身合体的西服。西服的穿着要受交际场合的制约。穿着的方法,一般是根据国外的礼节,按照正式、半正式和非正式等场合来分的。正式场合,如宴会、招待会、重大会议、婚丧事以及特定的晚间社交活动等,应穿西服套装,颜色以深色为宜,以示严肃、庄重、礼貌。半正式场合,如访问、较高级会议和白天举行的较隆重的活动,通常也应穿西服套装,取浅色或明度较高的深色为好。在非正式场合,如外出旅游、上街购物、访亲问友等活动。可以穿上下不配套的西服,宜选择款式活泼、明朗、轻便、华美的色调。西服纽扣的系法也大有讲究,穿双排扣西服时,一般要将扣子全部扣上,否则,会使人觉得轻浮。双排六
7、扣西服最上面两粒是样扣。单排两扣西服,穿着时一般只扣上扣,下面一粒扣算样扣。当然,也可全部不扣,以显潇洒、自由。单排三扣西服,只扣中间一粒或不扣,第一、三粒为样扣。至于一扣西服,扣与不扣均可。穿西服一般要系领带。领带的色彩应与西服、衬衫和谐相配。按照西服衬衫领带这三者的顺序,目前大多数男子采用的配色法是:深浅深,也有人采用浅中浅或深中浅的配色方法。不管选择哪种配色法,只要色彩搭配统一和谐,均能收到美的效果。身着黑色西服,系上紫红色或银灰色领带,配上白色或浅色衬衫,既高雅气派又庄重洒脱;深蓝色西服,可配扎艳蓝色、深玫瑰色或橙黄色领带,穿着白色或淡蓝色衬衫,浓淡相间,显得既稳重又活泼;若穿乳白色西
8、服,最好选用红色为主,略带黑色或砖红色、黄褐色的领带,可给人以华贵典雅、风采动人之感。穿西服要讲究整体美。衬衫要保持整洁、无皱折,衬衫的下摆必须塞在裤子里。还要顾及装饰物、鞋、袜等与西服的合理搭配。一般来说,穿西服不宜穿花袜子,以便保持端庄的风格。不能穿便鞋、塑料凉鞋或拖鞋,最好穿皮鞋,方可展示“西服革履” 的风度美。西服的外袋,包括手巾袋和两侧的暗插袋,都是属于装饰性的衣袋,不宜放置过多的物品,否则很不雅观。小件物品如钢笔、票夹等,都应存放在内插袋中(即封在内夹里中的衣袋)。一般穿着西服的顺序是先戴领带,然后整理头发、穿鞋,最后穿西服;也可先梳理头发、穿鞋,然后系领带穿西服,但在系领带前必须
9、将双手洗干净。祝酒的技巧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举出来提议祝酒可能是非常令人紧张的。此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说出你的感受。祝酒辞从来用不着太长。如果当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叫起来致祝酒辞,你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话摆脱困境,如“向肯致意,上帝保佑你。“ 或“向出色的朋友和伟大的老板,格里塔致意。“ 但是如果你想表现得更有风度,更有口才,你就会想增加一些回忆,赞美,以及相关的故事或笑话。然而,祝酒辞应当和与场合相吻合。幽默感极少会显得不合时宜,但是在婚礼上的祝酒辞应该侧重于情感方面,向退休员工表达敬意的祝酒辞则应当侧重于怀旧,诸如此类。 在餐会上,致祝酒辞通常是男主人或女主人的优先权。如果无人祝酒,客
10、人则可以提议向主人祝酒。如果其中一位主人第一个祝酒,一位客人可以在第二个祝酒。 在仪式场合,通常会有一位酒司仪,如果没有,组委会主席,会在就餐结束,开始发言前,致必要的祝酒辞。在不太正式的场合,可以在葡萄酒和香槟酒上来之后,就提议祝酒。祝酒者并不必要把酒杯里的酒喝干。每次喝一小口足矣。 %Au 你可能根本不碰包括葡萄酒在内的各种酒精饮料,甚至敬酒时也是如此。当酒传递过来时,你当然可以谢绝,在祝酒时举起装着苏达水的高脚杯。过去,除非是酒精饮料,否则不祝酒,但是今天各种饮料都可以用来祝酒。无论如何,你应该站起来,加入到这项活动之中,至少不应该极端失礼地坐在座位上。 接待的基本礼节 中华民族大都热情
11、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对来客,不管是预约好的,还是不速之客,都要热情接待。不速之客大都有不得已的理由,来不及或不方便预先通知,所以应体谅对方。不速之客来访时,如果自己衣冠不整,那么先为客人让座,致歉后回自己房间整衣,然后再出来接待。穿睡衣接待客人不礼貌。如果客厅房间比较散乱,客人到后表示歉意并稍整理一下客人的座位即可,不要忙乱地收拾房间,那会让客人感到尴尬。对于预约的来客,应在预约的时间之前做好准备,会客厅要适当收拾干净,并适当准备些茶点、水果之类的食品为宜。如果自己临时有急事脱不开身,可吩咐家人先暂时代劳,把客人引入客厅热情接待。客厅最好放些书刊杂志之类的书籍,供客人等候时翻阅
12、。客人来访时,应热情相迎。客人脱下衣帽要主动为他们放好,必要时向家人介绍。家人最好向客人致意,热情问候,不必打招呼的就应回避。若客人是长辈或领导、师长,敬茶时应一手扶杯,一手扶底双手敬上,平辈或晚辈可随便些。与客人交谈,要注意倾听客人的讲述,不随便打断对方的讲话,对重要的地方可以附和或询问。运用得体的体态语言(目光、手势、表情、姿势等举止)来加强交谈的效果。交谈过程中,应不时邀请客人吃水果、喝茶,但要注意邀请语气和分寸,不得体地频繁邀请喝茶会让客人感到催他离去。若正与客人交谈,又有其他客人来访,与先到的客人互不相识,主人应主动替双方介绍。对来到的所有客人应一视同仁,对其中某一位过分亲密,会引起
13、别的客人的不快或误会。送客的礼节。客人提出告辞时,主人先说些挽留的话,弄清对方确实再无留意时再送客。送客时,如果在家里,可让客人自己开门,主人开门似乎在下逐客令,迎客主人在前,送客主人在后,但在饭店等服务性部门和正式的聚会上,是不应让客人自己开门的。送客到门外。若是老年人、上级、女士或初次拜访者,则应送至楼下或庭院外,同辈、晚辈或常客可送至电梯口或楼道口,应目送客人走出视线以外,客人回头相看时,可挥手或点头微笑致意。如果客人刚出门,就听到背后“砰”地一声关上门,会误以为主人并不欢迎他,至少觉得友谊不够深远。 女性着装礼仪 “云想衣裳花想容”,相对于偏于稳重单调的男士着装,女士们的着装则亮丽丰富
14、得多。得体的穿着,不仅可以显得更加美丽,还可以体现出一个现代文明人良好的修养和独到的品位。 saH%) bYA: 着装的 TOP 原则 TOP 是三个英语单词的缩写,它们分别代表时间(Time)、场合(Occasion)和地点(Place),即着装应该与当时的时间、所处的场合和地点相协调。 时间原则 不同时段的着装规则对女士尤其重要。男士有一套质地上乘的深色西装或中山装足以包打天下,而女士的着装则要随时间而变换。白天工作时,女士应穿着正式套装,以体现专业性;晚上出席鸡尾酒会就须多加一些修饰,如换一双高跟鞋,戴上有光泽的佩饰,围一条漂亮的丝巾;服装的选择还要适合季节气候特点,保持与潮流大势同步。
15、场合原则 衣着要与场合协调。与顾客会谈、参加正式会议等,衣着应庄重考究;听音乐会或看芭蕾舞,则应按惯例着正装;出席正式宴会时,则应穿中国的传统旗袍或西方的长裙晚礼服;而在朋友聚会、郊游等场合,着装应轻便舒 适。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穿便装,你却穿礼服就有欠轻松;同样的,如果以便装出席正式宴会,不但是对宴会主人的不尊重,也会令自己颇觉尴尬。地点原则 在自己家里接待客人,可以穿着舒适但整洁的休闲服;如果是去公司或单位拜访,穿职业套装会显得专业;外出时要顾及当地的传统和风俗习惯,如去教堂或寺庙等场所,不能穿过露或过短的服装。 )1!H 职业女性着装四讲究 整洁平整 服装并非一定要高档华贵,但须保持清洁
16、,并熨烫平整,穿起来就能大方得体,显得精神焕发。整洁并不完全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这是良好仪态的第一要务。色彩技巧 不同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如深色或冷色调的服装让人产生视觉上的收缩感,显得庄重严肃;而浅色或暖色调的服装会有扩张感,使人显得轻松活泼。因此,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和搭配。 配套齐全 除了主体衣服之外,鞋袜手套等的搭配也要多加考究。如袜子以透明近似肤色或与服装颜色协调为好,带有大花纹的袜子不能登大雅之堂。正式、庄重的场合不宜穿凉鞋或靴子,黑色皮鞋是适用最广的,可以和任何服装相配饰物点缀 巧妙地佩戴饰品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女士们增添色彩。但是佩戴的饰品不宜过多,否则会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佩戴饰品时,应尽量选择同一色系。佩戴首饰最关键的就是要与你的整体服饰搭配统一起来。 总之,穿衣是“形象工程”的大事。西方的服装设计大师认为:“服装不能造出完人,但是第一印象的 80%来自于着装。”因此,大家都不可以掉以轻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