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类型江西省奉新县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8033914
  • 上传时间:2019-06-05
  • 格式:DOC
  • 页数:16
  • 大小:12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江西省奉新县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资源描述:

    1、- 1 -江西省奉新县 2018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学校和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地方。3所有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卷上交,将本试题卷自己收存好。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打开微信“朋友圈” ,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 ,也有“情怀党” ;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 ,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

    2、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

    3、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 6 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知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 ,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

    4、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 2 -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 ,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 ,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古人云,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

    5、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摘自 2014 年 01 月 06 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对此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B当今社会,读书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以至于有人疾呼“从电脑 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C任何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D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需要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最终

    6、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的文化中国。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文化共存的现象,为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流文化建设者应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B “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理应成为当代文人的- 3 -历史使命。C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使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就应该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知识和人文的情怀,去主动涵养网络文化。D只有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改变,才能以比以往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去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既不必过分沉溺

    7、于文化乡愁,也不能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到来时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B海德格尔、罗斯扎克等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拥有了文化话语权,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都能更早地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C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信息时代,他们既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时 尚的制造者。D在文化领域,因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端午的阳光熊红久公元前 278 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

    8、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旋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 4 -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声名鹊起。一个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

    9、成了节日的粽心。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物理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打开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濯洗的灵魂,恍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召唤,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攀附上文化的崛起,或许是物有所值的。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

    10、,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恰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所以,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苞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层面抵挡艰难生活

    11、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既热热闹闹又轰轰烈烈。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和速度;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

    12、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的分量会沉重许多。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 5 -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高度,来聆听一条河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僭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

    13、找到现实的倒影。(有删改)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B.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C.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一句,用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

    14、而感到惭愧,为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5.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5 分)6.从全文看,标题“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孟庆国发布的2016 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和2016 年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调查评估报告中指出,67的地市政府网站存在财政、人事、统计等信息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全面的现象;72的地方政府网站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方面,以动态新闻、政府文件为主;过半数的部委网站未以政策制定者的身份开展解读,而是以转载新闻媒体相关报导为主,且解读回

    15、应形式单一;超过 90的网站存在征集意见不反馈或反馈不及时的现象等。“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报告认为,主要亮点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步入正轨、行政权力办事资源整合度较高、应用互联网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渠道呈现多元化、移动化的趋势等。报告也指出了平台建设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平台渠道有待整合、服务功能有待优化、内容质量有待提升等。(节选自 2016 年 12 月 29 日人民网)材料二: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意见,到 2017 年底前,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建成一体化网上政- 6 -务服务平台,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政务服务标准化

    16、、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2020 年底前,将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政务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节选自 2017 年 1 月 17 日搜狐网)材料三:互联网政务主要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推动政府搭建智慧城市平台,让百姓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互联网政务与以往提出的搭建政府网站、政府平台完全不同。有一些政府网站,信息更新滞后,而且各个职能部门间的数据互不来往,单打独斗。“证明你妈是你妈”的闹剧其实就是信息不透明、不共享的结果。“互联网”的落地,不仅要把所有信息打通,而且让政府随

    17、时随地为个人提供政务服务成为可能,这将彻底改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节奏。互联网政务创新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先导。互联网政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在流程优化的基础上,用全新的方法和程序去完成原有的业务功能。互联网政务的实现还将不断改变政府的组织结构,最终将建构出适合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节选自 2015 年 6 月 30 日新华网)材料四: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互联网十政务服务”,要求各地加快清理不适应“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各种规定,凡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能通过网络共享的材料,不得要求群众重复提交;能通过网络核

    18、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彰显了国务院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决心。“三个不得”则给各地政府划定了利企便民的底线:加快信息跑路、减少群众跑腿没有回头路。而加快推进网上政务服务职能部门必须舍得“割肉”。与此同时,个别地方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部门虽然将办事大厅搬到了“网上”,群众却只能浏览办事流程,无法进行网上审批申报;有的虽然开放了网上受理渠道,但核心审批仍要群众跑腿;有的政府部门固守各自数据信息,导致部门信息无法互通互联,信息跑路遭遇“梗阻”。(节选自 2016 年 9 月 20 日新华网)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

    19、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7 -A.在材料一发布的两个评估报告中,第一个是对“政府网站绩效”的评估,第二个是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评估,二者的问题包括服务功能有待优化、内容质量有待提升等。B.材料二介绍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前景规划,明确了 2017 年底前及 2020 年底前所要达到的目标。C.材料三解释了互联网政务的目的是让百姓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以及互联网政务对政府工作部门的作用等。D.材料四介绍了国务院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具体要求,“三个不得”具体、实用,明确了对政务服务职能部门工作的具体要求。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

    20、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 材料一列举了一些“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如网站信息公开不及时,重点领域的信息解读不到位且回应形式单一等。B. 材料一列举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的优缺点,优点方面如政府在线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行政权力办事资源不断整合、服务渠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等。C.材料二和材料一的偏重点不同,材料二是意见,材料一是评估,换句话说就是材料一是根据材料二的预定准则去衡量材料二涉及的内容已有或将有的效果。D. 材料四在讨论问题时很注重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如“信息跑路遭遇梗阻”中的“梗阻”,形象地表述了政务信息不畅通的状态,更易于读者理解。E.材料三中“证明你妈

    21、是你妈” 的闹剧说明文本作者对这类要求必须证明但没有必要的证明的反感和嘲弄,以此证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性。9我国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哪些具体的好处?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十五年,大计京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计事。工部尚书何起鸣在拾遗中,自修坐是失执政意。给事中陈与郊承凤旨并论起鸣、自修,实以攻自修而庇起鸣。于是二人并罢,并责御

    22、史纠起鸣者四人。宪成不平,上疏语侵执政,被旨切责,谪桂阳州判官。- 8 -二十一年京察。考功郎中赵南星尽黜执政私人,宪成实左右之。及南星被斥,宪成疏请同罢,不报。寻迁文选郎中,所推举率与执政牴牾。二十二年,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归。宪成资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既而淮抚李三才

    23、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者大哗。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及受黄正宾贿,其言绝无左验。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因言:“宪成贻书救三才,诚为出位,臣尝咎之,宪成亦自悔。今宪成被诬,天下将以讲学为戒,绝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损,非细事也。”疏入,不报。嗣后攻击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选自明史顾宪成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关使至东林/

    24、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B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C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D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明代及以后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C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又称“秋

    25、闱”。中试称为“举人”,顾宪成乡试第一,称“解元”。D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为宋朝四大书院之一。复兴于明代。- 9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宪成刚直不阿,不同流俗。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朝臣群起为他祈祷,顾宪成不愿同流。同僚代他签名,他拿笔把名字划掉。B顾宪成复兴书院,匡正时弊。用小河的税收作书院资费;即便削籍在野仍关心时政,聚会时往往谈论时事,郡邑行事偶尔有偏激处,必竭力想办法令其改正。C顾宪成天资不凡,有志圣学。回乡后致力复兴东林书院,既讲学又议政,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连朝廷之士都仰慕他的风范,东林由此名声大震。D顾宪成持正为官,屡

    26、忤人意。他所举荐的人,多与执政者、与皇帝的心意不合。甚至,考功郎中赵南星把执政者的党徒都罢黜了,也是出于他的主意。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2)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2)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题,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郊屠苏暮柳宗元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首联写诗人的居住环境,是住在山的旁边;同时点题,重点突出自己因离群索居而“惊”

    27、。B.颔联写诗人听到旷野传来樵夫的歌声,看到烧山的灰烬飘落在空庭,描绘了一幅“野”趣横生的画面。C.颈联直抒胸臆,点出悠然的心境随纷乱的世事已经渐渐远去,表明诗人之前心境一直悠然。D. 时间飞逝,已是岁暮,本应有千言万语落笔端,可诗人却只发出“徒成今与昨”的感叹。- 10 -E. 诗人居山郭,闻樵歌,观烬落,远人群,塑造了一个本应发愤,却荒废时光的隐士形象。15、全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是怎样抒发的?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 1 小题,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在关雎中交代男子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的原

    28、因的两句是: , 。(2)赤壁赋中苏轼关于宇宙万物“变”与“不变”的议论,含有辩证的合理因素,也带有虚幻的色彩,他用“ , “来宽慰自己,表示自己并不羡慕。 (3) 琵琶行中,白居易谪居卧病浔阳城,偶闻如同仙乐的琵琶曲,用 “ ”这一句表达对“山歌”和“村笛”的感受。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互联网+时代,社会快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实地。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也就是让其他国家来替它承担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李代桃僵。从哈利波特系列到纳尼亚传奇系列,再到魔戒三部曲,好莱坞魔幻电影以行

    29、云流水的想象力和强大的电脑特技支撑,影响着世界魔幻电影创作的发展走向。由于没有天敌,繁殖能力又强,亚洲鲤鱼在美国河流湖泊中恒河沙数,造成巨大危害。这个新建的小区,高楼林立,环境优雅,地上草坪泛着绿意,可是一些人贪图方便,行不由径,常常踩着草坪横穿而过,实在辜负了植草者的美意。长城汽车的 H6 一月份销量继续在同类车中领先,达到 36 万辆,这惊鸿一瞥的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国产车的质量越来越值得人们的信赖。A B. C D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A. 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会不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11

    30、 -B. 在大量工业产品升级换代之际,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个时代的工匠精神,使中国制造能够成为响当当的品牌,真正走向世界。C.2017 年 5 月 14 日至 15 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130 多个国家和 70 多个国际组织的约 1500 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论坛的高级别会议。D.今年高招艺术类考生人数呈现增长的态势,这促使文化课成绩水涨船高,一些艺考生开始为自己文化课成绩的优劣感到担忧。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A. 我中学毕业后,得家乡父辈王明礼引介,赴苏州投拜周小林为师。B.你和我只是车笠之交,现在你已身居高位,我们之间自然就略显疏远了。C.

    31、您寄呈的大作,我已经收到,拜读再三,激动不已。D.欣闻你和小李喜结良缘,恭祝二位椿萱并茂、兰桂齐芳。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5 分)古人远比今人喜爱扇子,他们亲切地称扇子为“凉友” 。对扇子“救人于酷暑”感恩仅是原因之一, ,才是更重要的理由。 西游记中家喻户晓的芭蕉扇让人联想到神仙的法力;拜三国演义所赐, ;因仕女贵妇的把玩,团扇则散发着贵气和脂粉香;而这一把折扇、衣袂飘飘,构成了今人对古人“风流才子”的想象。芭蕉扇、团扇、折扇虽材质与工艺有别,趣味和风格各异, ,此 “凉友”真“良友”也,待人不分高

    32、低贵贱一视同仁,所挥之处,身清爽,心安宁。21.央视朗读者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 ,请仿照下面主持人董卿的开场白,以“选择”为题词,仿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结构相似,整段字数大体相当,必须有四句引用。 (6 分)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的。 ”这是宝玉与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 ”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四写作(60 分)22.阅读

    33、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钱钟书认为,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当今社会,小到- 12 -个人,大到国家, “围城”无处不在。有围城,就会有突围。青春期的少年,很多人将种种规则视为“束缚” ,他们用各种叛逆的表现来突围,以获取有利于自己的结果。你对“突围”有什么看法?结合你的经历、感悟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自主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题参考答案1.C(原文“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 ”而 C 项去掉了“几乎”一词,说法绝对,也就改变了原文的意思。 )2D(D 项

    34、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只有才能” ,与原文进行比较,文中原句“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是说这种文化情怀不论何时都不会变,该选项条件关系不成立。)3B(D 项陈述对象发生改变,不符合原文第三段的内容“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4. C (A 项错,作者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与名胜之地的关系。B 项理解错误, “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及” ,与“有些品格是无法僭越的”不一致。 “不断提

    35、升自己”没有依据。D 项错在“渐愧”和“不满” ,文中没有此意。)5.写屈原在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的事件,点明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1 分)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2 分)它照应了题目,引发了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2 分)6.它是公元前 278 年的五月端午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或精神的光芒)。它是端午节的文化之光。屈原的爱国、正直,屈原的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进后人的内心。 (每点 2 分。)7A【A 项,“政府网站绩效”的评估中没有“服务功能有待优化、内容质量有待提升”的内容。】8AE【A 项,没有

    36、“解决方式”的内容;E 项,“作者对这类要求必须证明但没有必要- 13 -的证明的反感和嘲弄”无中生有,作者只是列举现象,分析原因。】9通过政府部门建设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让政府各部门的信息能够共享,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建构出适合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让居民和企业享受信息带来的便捷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居民和企业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每点 2 分) 10C【 C 项,东林应是“辄以”句的主语。供亿:供给。如刘禹锡谢贷钱物表:“经费所资,数盈钜万;馈饷时久,供亿力殚。”】11D【D 项,宋代四大书院是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东林书院是当时著名

    37、书院。】12B【B 项,用小河的税收作书院资费等语都是徐兆魁污蔑诋毁东林党人的话,是毫无根据的诋毁之语。还要注意“左”,是意见不同、不合的意思,而不是偏激。】 13(1)坚守道义(或:抱有远大志向)而又不合时宜(或:不随波逐流)的士大夫,大多辞官归隐于林泉山野,听到(顾宪成办书院的)消息后,纷纷响应归附,以致学舍容纳不下。【“士大夫抱道忤时者”(定语后置句),“率”译为大多,“容”译为容纳。】(2)徐兆魁之流于是把这作为为攻击东林党的借口,徐兆魁上奏疏攻击顾宪成,肆意诋毁他。【固定人名字保留“徐兆魁”“顾宪成”,“遂”译为于是,“诬诋”译为诋毁。】参考译文: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15

    38、76 ) 在乡试中取得第一。万历八年中进士,授职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朝臣群起为他祈祷,顾宪成不愿意参与。同僚代他签名,他拿笔划掉。万历十五年(1587 ) ,考核京城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管考核事宜,工部尚书何起鸣排在拾遗之列(在纠正过失中),辛自修因这件事不合执政者之意而获罪。给事中陈与郊秉承皇帝旨意,把何起鸣、辛自修一同论罪,实际上是攻击辛自修而庇护何起鸣。于是二人都被罢官,并责备检举何起鸣的四位御史。顾宪成为他们抱不平,上疏申辩,言语中有触怒当权者的地方,被圣旨严厉责备,贬为桂阳州判官。万历二十一年(1593) ,京官考核。考功郎中赵南星将与执政者有私交的人全部罢黜了,这件事实际

    39、上是顾宪成主持的。等到赵南星被斥退,顾宪成上奏请求一同罢官,没有得到准许。不久升为文选郎中,他推举的人与执政的都有抵触。万历二十二年,顾宪成推举前大学士王家屏,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被削籍遣送回家。顾宪成天资不凡,聪明过人,幼年就有志于圣学。被革职返乡居住后,更加集中精力深入研究,力主驳斥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学说。无锡旧有东林书院,是宋代杨时讲学论道的地方,顾宪成与其弟顾允成倡导修复它。落成后,顾宪成带领志同道合的高攀龙、钱一本等辈在其中讲学,求学的人称他为泾阳先生。当时,坚守道义而又不合时宜的士大夫,大多辞官归隐于林泉山野,听到(顾宪成办书院的)消息后,纷纷响应归附,以致学舍容纳- 14

    40、-不下。他在讲学之余,常常议论朝政,品评人物。朝中官员仰慕他的风范,多和他遥相呼应。由此东林党人名声大噪,而忌恨他们的人也多。等到淮南巡抚李三才被弹劾,顾宪成写信给叶向高、孙丕扬为他恢复名誉。御史吴亮将它写在邸报中,攻击李三才的人大哗。徐兆魁之流于是把这作为攻击东林党的口实,徐兆魁上奏疏攻击顾宪成,肆意诋毁他。声称浒墅有条小河,东林党占用其税收作为书院的费用。关使到,东林就以文书招请,假使关使没有应邀前往,也必定给予丰厚的报酬,讲学所至,仆人随从如云,县令用学馆中粮食供应,没有二百金办不到,聚会时必定谈论时事,郡邑做事偶然与他们意见不同,必令郡邑改正;还有接受黄正宾贿赂,这些话没有丝毫根据。光

    41、禄丞吴炯上奏为顾宪成一一辩白,他说:“顾宪成送信救李三才,是有些出格,我曾经责怪他,顾宪成也后悔。现在顾宪成被诬告,天下将因此作为讲学的惩戒,闭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耗减,不是小事情啊!” 奏疏上后,皇上不予回答。嗣后攻击顾宪成的人没有断绝,等到他死后,还有人攻击。14CE 【C 项,颈联写既然贬居远地,远离世上的纷争,且近年关,就不如放开胸怀寄情于山水。此联作者故作轻松之语,背后却是无以言表的惆怅之情。E 项,“塑造了一个本应发愤,却荒废时光的隐士形象”理解不当,结合全诗理解可知,本诗塑造了一个空怀抱负却不得施展的诗人形象。“居山郭,闻樵歌,观烬落,远人群”的境遇恰恰加重了他内心的

    42、无奈和苦闷。】15全诗抒发了诗人空怀大志却不能施展的怨怒、愁苦的情怀。(2 分)(1)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屏山离群而居,看似环境幽静怡人,却形同“囚居”,诗人强调“离索”,愁苦之情立现。(2)运用对比的手法。樵夫能悠然唱歌,轻松愉悦,而诗人却只能“默默”细想、苦苦思索,这一强烈的对比,将诗人的苦情展现得淋漓尽致。(3)运用反讽的手法。年关已近,诗人也已近“迟暮”,虽空怀大志却不能施展之苦呼之欲出。可诗人却说“心赏”,实是运用反讽手法书写内心难以言表的苦闷。【手法每点 2 分任意 2 点即可】16.(1)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呕哑嘲哳难为听17.C1

    43、8. B(A.“否定态度”表意不明。C.“约 1500 多名”配搭失当。D.“为优劣感到担忧”不合逻辑)19.A20.扇子上承载着超越器用的文化含义 羽扇成了谋略和智慧的化身 但扇出的凉风却是一样的清爽(放入上下文中能使语意连续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 15 -可酌情给分)21 示例:古今中外,选择无处不在,人生就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 马迁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这是海明威的选择;“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弃医从文的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无悔的选择。22. 这个作文题目是个比喻性的文题。 “围城

    44、”在这里不是实指,而是一个比喻,它所指代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可以是阻碍人前行的事物,如不良的习惯、陈旧的传统、僵化的思想、人生的束缚,也可以是舒适的生活、优越的环境,甚至父母的关爱、亲友的帮助等等。要想成功“突围” ,需要胆识、智慧、行动、持之以恒、合作等成功“突围”后,应达到心灵、自然、社会的和谐、美好如果“突围”未遂也不必沮丧,至少我们追求过,也享受了过程。建议学生写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个性化的体验、认识只有具有人文的大视野,有思想高境界的文章才能出类拔萃。突围这年头,在很多人眼里,专家成了“砖家” ,即专门忽悠人的家伙;而教授则成了“叫兽”如今,知识分子频频“中枪”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

    45、知识分子露脸太多,走明星路线,是他们“中枪”的“物质基础” ;知识分子内心浮躁,离学术之城越来越远,是其“内在原因”因此,我认为,知识分子需要再度“突围” ,重新回到学术的“围城”中去。中国自古便是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国家,前贤有孔孟老庄,他们“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许多文人学者沉醉在自己的学术世界里,清高自守正是这份清高自守,使他们可立于尘世而不被遮蔽耳目,从而保持自我,坚守操行,从而思索宇宙,探求本心。到了近现代,随着国门大开,知识分子呼吸到围墙外的新鲜空气,历经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延安整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人性论”争鸣等,终于一次次地打通了那堵围墙,突围成功毫无疑问,这

    46、样的突围是值得肯定的,是振奋人心的,因为他们走出了象牙之塔,冲破了种种旧思想的桎梏,摆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为中国学术开拓了新天地。在这场突围中,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郭沫若、丁玲、王元化等人彪炳史册。然而,时至今日,知识分子却逐渐蜕变成一个个职业明星,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的王立群、易中天、阎崇年、于丹、钱文忠频频露脸,戏说历史,娱乐大众。不少专家学者的文凭来自“克莱登大学” ,故宫锦旗“撼卫”不住学术的脸面丢掉了知识分子那“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得住寂寞之魂!- 16 -鉴于此,我认为知识分子需要抛却心中那份浮躁,重回学术围城,找回心中那方净土。是的,我同意大学就应当是永远的“象牙塔” ,无形的围墙将它与世俗隔离,使它不被名利之风吹及如此,便会少些无聊的争斗、论文抄袭、文凭造假之类的下作。是的,我同意学术界应当是一方净土,研究是基于自己的专业追求,是为学术而做学术,是陈省身的“数学好玩” ,是远离名缰利锁。是的,我认为知识分子应当有一份清高。只有拥有了清高,才能不垂涎世人汲汲的名利;只有拥有了清高,才能以一颗沉静的、对科学几乎虔诚的心,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我热切期盼着知识分子的再度“突围” ,重回“象牙塔” ,再开学术之花 远离名缰利锁的学术之花。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西省奉新县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803391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