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楷模在身边.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805863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5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楷模在身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楷模在身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楷模在身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楷模在身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楷模在身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南省优秀大学生党员,蒋小波先进事迹,蒋小波:短暂的青春 无私的奉献,蒋小波,男,湖南省益阳市人(老家宁乡县青山镇), 1987年11月20日出生,2007年9月考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系,200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蒋小波胸怀理想、追求进步,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学习刻苦、自强自立,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严于律己、敢于担当,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富有责任感;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尽己所有奉献社会。2009年10月,蒋小波被诊断患有中晚期恶性肿瘤,2010年5月17日,蒋小波在与病魔顽强抗争180天后,经抢救无效病逝。临终前,他决定为社会做最

2、后的贡献,在无偿捐献眼角膜的志愿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捐献的眼角膜已经移植给两位长期眼疾患者,使他们重见光明。蒋小波的感人事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法制周报、凤凰网、新华网、中新社、中国日报网、中国新闻网等境内外1700多家媒体相继报道,无数网友在新浪网、新华网、红网等发帖跟帖,表达对蒋小波的无限怀念和崇敬之情。2010年6月22日,中共娄底市委追授蒋小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6月25日,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追授蒋小波“湖南省优秀大学生党员”荣誉称号;共青团湖南省委追授蒋小波“湖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2010年7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追授蒋小波同学“全国

3、无私奉献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的决定。,“朝理想奋斗”,蒋小波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蒋崔云是一名退伍军人,中共党员。蒋小波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小学二年级时就写下了“朝理想奋斗”的誓言。从小学到大学,蒋小波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小学是班上第一批少先队员,初中一年级成为班上第一批共青团员。他积极进取、全面发展,高中班主任吴武林老师回忆说:“蒋小波很要强,也很上进,他是班里最早的入党积极分子。”2006年8月20日,19岁的蒋小波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高中毕业时,家里不幸发生几次大的变故,他曾打算放弃高考,以便尽早就业改善举步维艰的家庭经济状况。为了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理想

4、,蒋小波最终选择了高考,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他在日记中写道:“无论在生活中受到多少挫折,我们都应该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用微笑去面对人生,以全新的姿态去迎接每一天的朝阳。我相信,只要我们的信心还在,脊梁不弯,我们的人生必将奏响一曲动听的自强之音。”进入大学后,蒋小波一开学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继续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他在2008年6月6日的思想汇报中表达了对党组织的信念和决心:“是党的领导让我们有团结一致的坚强信念,是民族的力量让我们有众志成城的勇气。让我们牢记党和人民的希望和嘱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乐章!”10月25日,他在自传中阐述了理想:“我

5、要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远大的志向。理想和抱负激起我拼搏的斗志。”“这种政治思想上的进步与追求,成,为我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使我更加理性地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以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握时代脉搏,立志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1月25日,蒋小波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校同年级同学中首批发展的中共党员。入党后,蒋小波处处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2009年5月,他在思想汇报中写道:“凡事力求不落于人后,处处起榜样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用真心去对待和感动每一个人,为我们的党旗增光添彩”,“

6、在党组织这个优秀分子辈出的海洋里,我不敢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做好每一件事,做一个负责任的人”,蒋小波时刻告诫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党员和优秀时代青年,一定要脚踏实地,自觉做好每一件事,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在大学阶段,他从不无故迟到、早退和缺课,晚自习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他外出打工乘车,还挤出时间看书学习。即使是身患癌症住院,他也强忍疼痛,在病床上支起一块简易的木板当作课桌坚持学习。母亲看着他日渐憔悴的面容,心疼地说:“小波,你歇歇吧!”蒋小波深情地望着母亲说:“妈妈,我还要回去参加学校的期末考试,还有很多考试等着我呢!”除了学好专业知识,蒋小波还广泛阅读,写下

7、了大量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他努力钻研写作、主持、演讲、表演等知识技能,在班上组织的“给农民工送爱心”活动中,他与同学合演小品感冒,幽默的语言、逼真的模仿,赢得了农民朋友阵阵欢笑。为了帮助特教学校的聋哑儿童,他还自学手语。他意志坚强、敢于担当。蒋小波的家庭曾经连续遭遇重大变故。7岁时,父亲在打工途中遇上劫匪,被砍成重伤,身体残疾。17岁时,哥哥当保安与盗匪搏斗,受到巨大的心理刺激,罹患精神分裂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每年需要治疗两个疗程,医疗费要两万多元。家庭依靠母亲做门卫的微薄收入和哥哥每月二百元的生活补助度日,蒋小波成了家里唯一的希望,承受着生活的重压,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他过早承担起家庭责

8、任。上初中时,他就利用放学后和周末的时间到学校附近的餐馆端盘子、洗碗,自己挣钱上学。高中毕业那年暑假,他前往省会长沙打工挣到上大学的学费。进入大学后,当同学们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他为了学费和生活费开始在课外打工奔波。从大一开始,蒋小波卖过电话卡,搞过推销,拉过外联,跑过赞助,做过墙纸业务,从事过家教。2009年暑假,他同时干三份兼职。白天为一家建材店跑墙纸业务;晚饭后做家教;夜里整理客户资料,研究墙纸相关信息,有时还要在工地上通宵达旦守护材料。一天要出几身汗,睡眠严重不足,一个暑假过去了,他瘦了整整六公斤。他责任心强,工作务实。在2008年的迎新活动中,作为系学生分会负责人,他承担了大量组

9、织工作和接待新生的具体工作。同学白启回忆,那段时间由于任务繁重,他整夜坚持工作,有时累得连眼睛都睁不开,在一次陪同新生办完入学手续后一起用餐中,他竟伏在餐桌上睡着了。新生军训时,天气十分炎热,他总是第一个早去摆好饮水机,最后一个离场带回去。学生会文建工作是一个事务繁杂、费力费心的苦差使,他却主动请缨担任系文建部部长。在他的带领下,大家不辞辛劳地工作,使原来落后的文建部成为全系最出色的学生自治工作部门。作为“爱心社”副社长,他主动联系协调社会各界,多次成功组织“爱心社”前往娄底市特殊学校献爱心。由于学习和工作表现突出,蒋小波多次获得校、系“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生活优秀组织奖

10、”;他负责的校“爱心社”被评为湖南省高校“百优社团”;他策划组织的浅草文学办成了校内最有影响力的学生刊物;2008年他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用心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蒋小波对家庭、对同学、对社会充满深情,他孝敬父母,经常主动帮助别人,用真心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曾经对同学说:“党员是光荣的,成为一名党员也是有义务的,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爱家人。经常用自己打工挣来的钱帮父母买衣服、鞋袜。2007年暑假,他从长沙打工回家,帮妈妈买了“奢侈品”面膜,并亲自帮妈妈贴上,而自己却什么都没买。他悉心照料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的哥哥,替他买药购物。2008年暑假,外公突发心脏病,父母不在

11、身边,他从娄底赶回家一个人照顾外公。舅舅急需钱用,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的六百块钱全都给了舅舅。他爱同学。有段时间学校女生宿舍连续发生失窃事件,学校安排学生干部值班,此时正值寒冬,蒋小波主动要求值最冷的下半夜。每晚十一点多抱着被子跑去值班室,第二天凌晨打着哆嗦回到寝室,睡不好还受冻,他毫无怨言!同学宋平刚做墙纸业务,因业务不熟悉得不到雇主信任,急得团团转,蒋小波便带着他一起跑外联熟悉业务,还把自己的客户让给他。同学陈亚飞从家乡深夜返校,蒋小波不顾一天打工的劳累深夜两点去火车站迎接,让同学感动得泪流满面。同学魏哲家里有事辞工,因工期短拿不到劳务费,蒋小波就主动接过后续工作,最后把劳务费送到同学手中。他

12、热爱社会这个大家庭。尽管自己靠兼职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但在学校举办的救灾捐款或帮扶贫困同学活动中,他却总是捐款最积极的人,甚至将刚领回的勤工助学金直接捐给爱心基金。汶川地震后,蒋小波率先组织全系及爱心社的同学捐款,并把自己当时仅有的15元全部捐出。2007年9月25日,在为贫困山区孩子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中,蒋小波身先士卒,顶着烈日,整整忙了一个多月,收集1000多本书籍和1800多件衣服。他说:“我不能错过同学们捐来的物品,这都是多么珍贵的爱心啊!”整理好后,他马上联系东方医院的车送往新化县太平中学和金凤小学,经过4个多小时颠簸终于送到孩子们手中,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他欣慰地笑了。蒋小波每年

13、还组织爱心社成员去娄底市福利院看望孤儿,有一次他还带领大家扛着30公斤的音箱步行4公里路,将省下的车费给孩子们多买点东西。蒋小波心里时刻装着别人,却很少想到自己。从初一到大学,一个书包背了九年,一包一块钱的方便面,一根五角钱的冰棍都算是“奢侈品”。很长一段时间,同学们都不知道他家庭困难,直到一次寝室“卧谈会”,大家聊到各自的家庭情况时,多年积聚的苦难和艰辛让蒋小波禁不住数次哽咽起来。在室友的追问下,他才将自己家庭的困境和兼职的艰辛倾吐出来。即使这样,当系里和老师提出把一等助学金评给他时,他却坚持把机会让给别的贫困同学。蒋小波走到哪里,就把爱带到哪里。因病住院后,蒋小波不顾重病在身,经常关心病友

14、点滴打完没有,是否需要换药,强撑着身体帮助病友喊护士换药、拔针头,病友们对他充满了感激。蒋小波就是这样用心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为社会最后做点贡献”,2009年10月,正值青春年华的蒋小波遭遇病魔袭击,被确诊为患有中晚期胸腺癌。面对病魔,他不抱怨、不消沉、不放弃,积极配合治疗。可病情已到晚期,他预感自己所剩的时间不多了,想最后再为社会做点什么。生命垂危中的他怀着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社会的强烈责任心,毅然决定捐献全部遗体。在病床上,他写下了最后的愿望:“也许,我快要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愿意捐献自己的遗体来回报这个社会我是一名党员,一名祖国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所以我会坚持自

15、己的决定,让我为社会做点最后的贡献!”这是生命的誓言,这是无私的奉献!当母亲得知儿子的想法后,一时难以接受,毕竟儿子是母亲的心头肉。这时,作为老党员的父亲紧紧握着孩子的手,含着泪水说:“小波,爸爸是一名老党员,我们父子都是党员,我支持你的决定!”父子俩的无私决定感动了母亲。由于癌细胞扩散至全身,蒋小波全身器官几乎都受到损坏,唯有眼角膜完好。2010年4月11日,他的身体受到病痛的无情摧折,已经无法支撑自己的头部,凭着顽强的毅力,背靠着妈妈,在双亲的帮扶下,蒋小波吃力地在无偿捐献眼角膜的志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谱写了一曲交接生命、延续光明的大爱乐章。他当时已经说不出话,当前来采访的记者问及他为

16、什么要捐赠眼角膜时,他憔悴不堪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并在手机上摁出四个字:“爱与责任”。5月16日,蒋小波在与病魔抗争180天后病逝,17日,按照小波的生前遗愿,他的眼角膜成功移植在一名19岁的益阳女孩和一名53岁的长沙男子身上。重获光明的他们满怀感恩之情表示:“在未来的生命里,我们都不会忘记给我们带来光明的人蒋小波。”蒋小波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忠实履行了庄严的入党誓言。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智慧和汗水诠释了一名当代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与追求、爱心与责任,他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是当代大学生及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楷模。,武汉大学暑期支教志愿者,“支教玫瑰”赵小亭,无限追思

17、中传承奉献精神,遇难前一天,支教大学生赵小亭在给贵定县马场河乡中心小学的学生上课。情系山区儿童,两度奔赴边远山区支教,武汉大学女大学生赵小亭7月21日在贵州贵定县乡村支教途中穿越崎岖山路,被突然滚落的山石击中头部,不幸当场遇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赵小亭(1990.5.212010.7.21),女,汉族。1990年5月21日生于江苏如皋。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支教志愿者。赵小亭把她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贵州那片她倾注了无限热爱的土地上2010年7月21日,赴贵州支教的赵小亭被一块飞落的山石砸中头部遇难。武汉大学校团委、武大青年志愿者协会决定,追授赵小亭“武汉大学杰出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18、2010年7月26日,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春明作出批示,盛赞赵小亭是全省乃至全国青年志愿者的楷模,要求深入推进向赵小亭学习的活动。赵小亭先进事迹也改变了社会对于90后的偏见 。,赵小亭先进事迹,赵小亭是如皋市人,家中的独生女,2008年从如皋中学毕业,并考取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2010年7月上旬放暑假后,刚刚度过20岁生日的赵小亭,和去年一样,并没有选择回家和久别的父母重逢,而是第二次报名参加了武汉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月12日,她和学院的18名同学来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马场河乡中心小学开展暑期义务支教,时间为一个月。 这已经是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19、第四年来到贵定县支教了。每年,大学生们带来的音乐、舞蹈、体育、朗诵等课程,都深受当地孩子们的喜爱。 贵定县马场河乡中心小学位于距离县城几十公里之遥的大山中,人烟稀少,举目四望都是茫茫大山,这所学校是一所留守农民工子女学校。此次支教,活泼开朗的赵小亭担任学校安全课和合唱课老师,一旦站上讲台,“开心果”赵小亭就变成了一位严肃认真的老师。下课铃一响,她又恢复了笑嘻嘻的面容,和学生们一起玩耍,山里孩子们都特别喜欢这位笑吟吟的“赵老师”。 然而,21日下午,一场灾难却永远夺走了他们的“赵老师”。近期贵定县遭遇了连续多日的降雨,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走路时,山上不时落下石块。与赵小亭一起支教的同学沈讯介

20、绍,7月21日下午5时许,19名队员与往常一样,分头进行实践活动。但当赵小亭走在一段崎岖的山路上时,突然,一块巨石从高高的山上滚落,不幸砸中了躲闪不及的赵小亭,巨石从她的头部滚落,身材娇小的赵小亭顿时倒在地上,当场遇难。,青春足迹从7月12日奔赴贵州山区,到21日遇难,赵小亭只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呆了10天,但这里的苗族、布依族群众却记住了她这位清秀内敛、不怕吃苦的江苏女孩。 她支教的马场河乡中心小学条件十分艰苦,教室,白天是支教大学生为学生上课的课堂,晚上将课桌拼凑起来,则成了他们的宿舍;学校没有自来水,吃饭要走十多分钟来到一户农家,洗澡要去学校里唯一的水管接山上流下来的溪水,并且还经常遇到断水

21、的情况。但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这位从没在贫穷大山里生活过的女孩,不仅从没叫苦,还站出来为同来的同学加油打气:“我们既然来了,就要好好教好孩子们,让他们看到走出大山的希望。虽然这里艰苦一点,但是乐观地来看,这里有城市里看不到的秀美风景,呼吸不到的新鲜空气。大家加油!”一番朴实而真切的话语感动了前来的很多队员。 赵小亭为孩子们上课赵小亭在支教时发现,这里的留守农民工子女,不仅存在着学习上的困难,更面临着生活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障碍。于是,支教队除课堂授课外,由一部分典型的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与支教队员构建双向互动的“结对子”关系,开展长期无间断的,涵盖学习、生活、心理辅导等全方位深层次的支教活动。

22、给孩子们上课前,她总要认真备课,在她遇难后,其他同学整理她的笔记本时发现,每页纸上都工整地记录了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每次上课前还要在寝室里面演练几遍,获得大家的一致通过后才去课堂上正式教学。很快,山里的孩子都喜欢上了这位课上严肃认真,课下平易近人的老师,到了晚上学校关门的时间,很多学生都还迟迟不肯离开,要和赵老师多呆一会。 除了支教,她还不忘村里的那些“空巢”老人,她利用课余时间带领队员们去了村里的老人院,帮助那些老人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为他们表演文艺节目,鼓励老人们热爱晚年生活,给老人们带去了久违的欢笑。临别时,好几位老人都掉下了不舍的眼泪。 其实,这已不是赵小亭第一次放弃暑假去边远地区支教了。2009年她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她就去了湖南邵阳支教,闲暇时,她就去村民家中帮助修理家用电器。临别,那里的孩子同样是依依不舍。 永留遗憾,对于每一个当代中国人来说,“志愿者”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在震后的汶川和玉树,是他们以血肉之躯为灾区人民筑起了一道不可撼动的“生命长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内外,是他们以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了各国健儿的认同;正在举行的上海“世博会”上,也是这群被称之为“小白菜”的志愿者们,展现出了一个新兴大国文明姿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