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唐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8044645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6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唐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唐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唐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唐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和朴素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他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李白的性格特点,自信天真,狂傲仗义(重义气和 友情,把钱财看得很轻),回顾李白的怀友诗:“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听说,寄托,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

2、哀啼, 听说去龙标还要逾过五溪。 我把这颗愁心寄托给明月, 随风伴随你一直到夜郎西。,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杨花落尽子规啼,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闻道龙标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写景,叙事,抒情,写景兼点时令,隐含同情。景中见情,融情入景,直叙友人之事,深切挂念,饱含深情 丰富想象,结构全解,在这句中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唯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予,别无他法。,品味佳句: 谈谈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

3、随风直到夜郎西”的理解.说说这两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诗句运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奔赴远方,此句饱含了对友人的无限同情,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简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老朋友处境的同情和关切之情。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景中见情。次句直叙其事,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自生悲痛之意。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将诗人的感情色彩投射到客观景物上,起到了很好的表情达意的作用。,积累、拓展:,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以前的一些名作中。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或思念寄予明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