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1.背景, 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西方资本主义崛起侵略扩张, 鸦片战争惊醒志士,2.主要代表:林则徐、魏源,林则徐 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积极探求西方军事科学技术,引进西方先进船舰大炮并加以仿制。他主张建立一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新式水师。,代 表 作:各国律例四洲志 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军事技术),魏源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代表作:海国图志最详实的地理专著 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3.影响:,(1)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
2、,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2)涌现出一批新式兵器专家。,二、 “中体西用”,1.背景: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 2.核心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前提:肯定封建制度4.论战:洋务派和顽固派,5.实践: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 弟子拜异 类为师.”,当时关于洋务运动的对联,京 师 同 文 馆,6.失败 标志: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失败的原因: (1)列强的破坏 (2)顽固派的阻挠 (3)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根本原因)阶级属性决定,7.评价(1)积极:(科技、教育
3、、军事及客观作用) (2)消极 : (目的、结果),1.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60年代),三、维新变法思想,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代表: 王韬 郑观应 等,经济上 文化上 政治上,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没有付诸实践,主张:,(根本原因:缺乏必要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2.甲午中日战争后 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背景: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掀起瓜分中国高潮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阶级上:资产阶级的壮大,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思想观点:,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康有为,据乱世,生平世,太平世,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梁
4、启超,变法通议,抨击专制制度和顽固派 宣传申民权、设议院、 变法图存,严 复,批判君权,民主君仆、主权在民动摇君权论的基础,三世说,进化论,严复(18541921),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 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要不要 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祖宗之法不可变 宁亡国不可变法,变者天下之公理,反对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权,坚持科举取土,反对西学,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3)维新思想的实践: 戊戌变法,思考: 维新变法思
5、想的性质、目的、失败原因,性质: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目的: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失败原因: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顽固势力力量强大结论: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两半社会行不通,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器物学习,制度模仿,民族危机加深,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学习西方 与 探索救亡道路 相结合,课堂小结,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是 A 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 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辱之道 C 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 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巩固练习,2.鸦片战争失败后,一部分人开始寻求改变现状的道路和学习西方,他们大多属于 A、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 B、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 C、经营对外贸易的商人 D、下层群众中的先进者,3.思考:维新变法思想为什么要把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参考答案:(1)借孔子的名义减轻变法的阻力 (2)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由资产阶级的软弱属性决定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福州船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