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能力,一、能力概述 (一)能力的定义心理学认为,能力是一种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注意:能力是完成活动的条件,但个体所具备的完成活动的所有条件不是都可以成为能力,必须是心理条件。,比较能力和知识、技能:,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二)能力的种类,一般能力,1、按照能力的倾向性,特殊能力,(二)能力的种类,2、按照能力参与其中的 活动的性质,模仿能力,创造能力,(二)能力的种类,液体智力,3、根据能力在人的 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流体智力,(二)能力的种类,认知能力,4、按照能力的功能,社交能力,操作能力,二、能力
2、的理论,(一)能力的因素理论 1、二因素说 代表人物:斯皮尔曼 观点:他认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一般能力或一般因素,简称G因素;还有一种是特殊能力,简称S因素。,2、基本心理能力 代表人物:瑟斯顿 观点:根据简单结构原理,瑟斯顿得到7种因素,他称之为基本心理能力,包括数学能力、言语流畅性、推理、言语意义、知觉速度、记忆能力和空间能力。,3、智力多元理论 代表人物:加德纳 观点: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8种相对对立的智力成分构成, (1)言语智力 (2)逻辑数理智力 (3)空间智力 (4)音乐智力 (5)运动智力 (6)社交智力 (7)自知智力 (8)自然智力 (9)存在智力,(二)能力的
3、结构理论,1、三维结构模型 代表人物:吉尔福特 观点:智力可以区分为3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1)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 (2)智力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它是由上述种种材料引起的,其中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 (3)智力活动的产品是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寓意六种。,2、层次结构理论,阜南:能力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第二层次分两个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机械和操作方面的因素;第三层次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理解、数量、机械信息、空间能力、手工操作等。卡罗尔:最高水平是智
4、力的一般因素;中间水平包括流体智力、一般流畅性、一般视知觉、一般加工速度、一般听知觉、一般记忆容量和晶体智力;最低水平是众多特殊因素。,(三)能力的信息加工论,1、智力的三元理论 代表人物:斯滕伯格 观点: (1)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知识获得成分。 (2)智力的情境亚理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 (3)智力的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含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一种新异的、富于挑战性的环境。,2、智力的PASS理论,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三、能力的发展,(一)能力的发展趋势 1、童年期
5、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2、人的智力在1825岁达到顶峰。 3、成年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 4、在中年后智商缓慢下降。 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二)能力的形成原因及条件,1、遗传2、环境和教育3、学校教育,四、能力的差异,(一)发展水平的差异 1、智力超常凡是智商达到或者超过140的儿童被称为天才儿童。,2、智能不足智商在70分以下者为智能不足。 (1)轻度智商70-50,生活能自理,能从事简单劳动,但应付新奇复杂的环境有困难,学习有困难。 (2)中度智商50-25,生活能半自理,动作基本可以或部分有障碍,智能说简单的字或极少生活用语。 (3)
6、重度智商在25以下,生活不能自理,活动、生活有困难。,(二)性别差异,1、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数学能力是对数学原理和数学符号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计算和问题解决上。 2、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言语能力是对语言符号的加工、提取、操作能力,表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3、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空间知觉、心理旋转、空间想象,(三)能力结构的差异,(四)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五、能力的测量,(一)一般能力测验 1、智力测验的由来和发展历史世界最早的智力量表是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2、斯坦福-比奈量表 3、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4、行为和文化-公平测验,(二)特殊能力测验,1、机械能力测验机械能力测验是指通过正规学习和经验习得机械操作、熟悉物理机械原理的能力,反映了个人对工具、装置等熟悉程度。 2、音乐能力测验 3、一般文书能力测验(三)创造力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