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042501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教育发展概况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制定了多种法律,从不同角度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权利,其中特别强调少数民族、儿童、妇女和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经过 50 年的努力,中国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九年义务教育正在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全国已有 91人口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体系。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也得到广泛开展。中国 1986 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法,2006 年对该法进行了全面修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中国义务教育事业在

2、很多方面取得新进展,已进入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阶段。一、中国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行政体制中国实行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在现阶段,基础教育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办学的体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行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中国教育部是管理中国教育事业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贯彻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教育工作的具体政策,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协调全国各部门有关教育的工作,统一部署和指导教育体制的改革。1978 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和 10 多项教育行政法规。教育部在职权范围内发布了200 多项教育行政规章,有利地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在教育经费方面,实行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目前,属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所需经费在中央财政拨款中安排解决;属地方管理的学校,所需经费从地方财政中安排解决;农村乡、村和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学校,所需经费主要由主办单位安排解决,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社会团体和贤达人士举办的学校,所需经费由主办者自行筹措(包括向学生收费,向社会募捐等

4、)。除上述经费来源外,国家提倡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勤工俭学,通过向社会提供服务增加一些经费收入,以改善办学条件。自 1978 年以来,教育经费逐年增加。1998 年全国教育投入 2949.06 亿元,其中政府投资 2032.45 亿元,1565.59 亿元属于严格的国家预算拨款。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2004 年 1月 6 日)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大发展二、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国教育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即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指学前教育和普通初等、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小学)等为六年制;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通常

5、各为三年。另外有少数把小学和初中合并在一起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普及基础教育,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普及了初等教育,大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正在普及初级中等教育。1999 年全国有小学 58.23 万所,在校学生 1354.96 万人;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99.09,五年巩固率达到 92.48;全国已有 91人口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 94.3。初中阶段义务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1999 年全国共有普通初中 6.44 万所,招生数 2183.44 万人;在校生5811.65 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 88.6,初

6、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50。1999 年全国共有普通高中 1.41 万所,招生数 396.32 万人,在校生1049.71 万人。1998 年职业中学 10074 所,招生 217.6 万人,在校生 541.6 万人。1999 年全国共有为聋哑、弱智等残疾儿童举办的特殊教育学校达 1520 所,在校生 37.16 万人,比上年增加 1.32 万人。半数以上的适龄残疾儿童均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全国共有幼儿园 18.11 万所,在园幼儿 2326.26 万人。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我国“ 普九 ”人口覆盖率达93.9% 中国少先队员达 1.3 亿名 我国小学、初中入学率居发展

7、中人口大国前列 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以及多种形式的短期职业技术培训。八十年代以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1997 年,全国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达 33,464 所,在校生 1869.76 万人。各类就业培训中心 2,100 余所,每年培训待业人员约 100 多万人。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已由 1980 年的 18.9提高到 1999 年的 56.47。1999 年普通中专学校达到 3962 所,在校生 515.50 万人。普通中专招生科类结构有所变化,财经、体育、艺术类呈

8、增长趋,工科类呈下降趋势。1999 年全国职业高中学校达 8317 所,招生数 160.38 万人,在校生 443.84 万人。1999年全国技工学校达到 4098 所,招生数 51.55 万人,在校生 156.05 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指专科、本科、研究生等高等学历层次的教育。高等教育中大学专科学制为 23 年,本科学制通常为 4 年,医科为 5 年,此外有少数工科院校实行 5 年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23 年,博士研究生学制为 3 年。50 年来,全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81 年起中国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经过一系列改革和调整,高等教育增加了活力

9、,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结构趋向合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 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 1071 所,本专科招生数 275.45 万人,研究生层次,全国共有研究生 23.35 万人,攻读博士学位的有 5.4 万人,攻读硕士学位的 17.95 万人;研究生共计招生 9.22 万人,其中博士生 1.99 万人,硕士生 7.23 万人。1979 年至 1997 年,普通高等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大学本专科毕业生 82.91 万人,为前 30 年的 2.

10、58 倍。1981 年至 1996 年全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共培养博士 20,514 人,硕士 285,943 人。1996 年大学本专科招生与研究生招生之比为 1:16.26;本科生与专科生招生之比为 1:0.91。本专科招生种类结构的变化是:文科、财经、政法、体育、艺术类均有所增长,其中财经类增长最为突出;理工类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研究室或研究所有 3,400多个。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点近 500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 150 个,还将筹建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科技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高等学校自然科学获奖项目

11、占全国颁奖总数的 50;在哲学、社会学研究方面,由高等学校牵头或参加的“八五“国家规划获奖项目占全部项目的近 60。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包括各级各类以成人为教学对象的学校教育、扫盲教育和其它形式的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迅速。1999 年成人高等学校达 871 所,开设函授、夜大学的普通高等学校约 800 所;本专科共招生 115.77 万人。1999 年毕业88.82 万人。1998 年以农民为主要对象的成人学校中,农民中专有 421,在校生 20.02万人;农民中学 4229 所,在校生 43.92 万人;农民技术培训学校 454,924 所,有 8 千余万人接受了各种培训,估计占农村劳动力

12、的 12.2。农村成人教育为农村的发展培养了大量急需的初、中级实用技术人才。迄今受训人员已超过 2亿人次。高、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发展较快。1998 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 224 个,截止 2000 年上半年累计报考人数 10404 万人次,本专科毕业生290 多万人,中专自学考试毕业生 40.15 万人。1998 年全国举办扫盲学校(班)13.42 万个,参加扫盲学习结业人数320.89 万人。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1978 年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对外教育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派出留学工作健康发展,来华留学人员逐年增加,对外学术交流广泛开展。通过教育对外交流

13、广泛地吸取了国外的有益经验,促进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进了我国与合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二十多年来,我国向世界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留学人员达 32 万人;接受来自世界 160 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生达 34 万多人次;派往国外任教的教师、专家 1,800 人;聘请外国专家和教师 4 万人;我国出国参加国际会议的专家、学者与邀请来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专家、学者均达到 11,000 多人。1996 年我国向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各类留学人员达 1 万多人,有 267 所高校接受了 160 个国家和地区近 33,000 名留学生长期或短期来华学习;为帮助各国培养科技、文化和翻译人才,向

14、 30 多个国家开设汉语教学课程的学校派出了汉语教师,同时向各国派出任教或短期讲学的教师达 5,000 多名;一年中我国高等学校还聘请了 3,760 多名外国专家、外籍教师来华讲学或工作;1996 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派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学者达 2,099 人次,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达 1,316 个;由我国高校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140 个,邀请来华参加学术会议的学者和有关人士达 5,000 多人,来我国访问的代表团组近 130 个。我国对外教育援助工作取得新进展。从单纯的援建学校设施逐步转向项目化发展,使受援国增强了办学能力,提高了办学水平,得到这些国家政府的很高评价。二十多年来,外国和国

15、际组织对我国教育的双边和多边援助均取得良好的成效。提供多边援助的国际机构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人口基金会、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以及其它国际组织。仅世界银行给我国教育发展项目的贷款即达 14.7 亿美元,其余国际组织对我国的援助总计在 1 亿美元以上。近年来,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对大陆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少的贡献,教育交流与合作逐渐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已超过 100 万 中国成第六大留学目的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华留学生增加近一百八十倍四、结束语对于人口众多、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中国来讲,教育总体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是教育发展水

16、平的重要指标。据 1995 年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每 10 万人口接受过各种教育的人口分别为:大专以上的 2,065 人;高中的 8,282 人;初中的27,283 人。中国的教育事业要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满足青年人接受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教育的愿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今世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迅猛,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谁在 21 世纪的教育中占上风,谁就能在 2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中国政府从战略的高度把教育的发展置于优先地位。1993 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到本世纪末中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到 200

17、0 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重点建设 100 所左右的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211 工程”)。在教育发展的宏伟计划中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出将得到足够重视和巨大发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极其艰巨,需要全国上下作出巨大努力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物质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和加强教育管理。有充分的理由期望在未来的岁月里符合中国具体条件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将逐步形成。60 年教育兴国之路与教育地位变迁教育 60 年大事记【关键词】教育地位 毛泽东主席签发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18、的文化教育。”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教育地位的基本定位。 邓小平同志关于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思想,为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事业大发展的序幕。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基本国情实际高度重视教育战略地位。我国初步完成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决策,为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乃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60 年前的 10 月 1 日,金秋的北京,天安门城楼。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在那一激荡中国人心田、震撼全世界的时刻,在广场上沸腾的群众游行队伍中,有一名北京奋斗中学的高三女学生,19 岁,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知道,当时在她的同龄人中,只有不到 20%能够读完小学,6%能够念初中。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主席签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公布了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这一纲领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教育地位的基本定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