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章___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8055186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___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1章___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1章___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1章___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1章___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章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1. 了解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2.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思想 3. 知道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内容 4. 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本章学习目标与要点,第一节 计算机教育阶段的计算机课程,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outline,第三节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第一节 计算机教育阶段的计算机课程,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82-1990) 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91-1999),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82-1990),1.社会背景 2.课程指

2、导思想 3.课程目标 4.课程内容,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82-1990),1.社会背景1981年教育部派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信息处理联合会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根据世界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需求,在听取了参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2年做出了“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5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的决定,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从此拉开了序幕。 1983年,当时的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学计算机试验工作会议”,制定了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规定了相应的教学日标和内容。,一、计算机文化论视

3、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82-1990),1.社会背景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观看两位少先队员表演计算机时提出的“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无疑成为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最高指令,有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进的道路。 1986年,教育部“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决定成立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于1987年正式成立,分北京研究部和卜海研究部)。同时,此次会议还制定了发展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指导方针,并在1983年制定的教学大纲基础上,增加了部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内容。,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82-1990),2.课程指导思想-程序

4、设计是第二文化 这一观点是在1981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信息处理联合会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由原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伊尔肖夫提出的,他在会上所作的报告:“程序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 他指出,科学上的发现、社会组织工作、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都按照一定的过程进行,都是一种有序的生活,善于还是不善于编排与执行自己工作、生活与学习的程序是人们能不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与能够得到一种有条理的生活的关键。,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82-1990),2.课程指导思想-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 伊尔肖夫还提出,现代人除了传统

5、的读写算意识与能力这些文化知识以外,还应该具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比拟的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这就是说具有第二种文化程序设计文化。而教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帮助人们从小培育一种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 此外,美国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学者也都不约而同在各自的理论与实践中指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可以成为学生思维技能发展的一种途径。如,美国心理学家与计算机教育家西摩佩泊特于1980年提出了计算机可以具体化形式思维,进一步提出了“组合思维”的观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科学馆的副主任阿瑟刘赫曼1984年也提出:“计算机文化也是一种思维技能。计算机文化意味着能够吩咐计算机做那些你希望它做的事情。”此外他还提出

6、了程序设计形成了计算机文化的脊椎骨。,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82-1990),2.课程指导思想-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程序设计是人类第二文化”和“程序设计可以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观点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当时在计算机教育界一批很有声望的学者和专家,多年来,计算机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员都把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作为计算机课程的核心内容,认为学生可以利用算法的学习来培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的学习作为唯一获得这种问题解决能力的途径。,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82-1990),3.课程目标这一时期,我国计算机教育和计算机课程

7、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受到当时“程序设计是人类第二文化”观点的影响,以及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条件限制和计算机教师队伍数量的限制,计算机课程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出现。 在1983年教育部主持召开的“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工作会议”上,在总结试点学校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规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目标是:(参看教材P4),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82-1990),3.课程目标 1984年颁发了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 1986年又在福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在1983年制订的教学大纲中增加部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内容,

8、课程的目标也相应地包括了计算机应用。 1987年在听取了各方专家的意见以后,又颁布了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规定教学目标与要求是:P5,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82-1990),4.课程内容以计算机工作原理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为主 1984年当时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编写的教材共分“计算机简介、BASIC语言、数的进位制和逻辑代数”四个部分。 1987年颁发的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中教学内容增加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等应用软件。,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91-1999),1.社会背景 (

9、1)计算机工具化 (2)1991年10月召开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计算机教育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会上作了积极稳步地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报告。报告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和规划的宏观角度肯定了我国发展计算机教育的决心,提出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方针,指出计算机在中小学的普及和提高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此次会议,国家教委还成立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随后,各个省市也陆续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健康发展。,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91-1999),1.社会背景 (3)颁发系列指导文件(P5-6) 199

10、2年7月,教育部随即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1994年10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正式下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性质、日的和内容有了比较洋细的要求。1996年12月,教育部又颁发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展纲要(1996一2000),其中详细规定了到2000年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针,并对师资建设、教育软件的研发管理、经费投入等重要问题做了规划。 1997年10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自1998年9月起在全国实行,此纲要是国家对中小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编写计算机学科教材和考试的主要依据。,二、

11、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91-1999),2. 课程指导思想-计算机工具论(以计算机应用为主)1985年,在美国弗吉尼亚举行的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WCCE/85)上,有些专家提出: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应该从以程序设计语言为主转向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即以计算机应用为主)。 持“工具论”观点的人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现代社会中的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的工具,只要能操作、会用就行了。也就是说,计算机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将其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为主要目标。,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91-1999),3.课程目标 受到计算机工具论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应用

12、软件的能力是这一时期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也都以教授计算机应用软件为主。 1994年10月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参看P8) 1997年10月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1991-1999),4.课程内容以计算机操作和应用为主 1994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五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使用、计算机常用软件介绍、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1997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参看P10),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育阶段的信

13、息技术课程2000年至今,一、社会背景 二、课程指导思想 三、课程目标 四、课程内容,一、社会背景,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Internet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国际上开始提出了信息化社会的概念。教育如何应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成为教育家们和政治家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这一时期,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积极投入资金发展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同期,我国也开始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于1996年拟定了一个关于1000所学校教育手段现代化试点项目的五年计划,至1998年底己有近半数学校实现联网,每校平均装备微机百余台。,一、社会背景,1.

14、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和地区已经认识到信息化人才是教育信息化、国家信息化的重要保障。为此,世界各国纷纷在基础教育领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以适应国家信息化对人才培养方面带来的新挑战,我国也不例外。 在2000年1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会上做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人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会议还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关于在中小,一、社会背景,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中小学(包括

15、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连通,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会议还决定将信息技术课程列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目标、内容等做了详细的规定,指出了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明确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目标与内容。,一、社会背景,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001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指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

16、化水平”。 “十五”期间,国家将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重点支持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启动“校校通”工程,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教育,把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纳入国家信息技术工程建设的格局。,一、社会背景,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截至2008年上半年,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两大工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和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已经初具规模,覆盖面已遍及全国,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一、社会背景,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标志着世纪之交的最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

17、这个“决定”明确提出要“在高中阶段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一、社会背景,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2001年下半年开始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制定,在此过程中逐渐明确了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学分的科目放在技术领域。 2003年3月31日发布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信息技术部分)(高中信息技术课

18、程标准)。 2004年下半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课程部分又进行了重新修订。,二、课程指导思想-信息文化论/素质教育观,1. 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普及,带来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此时的信息技术已经变成一种大众技术,而且随着这种大众技术逐渐被更多的人掌握,随着信息活动逐渐对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占领,逐步形成了席卷全球的“信息文化” 。这一时期的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精英教育逐渐走向大众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内容应着眼于每一个未来社会公民的基本信息素养。 2. 新一轮国

19、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眼于全体学生索质的全面提高,信息素养作为未来信息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是全体学生素质提高的必要组成部分。,三、课程目标培养信息素养,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乎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2003年3月31日发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应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核心目标。,四、课程内容,在高中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归于技术领域,内容标准分为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应用、智能信

20、息处理六个方面,同时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只有1个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由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与社会四个主题构成,强调大众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的信息素养培养),2学分(每学分18学时);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双重建构,每个模块2学分。,四、课程内容,必修2学分,选修2+X学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各模块的详细内容请参看教材P81-83,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一般信息技术应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小结: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第三节 信息技术课

21、程的发展趋势,一、信息技术教育将逐步走向信息教育 二、信息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基础将是信息学科群 三、信息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将更加面向学生生活 四、信息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发展,一、信息技术教育将逐步走向信息教育,二、信息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基础将是信息学科群,信息学科群包含了涉及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等方面的诸多学科和分支。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等技术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二、信息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基础将是信息学科群,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

22、,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而成,有时也叫做“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社会学是研究信息社会流通以及信息与社会变化的相互关系和信息化社会结构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信息学与社会学的一门横断学科。,三、信息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将更加面向学生生活,有家长指责信息技术课程只是教会学生上网,而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又是游戏和聊天。更有甚者把由于网瘾导致的厌学、退学、犯罪等问题也归罪于信息技术课程。在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之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实际生活的关照的确不够,甚至有时几乎是没有的。,四、信息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发展,1.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以正确处理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关系。2.小学-初中-高中系统连贯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研究。2003年4月颁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伴随着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而研制的,并未相应研制初中和小学阶段的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随着小学、初中信息技术必修课逐渐普遍地开设,以学生信息技术教育“零起点”水平为前提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己难以指导小学和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课后作业,网络下载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