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何谓“老三论”和“新三论”?其意义是什么?老三论是指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先后创立并获得迅猛发展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虽然它们仅有半个世纪,但在系统科学领域中已是资深望重的元 老,合称“老三论”。人们摘取了这三论的英文名字的第一个字母,把它们称之为 SCI 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确立并获得极 快进展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它们虽然时间不长,却已是系统科学领域中年少有为的成员,故合称“新三论”,也称为 DSC 论。系统论的创始人是美籍奥 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系统论要求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并用数学模型去描
2、述和确定系统的结构和行为。所谓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 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贝塔朗菲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等级观点。指出复杂事物功能远大于某组成因果链中各环节的简单总和,认为一切生命都处于积极运动状态,有机体作为一个系统能够保持动态稳定是系统向环境充分开放,获 得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结果。系统论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系统本身与外部环境之间互为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具有目的性、动态性、有序性 三大基本特征。控制论是著名美国数学家 维纳(Wiener N)同他的合作者自觉地适应近代科学技术中
3、不同门类相互渗透与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而创始的。它摆脱了牛顿经典力学和拉普拉斯机械决定论的束缚,使用新的统 计理论研究系统运动状态、行为方式和变化趋势的各种可能性。控制论是研究系统的状态、功能、行为方式及变动趋势,控制系统的稳定,揭示不同系统的共同的控 制规律,使系统按预定目标运行的技术科学。信息论是由美国数学家香 农创立的,它是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系统的信息如何获取、加工、处理、传输和控制的一门科学。信息就是指消息中所包含的新内容与新知 识,是用来减少和消除人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信息是一切系统保持一定结构、实现其功能的基础。狭义信息论是研究在通讯系统中普遍存在着的信息
4、传递的 共同规律、以及如何提高各信息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一门通讯理论。广义信息论被理解为使运用狭义信息论的观点来研究一切问题的理论。信息论认为,系 统正是通过获取、传递、加工与处理信息而实现其有目的的运动的。信息论能够揭示人类认识活动产生飞跃的实质,有助于探索与研究人们的思维规律和推动与进化 人们的思维活动。新三论是指: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1.突变理论突变论是法国数学家托姆创立的。突变论是通过对事物结构稳定性的研究,来揭示事物质变规律的学问。一个普通系统的质变,不仅仅是通过渐变,突变方式也能实现质变。突 变理论告诉人们,不是所有的自然、社会、思维状态都可以被控制者随意控制的,而是
5、只有那些在控制因素尚未到达临界值之前的状态是可控的,如果控制因素一旦 达到某一临界值,则控制为随机的,甚至会变成无法控制的突变过程。突变理论告诉人们,事物的质变方式除渐变方式之外,还有一种突变方式,如何掌握突变方式 问题,是一个科思维问题。而由突变方式引起的质变自然时效要高。创造者如何求得这种时效,关键在于树立突变观念和掌握突变思维的方法与艺术。突变理论是比利时科学家 托姆在 1972 年创立的。其研究重点是在拓扑学、奇点理论和稳定性数学理论基础之上,通过描述系统在临界点的状态,来研究自然多种形态、结构和社会经济活 动的非连续性突然变化现象,并通过耗散结构论、协同论与系统论联系起来,并对系统论
6、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突变理论通过探讨客观世界中不同层次上各类系统 普遍存在着的突变式质变过程,揭示出系统突变式质变的一般方式,说明了突变在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中的普遍意义;它突破了牛顿单质点的简单性思维,揭示出物 质世界客观的复杂性。突变理论中所蕴含着的科学哲学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内部因素与外部相关因素的辩证统一;渐变与突变的辩证关系;确定性与 随机性的内在联系;质量互变规律的深化发展。突变理论的产生突变理论是 20 世纪 7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数学分支。许多年来,自然界许多事物的连续的、渐变的、平滑的运动变化过程,都可以用微积分的方法给以圆满解决。例如,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有
7、规律地周而复始地连续不断进行,使人能及其精确地预测未来的运动状态,这就需要运用经典的微积分来描述。但是,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还有许多突变和飞跃的过程,飞越造成的不连续性把系统的行为空间变成不可微的,微积分就无法解决。例如,水突然沸腾,冰突然融化,火山爆发,某地突然地震,房屋突然倒塌,病人突然死亡。这种由渐变、量变发展为突变、质变的过程,就是突变现象,微积分是不能描述的。以前科学家在研究这类突变现象时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困难,其中主要困难就是缺 乏恰当的数学工具来提供描述它们的数学模型。那么,有没有可能建立一种关于突变现象的一般性数学理论来描述各种飞跃和不连续过程呢?这迫使数学家进一步研 究描述突变
8、理论的飞跃过程,研究不连续性现象的数学理论。1972 年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在结构稳定性和形态发生学一书中,明确地阐明了突变理论,宣告了突变理论的诞生。突变理论的内容突变理论主要以拓扑学为工具,以结构稳定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条新的判别突变、飞跃的原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如果质变中经历的中间过渡态是稳定的,那么它就是一个渐变过程。比如拆一堵墙,如果从上面开始一块块地把砖头拆下来,整个过程就是结构稳定的渐变过程。如果从底脚开始拆墙,拆到一定程度,就会破坏墙的结构稳定性,墙就 会哗啦一声,倒塌下来。这种结构不稳定性就是突变、飞跃过程。又如社会变革,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法国大革命采用暴力来实
9、现,而日本的明治维新 就是采用一系列改革,对于这种结构的稳定与不稳定现象,突变理论用势函数的洼存在表示稳定,用洼取消表示不稳定,并有自己的一套运算方法。例如,一个小球在洼底部时是稳定的, 如果把它放在突起顶端时是不稳定的,小球就会从顶端处,不稳定滚下去,往新洼地过渡,事物就发生突变;当小球在新洼地底处,又开始新的稳定,所以势函数的 洼存在与消失是判断事物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渐变与突变过程的根据。托姆的突变理论,就是用数学工具描述系统状态的飞跃,给出系统处于稳定态的参数区域,参数变化时,系统状态也随着变化,当参数通过某些特定位置时,状态就会发生突变。突变理论提出一系列数学模型,用以解是自然界和社
10、会现象中所发生的不连续的变化过程,描述各种现象为何从形态的一种形式突然地飞跃到根本不同的另一种形式。如岩石的破裂,桥梁的断裂,细胞的分裂,胚胎的变异,市场的破坏以及社会结构的激变。按照突变理论,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的大量的不连续事件,可以由某些特定的几何形状来表示。托姆指出,发生在三维空间和一维空间的四个因子控制下的突变,有七种突变类型:折迭突变、尖顶突变、燕尾突变、蝴蝶突变、双曲脐突变、椭圆脐形突变以及抛物脐形突变。例如,用大拇指和中指夹持一段有弹性的钢丝,使其向上弯曲,然后再用力压钢丝使其变形,当达到一定程度时,钢丝会突然向下弯曲,并失去弹性。这就是生活中 常见的一种突变现象,它有两个稳定状
11、态:上弯和下弯,状态由两个参数决定,一个是手指夹持的力(水平方向),一个是钢丝的压力(垂直方向),可用尖顶突变 来描述。尖顶突变和蝴蝶突变是几种质态之间能够进行可逆转的模型。自然界还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比如死亡是一种突变,活人可以变成死人,反过来却不行。这一类过程 可以用折迭突变、燕尾突变等时函数最高奇次的模型来描述。所以,突变理论是用形象而精确的得数学模型来描述质量互变过程。英国数学家奇曼教授称突变理论是“数学界的一项智力革命微积分后最重要的发现”。他还组成一个研究团体,悉心研究,扩展应用。短短几年,论文已有四百多篇,可成为盛极一时,托姆为此成就而荣获当前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突变理论
12、的应用突变理论在在自然科学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在物理学研究了相变、分叉、混沌与突变的关系,提出了动态系统、非线性力学系统的突变模型,解释了物理过程的可 重复性是结构稳定性的表现。在化学中,用蝴蝶突变描述氢氧化物的水溶液,用尖顶突变描述水的液、气、固的变化等。在生态学中研究了物群的消长与生灭过程, 提出了根治蝗虫的模型与方法。在工程技术中,研究了弹性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桥梁过载导致毁坏的实际过程,提出最优结构设计。突变理论在社会现象的一个用归纳为某种量的突变问题,人们施加控制因素影响社会状态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在控制因素达到临界点之前,状态才是可以控制的。 一旦发生根本性的质变,它就表现为控制因素
13、所无法控制的突变过程。还可以用突变理论对社会进行高层次的有效控制,为此就需要研究事物状态与控制因素之间的 相互关系,以及稳定区域、非稳定区域、临界曲线的分布特点,还要研究突变的方向与幅度。2.协同理论协同理论是 联邦德国科学家哈肯创立的。系统由混乱状态转为有一定结构的有序状态,首先需要环境提供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当一个非自组织系统具备充分的外界条件 时,怎样形成一定结构的自组织呢?协同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方法,那就是设法增加系统有序程度的参数序参量。这种序参量决定了系统的有序结构和 类型,这就是哲学中指出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观点。协同理论告诉人
14、们,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中,不管原先是平 衡相变,还是非平衡相变,都遵守相同的基本规律,即协调规律。这对于创新工作极为重要。将这一规律运用到创造性思维中,学会寻求思维系统的有序量,使其思 维系统有序化,从而达到创新工作的有序,自然就会形成一系列有序的、协调的思维方法与艺术。协同论是 20 世纪 70 年 代联邦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 1973 年创立的。他科学地认为自然界是由许多系统组织起来的统一体,这许多系统就称为小系统,这个统一体就是 大系统。在某个大系统中的许多小系统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它们的平衡结构,而且由旧的结构转变为新的结构,则有一定的规律,研究本规律的科学就是协同
15、 论。协同学理论是处理复杂系统的一种策略。协同学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用统一的观点去处理复杂系统的概念和方法。协同论的重要贡献在于通过大量的类比和严谨的 分析,论证了各种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都是组成系统的各元素之间相互影响又协调一致的结果。它的重要价值在于既为一个学科的成果推广到 另一个学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人们从已知领域进入未知领域提供了有效手段。3.耗散结构论自组织现象是指自然界中 自发形成的宏观有序现象。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是大量存在的,理论研究较多的典型实例如:贝纳德(B nard)流体的对流花纹,贝洛索夫扎鲍廷斯基(Belousov-Zhabotinsky)化学振荡花纹与
16、化学波,激光器中的自激振荡等。自组织理论 除耗散结构理论外,还包括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等,它们力图沟通物理学与生物学甚至社会科学,对时间本质问题等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了生物 及社会领域的有序现象。耗散结构是自组织现象中的重要部分,它是在开放的远离平衡条件下,在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通过能量耗散和内部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的作用,经过突变 而形成并持久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是伊里亚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教授,由于对非平衡热力学尤其是建立耗散结构理论方面的贡献,他荣获了 1977 年诺贝尔化学奖。普里戈金的早期工作在化学热力学领 域,1945 年
17、得出了最小熵产生原理,此原理和翁萨格倒易关系一起为近平衡态线性区热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普里戈金以多年的努力,试图把最小熵产生原理延 拓到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去,但以失败告终,在研究了诸多远离平衡现象后,使他认识到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其热力学性质可能与平衡态、近平衡态有重大原则差 别。以普里戈金为首的布鲁塞尔学派又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建立起一种新的关于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这一理论于 1969 年由普里戈金在 一次“理论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耗散结构理论提出后,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如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经济学、哲学等都产生 了巨大影响。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
18、托夫勒在评价普里戈金的思想时,认为它可能代表了一次科学革命。耗散结构理论可概括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 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 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 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因此称之为“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5可见,要理解耗散结构理论,关键是弄清楚如下几个概念: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开放系
19、统、涨落、突变。(1)远离平衡态远离平衡态是相对于平衡 态和近平衡态而言的。平衡态是指系统各处可测的宏观物理性质均匀(从而系统内部没有宏观不可逆过程)的状态,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dE=dQ-pdV, 即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减去系统对外所做的功;热力学第二定律:dS/dt=0,即系统的自发运动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和波尔兹 曼有序性原理:pi=e-Ei/kT,即温度为 T 的系统中内能为 Ei 的子系统的比率为 pi.近平衡态是指系统处于离平衡态不远的线性区,它遵守昂萨格(Onsager)倒易关系和最小熵产生原理。前者可表述为:Lij=Lji,即只要和不可逆过 程 i 相应的流
20、Ji 受到不可逆过程 j 的力 Xj 的影响,那么,流 Ji 也会通过相等的系数 Lij 受到力 Xi 的影响。后者意味着,当给定的边界条件阻止系统达到热 力学平衡态(即零熵产生)时,系统就落入最小耗散(即最小熵产生)的态。远离平衡态是指系统内可测的物理性质极不均匀的状态,这时其热力学行为与用最小熵产生原理所预言的行为相比,可能颇为不同,甚至实际上完全相反,正如耗散结构理论所指出的,系统走向一个高熵产生的、宏观上有序的状态。(2)非线性系统产生耗散结构的内部动力学机制,正是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临界点处,非线性机制放大微涨落为巨涨落,使热力学分支失稳,在控制参数越过临界点时,非线性机制对
21、涨落产生抑制作用,使系统稳定到新的耗散结构分支上。(3)开放系统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 们,一个孤立系统的熵一定会随时间增大,熵达到极大值,系统达到最无序的平衡态,所以孤立系统绝不会出现耗散结构。那么开放系统为什么会出现本质上不同于 孤立系统的行为呢?其实,在开放的条件下,系统的熵增量 dS 是由系统与外界的熵交换 deS 和系统内的熵产生 diS 两部分组成的,即:dS=deS+diS热力学第二定律只要求系 统内的熵产生非负,即 diS=0,然而外界给系统注入的熵deS 可为正、零或负,这要根据系统与其外界的相互作用而定,在 deS0 的情况 下,只要这个负熵流足够强,它就除了抵消掉系统内部的
22、熵产生 diS 外,还能使系统的总熵增量 dS为负,总熵 S 减小,从而使系统进入相对有序的状态。所以对 于开放系统来说,系统可以通过自发的对称破缺从无序进入有序的耗散结构状态。(4)涨落一个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其可测的宏观量是众多子系统的统计平均效应的反映。但系统在每一时刻的实际测度并不都精确地处于这些平均值上,而是或多或少有些偏差,这些偏差就叫涨落,涨落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随机的。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热力 学系统相对于其子系统来说非常大,这时涨落相对于平均值是很小的,即使偶尔有大的涨落也会立即耗散掉,系统总要回到平均值附近,这些涨落不会对宏观的实际 测量产生影响,因而可以被忽略掉。然而
23、,在临界点(即所谓阈值)附近,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时涨落可能不自生自灭,而是被不稳定的系统放大,最后促使系统 达到新的宏观态。当在临界点处系统内部的长程关联作用产生相干运动时,反映系统动力学机制的非线性方程具有多重解的可能性,自然地提出了在不同结果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在 这里瞬间的涨落和扰动造成的偶然性将支配这种选择方式,所以普里戈金提出涨落导致有序的论断,它明确地说明了在非平衡系统具有了形成有序结构的宏观条件 后,涨落对实现某种序所起的决定作用。(5)突变阈值即临界值对系统性质的变化有着根本的意义。在控制参数越过临界值时,原来的热力学分支失去了稳定性,同时产生了新的稳定的耗散结构分支,在这一过程中 系统从热力学混沌状态转变为有序的耗散结构状态,其间微小的涨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种在临界点附近控制参数的微小改变导致系统状态明显的大幅度变化的现 象,叫做突变。耗散结构的出现都是以这种临界点。