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纪录电影的百年历程 原载中国电影年鉴中国电影百年特刊 单万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单万里按】本文原载中国电影年鉴编辑部编中国电影年鉴中国电影百年特刊(中国电影年鉴社2007 年 7 月 20 日出版,原文题目中国纪录电影百年历程)。本文的写作过程几乎与中国纪录电影史一书的编写过程同步,可以说是一部缩编版的中国纪录电影史。本文简要地梳理了中国纪录电影百年来的历史发展脉络,在写作方法和体例上受启发于两位法国学者编写的世界纪录电影的世纪演变,这两篇文章可以作为了解中国纪录电影史与世界纪录电影史的入门读物。 * 发端于 1905 年的中国纪录电影,至今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中国纪录电影的开端
2、也是中国电影的开端,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对一出京剧表演的记录。几乎所有国家的电影都起源于纪录片,电影在发明之初首先是作为记录手段而存在的。作为一种以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记录手段,电影擅长记录事物的运动:从简单的物理位移到复杂的化学反应,从微小的粒子变化到宏大的天体运行,从神奇的物种更迭到频繁的社会变迁,从自然的风风雨雨到人间的恩恩怨怨。地球上的许多事物都未逃脱摄影机的眼睛,甚至地球之外某些地方发生的事情也被记录在胶片上。 在一个世纪的漫长而短暂的岁月里,几代电影工作者(以及后来的电视工作者)拍摄了大量的纪录片。这些影片记录了时代风云的变幻:从辛亥革命的战役到北伐战争的战场,从抗日战争的烽火
3、到解放战争的硝烟,从建国之初的兴奋到文革时期的狂热,从改革开放的大潮到新旧世纪的交替;这些影片展示了多姿多彩的画卷:既有重大的历史事件又有平凡的日常生活,既有迷人的领袖风采又有亲切的百姓容貌,既有壮美的山川河流又有繁多的飞禽走兽,既有庞杂的社会新闻又有丰富的科学知识。环顾全景,琳琅满目的影片不禁令人头晕目眩,但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纪录片;回望历史,数以万计的作品难免令人眼花缭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为之勾画一个简单的发展脉络。 * 第 1 章 中国纪录电影的开端( 19051921) 电影在发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1895 年 12 月 28 日,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在巴黎卡普辛路 14 号
4、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影片,这一天是世人公认的电影的生日。自 1896年初开始,卢米埃尔陆续派遣了近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至 1897 年底这些摄影师涉足过南极洲之外的各个大陆,拍摄了 750 多部影片,包括在中国拍摄的影片,电影正是在这个时期传入中国的。 根据记载,1896 年 8 月 11 日是中国最早放映电影的日子。这一天,上海徐园的“又一村”茶楼放映了多部外国短片。1902 年 1 月,北京也出现了电影放映活动,一个美国电影放映商在前门打磨厂福寿堂放映电影。1904 年,电影放映活动由民间进入宫廷。在慈禧太后 70 寿辰之际,英国驻北京公使向宫廷进献放映机
5、一架和影片数套祝寿,放映过程中由于摩电机突然炸裂,慈禧认为此物不吉祥,清宫内从此不准放电影。然而,此事并未阻止电影在中国的传播。 最早在中国放电影的是外国人,最早在中国拍电影的也是外国人。自电影传入中国到辛亥革命,外国人在中国拍摄的纪录片有 50 多部。1900 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期间,不少外国摄影记者来到北京拍摄纪录片。1904 年,在发生于中国满洲旅顺口的日俄战争期间,也有外国摄影记者前往拍片。起初在中国长期从事拍片活动的是意大利人阿历克劳罗,他于 1907 年来到中国经营电影放映,后来从事拍片活动,拍过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西太后光绪帝大出丧、强行剪辫、上海风景等短片。 尽管至今尚未找到
6、十分确凿的证据,但大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人拍摄电影的活动开始于 1905 年。是年秋天(或春夏之交),开设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的丰泰照相馆拍摄了记录京剧名角谭鑫培表演京剧定军山片段的短片,片名也叫定军山。稍后,谭鑫培表演长板坡等剧目的片段也被拍成影片。据说,直到 1909 年遭到火灾之前,丰泰照相馆的拍片活动一直没有中断,而且为了适应无声电影的特点,这些影片选拍的是一些武打和舞蹈动作较多或富于表情的场面。 中国人较早摄制的新闻片是武汉战争(1911)和上海战争(1913)。前者记录了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的几次重大战役,而且不久即再现于银幕,深受欢迎;后者记录了上海各界为声讨窃国大盗袁世凯而进行的“
7、二次革命”的部分场面,于 1913 年 9 月 29 日在上海新新舞台与故事片难夫难妻(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同时映出,被称为“空前绝后的活动影戏” ,连映数天。这两部影片是中国人借助外国影片公司的设备拍摄的,中国电纪录电影的发展有还待于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作为资产阶级新文化重要代表之一的商务印书馆开始关注电影,于 1918 年设立活动影戏部,摄制的影片分为 5 类:风景片、时事片、教育片、古剧片、新剧片,其中前 4 类均可归入新闻纪录片的范畴。风景片如上海龙华、浙江潮、普陀风景、北京名胜介绍了祖国的风景名胜,新闻片如欧战祝胜游行、东方六大学
8、运动会、第五次远东运动会报道了新闻事件,教育片如女子体育观、盲童教育具有健康而严肃的内容,古剧片春香闹学、天女散花、琵琶记记录了梅兰芳和周信芳表演的京剧片段。1926 年,商务印书馆影戏部改组为国光影片公司,拍片活动持续到 1927 年。 1919 年,几位民族资本家集资兴办了专营电影的公司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除了滑稽片饭桶,该公司拍摄的均为纪录片,包括戏曲片、新闻片、风景片。戏曲片四杰村是该公司出品的第一部影片,完成之后不仅在国内放映而且运往美国放映。此后,它还拍摄了新闻片周扶九大出丧、张季直先生的风采、圣约翰与南洋球赛、南京的警政,风景片矮子坟(南通古迹)、南京风景。这些影片均摄于
9、1921 年,总体来说没有引起很大关注,但它拍摄于 1923 年的新闻片国民外交游行大会受到广泛欢迎,该公司在拍完此片后宣告停业。 电影与资本密切相关,没有资本就没有电影,资本的状况决定着电影的状况。20 世纪初,中国电影的制作主体是民族资本家,由于当时的中国民族资本薄弱,摄制影片的数量有限,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中国在 1905 年到 1921 年摄制的新闻纪录片仅 30 多部。 “纪录片”这个用语是后世对故事片之外的影片的笼统称谓,在当时的中国,无论故事片还是纪录片都被称为“影戏” ,直到 20 年代中期才出现“新闻影片” 的说法,“ 纪录影片” 的说法大约出现于 30 年代
10、初期(较早见于 1931 年出版的梁实秋主编的实用英汉词典)。电影在诞生之后的很长时间内被当作“新奇的玩意” 对待,卑微的地位尚未引起正统人士和统治者的关注 * 第 2 章 新闻纪录电影的发展( 19211931) 20 年代,随着民族资本纷纷投资电影业,中国电影获得了较大发展。尽管这种发展是混乱、艰难甚至畸形的,但对 30 年代民族电影的繁荣起到了奠基的作用。这个时期建立的大量影片公司促进了新闻纪录电影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新闻纪录片的数量比过去有所增加,甚至出现了大型文献纪录片,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的来华拍片改变了西方列强统治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格局,对国外新闻纪录电影发展状况的介绍
11、和讨论促使中国电影工作者开始关注新闻纪录电影,人类学纪录片初现端倪。 自 1921 年起,由民族资本投资的影片公司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而且这些公司往往是从拍摄新闻纪录片开始的。20 年代,约有 20 多家公司拍过 100 多部新闻纪录片。与以前相比,不仅影片数量有所增加,而且许多影片已不只是对旅途风光或新奇景观的扫描,还将镜头对准重大社会事件,使新闻纪录电影摆脱了卑微地位,获得了上层人士的关注。这个时期,拍摄新闻纪录片最多的几家影片公司分别是民新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其中以民新影片公司对 20 年代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贡献最为突出。 民新影片公司创始人黎民伟可谓中国纪录电影史上
12、第一个重要人物。1913 年,他在香港创建和主持人我镜剧社期间拍摄了故事片庄子试妻,由于这是香港的第一部影片,他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 。与当时大多数把电影当作娱乐或赚钱工具的电影商人不同,黎民伟认为电影不仅能供人娱乐,而且能移风易俗,辅助教育,改良社会,明确提出了“电影救国” 的口号,并在当时中国电影业远离中国革命的情况下,拍摄了大量表现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新闻纪录片。 1921 年 5 月 5 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黎民伟拍摄了新闻片孙中山就任大总统。1924 年 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他亲自担任摄影师拍摄了有关的新闻片。此后,他又相继拍摄了孙中山为滇军干部
13、学校举行开幕礼、孙中山先生北上、孙大元帅检阅广东全省警卫军武装警察及商团、孙大元帅出巡广东北江记等。孙中山去世之后,他拍摄了新闻片孙中山先生出殡及追悼之典礼(1925 )和孙中山先生陵墓奠基记(1926)。后来,他将以往拍摄的影片汇编成大型文献纪录片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1927),并于 1941 年重新编辑了此片的有声版,名为勋业千秋。黎民伟在 20 年代拍摄的其他新闻纪录片还有:世界妇女节(1924 )、追悼伍廷芳博士及国葬礼(1924 )、广东全省运动会(1925 )。 由于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北伐战争在当时产生的重要影响,还有一些影片公司拍摄了相关的新闻纪录片,如长城画片公司的孙中山陵墓
14、奠基记(1926),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的北伐完成记(1927)、总理奉安(1927 ),民生影片公司的北伐大战史(1927),新奇影片公司的革命军北伐记(1927),三民影片公司的 革命军战史(1927 ),上海影戏公司的上海光复记(1927)、总理奉安纪念(1929 )。 与从前相比,20 年代新闻纪录片的内容丰富了许多。除了北伐战争,还有反映 1925 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新闻片五卅沪潮、上海五卅市民大会、满天红时事展,以及反映当时其他重大社会事件的新闻纪录片,如复旦影片公司的上海光复记(1927)、济南惨案(1928)、张作霖惨案(1928)。有些影片记录了知名人士的活动,如孙传芳、卢香
15、亭、吴佩孚、冯玉祥、张学良。1922 年,明星公司在成立的当年拍摄了多部新闻纪录片,如沪太长途汽车游行大会、爱国东亚两校运动会、徐国梁出殡、江苏童子军联合会、万国商团会操。 早期来华拍电影的外国人几乎全部来自资本主义国家,20 年代中期两位苏联电影工作者的到来改变了这种状况,他们先后来到中国拍摄了两部新闻纪录片:伟大的飞行与中国国内战争(1925,BA史涅伊吉洛夫编导)反映了苏联自制飞机考察队首次从莫斯科途经蒙古到中国的飞行,上海纪事(1927,雅科夫 布里奥赫编导)表现了第一次国内战争后期上海的生活和斗争。 20 年代,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初现端倪。据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是首次来到中国拍摄人
16、类学纪录片的外国人,他从 1927 年开始率领一个包括北大学生在内的联合考察队对中国西北部进行了 8 年的考察活动,拍摄了大量活动影像资料。瑞典考古学家 JG安特生也在 20 年代来到中国,利用电影记录了自己在中国北方和西北部的所见所闻,对塞外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服饰等都有所反映。 * 第 3 章 抗战纪录电影的繁荣( 19311945) 经过 20 多年的实践,中国新闻纪录电影获得了初步发展。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有声电影的问世使新闻纪录电影的表现手段趋于完善。国民党政府越来越重视新闻纪录电影的作用,不仅加强对民营影片公司的利用和控制,而且成立官营影片公司。进入 30 年代,中国
17、共产党意识到了新闻纪录片的重大影响,在艰苦的条件下建立了自己的电影机构,开始拍摄新闻纪录片。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配合侵略中国,由派人到中国拍摄新闻纪录片发展到在中国建立影片公司,甚至企图控制中国的电影业。这个时期,其他一些国家的电影机构也派人来到中国拍片,这些影片向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活动。 1931 年到 1937 年,拍摄抗日新闻纪录片的主体是民营影片公司。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的许多影片公司都认识到了拍摄抗战新闻纪录片的意义,纷纷派出摄制组奔赴战场拍片,如明星的抗日血战、十九路军血战抗日、上海之战,联华的十九路军抗日战史、暴日祸沪记、凇沪抗日将士追悼会,天一的上海浩劫记。中小公司
18、也拍摄了抗日新闻纪录片,如十九路军光荣史(惠民影片公司)、上海抗敌血战史(亚细亚影片公司)、淞沪血(暨南影片公司)、上海抗日血战史(慧冲影片公司)、中国铁血军战史(锡藩影片公司)。这些影片均拍摄于 1932 年,其中明星的上海之战和联华的十九路军抗日战史是两部内容丰富的影片。 1932 年 5 月凇沪战争结束后,一些影片公司和个人赶赴北方战场,继续拍摄抗日新闻纪录片。反映东北战场的有九星影片公司的东北义勇军抗日战史(1932)、暨南影片公司的东北义勇军抗日血战史(1932)和辽吉黑后援会的 东北义勇军抗日记(1933 );反映热河战场的有暨南影片公司的热河血战史(1934 )、慧冲影片公司的热
19、河血泪史(1934 )以及张汉忱的榆关大血战(1934)和长城血战史(1934 );反映绥远战场的有西北影业公司的绥蒙前线(1937)、新华影业公司的绥远前线新闻(1937 )。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方面拍摄抗日新闻纪录片的主要机构是两个官营电影机构: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和中国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 ),以及一家半官营性质的影片公司,即国民党的地方行政长官阎锡山设在太原的西北影业公司(1938 年拍摄了风雪太行和华北是我们的两部抗战纪录片)。 “中电”从 1934 年成立到七七事变之前,总共出品了 53 期杂志片中国新闻和几本军事教育片。这些影片主要报道了国民党政府的
20、官方活动,其中不少是以反共为内容的宣传片,如“青年” 与红军作战经过、中央剿匪宣传大队。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战,“中电” 暂时改变拍摄反共影片的策略,在拍摄中国新闻的同时也开始拍摄以抗战为内容的杂志片抗战实录,前者主要报道后方动态及国民党政要的活动,后者主要记录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前线作战的情况。八一三事变后,“中电” 从南京迁往芜湖,1938 年初又迁往重庆,主要拍摄新闻片,如表现我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抵抗日寇的东战场、克复台儿庄、抗战第九月、活跃的西线。1939 年,“ 中电”拍摄了胜利的前奏和两部记录“ 重庆大轰炸”的影片。 “中制”于 1938 年在武汉成立,前身是 1935 年
21、国民党设在江西的“剿共”军事机构“南昌行营政训处” 下辖的电影股,主要拍摄反共新闻纪录片,编辑在电影新闻中,抗战前已出品 30 多号。电影股移至武汉后改称“汉口摄影场”,经过改组扩充之后改称中国电影制片厂。武汉时期的 “中制”,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成了制作抗战新闻纪录片的重要基地,所拍影片被编辑成抗战特辑。在 1938年 9 月武汉失守之前,“中制”从武汉迁至重庆,自 1939 年起增设新闻影片部,由郑君里负责。他在主持新闻影片部期间,拍摄了大型纪录片民族万岁,报道了西北和西南地区各族人民支援抗战的事迹以及他们的风俗人情、宗教活动,其中蒙、藏、回等族同胞为前方将士捐献粮食、
22、苗族同胞在崇山峻岭中开山修路的场面非常感人。1939 年以后,由于蒋介石多次发动反共高潮,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抗战新闻纪录片的摄制遭到种种阻挠,“中制” 和“中电” 的进步力量遭到迫害。抗战胜利前夕,罗静予将“ 中制”抗战以来拍摄的新闻纪录片素材带到美国,与美国导演费兰克卡普拉合作编辑了纪录片中国之战(卡普拉编导的七部系列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中的一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香港电影界也开始摄制抗战新闻纪录片。在香港拍摄的近百部抗战电影中,新闻纪录片有 15 部之多,而且 5 部影片的片长超过 8000 尺。香港拍摄的第一部大型抗战新闻纪录片是大观影片公司的广州抗战记(1937 ),记述了广
23、州各阶层人民动员起来共同抗战的情形。后来,又出现了大中华影片公司的保卫华南,爱群影业公司的西北江血战,中国新闻社的华南烽火,建华影业公司的厦门血战记,华北新闻社的八一三周年抗战史,国际影片公司编辑上映的抗日战绩、八路军攻打平型关,以及香港“青年摄影团” 在延安拍摄的延安内貌 (又名西北线上)。 从 1931 年至 1945 年,拍摄抗日新闻纪录片是多数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共识,成为新闻纪录片的主流,许多机构或个人都拍过以此为主题的影片。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这个时期表现其他内容的新闻纪录片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如风光片(万里长城,1931;神秘的西藏,1935),体育片(中外足球比赛,1931; 第
24、六届全国运动大会,1935 ),戏曲纪录片(四郎探母,1933;斩经堂,1937),社会新闻片( 杨虎城阅兵,1934 ;阮玲玉逝世新闻,1935;鲁迅先生逝世,1936),企业纪录片( 中华之丝绸,1932 ;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1935;胶济路客货运输设备及沿线风景,1935 ),家庭纪录片(持摄影机的人,1934,刘呐鸥编导)。以上所列仅为 30 年代拍摄的部分影片,进入 40 年代之后这几类影片的数量更多。 教育片曾是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五大片种之一,在三四十年代获得了很大的发展。30 年代,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南京金陵大学、上海教育电影推广处等机构热心于教育电影的制作,内容多为地理风光、
25、国防常识、自然科学、工业生产、农事活动,其中的大多数影片由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的孙明经教授拍摄。1937 年春夏,他自南京经江苏、山东、河北到达北平,又随西北考察团赴山西、察哈尔、绥远,沿途拍摄了数十部影片。尤其值得提及的是他拍摄的农人之春,此片参加了 1937 年的布鲁塞尔万国博览会,并且获得国际农村影片竞赛三等奖,这是中国纪录片首次参加国际影赛并获奖。 * 第 4 章 人民纪录电影的兴起( 19381949) 在中国当代史上,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内涵。抗日战争时期,一切主张抗日的人都属于人民范畴;解放战争时期,一切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及其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人都属
26、于人民范畴。人民电影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立和成长起来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密切配合了党的中心任务。人民电影开始于新闻纪录电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制作的影片绝大多数是新闻纪录片。 人民纪录电影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世人瞩目之地,大批满怀抗日救亡热情的文艺工作者来到这里。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电影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红军长征途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条件而未能建立自己的电影机构,直到 1938 年才创办延安电影团。起初,袁牧之主持了电影团的创作活动,他在人力不足和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开始了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
27、拍摄工作。虽然此片未能完成,但从当时的拍摄情况和编导的总体构思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气势恢弘的影片。 在吴印咸主持工作期间,延安电影团拍摄了新闻素材晋察冀军区三分区精神总动员大会、聂荣臻司令员检阅自卫队、晋察冀军区欢送参军、敌后报纸新长城报、敌后织布厂、唐县青年合作社、白求恩大夫。1942 年,延安电影团拍摄了另一部长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即南泥湾),反映了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和生产的情况。此后,电影团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拍摄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194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等新闻素材。这些新闻片和素材虽然数量不多,但发挥了新闻片的宣传鼓动作用。 在
28、延安电影团进行拍摄活动的前后,多位外国记者来到陕北,拍摄了表现延安生活的新闻纪录片和素材,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1936 年访问延安时拍过一些新闻电影素材,美国摄影师哈利邓汉姆在这里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要给予还击(1938),苏联摄影师罗曼 卡尔曼的纪录片中国在战斗和在中国(1938)也拍摄了延安的场面。荷兰导演尤里斯 伊文思在中国拍摄四万万人民(1938)期间,由于未能实现去延安拍摄的愿望,便将一台摄影机和数千英尺胶片通过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赠送给延安电影团。 1945 年,拍摄新闻纪录电影的活动也在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开展起来。新四军拍摄了新闻片彭雪枫师长追悼会,纪录片新四军骑兵团、新四军的部队
29、生活。新四军在拍片活动的同时还开展了电影放映活动,为战士和群众服务。新四军的电影活动,再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电影工作的重视和关怀。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这些活动的规模还很小,但取得的成绩是极其宝贵的。 人民纪录电影成长于解放战争的洗礼中。解放战争开始之后,人民纪录电影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标志是 1946 年成立的延安电影制片厂和东北电影制片厂。由于延安电影团的所有人员已前往东北接收敌伪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制片厂的全部人员是重新配备的,他们在尝试制作故事片边区劳动英雄(未完成)之后,很快转入新闻纪录片的制作,拍摄了新闻素材保卫延安和保卫陕甘宁边区。1947 年 10 月,延安电影制片厂结束之
30、后成立的西北电影工学队,继续为人民电影事业输送新鲜血。 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时不足 200 人,到 1949 年 5 月已发展到 983 人。建国前后,由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电影厂时都从东影抽调干部,故东影有“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之称。东影在成立之初确定了以生产新闻纪录片为主的方针,从 1947 年初至 1949 年 7 月向东北各地派出 32 支摄影队,拍摄了 30 多万英尺关于东北解放战争的新闻纪录电影素材,这些素材被编入 17 辑杂志片民主东北(其中的 13 辑全部为新闻纪录片),第 17 辑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全面记录了东北解放的过程。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以及建国初期收复国土的战役中,东影和北影
31、向全国派出的摄影队有 70 多个(另一说法为 101 个),记录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各大战役。有些摄影师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如在 1948 年 9 月拍摄锦州外围的义县战斗和攻克锦州的巷战中以及 11 月拍摄沈阳西区李普屯的战斗中,优秀摄影师张绍柯、杨荫萱和王静安先后壮烈牺牲。 1949 年春,钱筱璋带领东影新闻片组的 40 余人于 4 月初进关,参加了建立北平电影制片厂的工作。此后,东影和华北电影队的新闻纪录片摄制工作转移到了北影。华北电影队是 1946 年成立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电影队的简称,被誉为驰骋在冀中平原的“大车电影制片厂” ,拍摄了 华北新闻第 1 号。1947 年 11 月
32、石家庄解放后,华北电影队在石家庄有了固定厂址,成立了石家庄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华北新闻第 3号。随着北影的成立,石家庄电影制片厂完成了历史任务,多数人员参加了北影的建设。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先拍新闻纪录片,以后拍故事片 ”的指示,北影迅速掀起了拍摄新闻纪录片的热潮,从 1949 年 4 月 20 日到 10 月 1 日制作完成了 5 部短纪录片( 毛主席朱总司令莅平阅兵、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成立、七一在北平、解放大原和淮海战报),1 部长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以及简报1 至 4 号。其中,长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包括渡江作战、解放宁沪杭、国民党海军起义、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方进军等内容,受到
33、了观众的极大欢迎和舆论的高度赞扬。1949年 8 月,随着 “新闻电影工作总结会”召开,人民新闻纪录电影即将进入新时代。 * 第 5 章 十七年的新闻纪录片( 19491966) 人民新闻纪录电影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制作机构完全掌握在新生的人民政权手中,而且经历了“集中再集中” 的过程:先从东北和上海集中到北京,然后集中到一家专业新闻纪录电影机构,即 1953 年成立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此后,虽然其他电影制片厂(包括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也拍摄新闻纪录片,但新影无疑占据中心地位。另一方面,1952 年成立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在拍摄军事新闻纪录片方
34、面是任何其他电影厂无法取代的。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是人民新闻纪录电影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中央级专业新闻纪录电影机构及其遍布全国的摄影记者站的建立,还表现在影片数量迅速增长、题材和风格多样化,以及对新闻纪录电影艺术性的探索等方面。这个时期,新闻纪录电影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形象化政论” ,宗旨是宣传和教育:宣传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的路线方针,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努力奋斗。这种创作主张既是向苏联学习的结果,也是当时新闻纪录电影主管机构的历史抉择。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新闻纪录电影从主要报道军事斗争转为全面报道政治、军事、经
35、济、外交、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情况。记录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影片,首先应提到反映开国大典盛况的新中国的诞生(拍摄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及前后,徐肖冰等 40 多位摄影摄影,高维进编辑)。与开国大典的礼炮声同时响起的还有战争前线的枪炮声,在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北、进军西南、渡海作战、进军西藏的过程中,摄影师们拍摄了大量素材,这些素材被编辑成影片红旗漫卷西风、大西南凯歌、四野南下记、大战海南岛(1950 )、解放西藏大军行(1951 )、光明照耀着西藏(1952)。反映解放战争的纪录片,还应提到中国与苏联合作拍摄的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1951)。 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既令人欢欣鼓舞又充满内忧
36、外患,建国初期新闻纪录片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反映恢复国民经济的胜利之路(1950)、一定要把淮河修好(1952);反映抗美援朝运动的抗美援朝(1951)、反对细菌战 (1952)、钢铁运输线(1954);反映土改运动的伟大的土地改革(1953);反映镇压反革命运动(包括改造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乞丐、游民、妓女、反动会道门等残渣余孽)的踏上生路、烟花女儿翻身记、取缔一贯道;关于三反五反运动的三反五反特辑(1952);反映少数民族新生活的中国民族大团结(1950 );反映外交生活的和平万岁(1952)。 1953 年 12 月至 1954 年 1 月,成立不久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召开第一次创作会议
37、。会议期间,政务院于 1953 年 12 月 24 日作出了关于加强电影制片工作的决定,1954 年 1 月 12 日的人民日报刊载了这个决定并发表社论指出:“新闻纪录片是形象化的政论、是报纸的兄弟,它应该迅速及时地向人民报道现实中各种事件和现象,表现各种运动和斗争中的先进人物。”新影制订的新制片方针强调:要把新闻纪录电影逐渐提高到党报的水平,具体措施是将短小精悍、出片及时的新闻片列为制片的首要任务。此后,以新闻简报为代表的新闻杂志片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新闻纪录电影是作为“形象化的党报”而存在的,人民日报报道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也必然是新闻纪录电影的摄制主题和报道
38、热点。 1953 年至 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成为报道的重点。新影摄制的影片有:第一辆汽车、鞍钢在建设中、长江大桥、五亿农民的方向、临清竹器合作社、天津私营工商业改造的胜利、上海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万象更新等。在报道政治生活的影片中,有纪录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六亿人民的意志,有纪录改造日本战犯及伪满战犯的人道的宽待、释放日本战争犯罪分子,还有反映我国外交政策及国际交往的亚非会议、祝贺,为庆祝 1957 年国庆拍摄的第一部宽银幕彩色纪录片祖国颂等。致力于军事报道的八一厂,除了在朝鲜继续拍片,还拍摄了纪录人民解放军参加和平建设的战胜怒江天险、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有些故事片厂也拍摄了各具
39、特色的纪录片,如上影厂的人民的新杭州(郑君里导演)。 1956 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的贯彻使新闻纪录片创作出现了一些新面貌。影片风格虽以新闻报道为主,但也出现了多样化的作品;影片形式虽以政论为主,却也出现了散文式、抒情式或喜剧式的作品。如:画家齐白石表现了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生平,颐和园介绍了北国的园林山水,杏花春雨江南表现了江南的乡村景色,酥油花介绍了青海塔尔寺的宗教活动,游园惊梦(由相声演员侯宝林参加拍摄)讽刺了不讲社会公德的社会现象,春节大联欢纪录了 1956 年春节电影厂组织的春节晚会(此片可以说开创了后来电视春节晚会的先河)。1955 年,新影摄制了第一部批评性影片华而不实,
40、1956 年又摄制了批评性影片 工地的浪费和顾客的烦恼,但在 1957 年到来的反右斗争中这些批评性的影片遭到了批判。 人类学纪录片的拍摄活动早在 20 年代的中国就已出现。1956 年,新政权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世袭传统、经济文化发生了急剧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参与了 50 年代初期开始的民族识别和后来的民族调查活动,并与八一电影制片厂合作,在 1957 年至 1966 年期间拍摄了反映十多个少数民族生活的 15 部影片,当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虽然这些影片与严格意义上的人类学纪录片还有一定差距,但今天看来依然十分珍贵。 1
41、958 年大跃进时期,全国有 31 个电影制片厂生产新闻纪录片,1958 年和 1959 年两年的产量超过前 8年的总和。这个时期比较有影响的影片有:新影厂的宽银幕纪录片劳动万岁反映了十三陵水库的建设,远征沙漠记录了科学考察活动,其他电影厂的影片如海燕厂的旭日东升、天马厂的上海英雄交响曲、山东厂的腰斩黄河、河北厂的古城新貌、浙江厂的双龙戏珠乐人间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生活的前进及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同时,浮夸、虚假的报道对当时“左” 的风气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当时,还出现了风格介于故事片和纪录片之间的艺术性纪录片或称纪录性艺术片。 大跃进之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较有影响的新闻纪录片有:向国庆十周年献
42、礼的第十个春天,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美丽的西双版纳、百万农奴站起来,表现新的道德风尚的平凡的人、邻里之间,关于文化、风光、体育等的古建精华、地下宫殿、健美体操、人间彩虹、画中山水、黄山似画、诗人杜甫、梅兰芳、征服世界最高峰,反映中印自卫反击战的中印边界问题真相,反映河北人民抗洪斗争的河北人民抗洪斗争,以及文献纪录片中国工农红军生活片断、延安生活散记、南泥湾、纪念白求恩、两种命运的决战、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1949 年到 1966 年,新闻纪录片的创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个时期制作了长纪录片 239 部 1506 本,短纪录片 2007 部 3632 本,新闻期刊片 3528 本),也遇到了不少挫折
43、。虽然早在 1953 年政务院就指明了新闻纪录电影的任务、内容和作用,后来提出的“双百” 方针使影片的题材范围逐步扩大,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多彩,但是由于“左”思潮的干扰,新闻纪录电影一度出现了题材狭窄、形式单调和虚假现象。虽然中宣部在 60 年代初发出了新闻纪录电影要“更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的历史的特点”的指示,但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这些指示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1958 年成立的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起初主要播放电影新闻纪录片,不久也开始摄制自己的新闻纪录片。文革前夕,它摄制的纪录片收租院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持久的“收租院热” 。本片系根据四川美术工作者创作的大型泥塑群像收
44、租院而拍摄的,反映了解放前四川地主刘文彩逼迫农民交纳租米的情景。1966 年 4 月,这部影片在电视上播出之后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势需要,有关机构发行了数千部电影拷贝,在全国各地连续放映长达 8 年之久。 * 第 6 章 文革中的新闻纪录片( 19661976) 1966 年至 1976 年是中国当代史上的非常时期,被称为 “文化大革命”。在这个强调斗争哲学的时代,新闻纪录电影领域也出现了两条路线斗争:一方面是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新闻纪录片为他们的政治野心服务,另一方面是仍有不少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纪录了这个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变革,反映了时代的真实面貌。 这个时
45、期,由于国产故事片的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有关机构对以往生产的国产故事片的上映实行严格限制,外国故事片的进口又受到极大限制,新闻纪录片占据的银幕空间非常大。人们常说当时是“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的时代,不应忘记的是那个时代也是 “样板戏加新闻纪录片 ”的时代。由于样板戏主要是以舞台纪录片的形式传播的,所以那个时期新闻纪录片的所占的比重更大。虽然从 1966 年到 1976 年新影厂和八一厂总共只摄制了长短纪录片 509 部,连同新闻期刊片总共 2037 本(其他厂无统计数字),但是这些影片已经深深地融入人们的记忆中。 文革初期,林彪和江青集团利用新闻纪录电影制造舆论,常以“中央交办任务” 为名指
46、定新影拍摄反映文攻武卫、成立革命委员会等事件的影片,八一厂也曾受命摄制海军、总后勤部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纪录片。文革后期,新影曾连续摄制 15 集批林批孔特辑。1976 年春,为了加紧篡党夺权的步伐,江青亲自下令新影派摄影队到他们控制的一些大学摄制表现反击“右倾翻案风” 的影片,以及反映镇压天安门“四五”运动的影片。林彪和“四人帮” 的“事实要为政治服务”、“真实要为政治服务”等主张,与新闻纪录电影的真实性原则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虽然林彪与“四人帮”的错误路线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经济建设并未停止。新闻电影工作者摄制了一些反映兴
47、修水利、修建铁路等情况的影片,纪录了广大人民群众及解放军工程兵不畏艰险、克服困难、战天斗地的勇敢精神和创造性劳动,如反映林县水利建设的红旗渠,歌颂铁人王进喜的英雄事迹和大庆精神的大庆红旗、铁人王进喜、大庆人,类似的影片还有成昆铁路、襄渝铁路、南京长江大桥、胜利油田、攀枝花工业基地在建设中、民兵赞、海河战歌、韶山银河、黄河万里行。 文革期间,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巨大成绩,八一厂先后摄制了纪录片欢呼我国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6)、我国成功的进行了一次新的氢弹试验(1968)、我国又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5)。60 年代末,苏联在中苏边境挑起争端,新影厂和八一厂是摄影师们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记录苏联霸权主义暴行的资料,这些资料被编成纪录片珍宝岛不容侵犯、新沙皇的反华暴行(1969 )。在许多危难时刻,都能找到新闻摄影师们的身影。1975 年,摄影师陪同中国运动员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长纪录片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生动再现了这个壮举。1976 年,英雄战震灾和军民团结抗震灾纪录了唐山大地震的情况。 1972 年以后,关于体育和文化的纪录片有所增加。体育方面,除了记录登山运动的影片,还有表现乒乓球代表团参加国内外比赛的影片;文化方面,有反映考古工作新发现的满城汉墓、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出土文物、考古新发现马王堆一号汉墓(1975 年又陆续拍摄了马王堆二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