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1中美贸易顺差现状及对策分析摘 要随着中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中美贸易顺差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通过整理分析 30 年多年来中美贸易数据和相关经济数据,发现中美贸易顺差确实存在着不断扩大和发展的态势。然后进一步分析中美贸易顺差的形成是由于国际分工合作、产业内贸易、产业转移的发展等因素决定的。由于中美两国的比较优势不同,形成了两国互补的贸易关系,但因美国的出口管制影响了中美的贸易平衡,使中美贸易顺差日益扩大。美国跨国企业的产业内贸易和东南亚对我国的产业转移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为了论文的严密性,本文还说明了由于中美统计方法的差异,使中美贸易顺差问
2、题愈加恶化。最后为应对中美贸易顺差的状况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贸易顺差;国际分工;贸易转移;产业转移;出口管制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2目 录1. 绪论 -12. 文献综述 -13. 中美贸易现状 -24. 中美贸易顺差的成因 -54.1 国际分工与美国对华出口限制 -54.2 中美两国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 -84.2.1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 -84.2.2 美国内需增加 -84.3 美国对华贸易转移及东南亚对华产业转移 -94.3.1 美国对我国贸易转移 -94.3.2 东南亚对我国产业转移 -104.4 中美统计标准存在差异 -115. 中美贸易顺差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115.1 促
3、使我国外汇资产缩水以及增加投机机会成本 -115.2 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115.3 加大了我国对美经济的依赖性,给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125.4 加剧贸易摩 -125.5 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 -126. 我国应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对策 -136.1 优化产业结构和对美贸易结构,实施外贸多元化 -136.2 积极应对美国对华的出口管制扩大国内需求, 带动进口增长 -136.3 扩大国内需求, 带动进口增长 -146.4 推动企业跨国经营,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美国投资 -146.5 完善统计制度和规则, 与美国协商建立贸易统计协调机制 -14结语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7致 谢
4、 -18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第 1 页 共 18 页1. 绪论目前,美国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国和最大外汇来源国。美国累计对华投资超过 510 亿美元,中国购买美国国债达 3 万 亿美元,是美国的主要债权国之一。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中美贸易关系不断密切的同时,中美贸易顺差至 2011 年已达到 2023.4 亿美元,贸易顺差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中美两国友好发展的障碍。中美贸易顺差也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各国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众说纷纭,如中国政府人为控制人民币汇率、美国对中国进行出口管制等。中美贸易顺差给中国带来了正反两面的影响,所以找出造成这种状况的真正
5、原因,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中美贸易顺差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小化变得十分重要。2. 文献综述近年来中外各国学者对中美贸易顺差的现状、成因及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从比较优势来看,基于要素禀赋形成的国际分工,是国家间进行国际贸易的前提和基础,一国比较优势的客观状况,将对其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结构和态势产生重大影响。周也(2009)以中美比较利益理论和中美贸易利益分割的关系为前提,通过对中美产业比较利益的互补分析,指出中美两国差异巨大的比较优势是造成中美贸易顺差扩大的重要原因。郑辉,张捷(2009)在国际分工新变化的基础上,指出世界服务贸易强国与世界制造
6、业大国在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上的结构性失衡是美中贸易顺差产生的根本原因。罗伯特芬斯特拉、魏尚进(2010)通过对中美贸易发展的现状和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强调资源比较优势是导致中美贸易顺差扩大的根本原因。何家乐(2010)指出中美贸易顺差的根源在于当今产品内分工时代的国际分工结构以及中国在这一结构中所处的末端地位。从美国技术出口管制方面来看,张波、刘枕岳(2009)在明晰了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基础上,利用实证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方法得出在正常的中美贸易中美国应向我国出口高科技产品,但事实却相反,我国现阶段是美国先进技术产品的最大供应商,美国对我国出口管制存在错位问题。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
7、010)撰文指出了中美贸易顺差的基本事实之一就是美国对华实施出口管制加剧了中美贸易顺差。从两国宏观经济状况来看,安春明(2009)指出长期以来美国依靠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储蓄率偏低,加之政府放宽借贷,美国国内消费能力远远超过实际生产能力,只能依靠进口消化需求。与之相反,我国惊人的高储蓄以及政府吸收外资转化为投资,生产产品又推动出口,加大了两国的贸易差额,所以两国的国内经济状况是造成中美贸易顺差的内在原因。中国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2009)以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状况为视角,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美两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强调中美宏观经济失衡是导致中美贸易顺差扩大的根本原因,凸显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世界经济
8、失衡与竞争加剧的深层次矛盾。何伟文(2010)指出美国经济失衡是导致中美贸易顺差的本质原因。从产业转移来看,亚太国家(如香港、台湾、韩国)把以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转移到中国,而这些产业正是亚太国家对美贸易顺差的部分,这就间接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第 2 页 共 18 页把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中国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刘海泉(2010)强调中美贸易顺差是国际产业转移和美国宏观经济失衡导致的结果,顺差在中国,利益却在美国。邹正放、徐艺芳(2011)在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国贸易不平衡的影响研究中指出,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这种新型贸易方式来看,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差额产生的重要
9、影响。3. 中美贸易现状从 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日起,为中美贸易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通过表 1 可以看出中美贸易在 30 多年的时间里的具体发展速度和规模。根据我国商务部统计,中美贸易总额从 1978 年的 9.9 亿美元增加到 2011 年的 4466.5 亿美元,34 年增长了 451.2 倍,其中我国对美国出口从 2.7 亿美元增加到 3244.9 亿美元,增长了 1201.8 倍;我国从美国进口从 7.2 亿美元增加到 1221.5 亿美元,增长了 169.7倍。中美贸易的增长明显超过了美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增长。由于中美统计口径的不同,中美双方数据有所差
10、异,美方统计数据见附录。根据图 1、2 可知,1978 年到 2011 年,美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 14.9 倍,其中出口增长了 11.8 倍,进口增长了 12.8 倍。同期中美贸易总额增长了 390.40 倍,其中美国对我国出口增长了 114.84 倍,从我国进口增长了 934.70 倍。中美贸易增长幅度是美国总体对外贸易增长的 26.1 倍,对华出口增长幅度是美国总体出口增长的 9.74 倍,从我国进口增长幅度是美国总进口增长的 73.14 倍,我国成为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与美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表 1 中美贸易规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第 3 页 共 18 页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
11、网站、中国海关信息网。由作者整理得到。年份 中国外贸总额(10 亿美元)中美贸易总额(10 亿美元)中美贸易额所占比重(%)中对美出口(10 亿美元)占总出口比重(% )中从美进口(10 亿美元)占总进口比重(10 亿美元)贸易差额(10亿美元)1978 20.64 0.99 4.80 0.27 2.7 0.72 6.6 -0.451979 29.3 2.45 8.35 0.60 4.4 1.86 11.9 -1.261980 37.82 4.79 12.67 0.96 5.3 3.82 19.5 -2.861981 44.02 5.89 13.38 1.51 6.8 4.38 19.9 -2
12、.871982 41.61 5.34 12.83 1.62 7.2 3.72 19.3 -2.091983 43.62 4.03 9.24 1.71 7.7 2.32 10.8 -0.611984 53.55 5.96 11.13 2.30 8.8 3.66 13.3 -1.361985 69.60 7.02 10.09 2.65 9.7 4.37 10.3 -1.721986 73.85 5.99 8.11 2.47 8.0 3.53 8.2 -1.061987 82.65 6.77 8.19 2.96 7.5 3.81 8.8 -0.851988 102.78 10.01 9.74 3.3
13、8 7.1 6.63 12.0 -3.251989 111.68 12.25 10.97 4.39 8.4 7.86 13.3 -3.471990 115.44 11.77 10.20 5.19 8.4 6.58 12.3 -1.391991 135.70 14.20 10.46 6.19 8.6 8.01 12.6 -1.811992 165.53 17.49 10.57 8.59 10.1 8.90 11.0 -0.311993 195.70 27.65 14.13 19.67 21.4 10.69 10.3 6.2861994 236.62 35.43 14.97 21.46 17.7
14、13.97 12.1 7.491995 280.86 40.83 14.54 24.71 16.6 16.12 12.2 8.591996 289.88 42.84 14.78 26.69 17.7 16.16 11.6 10.531997 325.16 48.99 15.07 32.70 17.9 16.30 11.4 16.401998 323.95 54.94 16.96 37.98 20.7 16.96 12.1 21.021999 360.63 61.47 17.05 41.94 21.5 19.53 11.8 22.412000 474.30 74.46 15.70 52.10 2
15、0.9 22.36 9.9 29.742001 509.65 80.50 15.80 54.30 20.4 26.20 10.8 28.102002 620.77 97.20 15.66 70.00 21.5 27.20 9.2 42.802003 851.21 136.4 16.02 92.50 21.1 33.90 8.2 58.602004 1154.79 169.57 14.68 124.92 21.0 44.66 8.0 80.262005 1422.12 211.63 14.88 162.89 21.4 48.73 7.4 114.162006 1760.69 262.68 14.
16、91 203.47 21.0 59.21 7.5 144.262007 2173.83 302.08 13.90 232.70 19.1 69.38 7.3 163.322008 2561.63 333.74 13.03 252.30 17.7 81.44 7.2 170.862009 2207.27 298.26 13.51 220.82 18.4 77.44 7.7 143.382010 2972.76 385.34 12.96 283.30 18.0 102.04 7.3 181.262011 3642.06 446.65 12.26 324.49 17.0 122.15 7.0 202
17、.34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第 4 页 共 18 页010002000300040005000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年 份亿美元图 1 1979-2011 年中美贸易总额(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由作者整理得到。-40.00%-20.0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9
18、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图 2 1979-2011 年中美贸易总额同比增速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由作者整理得到。在中美贸易额不断扩大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我国与美国的比较优势、产业格局等的不同,使中美贸易顺差成为两国间贸易的常态。中美贸易顺差属于经济依存度较高的两国间长期出口大于进口的巨额单向不
19、平衡。1978-1996 年,两国贸易账户一直是在赤字和略有盈余之间波动,大体趋于平衡。1997-2004 年,中美贸易出现持续顺差且规模随贸易额增长平稳上升。在 2005 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突破千亿美元之后更是一路飙升至 2011 年的 2023.4 亿美元(见表 1) 。伴随着贸易额的不断攀升,我国对美贸易依存度也逐步加大,从 2000 年的 6.9%提高到 2006 年的 10.4%。虽然此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两国贸易额减少,然而 2009年我国对美贸易依存度依然维持在 6.1%的高位(见图 3)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第 5 页 共 18 页0.00%2.00%4.00%6
20、.00%8.00%10.00%12.0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依存度 进 出 口出 口进 口图 3 2000-2011 年中国对美国贸易依存度走势图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 中国海关 。由作者整理得到。从图 3 可以看出,我国对美进出口依存度与对美出口依存度具有高度一致的变动趋势,而我国对美进口的依存度却一直在 2%的水平低位徘徊。这说明目前在两国的贸易活动中美国国内的市场需求和贸易政策等对我国的出口额乃至经济增长具有巨大影响力,而我国国内市场和贸易政策对美国出口影响较小。4. 中美贸易顺差的成
21、因造成中美贸易顺差的因素有很多种,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国际分工与美国对华出口限制作为拥有 13.4 亿人口的大国,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而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随着美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美国将大量产业资本退出一些低端产业,走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并将许多产业中劳动密集的环节转移到我国。同时,我国巨大的廉价劳动力及消费市场吸引了大规模外资进入,形成了进行大规模加工和对外出口产品的“世界工厂”地位。作为“世界工厂” ,我国承接了世界很多国家的组装加工生产环节。其中,我国对美国出口的产品以机械电器、家居玩具等为主,这些类别也是中美顺差额最大的部分。美国对我国出口的
22、产品主要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但是,美国对华技术出口实行严格的控制,使得美国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下无法发挥自身优势。中美两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最发达国家,两国的比较优势有所不同。美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和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 95%以上, 其航天卫星、程控交换机技术及设备等大量高技术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和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而我国则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业为主,其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按照经典国际贸易理论: 我国应该向美国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品,美国则应该向中国出口以高技术为主的产品。只有这样,双方才能达到贸易均衡和互利双赢。如果任何一方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都将导致贸易失
23、衡(如图 4 所示) 。由此可见,国际分工和人为因素影响是造成中美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第 6 页 共 18 页图 4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图 1出口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建立一系列审查、限制和控制机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防止本国限定的商品或技术通过各种途径流通或扩散至目标国家,从而实现本国的安全、外交和经济利益的行为。多年来美国对华出口管制虽经过无数次改革,但本质并没有改变,一直都是限制军品、军民两用品以及民用高新技术产品对华出口,把控制敏感设备、软件和技术出口视为自身的使命。2011 年 1 月 19 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在华盛顿接受采访时说到:多年来美一直存在
24、制裁中国的贸易法案。美国军用品禁止对华出口,军民两用中的民用品对华出口也从严审批。中方一直希望美国本届政府放宽限制,大量增加对华商品出口,以促进美国就业和对华贸易公平。但是,2010 年 12 月 9 日,美国修订其贸易便利政策,享受到美国贸易优惠政策的国家共三类 164 个。中国作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且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却被排除在“164 个”之外,此举显然不利于美国经济与贸易平衡(商务部新闻办公室,2011)。图 5 中美贸易结构图 2在图 5 中,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中高端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组成了我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其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为了两国间的贸易平衡,
25、美国应该向中国出口价值对等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等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以及高技术产品,其中应以高技术产品为主。但是,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竞争力和商业利益,以国家安全为由自愿设置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在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下,美国违背国际贸易基本游戏规则,并不向我国出口与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高端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价值相匹配的高技术产品,虚线部分说明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美国向我国应该出口却限制出口的高技术产品。由于这种贸易管制决定的贸易走向以及贸易产品结构的不匹配性,甚至是不合理性,导致美国对华出口的产品集中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第 7 页 共 18 页农产品、
26、汽车和飞机等有限的产品类别上,致使宽领域、多数量的高技术产品(虚线部分)被锁定在美国国内市场,极大地限制了对华出口数量, 导致中美贸易顺差(见表 2、表 3)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表明,由于实施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政策,美国每年丧失对我国出口高达 35 亿至 135 亿美元的贸易机会。可见,美国对华长期采取的出口管制政策是制约中美双边贸易平衡的主要原因。表 2 2010 年美国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类) 单位:百万美元海关分类 HS 编码 商品类别 金额 上年同期 同比% 占比%类 章 总值 91878 69497 32.2 100.0第 16 类 84-85 电机产品 22771 17
27、875 27.4 24.8第 2 类 06-14 植物产品 11828 9765 21.1 12.9第 17 类 86-89 运输设备 10539 7474 41.0 11.5第 15 类 72-83 贱金属及制品 8586 7517 14.2 9.4第 6 类 28-38 化工产品 8564 6262 36.8 9.3第 7 类 39-40 塑料、橡胶 5735 5030 14.0 6.2第 18 类 90-92 光学、钟表、医疗设备 5223 3978 31.3 5.7第 10 类 47-49 纤维素浆;纸张 3781 3132 20.7 4.1第 11 类 50-63 纺织品及原料 30
28、80 1632 88.8 3.4第 5 类 25-27 矿产品 2823 1375 105.3 3.1第 4 类 16-24 食品、饮料、烟草 1441 752 91.5 1.6第 1 类 01-05 活动物;动物产品 1410 1539 -8.4 1.5第 8 类 41-43 皮革制品;箱包 1213 835 45.2 1.3第 9 类 44-46 木及制品 1167 554 110.5 1.3第 14 类 71 贵金属及制品 674 348 93.6 0.7其他 3043 1428 113.0 3.3数据来源:国别数据网表 3 2010 年美国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类) 单位:百万美元海
29、关分类 HS 编码 商品类别 金额 上年同期 同比% 占比%类 章 总值 364,944 296,374 23.1 100.0第 16 类 84-85 机电产品 173,554 135,355 28.2 47.6第 20 类 94-96 家具、玩具、杂项制品 46,950 40,913 14.8 12.9第 11 类 50-63 纺织品及原料 37,030 30,896 19.9 10.2第 12 类 64-67 鞋靴、伞等轻工产品 18,786 15,662 19.9 5.2第 15 类 72-83 贱金属及制品 17,436 15,370 13.4 4.8第 7 类 39-40 塑料、橡胶
30、 12,865 10,847 18.6 3.5第 6 类 28-38 化工产品 9,523 7,605 25.2 2.6第 18 类 90-92 光学、钟表、医疗设备 8,257 6,618 24.8 2.3第 17 类 86-89 运输设备 7,659 5,521 38.7 2.1第 8 类 41-43 皮革制品;箱包 7,563 6,075 24.5 2.1第 13 类 68-70 陶瓷;玻璃 4,487 3,535 26.9 1.2第 10 类 47-49 纤维素浆;纸张 4,065 3,679 10.5 1.1第 9 类 44-46 木及制品 3,056 2,592 17.9 0.8北
31、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第 8 页 共 18 页第 14 类 71 贵金属及制品 2,905 2,273 27.8 0.8第 4 类 16-24 食品、饮料、烟草 2,316 2,017 14.8 0.6其他 8,491 7,417 14.5 2.3数据来源:国别数据网4.2 中美两国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4.2.1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一国的储蓄大于投资,则该国净出口为正即有贸易顺差;如果一国的储蓄小于投资,则该国的净出口为负即有贸易逆差。对外贸易失衡是国内宏观经济因素的反映,它反映了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失衡。这是因为,如果一国的储蓄大于投资,则未用于国内投资的储蓄将借给外国人
32、,外国人需要从该国借贷,是因为其没有出口足够多的商品和服务,因此需要向贸易顺差国借贷,以购买进口品。如果本国的投资大于储蓄,则缺口部分必须向国外借贷,通过这部分借款,本国就可以从国外进口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所以,贸易的顺逆差问题是由国内的投资储蓄关系决定的,对外经济失衡是与国内经济失衡相关联的。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对外失衡反映了国内经济发展失衡。从上诉原因可以看出,中美贸易顺差与中美两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有关,国内经济失衡是中美贸易顺差的内在因素。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1 年我国人均 GDP为 5470 美元,全球排名 90 位,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过低且滞后于经济
33、增长,贫富差距较大。较低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偏低的现状。另一方面,政府对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投入的不足提升了居民对未来生活成本的预期,使即期消费减少,私人储蓄增加,造成了内需不足,储蓄过剩的现状。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之下,社会将投资多用于生产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对高技术、高附加值行业投资不足。因此,出口在较长时期内都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此外,我国政府采取多项扶持措施鼓励企业“走出去” ,实现出口创汇,对资本“限出奖入” 。这种政策导向刺激了我国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虽然消耗了过剩产能,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对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投入不足使我国出口部门大多集中在低
34、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和税收政策吸引众多大型跨国公司将我国作为其全球的利润中心,这就促成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的形成,加速了国际收支失衡。4.2.2 美国内需增加总投资与总储蓄的差额要用贸易差额平衡,这就是贸易逆差和顺差的根源。与中国经济情况相反,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了“两高” (高经济增长率,高生产率增长率)与“两低” (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并存的现象。由于美联储不断降息,刺激了住宅和汽车等消费品的需求。同时, 美国推行高消费政策, 这使美国经济以消费为主导。近几年来, 美国政府又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5、连续降息、减税, 大规模地增加政府开支。居民的借贷消费和政府预算赤字使美国国内消费超过了国内的实际生产能力, 这种依靠负债的高消费实际上透支了其未来的经济增长。美国经济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大体上自 20 世纪 60 年代下半期开始, 此后愈演愈烈,贸易逆差是为弥补需求缺口而发生的 1。而中国又是美国的第一大进口市场,这又导致中美贸易顺差的规模不断扩大。1 陈泰锋.中美贸易摩擦根源的反思J.国际经济合作,2005,(9):8.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第 9 页 共 18 页4.3 美国对华贸易转移及东南亚对华产业转移4.3.1 美国对我国贸易转移蒙代尔认为,一种商品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两种方式
36、进入他国市场,投资是对贸易的替代。基于接近廉价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的考虑和中美之间贸易壁垒的存在,美国在进行产业升级时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转向我国,在我国进行跨国企业投资。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它与母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在这种贸易方式下,美国在华跨国公司一方面占领了中国国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将部分产品返销到美国国内市场,既减少了我国从美国进口同类产品的数量,又增加了我国对美的出口。也就是说,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的子公司具有加工性质和较强的出口倾向。由此可见,中美贸易顺差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在华子公司与其母公司内部的贸易。据美国侨报的数据,如果扣除跨国公司关联贸易
37、,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将下降30%。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夸大”了美中贸易逆差的实际规模。美国跨国公司不断将生产转移到我国, 对中间产品进行加工,再将最终产品返销回美国,通过“原产地”统计规则就把这部分销售转化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据统计,美国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总销售中近乎六分之一返销美国,特别是电子及电气设备,销回美国的占四分之一 2。全国海关信息中心主办的海关信息网首席分析师进一步解读我国对美进出口贸易特点:“我国对美近 80%贸易顺差来源于加工贸易。同时外资企业成为最大进口主体,占同期我国对美进出口总值的 61%。 ”3。也就是说,我国对美国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国在华跨国公司对本国
38、的销售,这种“转移效应”所创造的出口收益是造成中美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随着美国在华投资的以加工为主的跨国公司的不断增加,形成了中美之间的贸易转移。这种贸易转移带动了中美间加工贸易的迅速增长,间接扩大了中美贸易顺差的规模。 (见图 6、7)图 6 中国 2003 年-2010 年对美加工贸易在对美贸易中的比重(单位:%)数据来源:谷歌、百度网站、新浪网站。由作者整理得到。通过对图表 6 分析可以发现,在中美贸易中,加工贸易是中美两国主要贸易形势。从近八年的趋势来看,虽然我国对美加工贸易在对美贸易中的比重呈下降态势,由2003 年的 67.5%下降到 2010 年的 52.8%,但其份额仍大于中美
39、一般贸易与其他贸易之2 王红艳等.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7):16.3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解读最新中美贸易额特点,警惕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N.http:/ 10 页 共 18 页和,也就是说中美加工贸易在中美贸易中处主导地位,其对于两国贸易的差额具有很大的影响。图 7 2003 年-2010 年中美加工贸易顺差额(左单位:亿美元)及其在中美贸易顺差中比例(右单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谷歌网站。由作者整理得到。从 2003 年至 2010 年的数据来看(右数据) ,除 2006 年外,其他年份中美加工贸易顺差额在中美贸易总顺差额中的比例都在 80%左右,
40、而中美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的顺差额仅占总额的 20%左右,这也说明了加工贸易顺差对中美贸易顺差的贡献最大。而对于 2006 年,加工贸易方面的顺差还大于中美贸易的总顺差,这说明该年我国对美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面处于逆差地位,这部分逆差有加工贸易部分填补,但结果仍是我国在总贸易额中处于顺差地位,而且数额庞大。综上可得,美国对华的跨国投资,实质上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并以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方式促进中美加工贸易的发展,间接加大了中美贸易顺差。4.3.2 东南亚对我国产业转移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把已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对欧
41、美出口摩擦较大的商品的加工和组装等工序转移到了我国,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向中国转移产业的同时, 也将其在美国的一部分市场和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转移给了我国。根据美国国际研究所的研究,美国从我国进口的 90%是替代原来从东南亚或南亚低工资国家的进口, 只有 10%是直接来自中国的竞争。这就是说,由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同美国的贸易顺差, 连同贸易摩擦都转移到了我国。我国目前的贸易模式主要是从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新加坡以及欧洲国家如德国进口高技术货物和中间产品, 从亚洲、拉美、非洲等地进口原材料, 然后将这些进口投入加工成中等技术含量的消费品, 销售到
42、欧美市场。相应地, 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是周边国家和地区, 而对欧美, 特别是美国形成大量贸易顺差(见表 4) 。表 4 2011 年中国前 10 位贸易顺逆差来源地 (单位:亿美元)序号 顺差来源地 顺差额 逆差来源地 逆差额1 香港 2525.3 中国 -2 美国 2023.4 台湾 -898.13 荷兰 508.5 韩国 -797.8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第 11 页 共 18 页4 英国 295.7 澳大利亚 -488.15 印度 271.7 日本 -462.96 阿联酋 185.2 沙特阿拉伯 -346.237 越南 179.8 马来西亚 -342.58 意大利 161.1 瑞士 -235.119 墨西哥 146.0 安哥拉 -221.3710 巴拿马 145.1 巴西 -205.2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信息网。由作者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