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D. 滤液的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2.除去食盐水中的 CaCl2、和 Na2SO4 和 MgCl2 杂质的操作有: 加过量的 BaCl2 溶液;过滤;加过量 Na2CO3 溶液;蒸发结晶;加适量盐酸;加过量 Ca(OH)2 溶液;。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 BaSO4、BaCO 3 难溶于水) ( ) A. B. C. D. 3.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下列说
2、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 B. 过滤后的水依然很浑浊,有可能是滤纸破损C. 利用过滤可以得到纯净的水 D. 可以通过过滤食盐水得到食盐4.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 ) A. 水和二氧化锰 B. 铁粉和铜粉 C. 酒精和水 D. 氯酸钾和高锰酸钾5.在“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这四步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A. 烧杯 B. 漏斗 C. 玻璃棒 D. 酒精灯6.过滤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其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 A. 量筒 B. 漏斗 C. 烧杯 D. 玻璃棒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
3、操作的是( ) A. 冷水浸泡 B. 加热煎制 C. 算渣取液 D. 罐装保存8.如图所示,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来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已知图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图到图,溶液的质量减少 B. 由图到图,溶质的质量不变C. 由图 到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由图到图,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测定溶液 pH B. 过滤 C. 稀释浓硫酸 D. 读液体的体积 10.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用 25mL 蒸馏水和 25mL 酒精配制 50mL 酒精溶液B. 按溶解、过滤、
4、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 CaCl2 和 Na2CO3 的混合物C. 用 BaCl2 溶液除去 KNO3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K2SO4 , 得到纯净的 KNO3 溶液D. 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等仪器配制 16%的硝酸钾溶液二、多选题11.下列是关于“ 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B. 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C. 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D. 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2.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
5、石(主要成分为 BaCO3 , 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气体 X 为 CO2 B. 操作 Y 中需要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酒精灯C. 洗涤氯化钡晶体的最好洗涤剂是水 D. 用水洗滤渣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3.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A. 滤纸和漏斗之间有气泡 B.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C. 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14.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A. 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碳酸钠固体 B. 通过加水过滤除去氧化钙中
6、混有的碳酸钙C. 用硝酸钡溶液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 D. 用稀盐酸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15.下列是关于“ 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B. 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C. 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D. 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三、填空题16.提纯或分离混合物时,常用到 溶解, 过滤,蒸发结晶,降温结晶等操作方法请选择适当的操作序号按操作顺序填空:a.除去石灰水中的碳酸钙_ b.除去硝酸钾固体中少量的氯化钠 _c.除去硫酸锌溶
7、液中的水_d.提纯含泥沙的食盐_ 17.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填序号) 。A研钵 B量筒 C烧杯 D试管(2)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填序号) 。(3 )操作的名称是_ , 当_时停止加热。(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为 5g,若用这些精盐配制成质量分数为 10%的食盐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 g,最后把所配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请在所配制溶液的试剂瓶(见右图) 标签上标明相应信息 _ _ 。 18.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同
8、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如下图。. 写出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 操作的名称是_,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 操作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其中原子团的名称是_。. “绿色化学” 倡导原料百分之百的转变为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该实验方案中_步骤体现了“ 绿色化学 ”理念,若要体现的更好,还可改进的是_。 19.海水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某兴趣小组对海水晒得的粗盐进行提纯并配制 NaCl 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 )海水中含有的颜色、异味可以用_ 除去。(2 )下图为粗盐的提纯过程,其中操作、 依次为_、 _、_ ;玻璃棒的作用依次是 _ 。(3 )若 NaCl 的
9、产率偏低( ) ,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_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C溶解含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4 )用上述实验所得 NaCl 晶体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NaCl 溶液,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滴管、_ 20.以食盐为原料进行生产并综合利用的某些过程如下图所示:为除去粗盐中的 CaCl2、MgCl 2 和 Na2SO4 杂质,加入下列 3 种过量试剂的顺序依次是(填序号)_; ANa 2CO3 BNaOH CBaCl 2将滤液的 pH 调至中性应加入的试剂是 _;操作 a 的名称是_;流程中所得饱和食盐水可用于制取纯碱等产品,其主要反应原理:
10、NaCl+H2O+NH3+CO2NaHCO 3+NH4Cl ,2NaHCO 3 Na2CO3 + H2O + CO2,若向分离出NaHCO3 晶体后的母液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该流程的主要产品纯碱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试举一例:_。 21.同学们在实验室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实验的基本流程如下:(1 )操作的名称是_;(2 )操作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_ , 在操作中,使用这种玻璃仪器的目的是_ (3 )计算所获得的氯化钠产率,发现产率偏低,由实验不当导致的可能原因是_(只写一种原因) (4 )用提纯所得的氯化钠溶液配制 100g6%的氯化
11、钠溶液,若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6%,可能的原因是_(填字母编号) a、称量氯化钠所用天平砝码沾有杂质;b、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d、配制溶液的烧杯用蒸馏水润洗过(5 )若用 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 1.04g/cm3) ,配制 16g 质量分数为 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 6%的氯化钠溶液_mL(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2.( 1)过滤法净水时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_(2 )硬水给生活生产带来麻烦,实验室常用 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 )爱护水资源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_ A灌溉由漫灌改为滴灌 B建污水厂处理工业废水 C刷牙时不间
12、断放水 四、实验探究题23.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 A 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 (2 ) B 实验中,检验 a 试管中生成气体的方法是_ (3 ) C 实验中,水倒入浓硫酸将产生的严重后果是_ (4 ) D 实验中,粗玻璃管 A 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 五、综合题24.某化学兴趣小组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 )步骤的名称是_。 (2 )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 。 (3 )步骤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出现_时,停止加热。 (4 )将氯化钠与泥沙分离所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具有_的性质。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 【考点】过滤
13、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解: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是正确的,故不可选; B、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是正确的,故不可选;C、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是正确的,故不可选;D、如果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就会导致滤液浑浊,所以错误,故可选故选 D【分析】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2.【答案】D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解析】 【解答】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加过量 Ca(OH)2 溶液可以将镁
14、离子转化为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符合题意的顺序为:。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3.【答案】B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A、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止损坏滤纸,A 不符合题意;B、过滤后的水依然很浑浊
15、,有可能是滤纸破损的原因(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 ,B 符合题意;C、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利用过滤不能得到纯净的水,C 不符合题意;D、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食盐易溶于水,不能通过过滤食盐水得到食盐,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 根据过滤时的注意事项解答B.不经滤纸的液体是浑浊的,承接的仪器有可能不干净C.过滤只除去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D.过滤时把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开4.【答案】A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解:A、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
16、正确;B、铁粉和铜粉都不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C、酒精是易溶于水的液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D、氯酸钾和高锰酸钾都不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故选:A【分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据此进行分析判断5.【答案】C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解析】 【解答】解:在溶解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在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在蒸发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在计算产率时,需要用玻璃棒转移固体所以在这四步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故选:C【分析】根据粗
17、盐提纯的实验步骤和常见仪器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6.【答案】A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分析】过滤是将固体不溶物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其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其中漏斗用来制作过滤器【解答】过滤操作主要用到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等仪器;量筒主要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而过滤时不需要量取液体体积,故不需要量筒故选 A【点评】本题须熟知各种化学仪器的用途,同时也要熟悉过滤装置中各种仪器的作用7.【答案】C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过滤是指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步骤,图 C 中,是将药渣分离出来的过程,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过滤
18、原理分析,过滤是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由此进行判断。8.【答案】B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解析】 【解答】解:A、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来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图 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由图到图 ,溶剂的质量减少,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正确 B、图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继续蒸发水分,有氯化钠析出,由图到图,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C、图 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继续蒸发水分,有氯化钠析出,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由图到图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图到图,温度不变,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分析】
19、根据题意,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来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图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9.【答案】B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A.测定溶液 pH 时不能将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体中,A 不符合题意;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B 符合题意;C.浓硫酸稀释时要酸入水中,且用玻璃棒搅拌散热,C 不符合题意;D.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 pH 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根据过滤的操作要求分析;根据浓硫酸的正确稀释方法分析,注意一定要酸入水中,根据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分析。10.【 答案
20、】D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A、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用 25mL 蒸馏水和 25mL 酒精配制的酒精溶液体积小于 50mL,故 A 错误;B、CaCl 2 易溶于水而 CaCO3 难溶于水,所以溶解、过滤就可以分离 CaCl2 和 CaCO3 的混合物,不需要蒸发,故 B 错误;C、除杂质原则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所需要的物质反应,用 BaCl2 溶液除去 KNO3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K2SO4 , 会引入氯化钾杂质,故 C 错误;D、配制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天平,故 D 正确故选 D【 分析 】 A、
21、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考虑;B、根据 CaCl2 和 CaCO3 的性质不同考虑;C、根据除杂质的原则考虑;D、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所需要的仪器考虑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液体混合时体积不能相加,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是根据各物质的不同性质来考虑,知道了除杂原则和配制溶液用到的仪器二、多选题11.【 答案】B,D 【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解析】 【解答】A、过滤时搅拌容易捅破滤纸,从而导致过滤失败,故 A 错;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故正确;C、蒸发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滤液,以免晶体受热后飞溅出来,不仅造成损失,而且可能因此
22、发生意外事故,故错;D、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故正确;故选 BD【分析】A、过滤时玻璃棒不能搅拌,会把滤纸捅破;B、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就要检查原因;C、蒸发时,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D、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12.【 答案】B,C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解:A、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因此 X 是二氧化碳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B、操作 Y 是过滤,过滤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等,不需要酒精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洗涤氯化钡晶体的最好洗涤剂是饱和氯化钡溶液,利用水洗涤时会损失部分氯化钡,
2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用水洗滤渣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C【分析】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过滤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等;洗涤氯化钡晶体的最好洗涤剂是饱和氯化钡溶液13.【 答案】BD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解:A、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气泡减慢过滤速度,与滤液仍浑浊无多少关系;故 A 不正确;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会不经过滤纸而使滤纸作用失效,过滤不净;故 B 正确;C、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可以防止滤纸被弄破导致过滤失败;故 C 不正确;D、漏斗内滤纸破损,液
24、体从破洞流入烧杯中没有起到过滤的作用,故 D 正确故选 BD【分析】过滤含有泥沙的水,滤液仍然浑浊,说明过滤失败造成过滤失败的原因有多种,总结起来主要为滤纸作用失效、仪器不干净14.【 答案】B,C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碳酸钠固体溶于水无明显变化,可以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碳酸钠固体,故方案设计合理;B、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能通过加水过滤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故方案设计不合理;C、硝酸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在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硝酸钠,不能用硝酸钡溶液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故方案设计不合
25、理;D、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可以用稀盐酸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故方案设计合理;故选:BC【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分析;根据过滤原理分析,过滤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根据氢氧化钠变质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分析。15.【 答案】B,D 【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解析】 【解答】A、过滤时搅拌容易捅破滤纸,从而导致过滤失败,故 A 错;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故 B 正确;C、蒸发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滤
26、液,以免晶体受热后飞溅出来,不仅造成损失,而且可能因此发生意外事故,故 C 错;D、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 故 D 正确故选 BD【分析】A、过滤时玻璃棒不能搅拌,会把滤纸捅破;B、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就要检查原因;C、蒸发时,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D、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三、填空题16.【 答案】; ;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解析】 【解答】a 石灰水是液体,碳酸钙是不溶性的固体,固体与液体分开,应选过滤操作;b 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如提纯硝酸钾,就要让它成为晶体析出
27、,所以先溶解,然后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然后过滤得到硝酸钾;c 蒸发时,溶液中的溶质不会变为蒸气,所以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水,可采取蒸发的操作;d 食盐可溶,而泥沙不溶,提纯含泥沙的食盐,要先溶解制成溶液,再过滤去掉泥沙,然后蒸发滤液得到食盐【分析】理解掌握几种分离和提纯混合物操作原理,是解该题的关键17.【 答案】A;D;蒸发;出现较多固体; 45g;氯化钠溶液; 10%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解析】 【解答】 (1)根据图示操作,结合选项分析,由于操作是将大颗粒粗盐变成较细的粗盐,故需研钵来研磨,而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烧杯一般被用来做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试管则可用来加热少量的液体等
28、用途,这三种仪器都不能用来研磨。故选A(2 ) A、B 、C 是滤纸的正确的折叠方法的步骤,而 D 中的滤纸,在接口处出现缝隙,过滤时,待滤液会直接从此处进入下面的烧杯,影响过滤效果,错误。故选 D(3 )根据题意,操作是将氯化钠溶液变为氯化钠晶体,故为蒸发结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要利用余热将其蒸干。(4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 100%可知,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故 5g 食盐可配制 10%的食盐溶液=5g10%=50g,所以需要水的质量=50g-5g=45g。根据题意,标签上标明氯化钠的名称、化学式和溶质质量分数即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29、了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积累和储备,即可轻松解答。18.【 答案】 ; ;过滤;漏斗;Ca(OH) 2;氢氧根;步骤;提取碳酸钙后剩余的溶液可在步骤 循环利用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1).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为: (3). 过滤可将难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 (4). 过滤操作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5). 操作得到的溶液是氢氧化钙溶液,溶质的化学式为 Ca(OH)2 (6). Ca(OH)2 原子团的名称
30、是氢氧根 (7). 该实验方案中步骤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了含碳物质的排放,体现了 “绿色化学”理念, (8). 步骤提取碳酸钙后剩余的溶液是剩余的氢氧化钙溶液可在步骤循环利用故答案为:. ;.过滤;漏斗.Ca(OH) 2; 氢氧根. 步骤; 提取碳酸钙后剩余的溶液可在步骤循环利用【分析】.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固液分离所以是过滤,由过滤所用仪器可以得出答案. 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里面还有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在化学实验时,一定要考虑环保,资源二次利用19.【 答案】活性炭;溶解 ;过滤;蒸发;加速溶解、 引流、 防止液滴飞溅;BC;量筒
31、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解析】 【解答】 (1)海水中含有的颜色、异味可以用活性炭除去。(2 )粗盐的提纯过程中,操作、 依次为溶解、过滤、蒸发;玻璃棒的作用依次是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 防止液滴飞溅。(3 )若 NaCl 的产率偏低( ) ,则可能的原因是: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食盐减少了;C溶解含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食盐没有全部溶解。(4 )用上述实验所得 NaCl 晶体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NaCl 溶液,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滴管、量筒。【 点评】粗盐的提纯,要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
32、、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20.【 答案】BCA 或 CBA 或 CAB;稀盐酸 ;蒸发 ;NH 3 ;用于洗涤剂的生产等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解析】 【解答】 (1)由于钡离子有毒必须除掉,所以碳酸钠一定要加在氯化钡后面,所以顺序有两种 BCA 或 CBA;滤液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是过量的,显碱性,所以 pH 值调为中性应加入盐酸,操作 A 为蒸发;由题可知,分离出 NaHCO3 晶体后的母液中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铵,加入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纯碱用途较为广泛,可以用来制造玻璃,用于洗涤剂的生产等。【分析】此题是关于粗盐提纯方面的题目,属于
33、中考的热点题目,可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考查形式较为灵活,注意仔细审题。21.【 答案】过滤 ;玻璃棒 ;防止液体外溅;蒸发溶液时液体外溅了一部分;ab ; 7.7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解析】 【解答】 (1)操作的名称是过滤故填:过滤(2 )操作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操作中,使用这种玻璃仪器的目的是防止液体外溅故填:玻璃棒;防止液体外溅(3 )蒸发溶液时液体外溅了一部分,这部分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这样会导致计算所获得的氯化钠产率偏低故填:蒸发溶液时液体外溅了一部分(4 )称量氯化钠所用天平砝码沾有杂质时,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需要的氯化钠的质量,用量筒取水俯视读数
34、时,量取的体积会比需要的体积偏小,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计算的结果偏大,即都会使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6%故填:ab (5 )解:设需要 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X,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有:1.04g/cm 3X6%=16g3%,X=7.7mL故填:7.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粗盐提纯、计算等方面的知识,提纯粗盐时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用途很广泛,例如可以用来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22.【 答案】漏斗;蒸馏;AB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解:(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2 )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 ) A灌溉由漫
35、灌改为滴灌,可节约用水,故正确; B建污水厂处理工业废水,可节约用水,故正确; C刷牙时不间断放水,属于浪费水资源,故错误故答案为:(1)漏斗; (2 )蒸馏; (3 ) AB【分析】 (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2 )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 ) A灌溉由漫灌改为滴灌,可节约用水; B建污水厂处理工业废水,可节约用水; C刷牙时不间断放水,属于浪费水资源四、实验探究题23.【 答案】 (1)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2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体(3 )酸液飞溅(4 )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 【解析】 【解答】解:(1)A
36、实验是蒸发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2 )由电解水的实验结论“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a 试管中生成气体是氢气,检验 a 试管中生成气体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体,若观察到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3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水面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4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粗玻璃管 A 中观察到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故答案为:(
37、1)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2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体;(3 )酸液飞溅;(4)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分析】 (1)根据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2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确定 a 试管中生成气体,进而结合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3 )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解答(4 )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五、综合题24.【 答案】 (1)溶解(2 )引流(3 )较多固体(4 )易溶于水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解析】 【解答】 (1)步骤的名称是溶解,目的是将粗盐变成溶液和难溶性固体的混合物,以便于过滤分离;(2)步骤 是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 )步骤 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或有少量液体剩余时) ,停止加热,剩余液体靠余热蒸干,如停止加热太晚,易导致晶体飞溅;(4)将氯化钠与泥沙分离所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具有易溶于水的性质。【分析】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分析,掌握各步骤的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