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029138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柑橘红蜘蛛学名:柑橘全爪螨,属蛛形纲,真螨目,叶螨科。主要寄主:柑橘、桃、梨、桂花、苹果、葡萄等。危害特点:成、若螨群集叶、果和嫩枝上刺吸汁液,尤以嫩叶受害最重,叶片受害处初呈淡绿色后变灰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提早落叶,严重影响树势。发生规律:以成螨和卵在叶片凹陷处、僵叶上、枝条裂缝处过冬,一年形成两个为害高峰,常年一般出现在 36 月和 911 月,78 月由于高温高湿和天敌的控制,虫口降低。温度 20、相对湿度 65%87%利于其发生。防治适期:当 20%的叶片和果实发现有害螨;或用放大镜观察,春季平均一叶 35 只,秋季平均一叶 10 只为最佳防治适期。注:一般国内外

2、防治红蜘蛛的药剂都没有内吸性,关键水量要打足,打湿打透。二、柑橘锈壁虱又名锈螨,锈蜘蛛,属真螨目, 瘿螨科。为害特点:该螨以成若螨群集叶果和嫩枝上,刺破表皮细胞吸食汁液,叶片多在叶背呈许多褐色小斑,逐步扩布全叶背,而至叶面。果实受害,一般先在果面凹陷处出现赤褐色小斑,逐渐扩展至全果呈黑褐色,形成“黑皮果 ”、“铁皮果”。发生规律:79 月为发生盛期。该螨喜隐蔽,在一株树上,先从树冠下部和内部的叶上发生,然后转移至果面和外部的叶片上为害。在叶片上以叶背的主脉两侧为多,叶面较少。果实上从果蒂周围蔓延至果面的阴面,后遍及全果。防治方法:喷药时必须先喷树冠的内部,后喷树冠的外围。叶背和果实的阴暗面多为

3、柑橘锈壁虱的生活场所,更应周密喷洒,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三、柑橘介壳虫昆虫纲,同翅目,盾蚧科介壳虫是柑橘、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白蜡蚧、红盾蚧、褐圆蚧、康氏粉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为害特点:成虫、若虫以针状口器刺入叶片、枝条和果实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 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烟病,为害极大。大多数虫体上被有蜡质分泌物。防治适期:根据介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易杀死。并且需合理修剪,使树冠内部通风透光,可以减轻介壳虫的为害。重视冬季防治。采果后,结合清园,剪除重虫枝,压低越冬虫口。 四、脐橙栽

4、培管理病虫防治指导月份物候期主要病虫害122 月上旬花芽分化期(冬季清园期)越冬病虫害(红蜘蛛、介壳虫、粉虱、炭疽病、溃疡病)2 月中旬3 月上旬春梢萌发、生长期红蜘蛛、蚜虫、溃疡病、炭疽病3 月中旬4 月下旬春梢生长期、开花期、谢花期、生理落果期红蜘蛛、蚜虫、花蕾蛆、粉虱、介壳虫、溃疡病、炭疽病、灰霉病5 月上旬6 月中旬生理落果期、夏梢抽发期红蜘蛛、蚜虫、粉虱、介壳虫、潜叶蛾、溃疡病、炭疽病、灰霉病6 月下旬7 月中旬果实膨大期红蜘蛛、锈蜘蛛、潜叶蛾、蚜虫、粉虱、介壳虫、溃疡病、炭疽病7 月下旬8 月中下旬果实膨大期、放秋梢期锈蜘蛛、潜叶蛾、蚜虫、粉虱、介壳虫、溃疡病、炭疽病9 月上旬10

5、 月下旬果实膨大期、着色期红蜘蛛、潜叶蛾、蚜虫、粉虱、介壳虫、溃疡病、炭疽病11 月采收期红蜘蛛、粉虱、介壳虫、炭疽病五、柑橘缺素易引起三种病害:一、缺锌引起的斑叶病。柑橘的斑叶病是常见病害,典型症状是斑驳小叶。新叶转绿期开始表现为主脉与侧脉呈显著绿色,其余组织呈浅绿至黄白色,有光泽。严重时仅主脉或粗大侧脉附近绿色,新叶狭小斑驳并多直立、节间短、丛枝。斑 驳病是由缺锌引起的。多种土壤缺锌,如花岗岩、片麻岩、蛇纹岩形成的土壤含锌少;酸性沙质土,锌易流失;在碱性土壤,锌易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因而缺锌。此外,土壤过干过湿,腐殖质少或施用有机质过多,阻碍了根系与土壤的接触,以及重剪等均易发生缺锌症。 叶

6、面施肥对防治缺锌可收到较好的效果。由于嫩叶易吸收,而老叶不易吸收,故宜在嫩梢期喷施 0.2%0.3%硫酸锌(加等量石灰)液 1次,严重缺锌的喷 23 次。 二、缺铜或缺硼引起的枯梢病。柑橘缺铜初期新梢长,软略弯曲,叶大色深,结果不多,易误为生长过旺。 严重时枝梢先端变成茶褐色而枯死,发生短弱丛枝,易干枯早落和流胶,枝老熟时伤口呈红褐色,叶片局部呈红褐色。柑橘需铜甚微,平时喷施波尔多液就已足够。但在泥炭土、酸性砂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以及放牧迹地、坟场迹地易出现缺铜;厩肥、磷肥施用过多也引起缺铜;新垦桔园几年不施波尔多液等铜制剂易缺铜。柑橘缺硼:芽的生长点连续枯死而形成丛芽,叶脉肿胀、木栓化或

7、破裂,果小畸形、皮厚硬、果心及海棉层均有褐色树脂沉积。酸性土壤硼易流失,故缺硼。花岗岩、片麻岩、片岩等成土母质,硼含量极低;碱性土壤的可溶性差,也缺硼。磷肥或石灰施用过多,或土壤干旱,均影响硼的有效性和根系对硼的吸收;酸橙吸硼力弱,故以酸橙作砧的柑橘一般缺硼。对于缺铜,可喷施波尔多液或其他铜肥。补硼则可土壤施肥,或在萌芽期、花期、小果期喷施 0.05%0.1%硼肥液。 三、缺镁或缺锰引起的失绿症。柑橘缺镁全年都可发生,但以夏末和秋季发生较多,特别是当果实接近成熟时发生最多,以老叶和幼果附近的叶片表现较为突出。缺镁时成熟叶片脉间呈肋骨状,黄白色,略呈“八”字形,后 扩展到全叶黄化,仅叶基残有绿色

8、,秋后严重落叶;缺锰的柑橘幼枝大小正常,脉间组织轻微退黄,呈淡绿色到灰白色。有时在枝叶生长期还再生大叶片。此症与缺锌相似,但缺锌的嫩叶小而尖,而缺锰的叶片大小、形状基本正常。在酸性土壤(pH 值为 5 左右)和轻砂土易发生此病,且在秋末以后引起大量落叶和枝枯。防治缺镁措施:在酸性土壤(pH 值 6 以下)桔园,可用白云石粉和 钙镁磷肥,与堆肥一起混施。pH 值 6 以上的桔园宜施用硫酸 镁。酸性土壤还要多施石灰。轻度缺镁可于 67 月份叶面喷施 2%3%的硫酸镁液23 次。防治缺锰的措施:酸性土壤可将硫酸锰混合在其他肥料中施用;碱性土壤在柑橘新梢和叶片变绿时可用 0.5%硫酸锰液加 1%石灰作

9、粘着剂喷施 12 次 六、果园药害的防御措施1各 类农药虽 然都备有使用说明,但它泛指一般而言。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在使用前,应先进行小区试验, 经过 3 天5 天,无异变现象发生,再进行大面积使用。2使用农药时,要 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浓度和单位面积用量使用,不得随意加大用量和扩大使用范围。3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规定的配制和使用方法配制和使用,不得简化配制和使用方法。4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规定的外界环境条件配制和使用农药,以提高配药与施药质量。5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使用适期与安全停药期,以免发生药害和对人畜 产生毒害作用七、柑橘的主要病害及防治1、溃疡病 (1)发病特征: 细菌性病害

10、,为植物检疫对象。以苗木和幼龄树受害最重,危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受害叶片,初期在叶背出现黄色或暗黄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班点,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的木栓化灰褐色病班,正反两面突起,中央凹陷破裂,呈火山口状,病班四周有黄色或黄绿色晕圈。枝梢和果实上病班与叶片相似,但火山口状开裂更显著,以嫩梢及果径为 3-6 厘米的果最易感染,枝梢以夏梢危害 严重。此病主要通过苗木、接穗和果实进行传播,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甜橙易感此病,柚类亦有发生,而宽皮柑橘类抗此病。 (2)防治方法: 加强植物检疫,禁止从疫区病园引入病苗、病果和带病接穗。 培育无病苗木。苗圃 应选在无病区,砧木种子及接穗宜用 55-56热水浸 50

11、 分钏,或用 5%高锰酸钾液浸 5 分钟,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或嫁接。加强栽培管理。冬季清园,收集病枝、叶、果加以烧毁。加强肥水管理,增施钾肥,控制夏、秋梢生长,统一放梢。防治好潜叶蛾等病虫害,增强树势。 药剂防治。苗木与幼树以保护新梢为主,应在各次梢萌发后 20-30 天喷药 一次;成年树以保果为主,在谢花 2/3 及谢花后 10 天、30 天、50 天后各喷一次药。常用药剂有:王铜杀菌剂 800 倍液、50%代森铵水剂 600-1000 倍(柑橘嫩梢期浓度宜低,否则易产生药害)及新植霉素 2000 倍液、1% 杀枯净 500 倍液、溃疡灵 300 倍液等。 2.炭疽病 (1)发 病特征:危害

12、叶、枝和幼果。初夏和苗圃中极易发病。叶上病班常发生于边缘和尖端,呈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班叶正、背面布满黑色小粒点,初期为黄褐色。枝梢发病自上而下枯死,叶片干枯或暂留枝上或脱落。果实染病,果面病斑黄褐色,凹陷革质,果肉受害表现为从果蒂部开始腐烂,最后全果腐烂。 (2)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苗圃注意排水,如苗木发病延及主干时,从病部以下 2 厘米处剪除,并喷波尔多液保护。成年树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排灌,增强树势;剪除病枝、病叶、病果,集中烧毁;冬季清园,结合喷波美 0.8-1 度石硫合剂 一次。药剂防治。各次抽稍期喷药一次,幼果期喷药 2-3 次。药剂为 0.5%半量式波尔多液、0.

13、5%锌铜 石灰净、波美 0.3 度石硫合剂加 0.1%洗衣粉或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3.疮痂病(1)发病特征:危害枝梢、嫩叶和幼果。被害叶片发生扭曲畸形;幼果被害,果面有突起的小瘤子,引起落果。宽皮柑橘上发生较多。(2)防治方法:一般防治两次即可见效。第一次春季萌动时喷 0.5%-0.8%波 尔多液,第二次在谢花 2/3 时,喷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 4.树脂病(1)发病特征: 该病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发生在树干枝条上称树脂病或流胶病;在果实上称蒂腐病;在叶片上称砂皮病。受害果蒂部周围出现红褐色、暗褐色病班,引起早期落果或贮藏烂果;

14、受害叶片(或嫩梢、幼果)病部表面有许多突出的黑褐色小粒点;枝干发病,则病部皮层坏死,木质部变成灰褐色,在病、健部位交界处有一条黄褐色或黑褐色菌带,有时流胶并有恶臭。病部皮层下有黑色小粒点。柑橘受冻后,常引起树脂病大发,以甜橙和温州蜜柑严重。 (2)防治方法:在加强栽培管理、施足有机肥、增强树势及冬季涂白护干前提下,及时刮除病斑,伤口用 75%洒精消毒后涂 药或涂接蜡、沥青保护,药剂为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 倍液。同时,结合防治疮痂病,于春季萌芽前喷 0.8%等量式波尔多液一次, 谢花 2/3 及幼果期喷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喷布时注意仔细喷射树干和大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