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化学基本概念复习.ppt

上传人:pw17869 文档编号:8054600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1,0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基本概念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化学基本概念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化学基本概念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化学基本概念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化学基本概念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化学基本概念复习,陈经纶中学:曹宇辉,总体思想,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面广量大,理论性、系统性、应用性较强,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在复习基本概念时要努力做到“准确”、“系统”、“灵活”。 复习要加强总结归纳,精炼知识,化繁为简,总结规律,灵活运用。,系统或专题复习必须以高考考点、热点、难点、易错点为依据,以达到抓住考点、强化热点、突破难点和概念灵活应用的功效。要熟练掌握常规解题思路,注重方法、技巧的形成,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在某些考点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有所突破。注重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运用造成偏差 的原因,主要是对概念的本质未能掌握, 特别是对一些形相

2、似意不同的概念更是如 此。为了揭示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的外 延,要加强对比相似概念的异同,沟通不 同概念间的联系,进而形成概念和知识系 统。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都有“同”字,可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探同”的对比讨论和习题的练习检测。,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采用专题复习的方法是对重点内容梳理和巩固的过程。根据高考题型的难易程度和复习的时间应用专题复习方法。突破难点, 落实基础,培养做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一部分 考试要求,一、与原考试说明的变化1.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发生较大变化,一、与原考试说明的变化2.考试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考试内容要求层次的对比表观看:不同版块考试要求

3、增减不一,实质上的变化还需大家深入研究与分析,(三)与原考试说明的变化3.考试内容和要求的差异* 各版块考试内容的变化版块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删除的内容,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晶体类型及其性质;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联系;勒夏特列原理的含义;非电解质的概念等,(三)与原考试说明的变化3.考试内容和要求的差异* 各版块考试内容的变化版块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增加的内容,“原电池总反应式”的书写要求;核素的含义;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金属发生

4、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和简单的计算;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的转化;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应用等,09北京卷各知识板块内容分布,09北京卷各题考查知识要点,化学基本概念命题的变化趋势,(1)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的考查内容有:(1)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

5、、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作为常识性介绍的内容,应对以上内容要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命题时可能以一个是非判断的选择题形式出现。,化学基本概念命题的变化趋势,(2)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在历年高考题中出现频率也很高。近年来考查的知识点有: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的关系;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的理解和应用此类试题年年考,但每年考生的错误率都很高。,化学基本概念命题的变化趋势,(3)化学反应与能量包括的内容有:四种基本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特别是新教材中增加了盖斯定律,应该重点关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极

6、为广泛,它贯穿中学化学的全过程,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命题中经常涉及的知识有:(1)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2)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并进行有关计算;(3)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高考稳中有变的趋势,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命题的变化趋势,(4)饱和溶液、溶解与结晶及胶体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极少。但从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看,这部分内容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重点放在对各种分散系概念的理解、有关溶液的计算和胶体的概念理解和性质。胶体作为一种分散系,高考中主要考查几种不同分散系在本质上的差别,胶体的制备、性质。由于胶粒直

7、径在1nm100nm之间,命题有向考查胶体的基本知识与纳米科技、生产、生活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的趋势。,第二部分 知识体系,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定律,1、物质的组成,物质,微观,宏观,离子,原子,分子,元素,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分类:阳离子、阴离子,(删晶体类型:离子晶体),概念: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组成:质子、中子、电子,(删晶体类型:原子晶体),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删晶体类型:分子晶体),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存在形态:游离态、化合态,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定律,2、物质的分类,纯净物,物质,混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化合

8、物:由不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单质,金属,非金属,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定律,无机物,氢化物:气态氢化物、金属氢化物,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等,碱:强碱、弱碱 可溶性碱、难溶性碱等,酸:含氧酸、无氧酸 强酸、弱酸 等,烃: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有机物,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等,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酸、酯,油脂:油、脂肪,糖:单糖、双糖、多糖,蛋白质,化合物,2、物质的分类,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定律,3、物质的变化,变化,物理变化:状态、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4、定律,定律,质量守恒定律,阿

9、伏加德罗定律,能量守恒定律,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 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 B C D,正确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B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 C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

10、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正确答案:C,3.(09北京卷)10. 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丙中含有2周期IV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正确答案:D,二、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核素符号、离子符号,2、化学式,分子式,实验式、最简式,原子结构简图、离子结构简图,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3、化学反应

11、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电离反应方程式,水解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方程式,二、化学用语,1.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最简式C2H4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臭氧的分子式O3,正确答案:D,2.有一种碘和氧的化合物可以称为碘 酸碘,其中碘元素呈+3、+5两种价 态,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 I2O4 B I3O5 C I4O7 D I4O9,正确答案:D,3.(08北京卷)6.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A. B.26M3+ C. D.,正确答案:C,4.(09北京卷)12.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

12、、X存在如在右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X是Na2CO3,C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则A一定是氯气,且D和E不反应 B若A是单质,B和D的反应是OH-+HCO3-=H2O+CO32-,则E一定能还原Fe2O3 C若D为CO,C能和E反应,则A一定为Na2O2,其电子式是D若D为白色沉淀,与A摩尔质量相等,则X一定是铝盐,正确答案:A,三、化学量,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物质的量,单位摩尔,对象微观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定律,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n,N,m,V,方程式系数,NA,M,22.4mol/L,H,C,w,

13、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相互转化及溶解度曲线意义,S,四、氧化还原反应,1、概念,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性,还原性,#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来判断,根据反应的条件来判断,根据反应的现象来判断,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一般说来元素处于高价氧化性强低价还原性强,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判断,根据元素周期表来判断,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置换等来判断,四、氧化还原反应,3、得失电子方向数目的表示,单桥线,双桥线,4、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电子守恒,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

14、价态只具有 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一般说来元素处于高价氧化性强低价还原性强,同种元素间进行电子转移,不同价态时高价降低 低价升高,只能接近不能交叉;同种价态时有升 高必有降低;相邻价态间不可能发生反应,强者优先,四、氧化还原反应,5、氧化还原反应的写法,产物的推断,常见的氧化剂及还原剂,考虑环境的因素,配平,依据电子守恒、质量守恒,步骤计算得失电子数、确定两物质的系数、确定其它物质的系数,类型,完全氧化还原,部分氧化还原,分解、岐化,多种有氧化剂、还原剂,技巧,四、氧化还原反应,6、氧化还原的计算,依据电子守恒,m a = n b,注意概念,五、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1

15、、反应热,定义,符号,H,H 0 吸热反应 “+”,H 0 放热反应 “-”,单位 kJ/mol,H,生成物能量 - 反应物能量,反应物键能 - 生成物键能,2、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注明状态、条件,放热(“-”) 、吸热(“+”),H的单位 kJ/mol,计量数与H值对应(正比),五、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六、分散系,1、几种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2、溶液,溶质溶解过程是物理化学过程,溶解平衡,分散质直径小于1纳米,均一、稳定、透明,稀释时质量守恒体积不守恒,3、C 、W之间的关系,W,C,4、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六、分散系,5、胶体,分散质直径在1nm100nm纳米之间,胶体的分类,胶

16、体的制法,胶体的性质,胶体的分离,胶体的有关应用,第三部分 专题训练,第三部分 专题训练,一、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问题,二、有关离子反应的问题,三、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盖斯定律,四、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问题,五、溶液与胶体,专题一、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1、弄清微粒对象,3、用到22.4L/mol时,前提条件:(1)、标准状况 (2)、对象必须是气体,分子、原子、质子、电子、中子、阳离子、阴离子,2、物质的量与个数的关系,NA,n (mol ),N(个),4、用到水的离子积10-14必须是常温或25,5、在溶液中不能计算的:(1)强电解质溶液中的分子(2)弱电解质溶液中的分子及离子(3)盐溶液中

17、能水解的离子,专题一、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6、混合体系中(1)如烯烃(2)NO2和N2O4 (3)O2和O3 等可以计算原子、电子、质子等,7、化学键数的确定:CnH2n+2、C(金刚石)、P4,专题一、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例1、(2004年北京高考)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01molL-1稀硫酸100mL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0.1NA B. 1 mol 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C24 g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NA D124g白磷中含有磷原子数为0.4N A,正确答案:D,专题一、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例2、(2006北京高

18、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mL 1 mol/L Al2(SO4)3溶液中,Al3+和SO42-离子总数为6.021023B标准状况下,22.4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6.021023C0.1 mol35Cl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56.021023D30 g 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6.021023,正确答案:D,专题一、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例3、(09广东卷6).设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 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L

19、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 Fe3+,正确答案:C,专题一、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例4、(09年山东理综10)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若35 17Cl、37 17若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放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D1.12LCl2含有1.7NA个质子(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正确答案:C,专题一、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例5、(09年宁夏理综7)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

20、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 BN2O2 CN2O DN2O4,正确答案:C,专题一、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1电解质(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及移动问题) 3.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专题二、有关离子反应的问题,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 = CaCO3+2HClO 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 = Fe3+4H2O C用氨水吸

21、收少量二氧化硫:NH3H2O+SO2 = NH4+HSO3- D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Fe3+3NH3H2O = Fe(OH)3+3NH4+,专题二、有关离子反应的问题,正确答案:D,下列离子方程式应熟练掌握: 1.大理石与盐酸、大理石与醋酸 2.碳酸氢钙与盐酸、碳酸氢钙与氢氧化钾 3.氯气与水、氯气与氢氧化钠 4.氯气与氯化铁或溴化铁溶液 5.钠与水 6.苏打的水解 7.硫酸铜与氢氧化钡 8.铝与烧碱溶液,专题二、有关离子反应的问题,9.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 10.氯化铝与氨水 11.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12.偏铝酸钠与氯化铝溶液混合 13.氨水与二氧化硫 14.铜与稀硝酸 1

22、5.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溶液 16.次氯酸钙与过量二氧化碳,专题二、有关离子反应的问题,2.(09广东理科基础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BAl3、NO3 、Cl、CO32 、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 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答案:A,3.(09宁夏卷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Ca2+2ClO-+CO2+H2O =CaCO3+2HClO B.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2:Ca2+2ClO-+SO2+H2O=

23、 CaSO3+2HClO C.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D.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NO+2H2O,答案:D,4.(09北京卷)26(15分) 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 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出FeSO47H2O。 . 将FeSO47H2O配制成溶液。 . FeSO4溶液与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混合,得到含FeCO3的浊液。 . 将浊液过滤,用90 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FeCO3固体。 . 煅烧FeCO3固体,得到Fe2O3。已知:NH4HCO

24、3在热水中可分解。,(1)I中,加足量的铁屑出去废液中的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2)II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_。 (3)III中,生成的FeCO3离子方程式是 。若FeCO3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4)IV中,通过检验SO42-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SO42-操作是是 。 (5)已知煅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现煅烧464.0kg的FeCO3 ,得到316.8kg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FeO,则该产品中的FeCO3质量是 kg。(摩尔质量/gmol1: FeCO3 116 Fe2O3 160 F

25、eO 72)。,迁移不是机械照搬,而是功能性的。 要注意个性,26(15分) (1)Fe2Fe33Fe2 (2)加入硫酸,H+浓度增大,使Fe22H2O Fe(OH)22H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抑制FeSO4的水解 (3)Fe22HCO3FeCO3CO2H2O4 FeCO36H2OO24Fe(OH)34CO2 (4)取少量洗涤后的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沉淀洗涤干净 (5)288.0,对新信息知识的读与用,通过对材料的自学来训练学生: 新信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获取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的能力; 新信息的迁移应用能力。,训练的方式为: 阅读 理解 分

26、析 联系课内知识 解决问题,5.(09福建)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两种工艺品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的方程式为_。 (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32-的离子方程式为_。 (3)验证滤液B含Fe3+,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_(填试剂名称)。 (4)滤液E、K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_(填化学式),写出该溶液的一种用途_ (5)已知298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 Ksp=5.610-12,取适量的滤液B,加入一定量的烧碱达到沉淀溶液平衡,测得pH=13.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Mg2+)=_

27、。,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程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C(s) + O2(g) = CO2(g) H1 C(s) + 1/ 2O2(g) = CO(g) H2 S(s) + O2(g) = SO2(g) H3 S(g) + O2(g) = SO2(g) H4 H2(s) + 1/2 O2(g) = H2O(g) H5 2 H2(g) + O2(g) = 2 H2O(l) H6 CaCO3(s) = CaO(s) + CO2(g) H7CaO(s) + H2O(l) = Ca(OH)2(s) H8 A B C D,专题三、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盖斯定律,正确答案:C,2已知25、101kP

28、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 + O2(g) = CO2(g) H = -393.51kJ/molC(金刚石) + O2(g) = CO2(g) H = -395.41kJ/mol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专题三、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盖斯定律,正确答案:A,3.(09海南卷12)已知:,专题三、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盖斯定律,正确答案:A,4(09年山东理综2

29、8)(14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 反应的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已知:O2(g) = O2+(g)+e H1=1175.7 kJ/mol PtF6(g)+e=PtF6(g) H2=-771.1 kJ/mol O2PtF6(S)=O2+(g)+PtF6(g) H3=482.2 kJ/mol 则反应O2(g)+PtF6(g) = O2+PtF6(s)的H=_ kJ/mol。,(3)

30、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 (4)在25下,将a mol/L的氨水与0.01 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 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答案:(1)向左 不改变 (2)77.6 (3)Cu(OH)2 Cu2+2NH3H2O = Cu(OH)2 +2NH4+ (4)中 mol/L,5.(09

31、年宁夏理综28)(14分)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 、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理由是 ; (2)图中H= KJ/mol;,(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 (4)如果反应速率v(SO2)为0.05 mol/(Lmin),则v(O2)= mo

32、l/(Lmin)、v(SO3)= mol/(Lmin); (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计算由S(s)生成3 molSO3(g)的H (要求计算过程)。,答案:(1)反应物能量 生成物能量 (2)无 降低 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 (3)198 (4)SO2 +V2O5=SO3+2VO2 4VO2+ O2=2V2O5 (4)0.025 0.05 (5)S(s)+O2(g) =2SO2(g)H1=296 KJ/mol , SO2(g)+1/2O2(g) SO3(g) H2=99 KJ/mol 3S(s)+9/2O2(g)=3SO3(g) H=3(H1+H2)=1

33、185 KJ/mol,专题四、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问题,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实质,(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中含有得电子的元素的物质称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常见的氧化剂有非金属性较强的单质(如F2、Cl2、O2、O3等);变价元素中高价态的化合物(如浓H2SO4、HNO3、FeCl3、KMnO4等);能电离出不活泼金属阳离子的物质(如银氨溶液等)。反应物中含有失电子的元素的物质称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常见的还原剂有某些金属单质及非金属单质(如Na、Mg、Al、Fe、C、H2等);变价元素中低价态的化合物(如H2S、CO、FeCl2、等);能电离出某些(低价态)阴离子

34、的物质(如Na2S、KI等)。,2、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则:反应前后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守恒)。 3、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的表示,1、(07上海24.)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NO3-4H+3eNO2H2O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 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 (2)反应中硝酸体现了 、 性质。 (3)反应中若产生0.2mol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4)若1mol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_。,1.(2009

35、广东卷17)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 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C在H2O2分解过程中, 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 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答案:CD,2.(2009全国II)6.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36、2:3 D.2:5,答案:A,3.(2009全国II)13. 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Ax0.4a,2Fe2+Cl22Fe3+2Cl- Bx0.6a,2Br+ Cl2Br2+2Cl Cx=a,2Fe2+2Br+2Cl2Br2+2Fe3+4Cl 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答案:B,专题五、溶液与胶体,1.(08广东卷)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

37、币都是合金;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D,2.(2008朝阳期末,3) 已知溶解结晶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在一定温度时,往500 mL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B.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C. 溶液的质量也不改变 D. 溶液还是饱和溶液,答案:B,(09北京卷)28(15分)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综合,(1)将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 +11O2=2Fe2O3+8SO2 (2)接触室中发生

38、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 a. 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 过量空气能提高SO2的转化率 c. 使用催化剂能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d. 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4)每160gSO3气体与H2O化合放出260.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是 。,高温,(5)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SO2和铵盐。 SO2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2。 SO2吸收Br2的离子方程式是 。 为测定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到

39、50.00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沸水浴加热至气体全部逸出(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该气体经干燥后用浓硫酸吸收完全,测定浓硫酸增加的质量。 部分测定结果; 铵盐质量为10.00g和20.00g 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相同;铵盐质量为30.00g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0.68g;铵盐质量为40.00g时,浓硫酸的质量不变。 计算: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若铵盐质量为15.00g。 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28(15分) (1)FeS2 (2)2SO2O2 2SO3(3)a b d (4)SO3(g)H2O(l)H2SO4(l);H130.3 kJ/mo

40、l (5) SO2Br22H2O4H2BrSO42 14.56 2.31 g,催化剂,策略: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其他知识的融合联想复习法 寻找融合点,物质 电解质 化学 氧化 离子结构 平衡 还原 反应 元素化合物制备 性质 用途,基本概念知识板块与元素化合物的位置和关系,实验设计,学科内的综合 实验 计算 概念 理论 生活 生产 环境元素化合物,第四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的复习建议,(一)教给学生做什么? 自我复习,1、读教材,教学与复习的区别,复习一定要回归教材,以教材为本。 概念的关键词、条件、适用范围 联系实际:常见物质的用途;新型无机、有机材料;工业生产等需要了解的内容 重要例题、练

41、习题,2、梳理知识,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3、落实基础,基本概念 重要理论的基础知识 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 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关计算公式和使用方法,(二)我们怎么做? 复习策略,1、复习概念时常用的有效复习方法,挖: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概念的定义、表达式、适用范围和条件等。通过图表、模型、实验等直观手段和抽象、概括等形式明确概念。 比:运用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对不同的概念进行对比学习,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例:结合典型例题理解概念是学习基本概念的重要方法。 用:学以致用,重视基本概念在元素化合知识和化学计算中的应用,善于运用基本概念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解

42、决化学反应的现象和性质。 统:运用整体思维,使基本概念系统化、网络化。,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比较,对相似、相近的概念抓不同点的挖掘,通过概念的各种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抓住概念的本质要素和非本质要素,提高概念的辨析能力。,含相同字概念的比较 元素与同位素、核素; 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电离与电解; 氧化与钝化、炭化、裂化; 硝酸的硝化与酯化、氢化与酯化、皂化等。,相近概念的比较 溶解平衡与化学平衡、 水解平衡、电离平衡; 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 加成与加聚; 裂化与裂解等。,相“对立”的概念抓共性(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的开发,通过类比分析,不仅使概念的本质更加清

43、晰,而且能确切地认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有利于概念理解的深刻性和全面性。,相对立概念的比较 化合与分解; 溶解与结晶; 氧化与还原; 酸碱中和与盐的水解; 加成与消去; 酯化与酯水解等。,分散质分散剂,溶剂溶质,气溶胶 液溶胶 固溶胶,悬浊液 乳浊液,分散系,上下位概念的比较,100nm,1nm,溶液 胶体 浊液,2、研究考纲,提高复习效率。,化学基本概念考纲包括5大块:,(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 化学用语,(3) 化学中常用计量,(4) 化学反应与能量,(5) 溶液和胶体,考纲要求:,化学用语,(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

44、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方法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4)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能根据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数目间的关系进行相关计算 (7)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表示物质的变化并进行相关计算,1.元素符号七个主族元素中的常见元素、零族元素、部分过渡元素的名称和符号。,2.化合价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A、H一般为1价,O一般为2价 B、单质都为0价,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C、主族元素

45、: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最高正价族序数 D、离子化合物中,化合价的数目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共价化合物中,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它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重点复习,例: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A、HClO B、H2O2 C、KCND、 KOCN E、 FOOOF F、C2H6O G、,-1 +1 0 +1 -1,-2 +1 -2,+3,-3,+1 -2 +4 -3,+1 +2 -3,了 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

46、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注意把握高考对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3、回归课本,构建知识网络。,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考题的主要来源,离开课本的复习必然是无源之本。总复习时不能沉溺于复习资料而忽视课本,应尽可能把问题回归到课本中的知识和方法,例题和习题,特别要注意课本中插图的重要作用。,回归课本并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按照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内容,逐条逐点对照过关,使课本的知识内容系统化和结构化,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充分理解每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坚实的知识体系。回归课本,也不是简单地将基本理论重新复习一遍,而是对课本进行重组和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