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湘教版必修三__地理_第一章第三节_区域发展差异.ppt

上传人:sjmd695 文档编号:8048048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必修三__地理_第一章第三节_区域发展差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湘教版必修三__地理_第一章第三节_区域发展差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湘教版必修三__地理_第一章第三节_区域发展差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湘教版必修三__地理_第一章第三节_区域发展差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湘教版必修三__地理_第一章第三节_区域发展差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一、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一)划分,10个,9个,12个,思考: 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1、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一半,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2、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比中、西部快, 东西差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较高,较低,较高,较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带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取得迅猛发展,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活动题,1、东部地带第二、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2、,对策: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较差,历史基础薄弱,因而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带。,(P15活动1),2、产业结构差异,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以重型产业为主,“南轻北重,东轻西重”,(1)该城市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从工业结构来看,轻工业比例大幅度上升,重工业比例先升后降。,活动题,(P15活动2),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例大幅上升能活跃市场,提供更多

3、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2)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过大,第二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比例来看: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相对较弱,应加强重工业的发展。,城市密度,3、工业化、城市化的差异,较快,相对滞后,较高,较低,外资、合资、民营企业的比重相当大,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较高,较低,较高,较低,较大,较小,4、对外开放的差异,对外开放的差异:东早西晚,东高西低,(1)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

4、术和管理水平。 (2)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气 候,东、中、西部区域差异的原因和主要表现,二、南方与北方,看图,说出南方和北方地形的差异及主要地形区。,北方以高原、平原为主。,东北 平原,华北 平原,黄土 高原,南方丘陵、山地、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四川 盆地,云贵 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1、地形差异,北方某地气候资料,南方某地气候资料,试分析两地气候的差异,2. 气候差异,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0C,0C,800mm,800mm,气候差异,3. 农业生产的差异,读图对比南方和北方农业生产的区别,

5、北方,南方,水田为主,生产规模小,旱地为主, 生产规模大,小麦、大豆等,水稻、油菜等,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农业生产的区别差异,南方和北方比较:,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黑土,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重工业发达(辽中南、京津唐工业区),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低,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水运、铁路、公路运输都很便利,对外开放较晚,开放程度低,对外开放较早,开放程度高,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三、西部大开发,内蒙古,新,藏,甘,青,陕,川,云,贵,渝,宁,桂,10+2,四大高原.四大

6、盆地.众多山脉,秦岭,阿尔泰山、,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天山,昆仑山,横断山脉,祁连山,内蒙古高原,西部地区大多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一、二级阶梯上。本区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以及众多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祁连山、秦岭、横断山脉等。众多的地貌类型是形成中国西部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和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的基础。,资源丰富,劳力成本低,市场开发潜力大,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水利等),资金、技术、人才匮乏,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劣:,优:,3.开发的优劣条件,4.开发的措施,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根本性措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关键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重要条件,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东中西部发展差异,经济水平差异,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自然条件的差异,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目的.优势.劣势.意义,区 域 发 展 的 差 异,东中西部差异,产业结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