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花夕拾 鲁迅,第二组读书报告会鲁迅在刻画人物的描写和表达方式,目录,1.鲁迅 8.狗猫鼠 2.朝花夕拾 9.无常 3.寿镜吾 10.范爱农 4.阿长 11.朗读时刻 5. 衍太太 12.问题 6.藤野先生 7.鲁迅之父,关于鲁迅,鲁迅,原名周樟寿 ,后改名周树人, 字豫山,后改豫才 ,“鲁迅”是他191 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关于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 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
2、 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 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 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 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 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1)寿镜吾,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解析:运用了外貌描写,写出了寿镜吾老先生的形象。,(1)寿镜吾,2.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解析:运用了神态描写
3、,生动形象地写出寿镜吾老先生当时生气的情态。,(1)寿镜吾,3.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解析: 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寿镜吾老先生沉醉于读书时的动作,表现出老先生非常爱读书。,(2)阿长 长妈妈,1、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
4、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解析:其中有几出外貌描写,体现了阿长其实是个社会地位地下的人。也同时讲述了她名字的由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最初的轻蔑与看不起她。,(2)阿长 长妈妈,2、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解析:这里有语言描写,从她非常迫切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她其实是一个非常迷信的女人,但是同时也体现出她的善良,因为她不仅为我祈祷,也为大家祈祷,希望大家在来年顺顺
5、溜溜。,(2)阿长,3、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解析:这里是动作描写,可以看出她非常在乎我的祝福,也非常期待,此外反映了人物性格与特性,体现了其善良、淳朴的品性。,(2)阿长,4、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解析:又是语言描写。分析背景,可以知道她只是一个小女工,但却为了他的小主人而自己花钱买书,做别人无法做的事,具有伟大的神力。回,(3)衍太太,1.“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叫呀!快叫呀!”她
6、催促说。解析:通过对衍太太得语言描写,写出了她的封建令人憎恶的形象。,(3)衍太太,2.衍太太却绝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的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解析:通过描写衍太太鼓励作者吃冰的事情,写出了衍太太令人憎恶的形象。,(3)衍太太,3.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的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过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解析:通过对衍太太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写出了衍太太爱推卸责任的形象。,(3)衍太太,
7、4.我其实时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 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吗?”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解析:运用了语言描写,写出了衍太太的心术不正,自私自利。,(3)衍太太,总结: 作者通过对衍太太的一系列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了衍太太的封建、令人憎恨、心术不正、自私自利的形象。回,(4)藤野先生,一.和藤野先生初次见面的描写: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解析:通过刻画人物外貌,用简洁的语言把
8、一个其貌不扬但很有学问的老师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4)藤野先生,二.侧面描写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解析:通过写听闻别人的介绍,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个生活简朴,不拘小节的人。,(4)藤野先生,三.纠正解剖图(语言描写)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
9、着黑板上那样”解析:这段文字语言描写看出藤野先生对待教学是十分严谨认真的,而且对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耐心讲解。,(4)藤野先生,四.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4)藤野先生,解析:看出他对科学的求实和严谨的态度。,(4)藤野先生,五.依依惜别的场面(神态、语言描写)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
10、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4)藤野先生,解析:写出了藤野先生对鲁迅的不舍和惋惜之情。回,(5)鲁迅之父,“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解析:这一句话运用了语言和动作的描写 尤其是修饰动词说的状语慢慢地 ,可以从想像出父亲那一副严肃而无变化死板的脸,也体现了父亲的专制和封建式的教育。,(5)鲁迅之父,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
11、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解析:这句话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父亲明知我想去看会,却还用强硬的口吻来说明不背不去的立场,而且抛下我而自己走,可以看出父亲的不理解儿童和封建思想的压抑性。,(6)狗猫鼠,其实这些原因与一类人的行为,性格很相像,例如写猫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就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地折磨别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够,就不甘心一样,如果别人犯了什么错,受到批评,说不定那种人就会在某个角落里偷偷
12、地奸笑 。,(6)狗猫鼠,解析:通过描写猫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某些人。鲁迅先生在文中阐述他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其实这些原因与一类人的行为,性格很相像, 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地折磨别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够,就不甘心一样,如果别人犯了什么错,受到批评,说不定那种人就会在某个角落里偷偷地奸笑。 表达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6)狗猫鼠,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解析:该句用了心理描写表达了鲁迅对猫的痛恨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关怀弱小,嫉恶如仇,反抗压迫的精神特征。,(6)狗猫鼠,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匹花猫起手,逐渐推广,至于凡所遇见的诸猫。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这作战继续得颇长久,此后似乎猫都不来近我了。但对于它们纵使怎样战胜,大约也算不得一个英雄;况且中国毕生和猫打仗的人也未必多,所以一切韬略、战绩,还是全部省略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