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 。 2大气受热过程(1)太阳短波辐射(图中A)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 ,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和反射。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 辐射(图中B)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使大气增温,因此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 (图中C)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3意义:影响着大气的 、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况。,太阳辐射能,吸收或反射,长波,地面,大气逆辐射,热状况,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 差异。 2热力环流的形成:地区间 不均
2、空气 运动同一水平面上 差异大气的 运动。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提示】,太阳辐射能,温度,冷热,垂直,气压,水平,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大气的受热过程,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由图可知大气受热的过程: 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
3、阳辐射能而增温。 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3“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_
4、。,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教师用书独具) 【信息提取】 根据图示表示 ;表示吸收或散射;表示大气 ;表示地面辐射。 【解析】 火山灰云团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反射、吸收、散射;大气增温的同时,向外放出红外线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被称为大气逆辐射;空中火山灰云团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故当地昼夜温差变小。 【参考答案】 小,反射,逆辐射,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_,B表示_,C表示_。 (2)该图主要表示大气的热力作用是_。 (3)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多时,图中字母C将发生变化,其趋势是_,结果是_,造成的危害是_。,【解析】 从图中地理事物的
5、名称和箭头指向可判断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大气逆辐射;图中体现大气热量还给地面,因此应为大气的保温作用。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保温作用会增强,可导致全球变暖。 【答案】 (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保温作用 (3)增强 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影响全球降水及干湿状况变化,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应用,1.形成过程: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具体如下图所示:,2等压面的形态变化及大气运动方向,3常见的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 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1)海
6、陆风,(2)山谷风,(3)城市热岛环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汇报2009年8月6日消息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1)“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某地区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变大或变小)。 (2)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3)右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
7、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北球 D西半球 在上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教师用书独具) 【信息提取】 (1)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区,近50年来风(季风)变小了,说明海陆之间 差变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小。(2)材料二图示a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说明a处气压 ,b处等压面向上弯曲,说明b处气压 。 【解析】 第(1)题,分析海陆之间气压差变小,是风(季风)变小的原因,反映在材料二的图示中即a、b之间气压差变小,故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变小。第(2)题,材料二图示a处气压低,b处气压高,
8、即可画出热力环流。第(3)题,根据第(2)题分析 知PbPa,可确定气压梯度力由b指向a,图示风向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形成,故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季风,气压,低,高,【参考答案】 (1)变小 (2)如图,(3)A 如图,2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_。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3)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 (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地。 (5)在图中画出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解析】 第(1)题,根据甲处等压面上凸,乙处等压面下凹,P甲P乙,与之相对应的丁、丙两处
9、气压P丁P丙,故四地气压大小是:甲乙丙丁。第(2)题,根据气压高低可判断环流模式。第(3)题,由于P甲P乙又位于北半球,甲、乙之间风向为西南风。第(4)题,郊区绿地面积大,人为热排放少,气压高。第(5)题,高空中等压面与近地面相反。,【答案】 (1)甲乙丙丁 (2)如下图,(3)西南 (4)甲 (5)见图,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三力特点具体如下表所示:,2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的风向和风力的确定 1.风向 在近地面水平等压线图中,一般要
10、求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等。从风向的决定因素来看,它是三个力的合力方向。 第一步,作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 第二步,作风向。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和等压线斜交,并成一锐角。风向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南半球左偏,在北半球右偏。在作图时,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应画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并成一锐角;南半球反之。 第三步,作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成90度夹角,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在风向的右侧与之垂直,南半球相反。 第四步,作摩擦力。摩擦力阻碍风的运动,与风向相反。,【注意】:判断风向一定要看清条件:是否考虑摩擦
11、力,若不考虑则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若考虑则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后者风向的判断方法是: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向左或向右(据半球确定)偏转大约3045即为实际风向(即近地面风向)。 2.风力 同一气压场中风力的大小,关键在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就大,相反风力就小。,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5.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2)题。,(1)若图示为北半球,P1P2,则O点风向为 ( ) A.或 B.或 C.或 D.或 (2)若
12、图示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风向为 ( ) A.或 B.或 C.或 D.或,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解析】 (1)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的特点,判断O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为。图示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应向右偏转,如果摩擦力为零,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即图中的;若摩擦力不为零,风向向右斜穿等压线,与方向相同。 (2)根据题干条件,图示为高空等高面,摩擦力可以看作零,风向则应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只有、符合条件。,【答案】(1)B (2)A,1(2010江苏高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
13、,回答下题。(双选),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 A B C D 【解析】 大气保温作用是通过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还给地面而实现的;图示中为大气吸收环节,为地面辐射环节,为大气逆辐射,为太阳辐射。 【答案】 AC,(2010全国卷)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23题。,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14、 3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解析】 第2题,读图知,9日最高值达21 以上,高于8日气温最高值,A错;9日9时到18时比8日等温线更密集,说明白天气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选B;一天中,14点前后温度达到最高,故从正午(12点)到午夜(0点)温度不是逐渐降低的,C错;白天等温线比夜晚密集,说明白天气温变化更快,D错。第3题,首先明确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废热排放,使城市温度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所以热岛效应最强时段应是城郊温差较大时段,选项中8日22时左右符合要求。 【答案】 2.B 3.B,(2010山东高考
15、)右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45题。 4当地该日( ) A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5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解析】 第4题,据题干当地为北半球中纬度且5时日出可分析出:日落时间为19时,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地物影子不是年内最长,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故本题选B。第5题,图中信息显示,该地5时、20时
16、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出 现逆温现象,大气较稳定。12时、15时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无逆温现象。故本题选A。 【答案】 4.B 5.A,6(2010天津高考)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 北方太阳能发电站示意图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解析】 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答案】 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
17、量。,(教师用书独具) (2010盐城模拟)图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78题。,7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地气压低于地 B地气压高于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更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解析】 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第7题,由图知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差甲地大于乙地,近地面气压应高于高空气压,结合热力环流中高空、地面气压对应关系知甲地近地面是高压,高空是低压,乙地近地面是低压,高空是高压。第8题,根据甲、乙两地气压甲高于乙分析,b为下沉气流,d为上升气流,由于南北半球无法确定,a、c两处风向可能左偏也可能右偏。 【答案】 7.B 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