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菌药物种类和处方书写规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内科 张庆宪 主任医师,抗菌药物种类,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 氨基糖苷类其他,青霉素族 头孢菌素 碳青霉烯类 酶抑制剂,青霉素族抗菌特点,抗菌谱 G+球菌和G杆菌部分厌氧菌对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无效 给药途径 静脉 肌注或口服 作用细菌细胞壁 副作用少有过敏反应 用前需作皮试 耐药率有上升趋势 可联用酶抑制剂,青霉素族给药特点,属时间依赖性药物 需分次给药 肌内注射药量不能过大 重症感染应静脉滴注 不宜静脉推注 配药浓度以1%2%为宜 配药液体以生理盐水为佳 药液配置后应在12小时内使用以减少过敏反应和避免效价降低,青霉素族常用药物,窄
2、谱 作用于G+球菌天然 青霉素G 青霉素V耐酶 苯唑西林 氯唑西林 广谱氨基 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羧基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脲基 呋苄西林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洛西林 美洛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抗菌特点,抗菌谱 需氧菌和厌氧菌支原体 衣原体 军团菌无效 给药途径 静脉或口服 对青霉素酶稳定 随代数的增加 对内酰胺酶的稳定性逐渐增高 副作用小 过敏反应较少 联用酶抑制剂 可降低细菌的耐药性,头孢菌素用药特点,与青霉素有部分交叉过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者禁用 有皮疹或青霉素皮试阳性者需用头孢菌素500g/ml 作皮试 常用量每日4g 分23次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宜用生理盐水溶解 并尽快使用
3、大部分药物经肾排泄 有一定肾毒性合用强利尿剂可加重肾损害 部分药物经肝胆排泄 影响肠道菌群,头孢菌素常用药物(注射剂),第一代 头孢唑啉 头孢拉啶 第二代 头孢替安 头孢呋辛 第三代 氨噻肟类(+舒巴坦)头孢噻肟 头孢唑肟 头孢甲肟头孢地嗪 头孢三嗪抗绿脓杆菌类(+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 头孢匹胺 第四代 头孢吡肟 头孢匹罗,头霉菌素常用药物(注射剂),第二代 头孢西丁 头孢美唑 第三代 头孢米诺 头孢拉宗拉氧头孢 氟氧头孢,头孢菌素常用药物(片剂或胶囊),头孢菌素第一代 头孢氨苄 头孢拉啶第二代 头孢克洛 头孢呋辛头孢替安 头孢丙烯第三代 头孢克肟 头孢布烯 头霉菌素 头孢地尼 劳拉
4、卡比,碳青霉烯类抗菌特点,抗菌谱广 对大多数细菌有强大作用对窄嗜假单胞菌无效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稍弱对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无效 对大多数内酰胺酶稳定金属酶可将其灭活 过敏现象极少 不需作皮试 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 易产生二重感染 部分品种有中枢毒性,碳青霉烯类常用药物,对非发醇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有限适用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厄他培南 对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有抗菌活性适用于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亚胺培南 培他培南 美罗培南,喹诺酮类抗菌特点,抗菌谱 支原体衣原体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部分品种对分支杆菌有效 新喹诺酮 对阳性菌和厌氧菌作用增强 耐药率升高迅速 多数口服吸收良好 血药浓度较高 血药半减期较
5、长 通常每日用药2次 蛋白结合率低 组织药浓度高于血浓度,喹诺酮类用药特点,可口服或静脉滴注给药静脉给药不能用含氯液体溶解含镁或铝制酸剂影响口服药吸收可抑制茶碱及其它部分药物代谢 不宜用于妊娠哺乳期妇女和18岁以下儿童癫痫和中枢神经疾病患者,新喹诺酮作用改善,与环丙沙星相比 半减期延长 AUC增大 每日一次给药 副作用显著减少 药物间相互作用减弱 肝肾功能不全对药物影响小,喹诺酮类常用药物,一代 对革兰阴性菌有效 毒性较大萘啶酸 吡哌酸 二代 对革兰阴性菌效力较强 毒性降低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培氟沙星 三代 增加对抗革兰阳性菌活性 毒性减小左氟沙星 司帕沙星 氟罗沙星 四代 增强对抗革兰阳性菌
6、活性增加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莫西沙星 加替沙星,大环内酯类抗菌特点,抗菌谱相对较窄 G+球菌 耐药率高支原体衣原体 军团菌 幽门螺杆菌 给药途径 口服或静脉 副作用多 胃肠道不良反应多见影响肝功能 酯类红霉素 肝损害明显 婴幼儿不宜应用 新药的抗菌活性增高 副作用减少 小剂量红霉素有抑制中性粒细胞在呼吸道的聚集作用,大环内酯类常用药物,14圆环类 红霉素 琥乙红霉素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15圆环类 阿奇霉素 16圆环类 交沙霉素 麦迪霉素螺旋霉素 吉他霉素罗他霉素,氨基糖苷类抗菌特点,抗菌谱 需氧菌 厌氧菌无效部分品种有抗分支杆菌活性 给药途径 静脉滴注或肌注 有不同程度的 肾和耳毒性大剂量有神经
7、肌接头阻滞作用 不同品种之间 有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 新药抗菌活性增高 毒副作用降低,氨基糖苷类常用药物,链霉菌产生 链霉素新霉素 巴龙霉素 核糖霉素卡那霉素 妥布霉素阿米卡星 (丁胺卡那霉素) 小单胞菌产生 庆大霉素小诺霉素 异帕米星西索米星 奈替米星 依替米星,其他抗菌药物,利福霉素类 利福平 利福喷丁 多肽类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林可霉素类 克林霉素 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 替硝唑 奥硝唑 四环素类 多西环素 咪诺环素 氯霉素类 氯霉素 合霉素 磺胺类 复方新诺明,处方书写规范,格式和有效期常规项目药品名称药品规格含量和用法处方药量注意事项,格式和有效期,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纸为淡红色
8、处方右上角标注“麻” “精一” 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纸为白色 处方右上角标注“精二” 急诊处方纸为淡黄色 处方右上角标注“急” 儿科处方纸为淡绿色 处方右上角标注“儿” 普通处方纸为白色 处方右上角标注“普” 处方开具的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由医师注明,最长不超过3天,常规项目,一般项目填写应清晰完整 年龄写实足年龄 婴幼儿书写日龄或月龄必要时注明体重 开具处方时须注明临床诊断 每张处方只限于一人用药西药 中成药 中药饮片分别开具处方 每种药品单独一行 药名后写出剂型 规格 数量另起行书写单次给药量 给药次数 给药方法 每张处方不超过5种药品,药品名称,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经国家批准的专
9、利药品名 药名书写用中文名称无中文名称可用英文国际非专利名 如特指某公司药物可在括号内写商品名 同一药品名称不得中英文混写 药名的简写或缩写须为国内通用写法可用5% Inj.G.S 代表5%葡萄糖注射液可用Inj.G.N.S代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可用Inj.N.S代表0.9%氯化钠注射液,药品规格含量,有明确规格含量药品写明准确剂量 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g)纳克(ng)为单位以克为单位时可以略去不写 容量以升(L)毫升(ml)国际单位(IU)为单位 以容量为单位时注明药品浓度 用量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小数点前的“0”不得省略 整数后不写小数点和“0” 无明确含量的药品 以片 丸
10、粒 袋为单位软膏及霜剂以支 盒为单位,药品用法,按药品说明书的常用剂量使用需超剂量使用应注明原因 医师再次签全名 一组药物混合使用每种药物一行 用量按实际用量书写在一组药物后划一斜线 表明下药加入上面药液 给药次数和方法用中文或规定的拉丁文缩写符号标出 有规定作皮试的药品须在药品名称前注明“皮试阴性”或“续用”,处方药量,注意事项,字迹书写清楚 不得涂改修改时在修改处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应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首次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诊查患者建立病历 留存患者身份证明复印件要求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师在处方上的签名式样签章与留样备查的式样一致如有改动应重新登
11、记留样备案 用计算机开具普通处方时 需同时打印纸质处方一份格式与手写处方一致 打印的处方需经医师签名 儿科患者到急诊科或其他科室就诊应书写儿科处方,不合格处方,处方用纸颜色不合要求 前记栏目有缺项 麻醉 精神药品处方前记缺少“患者身份证号 代办人姓名 性别 年龄” 正文无Rp或R标示 后记栏目有缺项 医师未签全名 不具备相应处方权的医师开具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开具限制或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未写实足年龄写“成人” 婴幼儿未写日龄 月龄,不合格处方,西药 中成药 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 用不规范的中文或英文书写药品名称用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或使用代号 药品的剂量 规格 用法 用量书写不正确或不清楚使用“遵医嘱” “自用” “按说明书服用”等字句 字迹难以辨认或修改处缺签名及未注明修改日期 需进行皮试的药品在处方上未注明 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未划斜线 处方后记的审核 调配 核对 发药栏目中无药学专业人员签名或调剂和复核非双人签名,不合格处方,药品的适应证与临床主要诊断不符合 药品间有配伍禁忌 单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 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及再次签名 处方药物用量超过时间或延长用药天数未加说明 非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开具的处方 药学部门无签名式样及专用签章备案的医师开具的处方 医师签名和专用签章与留样备查式样不一致的处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按要求开具药物处方,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